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少丽

作品数:189 被引量:748H指数:12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46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9篇医药卫生
  • 9篇文化科学
  • 7篇生物学
  • 2篇电子电信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4篇细胞
  • 42篇基因
  • 29篇结核
  • 18篇结核病
  • 16篇耐药
  • 13篇多态
  • 13篇多态性
  • 11篇转录
  • 11篇系统性红斑
  • 11篇狼疮
  • 11篇红斑
  • 10篇荧光
  • 10篇系统性红斑狼...
  • 10篇免疫
  • 10篇红斑狼疮
  • 9篇血清
  • 8篇突变
  • 7篇荧光定量
  • 7篇聚合酶
  • 7篇合酶

机构

  • 17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2篇第三军医大学
  • 6篇重庆医科大学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核动力研...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西藏军区总医...
  • 1篇解放军第四医...
  • 1篇重庆市公共卫...
  • 1篇米易县人民医...
  • 1篇西昌市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89篇邓少丽
  • 58篇陈鸣
  • 44篇陈伟
  • 28篇黄恒柳
  • 26篇鲁卫平
  • 25篇唱凯
  • 23篇李发科
  • 22篇袁涛
  • 16篇杨沛
  • 16篇贾双荣
  • 16篇夏季
  • 15篇程小星
  • 14篇王丽馨
  • 14篇蒋静
  • 11篇蹇锐
  • 10篇王丰
  • 10篇张可珺
  • 10篇张燕
  • 9篇谢小红
  • 9篇殷勤

