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菲 作品数:8 被引量:25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青年科技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Ⅱ型的免疫学特征和预后相关研究(英文) 被引量:3 2009年 本研究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WHO亚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II型(RAEB-II)的免疫学特征,并筛选出与MDS预后相关的免疫学指标。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设门,应用三色流式细胞术对35例原发MDS患者骨髓标本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并对其进行随访。另外,选择同时期47例AML-M1、51例AML-M2及38例ALL初诊患者作为对照。对免疫分型结果结合随访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显示:RAEB-II患者高表达HLA-DR(100%),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在RAEB-II中表达相对较高的还有CD13(94.74%)、CD33(84.21%)和CD117(78.95%)。与MDS其它亚型相比,CD13在REAB-II中的表达高于RCMD(p<0.01)及REAB-I(p<0.05);CD33、CD117(p<0.05)及干细胞抗原CD34(p<0.01)在RAEB-II中的表达高于RC-MD,但与RAEB-I的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AML-M1和AML-M2相比,RAEB-II中CD13和CD117的表达无显著差别(p>0.05);CD33(p<0.01)和CD34(p<0.05)表达均低于AML-M1,而与AML-M2表达无显著差别(p>0.05);CD15(p<0.01)和CD11b(p<0.05)表达低于AML-M2,而与AML-M1相比表达无显著差别(p>0.05);RAEB-II中MPO的表达低于AML-M1和AML-M2(p<0.05);HLA-DR表达高于AML-M2(p<0.05),与AML-M1表达无显著差别(p>0.05)。与T-ALL相比,RAEB-II不表达CD2、CD3、CD5和CD8(阳性率为0%,p<0.01);CD4(p<0.05)和CD7(p<0.01)表达均低于T-ALL。与B-ALL相比,CD19和CD20在RAEB-II中不表达(阳性率为0%,p<0.01);CD10、CD22和cCD79a表达均低于T-ALL(p<0.05)。CD117(p=0.0197)及MPO(p=0.0085)是影响本组MDS总存活期(OS)的主要免疫学标志;Cox回归显示CD117(p=0.003)为OS最主要影响因素。结论:RAEB-II以髓系抗原表达为主,基本不表达或者低表达淋巴系抗原,似乎有着自己较独特的免疫表型特征。HLA-DR可作为RAEB-II的特异性指标与MDS其它亚型相鉴别。CD117有望成为判断MDS预后的独立指标。 隗佳 周小芬 赵菲 周剑峰 陈燕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难治性贫血 免疫特征 急性白血病细胞形态学与免疫学分型的关系 被引量:6 2007年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应用流式细胞术对白血病进行免疫学分型,可以了解细胞的来源及其分化阶段,提高急性白血病诊断分型的准确性。免疫学分型所反映的细胞分化水平与FAB细胞形态学分类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两者又不完全一致。本研究将探讨细胞形态学FAB分型与免疫学分型在急性白血病诊断中的相互关系。方法:2001年1月—2005年1月,本院初诊的30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细胞形态学FAB分型,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免疫学分型,比较两者在急性白血病诊断分型上的异同。结果:本组急性白血病FAB分型与免疫学分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总符合率为89.7%,其中两者不相符合的白血病类型主要是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BAL)和急性未分化型白血病(AUL)。由免疫学分型诊断的BAL在FAB分型方面包括AML-M1、M2、ALL-L1、L2,其中L2最多见,其次是M1。结论:免疫学分型与FAB形态学分型有较高的符合率,应互相结合、互相补充,尤其对于怀疑BAL、AUL或形态学不典型的病例应尽早进行免疫学分型检测,以免误诊或漏诊。 张纯 李睿 赵菲 吴辉菁 刘斌 陈燕 崔国惠关键词:急性白血病 藤黄酸调节肺腺癌A549细胞甾体类受体共激活因子3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藤黄酸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对甾体类受体共激活因子3(SRC-3)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藤黄酸处理人肺腺癌A549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Hoechst 33258染色法分析细胞凋亡的改变,共聚焦显微镜观察A549细胞中SRC-3蛋白的分布情况,Western 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藤黄酸对A549细胞中SRC-3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藤黄酸能明显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其抑制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24和48h的半数抑制浓度(IC90)分别为(3.17±0.13)μmol/L和(1.85±0.08)μmol/L。藤黄酸能使A549细胞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改变。空白对照组的A549细胞中,SRC-3 mRNA和蛋白均呈高表达,且主要分布于细胞核;经藤黄酸处理后,A549细胞中SRC-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结论藤黄酸能明显抑制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增殖,并可能通过下调SRC-3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而诱导A549细胞产生凋亡。藤黄酸有望成为治疗肺癌的新型靶点药物。 李睿 陈燕 赵菲 刘媛 文璐 曾令兰关键词:藤黄酸 基因表达调控 急性髓性白血病M1的免疫学特征和预后分析 2007年 目的分析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 M1(AML M1)免疫学特征及预后,探讨其与 AML M2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免疫学鉴别要点。方法采用 CD45/SSC 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技术,应用三色流式细胞术,对47例 M1初诊患者骨髓标本进行免疫分型,并对其中17例进行核型分析。