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美训

作品数:71 被引量:387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篇天文地球
  • 11篇生物学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4篇生物标志
  • 34篇生物标志物
  • 34篇标志物
  • 15篇沉积物
  • 9篇植物
  • 9篇群落
  • 9篇浮游植物
  • 9篇表层沉积物
  • 8篇全新世
  • 8篇群落结构
  • 8篇颗粒物
  • 7篇同位素
  • 7篇南黄海
  • 6篇悬浮颗粒物
  • 5篇有机质
  • 5篇南海北部
  • 4篇厌氧
  • 4篇厌氧氨氧化
  • 4篇有孔虫
  • 4篇季风

机构

  • 6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4篇同济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
  • 8篇国家海洋局第...
  • 6篇国家海洋局第...
  • 5篇中国水产科学...
  • 4篇国家海洋局第...
  • 4篇厦门大学
  • 3篇教育部
  • 3篇青岛海洋地质...
  • 2篇国土资源部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国家海洋局
  • 2篇中央研究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广州海洋地质...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集美大学

作者

  • 71篇赵美训
  • 24篇邢磊
  • 21篇张海龙
  • 6篇李莉
  • 6篇杨作升
  • 6篇丁玲
  • 5篇于蒙
  • 4篇肖晓彤
  • 4篇陶舒琴
  • 4篇唐启升
  • 4篇陈建芳
  • 4篇李丽
  • 4篇李大伟
  • 3篇丁晓辉
  • 3篇向荣
  • 3篇金海燕
  • 3篇范德江
  • 3篇孙耀
  • 3篇王汝建
  • 3篇向霏

