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卫平

作品数:118 被引量:476H指数:12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15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7篇医药卫生
  • 11篇文化科学
  • 9篇生物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0篇基因
  • 19篇耐药
  • 19篇基因芯片
  • 16篇纳米
  • 16篇纳米金
  • 15篇病原
  • 9篇葡萄球菌
  • 9篇球菌
  • 9篇杆菌
  • 8篇耐药性
  • 7篇药敏
  • 7篇细菌
  • 7篇结核
  • 6篇药物
  • 6篇聚合酶
  • 6篇教学
  • 5篇单胞菌
  • 5篇生物芯片
  • 5篇铜绿
  • 5篇铜绿假单胞

机构

  • 97篇第三军医大学...
  • 1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0篇第三军医大学
  • 8篇西北工业大学
  • 7篇清华大学
  • 6篇深圳出入境检...
  • 4篇解放军第40...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解放军第81...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南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兰州军区乌鲁...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第25...

作者

  • 118篇鲁卫平
  • 32篇黎敏
  • 26篇邓少丽
  • 25篇顾大勇
  • 25篇陈鸣
  • 23篇周元国
  • 18篇唱凯
  • 13篇李发科
  • 12篇贾双荣
  • 12篇张峰领
  • 11篇王华
  • 9篇王丰
  • 9篇李进
  • 8篇陈伟
  • 7篇臧婉
  • 7篇陈星云
  • 7篇王俊霁
  • 6篇张雅鸥
  • 6篇熊仁平
  • 6篇周道红