并用同期51例 M2初诊患者及58例 ALL 赵菲 陈燕关键词:免疫学特征 三色流式细胞术 高白细胞白血病 核型分析 免疫分型 急性髓性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M_1的免疫学特征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1 2007年 本研究探讨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M1(AMLM1)免疫学特征及其预后,同时探讨其与AMLM2以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免疫学鉴别的要点。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应用三色流式细胞术对47例M1的初诊患者骨髓标本进行免疫分型,并对其中17例进行核型分析;另外,选择同期51例M2的初诊患者及58例ALL初诊患者作为对照。结果表明:M1患者的CD33阳性率达到100%,且灵敏度高,但特异性低;M1患者的CD11b、CD15、MPO、CD117的阳性率均显著低于M2患者(p<0.05);Ly+AML的M1患者的T系抗原阳性率高于Ly+AMLM2患者(p<0.05);与ALLPro-B相比,AMLM1患者高表达HLA-DR,髓系抗原CD13、CD15、CD33、CD117、MPO,T系抗原CD4、CD7均显著高表达(p<0.05);与ALLPre-B相比,M1患者高表达HLA-DR、CD34;髓系抗原CD13、CD15、CD33、CD117、MPO,T系抗原CD4、CD5均显著高表达(p<0.05);与T-ALL相比,M1患者早期抗原HLA-DR、CD34,髓系抗原CD13、CD15、CD33、CD117、MPO均显著高表达(p<0.05);M1患者中CD7+患者CR率和CD7-患者CR率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CD34+患者CR率和CD34-患者CR率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M1患者CR率低于M2患者(p<0.05),其达到CR的时间长,高白细胞白血病的发生率高(p<0.05),高白细胞白血病的CR率低(p<0.05)。结论:M1患者的髓系抗原CD33、CD13均高表达,早期抗原HLA-DR也高表达,但髓系抗原CD11b、CD15、MPO、CD117表达不高,T系抗原CD4、CD7高表达;M1和M2免疫学方面没有明确的、特征性的标志可用来鉴别,但M1患者的CD11b、CD15、MPO、CD117的阳性率均显著低于M2患者,在鉴别M1与M2时可作为参考指标之一;形态学上不易分辨的AMLM1和ALLPro-B,ALLPre-B,T-ALL可以通过免疫学特征的分析得到鉴别;CD117主要表达于AML,对于AML和ALL的鉴别诊断有意义;M1患者的预后比M2患者差。 赵菲 陈燕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 ALL 免疫学特征 血清sCD30和sCD40水平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究血清可溶性CD30(sCD30)、可溶性CD40(sCD40)表达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DLBCL患者86例作为DLBCL组,另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两组患者血清中sCD30、sCD40表达水平;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DLBCL预后的因素。结果DLBCL组患者血清中sCD30、sCD40表达水平分别为(51.34±10.42)ng/ml、(16.79±3.45)ng/ml,均高于对照组(5.68±1.13)ng/ml、(3.13±0.34)ng/ml(P<0.05);与I期比较[(45.32±6.33)ng/ml、(13.24±1.57)ng/ml],III[(50.23±5.29)ng/ml]、Ⅳ期[(54.45±9.81)ng/ml]DLBCL患者sCD30水平依次升高,II[(14.39±1.25)ng/ml]、III[(15.78±2.39)ng/ml]、Ⅳ期[(18.56±3.79)ng/ml]DLBCL患者sCD40水平依次升高(P<0.05);sCD30、sCD40表达水平与DLBCL患者年龄、临床分期、IPI评分有关(P<0.05),与性别、Hans分型、B症状及起病部位无关(P>0.05);sCD30、sCD40高表达组DLBCL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3.89%、17.65%,显著低于sCD30(76.32%)、sCD40(80.00%)低表达组(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IPI评分、sCD30及sCD40表达水平是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432,95%CI:1.241~1.652;HR=1.357,95%CI:1.218~1.512;HR=2.654,95%CI:1.957~3.599;HR=4.129,95%CI:2.382~7.157)。结论sCD30、sCD40在DLBCL患者显著高表达,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IPI评分及5年生存率有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检测血清sCD30、sCD40水平对研究DLBCL临床病理及判断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赵菲 朱芳 刘婷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可溶性CD30 可溶性CD40 临床病理特征 雷公藤内酯醇对多发性骨髓瘤RPMI 8226细胞周期及P21wap1/cip1和P27ki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RPMI 8226增殖和周期的影响,探讨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21wap1/cip1和P27kip1在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雷公藤内酯醇对RPMI 8226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RPMI 8226细胞中P21wap1/cip1、P27kip1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雷公藤内酯醇能明显抑制RPMI 8226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雷公藤内酯醇作用48 h的IC50值为(71.18±2.01)nmol/L。雷公藤内酯醇还可以诱导RP-MI 8226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随着雷公藤内酯醇浓度的增加,G0/G1期细胞逐渐增多,S期细胞逐渐减少。经雷公藤内酯醇干预后周期调节蛋白P21wap1/cip1和P27kip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可以抑制RPMI 8226细胞增殖,该抑制作用是通过调控P21wap1/cip1和P27kip1的表达,从而阻止细胞周期G0/G1期过渡实现的。 刘媛 陈燕 赵菲 李睿 张纯 文璐关键词:雷公藤内酯醇 RPMI 细胞周期 P27KIPL 组蛋白甲基化的意义及在恶性血液病中的研究进展 2009年 赵菲 张纯 陈燕关键词:血液病 组蛋白 甲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