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以清

作品数:51 被引量:180H指数:8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冶金工程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金属学及工艺
  • 22篇冶金工程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9篇连铸
  • 17篇铸轧
  • 14篇薄带
  • 13篇双辊
  • 8篇凝固
  • 8篇不锈
  • 8篇不锈钢
  • 7篇双辊铸轧
  • 7篇离心铸造
  • 6篇铁素
  • 6篇铁素体
  • 6篇热传输
  • 6篇方坯
  • 6篇方坯连铸
  • 6篇
  • 5篇数学模型
  • 5篇塑性
  • 5篇偏析
  • 5篇薄带连铸
  • 4篇电磁离心

机构

  • 44篇东北大学
  • 5篇东北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金...
  • 2篇钢铁研究总院
  • 2篇沈阳航空工业...
  • 2篇鞍钢股份有限...
  • 2篇唐山钢铁集团...
  • 1篇鞍山钢铁集团...
  • 1篇沈阳工业学院
  • 1篇沈阳理工大学
  • 1篇沈阳铸造研究...
  • 1篇科技公司

作者

  • 51篇邱以清
  • 35篇王国栋
  • 25篇刘振宇
  • 23篇刘相华
  • 10篇周国平
  • 8篇李东辉
  • 6篇贾光霖
  • 5篇陈俊
  • 4篇林兆森
  • 4篇刘海涛
  • 3篇曹光明
  • 3篇韩维新
  • 3篇王悦新
  • 3篇杨柯
  • 3篇辛启斌
  • 3篇李娜
  • 2篇钟莉莉
  • 2篇王书晗
  • 2篇王溪
  • 2篇贾涛

传媒

  • 12篇东北大学学报...
  • 5篇铸造
  • 4篇钢铁研究学报
  • 3篇钢铁
  • 2篇特种铸造及有...
  • 2篇稀有金属
  • 2篇材料与冶金学...
  • 2篇2006年中...
  • 2篇第三届发展中...
  • 1篇轧钢
  • 1篇铸造技术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材料研究学报
  • 1篇腐蚀科学与防...
  • 1篇物理测试
  • 1篇钢铁研究
  • 1篇连铸
  • 1篇黑龙江工程学...
  • 1篇2007年中...
  • 1篇中国工程院化...