传媒

  • 14篇重庆医学
  • 9篇第三军医大学...
  • 9篇国际检验医学...
  • 4篇中华医院感染...
  • 4篇生物技术通报
  • 4篇中华检验医学...
  • 4篇激光杂志
  • 3篇临床检验杂志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西北工业大学...
  • 2篇检验医学
  • 2篇军事医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医学综述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国外医学(生...
  • 1篇中国大学教学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8
  • 9篇2017
  • 8篇2016
  • 5篇2015
  • 12篇2014
  • 6篇2013
  • 8篇2012
  • 5篇2011
  • 11篇2010
  • 9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7篇2006
  • 6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1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纳米金基因芯片结合通用引物1次PCR法同时检测多个病原菌的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基于基因分型技术构建通用引物1次PCR法的样品制备技术,并结合纳米金基因芯片检测系统实现1次对多个病原菌的检测分析。方法针对rDNA保守序列设计通用引物,实现1次PCR完成对各靶细菌ISR序列的扩增;设计针对各靶细菌的特异探针,构建纳米金新型基因芯片,并用芯片进行实际检测。结果设计的通用引物可实现对12种待检靶细菌的正确扩增;选用的各探针特异性强、可靠性好;芯片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可靠性;检测敏感性达到50 fmol/L;临床检测显示本方法准确可靠。结论与多重PCR样品制备法芯片比较,本芯片检测的步骤和复杂性大为减低,且有较好的检测性能,可用于各靶病原菌的检测。
顾大勇鲁卫平王华周元国
关键词:纳米金基因芯片病原菌16S-23S
纳米金基因芯片技术快速检测丝状真菌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建立并评价一种快速检测和鉴定丝状真菌的方法。方法:利用通用引物一次PCR法扩增待检丝状真菌核糖体基因内部间隔区2序列,扩增产物与基因芯片上特异性探针杂交,杂交信号通过纳米金标记和银染反应放大形成裸眼可见的显色信息来判读检测结果。结果:通用PCR扩增方法成功扩增出11种受试菌株的靶DNA,所设计选用的各探针特异性强、可靠性好。所有模拟样品均获得正确的鉴定。结论:该技术方法操作简单、快速、不需要特殊设备,能部分满足临床检测通量的基本要求,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鲁卫平陈星云杨楠
关键词:纳米金基因芯片真菌
液相QCM生物传感器电路系统设计被引量:2
2016年
设计的石英晶体微天平(QCM)仪器主要用于微量物质在液体中的生物化学反应的测量,根据液相QCM生物传感器的需要完成了电路系统部分的设计,选用Microchip的单片机为液相QCM生物传感器的电路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电源部分、信号激励与接收部分、温控部分,实现了石英晶体的激励和频率的检测、温度的采集与控制等功能。上位机检测结果显示:实际温度控制精度误差为0.2℃,能顺利检测到最佳谐振频率,表明该系统能够较好地达到预期的要求。
姬君旺鲁卫平徐欢杨成侯长军陈鸣
关键词:生物传感器谐振频率
侵蚀艾肯菌引起难治结膜炎1例被引量:2
2005年
鲁卫平陈伟张文俊黎敏安琳
关键词:难治病原学检查眼分泌物视力下降氧氟沙星
以纳米金为报告系统的病原体快速检测基因芯片的研制
该研究针对目前临床检测用基因芯片的主要缺点,采用寡核苷酸探针和纳米金信号放大技术,研究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和鉴定病原体的高通量的、操作简便、适合临床使用的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实验主要分为两部分,首先通过文献检索和临床调查,把...
鲁卫平
关键词:病原体DNA芯片基因芯片微阵列纳米金
文献传递
重庆某三甲医院2014-2016年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表型及金属酶、外膜孔蛋白耐药基因型分析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检测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基因分布和外膜孔蛋白OprD2基因缺失情况,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状况。方法收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2014-2016年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铜绿假单胞菌1 887株,VITEK-MS质谱仪进行菌株鉴定,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法测定其对10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利用WHONET5.6软件对药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采用亚胺培南-EDTA纸片法筛选金属酶表型阳性的菌株,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测铜绿假单胞菌金属β-内酰酶(metallo-β-lactamase,MBL)相关基因(IMP、VIM、SPM、GIM、SIM、NDM)和外膜孔蛋白OprD2基因的情况。结果 3年中铜绿假单胞菌每年的分离数量分别为756株(9.4%)、579株(9.5%)和552株(10.7%),主要来自ICU病房和呼吸内科病房,标本类型以痰液为主;2014-2016年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妥布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逐年下降,其耐药率分别从2014年的11.3%、13.2%下降至2016年的7.8%、9.0%,对左旋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其耐药率从2014年的10.7%、9.2%上升至2016年的23.5%、11.6%。从基因型分布情况来看,269株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MBL基因阳性51株(18.9%),外膜孔蛋白OprD2缺失158株(58.7%);51株产酶菌株中VIM型阳性29株,SPM型阳性22株,未检测出其他基因型。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高;产MBL和外膜孔蛋白OprD2基因缺失是引起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
李进胡韦维张峰领陈鸣邓少丽鲁卫平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
一种microRNA的超分支滚环扩增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microRNA的超分支滚环扩增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计一条颈环结构的逆转录引物,一条锁式探针和一对分支滚环扩增反应(HRCA)的扩增引物;建立逆转录反应体系,用于microRNA的逆转录反应;建...
鲁卫平郭仲莉陈鸣邓少丽唱凯王丰顾大勇李发科贾双荣何大莉
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PPy丙酮气体敏感膜的制备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利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作为模板在溶液中合成一种新型的纳米尺度的聚吡咯(PPy)颗粒,并初步探索该PPy颗粒对丙酮气体的反应性。方法吡咯单体在三氯化铁的作用下氧化形成PPy,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HPMC在研究中作为模板以形成纳米尺度的聚合物颗粒,本研究使用场效应扫描电镜(FE-SEM)以及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对该新型PPy颗粒进行表征。将该聚合物材料旋涂于SAW器件表面制备成SAW气敏芯片,对10ppm、100ppm的丙酮气体和9.4ppm的氨气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使用HPMC作为模板合成的新型PPy颗粒直径有随HPMC含量一起增加的趋势,但均明显小于不用HPMC作为模板所合成的PPy颗粒的直径;红外光谱分析表征出了吡咯环典型的振动波峰;该PPy敏感膜对丙酮的反应性优于氨气,SAW传感器频率变化幅度随丙酮浓度增加而增加。结论利用HPMC作为模板合成了一种具有纳米尺度的新型PPy颗粒,该材料对丙酮气体敏感性较好,可以作为丙酮气体检测的敏感膜材料。
李发科刘巍江洪敏贾双荣商亚蒋文斌唱凯鲁卫平马晋毅陈鸣
关键词:气体传感器声表面波聚吡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某三甲医院血培养的分布特点及阳性污染情况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分析该医院2013年血培养阳性瓶的污染情况及检出菌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Bact/Alert240及专用培养瓶,阳性血培养瓶转种血平板和麦康凯平板,并同时记录阳性报警时间,阴性血培养瓶经消毒灭菌后放置于专用医疗垃圾袋,另行处理。细菌通过法国梅里埃VITEK-2COMPACT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进行常规鉴定及药敏,部分细菌药敏采用K-B法和特殊药敏板条比浊法。结果血培养瓶总计18 368瓶,血培养阳性瓶3 172瓶(含假阳性126),阳性率17.27%,血培养阳性瓶分离菌共计3 106株,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283株(9.11%)和大肠埃希菌224株(7.21%)分列前2位。判定血培养阳性瓶分离细菌为污染菌共计205瓶,224株细菌,污染率7.21%,污染菌分布在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最为密集,分别占56株(25.00%)和54株(24.12%),污染菌主要来自于重症监护室(ICU)89株(39.73%)。结论医院血培养阳性污染率较高,其中CNS污染率最高,是常见的污染菌。因此,在采集血培养标本时,尽可能减少污染,血中分离出CNS时应综合分析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做出正确判断后,再用药,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幸运鲁卫平黎敏
关键词:血培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污染
基于分子倒置探针的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基因单碱基突变检测技术的建立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基因单碱基突变的分子倒置探针(MIP)检测技术。方法方法学建立。收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检验科分离的乙型肝炎病毒(HBV)耐药突变YVDD的野生株和突变株DNA。以HBV耐药基因突变YVDD为研究对象,建立针对该基因突变位点的MIP检测技术。分别采用构建的MIP技术和测序技术对1例HBV耐药突变YVDD野生株和1例突变株进行检测,通过比较MIP技术和测序技术的检测结果,明确MIP技术在临床标本检测中的准确性。结果MIP技术用于单碱基突变检测时采用TaqDNA连接酶和AmpligaseDNA连接酶进行热循环单碱基延伸及连接反应可保证检测的特异性。MIP检测技术的最佳探针浓度为1nmol/L。通过对不同浓度靶序列的检测确定MIP技术的检测灵敏度为1nmol/L。临床标本初步验证发现,MIP技术检测结果与测序方法结果一致。结论成功建立了检测HBV耐药基因单碱基突变的MIP技恭o(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337-341)
唱凯贾双荣潘锋李发科王丰鲁卫平邓少丽陈鸣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病毒分子探针技术单核苷酸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