传媒

  • 26篇重庆医学
  • 2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8篇第三军医大学...
  • 12篇中国现代医学...
  • 10篇现代医药卫生
  • 8篇检验医学与临...
  • 6篇中华检验医学...
  • 3篇临床检验杂志
  • 3篇中国医师杂志
  • 3篇宁夏医学杂志
  • 3篇免疫学杂志
  • 2篇国外医学(临...
  • 2篇激光杂志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医学检验教育
  • 2篇军事医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5篇2018
  • 10篇2017
  • 20篇2016
  • 10篇2015
  • 18篇2014
  • 13篇2013
  • 13篇2012
  • 16篇2011
  • 12篇2010
  • 6篇2009
  • 9篇2008
  • 12篇2006
  • 5篇2005
  • 6篇2004
  • 12篇2003
  • 6篇2002
  • 3篇2001
  • 6篇2000
1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建立检验医学实习带教新模式的探索被引量:8
2009年
邓少丽陈伟臧婉
关键词:教学模式
临床生化检验见习带教方法探讨被引量:5
2011年
临床见习是医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步,是使学生获得临床感性认识并培养其能力的一种重要教学形式,在现代医学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而临床生化检验是一门集基础理论与专业技术紧密相结合的应用性专业学科,
王丽馨邓少丽刘智勇殷勤杨沛
关键词:临床生物化学见习教学
脓毒性左心衰竭病人血清肌钙蛋白I和T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研究早期脓毒性休克所致左心室衰竭与血清肌钙蛋白I(CardiactroponinI ,cTn I)和肌钙蛋白T(cTn T)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 5 0名脓毒性左心室衰竭病人在发病时、发病后 2 4h、48h三个时间点的血清cTn I、cTn T和CK MB浓度水平。左心室衰竭由经食道二维超声心动图 (Two dimensionaltransesophagealechocardiography ,TEE)和临床症状确诊。结果  88%的左心室衰竭病人有一个或多个时间点血清cTn I升高 (≥ 1 5 μg/L) ,90 %的病人cTn T升高 (≥ 0 1μg/L) ,64 %的病人CK MB升高 (≥ 0 5 μg/L)。cTn I和cTn T明显相关 (r =0 90 4,P <0 0 0 1)。cTn I和cTn T阳性与左心室衰竭明显相关 (P <0 0 0 1)。所有病人在发病后 48h之内连续进行心电图 (ECG)监测 ,没有发现急性局部心肌缺血。结论 脓毒性左心室衰竭时存在有小面积心肌细胞损伤 ,不易被临床所发现 ,cTn I和cTn
杨沛陈伟邓少丽李天星
关键词:血清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液中PRDM1和CD138+浆细胞表达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正常人之间PRDM1和CD138+浆细胞的差异。方法:40例SLE患者血液标本,30例健康体检血液标本,抽取RNA、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研究PRDMl基因表达;收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技术研究CDl38’浆细胞量的差异。结果:SLE患者组血液中的PRDM1表达量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p<0.05),并且CD138+浆细胞的量也多于健康体检组。结论:SLE实验组中的PRDM1明显高于体检对照组,CD138+浆细胞的量也高于对照组,提示SLE患者中浆细胞数量的增多与PRDMl高表达相关,这为进一步了解SLE发病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和靶点。
牛晓昶邓少丽曾照芳贾佳
关键词:PRDM1系统性红斑狼疮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血清铁蛋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应用研究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血清铁蛋白(SF)与ACS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ACS患者110例,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46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30例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34例;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正常的患者为对照组42例,检测S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水平,比较组间SF的差异并分析SF与hs-CRP及各血脂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UA组、NSTEMI组、STEMI组与对照组比较SF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NSTEMI组、STEMI组明显高于UA组。相关性分析显示,SF与hs-CRP、三酰甘油(TG)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结论 SF在ACS患者中明显升高,且与hs-CRP、脂质代谢紊乱密切相关,SF检测有助于ACS患者临床分型和危险度分层。
潘锋邓少丽张志成马海航陈鸣
关键词: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铁蛋白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与凝溶紊乱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01年
目的 :观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家兔模型的血液凝溶功能变化 ,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理。方法 :健康雄性成年家兔 36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注射生理盐水 ) ,实验组 (冲击注射地塞米松 )。检测血脂、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AI)、血栓素A2 (TXA2 )、前列环素 (PGI)的阶段性变化。观察实验 35、70d双侧股骨头的病理变化。结果 :实验组 15d甘油三脂、总胆固醇、TXA2 /PGI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 30、6 0d ,实验组tPA/PAI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 35、70d双侧股骨头软骨下区骨陷窝空虚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结论 :地塞米松冲击应用可引起家兔血液高凝、低纤溶。血液凝溶功能紊乱可能参与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
尹良军王爱民杜全印孙红振邓少丽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坏死地塞米松
急性白血病患者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 (AL)患者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表达和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 PCR技术测定 4 5例初治AL患者MDR1水平的表达。结果 耐药组MDR1阳性表达 (5 6 .5 2 % )明显高于敏感组 (1 3.6 4 % ) ,P <0 .0 1 ,两组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DR1基因表达是AL临床耐药的因素之一。
陈伟杨沛邓少丽胡永发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基因化疗敏感性
肝癌患者血清中HBV含量及C基因启动子基因变异的关系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了解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 (HBV)DNA含量及其与C基因启动子 (BCP)基因变异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荧光实时定量技术检测 1 1 4例肝癌患者及 1 0 0例非肝癌乙肝患者HBV DNA含量。采用PCR 微板核酸分子杂交ELISA技术对肝癌及乙肝患者进行BCP基因变异检测。结果 肝癌患者 4 8%HBV DNA阳性 ,平均拷贝量为 4 .7× 1 0 6拷贝 /ml。BCP区域 176 2、1 76 4位突变率为 2 7% ,且BCP变异的患者HBV拷贝量明显大于非变异患者。 1 0 0例非肝癌乙肝患者HBV DNA阳性率4 1 % ,平均拷贝量 3.8× 1 0 5拷贝 /ml,BCP基因突变率为 8% ,肝癌患者的BCP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乙肝患者。结论 HBV感染可能是导致肝癌发生的重要原因 ,HBVBCP变异可能与病变程度有关。
邓少丽陈伟袁涛
关键词:乙型肝炎C基因启动子基因突变肝癌
用于检测乙型肝炎病毒YVDD耐药突变的分子倒置探针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核酸分子检测领域,涉及用于检测乙型肝炎病毒YVDD耐药突变的分子倒置探针技术,分子倒置探针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其运用方法为:设计PCR扩增引物,建立分子倒置探针的单碱基延伸体系,用于分子倒...
陈鸣唱凯皮燕邓少丽鲁卫平王丰贾双荣李发科
文献传递
重庆地区汉族人群HLA-A、B、DRB1、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研究重庆地区人群HLA-A、B、DRB1和DQB1位点等位基因的多态性特点。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对1 664名重庆籍健康人进行HLA-A、B、DRB1、DQB1等位基因的低分辨分型,并与国内其他地区汉族人群进行比较。结果本次研究共检出HLA-A、B、DRB1、DQB1位点等位基因62种,其中A位点14种,B位点27种,DRB1位点13种,DQB1位点8种。A位点中A*11(34.62%)、A*02(28.81%)、A*24(14.93%)、A*30(5.53%)为重庆人群的优势基因。B位点中B*46(14.92%)>B*40(12.96%)>B*13(12.39%)>B*51(7.26%)。DRB1位点中,频率最高的为DRB1*09(15.65%),其次为DRB1*12(14.78%)、DRB1*14(14.49%)、DRB1*04(14.49%)。DQB1位点中,频率最高的为DQB1*07(26.04%),其次为DQB1*05(19.94%)、DQB1*09(15.51%)。与其他地区不同人群相比,HLA-A、B、DRB1、DQB1各位点等位基因的分布均有显著的差异。结论重庆地区人群的HLA-A、B、DRB1、DQB1位点等位基因符合南方汉族人群分布特点,具有复杂的多态性,中国各地常见的基因均有分布,白血病及其他器官移植患者在重庆不难找到合适的供者。
邓少丽陈伟夏季黄恒柳
关键词:DRB1基因频率多态性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