年份

  • 1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1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8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AL的双辊薄带连铸技术被引量:2
2004年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RAL)已取得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双辊薄带连铸技术.设计并制造了一套具有自动控制和自动检测系统的双辊薄带连铸机;采用三维有限法对双辊薄带连铸过程进行了热流耦合模拟,从而为选择工艺参数提供了参考;深入地研究了电磁侧封,获得了电磁力沿熔池内金属熔体高度方向的分布规律;在实验室条件下生产出了不锈钢、高速钢、硅钢、碳钢、镁合金等薄带,并得到了稳定的双辊薄带连铸工艺规程.目前正在开展工业规模的双辊薄带连铸实验研究工作.
邱以清邸洪双刘相华王国栋
关键词:双辊薄带连铸温度场流场
通过枝晶间距反求薄带连铸界面的热流被引量:1
2013年
根据导热微分方程,推导出了在二次枝晶间距基础上计算双辊薄带连铸界面传热热流的数学解析式,并以1Cr18Ni9Ti不锈钢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数值计算.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凝固时间的增加,界面热流密度呈下降趋势;在弯月面附近热流密度下降速度很快,越靠近Kiss点,热流密度下降速度越慢;薄带连铸界面热流密度的计算数值与文献所报道的实验数据在同一个数量级上.此外,进一步的计算还表明,双辊薄带连铸属于亚快速凝固过程,这与实际情况是一致的.
邱以清陈伟刘学凯
关键词:双辊薄带连铸二次枝晶间距亚快速凝固
铸轧高磷耐候钢薄带低温冲击韧性被引量:1
2010年
文章给出了一种非标准试样的低温冲击试验方法。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0.8 mm薄带钢低温冲击试验中的温升,校正了冲击时刻试样的温度。采用薄带低温冲击试验方法对比研究铸轧高磷耐候钢薄带和常规薄带非标准试样的冲击韧性。结果发现,温度校正后,0.8 mm薄带的韧脆转变温度(DBTT)与标准冲击试样基本相同,表明用低温冲击试验方法进行薄带韧脆转变温度测定是可行的。铸轧薄带的韧脆转变温度比磷含量相同的常规薄带大约低10℃。
周国平王斌陈俊刘振宇邱以清王国栋
关键词:有限元法韧脆转变温度
高磷耐候钢铸轧薄带的组织和深拉伸性能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双辊薄带铸轧机制备出磷含量(质量分数,%)为0.15%的新型高磷耐候钢薄带。对比研究了常规薄带和铸轧薄带冷轧退火后的组织、深拉伸性能,并通过对常规薄带和铸轧薄带中心层织构演变规律的分析探讨了冷轧退火后的铸轧薄带深拉伸性能较好的原因。结果表明,在设定的工艺条件下冷轧退火后,铸轧薄带和常规薄带的组织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的平衡态组织,铸轧薄带纵断面上晶粒取向分布更均匀;常规薄带和铸轧薄带中γ取向线强度相当,导致塑性应变比r值相当,而铸轧薄带中{111}<110>织构强度比常规薄带降低50%导致Δr大幅减小,提高了深拉伸性能。
周国平于世川刘振宇陈俊邱以清王国栋
关键词:薄带铸轧耐候钢各向异性
双辊连铸高磷钢薄带中的铁素体
通过金相组织观察等手段,分析了不同磷含量双辊连铸薄带中的铁素体。实验结果表明,与同样磷含量的铸锭相比,铸带中的铁素体体积比明显大;对于同一个铸带,表层内铁素体体积比小于中心区域,且磷含量越低,表层内铁素体体积比越小;随着...
邱以清刘振宇李娜王国栋
关键词:双辊薄带连铸磷含量铁素体
文献传递
亚快速凝固下磷对铁素体体积分数与形态的影响
2014年
通过金相组织观察,分析了不同磷含量双辊连铸薄带中的铁素体.实验结果表明,与同样磷含量的铸锭相比,铸带中的铁素体体积分数明显增大;对于同一个铸带,表层内铁素体体积分数小于中心区域,且磷含量越低表层内铁素体体积分数越小;随着磷含量的升高,铸带中的铁素体形态逐渐由针状向表面圆滑的块状转变.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快速冷却有利于钢中铁素体的稳定;表面圆滑的块状铁素体是由钢液中直接析出的,而针状铁素体是由固态奥氏体中析出的.
邱以清刘振宇李娜王国栋
关键词:亚快速凝固磷含量体积分数
磷的表面逆偏析对铸轧薄带钢耐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双辊薄带铸轧机制备出P含量高达0.15 mass%(下同)的高P耐候钢薄带,发现磷偏析于薄带表面,经冷轧和退火处理后在薄带表面形成一均匀的富P层.通过实验室加速腐蚀试验研究了磷的表面逆偏析对高P薄带耐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0周期的加速腐蚀后,与P含量为0.080%的常规耐候钢相比,高P薄带锈层增重量减少31%;在高P薄带的锈层和基体之间形成了致密的腐蚀阻挡层,降低了腐蚀速度,提高了薄带的耐候性能.
周国平刘振宇陈俊邱以清王国栋
关键词:磷偏析耐候性能薄带铸轧
铸轧高磷钢薄带表面磷富集层形成的探讨
2010年
为了更好地利用铸轧薄带表面溶质富集层,对高磷钢薄带表面磷富集层的成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工艺参数,磷含量较高的铸轧薄带表面附近将有一个磷富集层出现,但在相同条件下磷含量较低的铸轧薄带中磷的分布基本均匀.通过理论分析得出,铸轧力驱使枝晶间富磷的液相回流到薄带表面附近,导致了磷富集层在铸轧薄带中的产生;表面磷富集层形成的前提条件是当源于铸轧辊表面的两凝固层相遇时Kiss点位于辊缝之上,且其下方附近区域横截面上的温度均处于液固线之间.
邱以清周国平刘振宇王国栋
高锰氮奥氏体不锈钢塑性变形机制及组织-性能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研究了Fe-22Cr-25Mn-2Si-0.7N型奥氏体不锈钢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组织结构及其力学性能。此种奥氏体不锈钢,不仅可节约贵重金属镍,且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塑性,具有在弱腐蚀环境中代替304等含镍不锈钢的可能性。探讨了两种不同的成型条件下这种奥氏体不锈钢的性能。首先,奥氏体不锈钢经过模铸热轧成4 mm的板材,分别在1323,1373和1473 K下固溶处理30 min后淬火至室温。对其力学性能的检测发现,最佳固溶处理温度为1373 K。在此条件下可以得到较好的强度、塑性及成型性综合性能(屈服强度为580 MPa,抗拉强度930 MPa,延伸率为45%,屈强比为0.62)。另外,利用双辊铸轧的方法探讨了这种不锈钢的薄带近终型成形工艺,得到了屈服强度为500 MPa,延伸率为15%的铸态薄带。采用XRD,OM,SEM和TEM对不锈钢的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和检测。结果发现,变形孪晶是影响高锰氮不锈钢塑性变形的重要机制。
王书晗林兆森刘振宇邱以清刘相华王国栋
关键词:高氮奥氏体不锈钢铸轧孪晶
双辊铸轧高磷铜钢薄带的偏析行为及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06年
双辊薄带铸轧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生产方式。采用薄带铸轧技术可以实现节约能源消耗、简化生产流程、提高资源利用率、利用铸轧的快速冷却特点开发新的结构材料等目的。本文对采用铸轧技术生产高磷、铜钢薄带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对铸轧高磷铜钢薄带力学性能的检测结果表明,在磷含量为0.1%(质量分数,后同),铜含量为0.3%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可分别达到290和400 MPa,延伸率为19%。对铸轧和铸轧后退火+冷轧+退火处理的薄带进行的研究表明,磷含量为0.1%以上时,在薄带中开始出现明显P的偏析,而铜含量达到1.5%时仍未出现明显的偏析现象。由此可见,采用双辊铸轧生产方式不仅可以抑制钢中有害元素如磷和铜的偏析,同时还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起到变废为宝的作用。
林兆森李娜邱以清刘振宇刘相华王国栋
关键词:双辊铸轧成分偏析力学性能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