传媒

  • 15篇中国海洋大学...
  • 11篇海洋地质与第...
  • 8篇科学通报
  • 7篇中国科学:地...
  • 5篇地球科学进展
  • 4篇海洋学报
  • 3篇第四纪研究
  • 2篇沉积学报
  • 2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水产学报
  • 1篇环境化学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地球环境学报
  • 1篇第二届深海研...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 1篇第九届海峡两...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10篇2012
  • 7篇2011
  • 7篇2010
  • 10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海中部泥质区底栖有孔虫群落对早全新世海平面快速上升的响应被引量:2
2020年
末次冰消期以来全球海平面经历了很大变动,本文通过陆架泥质区资料,对黄海中部泥质区5个沉积物柱样进行了AMS 14C年代测试,结合沉积物粒度组成与底栖有孔虫资料探讨黄海中部泥质区底栖有孔虫对早全新世海平面快速上升的响应。结果表明,约13.0 ka以来底栖有孔虫群落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呈现明显的3个阶段:早期阶段(约13.0~10.0 ka期间),底栖有孔虫以近岸浅水组合为主,与这一时期海平面相对较低对应,泥质区整体呈滨岸环境,水动力环境较强,有机质等食物供给相对丰富,底栖有孔虫丰度相对较高;中期阶段(约10.0~7.0 ka期间),底栖有孔虫群落几乎消失,可能是由于海平面快速上升,动荡的海洋环境不利于有机质沉降,造成底栖有孔虫食物供给不稳定,不利于底栖有孔虫生存所致;晚期阶段(约7.0 ka以来),底栖有孔虫群落逐渐繁盛,以黄海中部冷水团特征组合为主,反映了区域海平面相对稳定、泥质沉积的形成以及黄海冷水团核心区域的出现等海洋环境变化为底栖有孔虫带来了稳定的有机质供给,故而底栖有孔虫丰度迅速增加到与现在相当的水平。黄海中部泥质区多柱样底栖有孔虫群落变化对早全新世海平面上升有较一致的响应,为该区全新世早期海平面快速上升以及黄海现代环流体系的形成提供了更直接的证据。
钟福昌向荣杨艺萍赵美训
关键词:海平面变化底栖有孔虫早全新世
东海和黄海表层沉积物生物标志物的分布特征及古生态重建潜力被引量:13
2008年
多参数生物标志物法已被广泛用于重建浮游植物生产力和种群结构。但目前还缺乏这一应用的现代证据,尤其是西太平洋边缘海地区。文中作者对东/黄海的表层沉积物中的浮游植物生物标志物的分布进行研究,发现东海表层沉积物中菜子甾醇、甲藻甾醇、长链烯酮的总含量变化范围为357~3115ng/g,黄海的总含量变化范围为2898~6714ng/g,硅藻、甲藻和颗石藻生物标志物总量基本具有近岸高、离岸低的趋势,与现场调查资料所得到的趋势基本一致。生物标志物比例结果显示在东海的长江口方向离岸越远硅藻相对比例下降,而在长江口以南则是离岸越远硅藻比例升高。在东海和黄海颗石藻所占比例都很低,但是有离岸越远比例升高的趋势。用生物标志物所重建的种群结构的变化趋势与现场调查资料相符,但其绝对值却与现场资料存在差异。本研究为生物标志物重建种群结构提供了现代数据,但是此方法的定量应用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张海龙邢磊赵美训孙耀唐启升
关键词:生物标志物表层沉积物
末次冰盛期以来日本海浮游植物生产力和群落结构变化被引量:7
2009年
生物标志物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重建海洋浮游植物生产力和群落结构变化。本文利用这种方法重建了日本海末次冰盛期以来浮游植物生产力和群落结构变化。结果显示,生物标志物含量在末次冰期最盛期21~19 ka和14~4 ka时有高值,而在19~14 ka、4~0 ka有低值。末次冰期最盛期时生物标志物的高含量是由于分层导致的底层水缺氧,生物标志物得到较好保存的结果,而此时日本海盐度很低,使颗石藻相对含量很低;19~14 ka陆源输入减少,日本海生产力水平较低,不断增加的盐度使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由硅藻、甲藻占优转变为颗石藻占优;14~4 ka对马暖流流量的加大提高了日本海的初级生产力,同时高营养盐利于硅藻、甲藻的生长,使颗石藻的相对比例减小;4 ka以后随冬季风的增强和黑潮减弱,对马暖流减弱,供应的营养盐减少,日本海生产力水平降低,使颗石藻的相对比例增大,硅藻、甲藻的相对比例减小。
赵美训张荣平邢磊张海龙刘光
关键词:生物标志物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冰期全新世
黄、东海典型渔业海域鱼鳞沉积信息及其空间分布被引量:2
2008年
对黄海中部、长江口邻近海域和闽浙沿岸海域47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及6个站位的柱状沉积物样品的鱼鳞沉积量(SDA)进行了调查,揭示了我国典型渔业海域鱼鳞沉积信息及空间分布,并证明了应用鱼鳞沉积速率(SDR)追溯鱼类种群动态变化的方法在我国海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黄海中部的鱼鳞组成种类比较单一,主要由鳀和小黄鱼组成,以鳀占绝对多数。平面分布中鳀占75.0%,小黄鱼占25.0%,发现鱼鳞的站位基本处在黄海中部的西北与东南边缘,10594站位(34°59.9′N,122°29.9′E)、12694站位(33°59.9′N,123°59.0′E)鱼鳞沉积量较高。黄海中部3个站位的鱼鳞沉积量随深度增加表现出不均匀的垂直分布,具有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并出现了明显而统一的高峰段。长江口单位体积的鱼鳞沉积量低于黄海中部,鱼鳞组成种类复杂。平面分布中有68.1%的鱼鳞被甄别出,数量较多的鱼种分别为小黄鱼29.2%,发光鲷12.5%,鳀8.3%。发现鱼鳞的站位基本沿舟山渔场中心延伸并与海岸平行分布,以H-28站位(28°09.1′N,122°55.3′E)鱼鳞沉积量较高。长江口3个站位的鱼鳞沉积量垂直分布由较多的鱼种组成,呈不规则变化,但未出现具有连续变化趋势的优势鱼种和相似的变化趋势。相比较而言,黄海中部是更理想的研究区域。
贾海波孙耀赵美训杨作升唐启升
东海沉积物中微生物标志物GDGTs年代际变化及来源被引量:4
2012年
甘油双烷基甘油四醚(Glycerol Dialkyl Glycerol Tetraethers,GDGTs)是近几年来新发现的一类生物标志化合物,基于GDGTs的各种指标以其在指示物质来源以及海洋和陆地古温度重建等方面显示出的巨大应用潜力,逐渐成为古海洋学、古湖沼学和古气候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对采自东海陆架区的DH5-1站位(29°28.118′N、123°06.639′E,水深63.5m)的柱状沉积物样品进行了总有机质和GDGTs分析,研究了GDGTs化合物在东海陆架区柱状沉积物样品中的含量和沉积通量变化,并利用δ13 C、C/N以及基于GDGTs化合物的BIT指标讨论了该海区近150年来沉积有机质的来源变化。结果显示,近百年来东亚冬季风的增强,加强了冬季闽浙沿岸流对长江口沉积物的搬运,使得该海区陆源输入量呈增加趋势,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营养盐输入的增加,使得海洋生产力提高,沉积有机质中陆源有机质比例下降。
张婷邢磊张海龙李莉赵晓晨陈蔚芳赵美训
关键词:生物标志物
生物标志物重建浮游植物生产力及群落结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10年
海洋浮游植物生产力和群落结构在地质年代中的变化对深入理解碳循环的演变规律和机理有着重要的意义。生物标志物方法作为一种较新的研究手段,其含量与比值的变化被广泛用于浮游植物生产力与群落结构变化的重建。讨论了生物标志物方法在各大洋及我国边缘海的应用现状,提出了生物标志物的细胞产生量及其在环境中的保存效率的2种主要不确定因素,使目前多参数生物标志物方法只能够半定量地重建古生产力与群落结构的变化。针对我国边缘海,提出有必要通过现场调查和实验室培养建立生物标志物含量(比值)与浮游植物生产力(群落结构)的定量关系式,以达到能够定量重建生产力和群落结构变化的目的。
丁玲邢磊赵美训
关键词:生物标志物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边缘海
近海生态系统碳汇过程、调控机制及增汇模式被引量:27
2017年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发挥着全球气候变化"缓冲器"的作用.蓝色碳汇,简称"蓝碳",即由海洋生态系统捕获的碳(主要是有机碳),是海洋储碳的重要机制之一.蓝碳最初认识的形式是可见的海岸带植物固碳.其实之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看不见的微型生物(浮游植物、细菌、古菌、病毒、原生动物)占海洋生物量9 0%以上,是蓝碳的主要贡献者.中国陆架边缘海占国土总面积的1/3,碳汇潜力巨大,亟待研发.本文以近海生态系统碳汇过程、调控机制及增汇模式为主线,论述了近海生态系统结构与碳循环功能特征、碳汇形成过程与机理,并结合近海碳汇在沉积记录中的地史过程演变探讨了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对碳汇的可能影响,展望了碳汇工程在增加近海海洋储碳能力方面的应用前景.
张瑶赵美训崔球樊炜齐家国陈鹰张永雨高坤山樊景凤汪光义严重玲卢豪良罗亚威张子莲郑强肖伟焦念志
关键词:微型生物气候变化
Baja California边缘PC14岩芯海水表层温度及生产力变化的百年尺度记录被引量:2
2009年
加利福尼亚流是北太平洋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变化对全球气候及碳循环有重要影响。对位于东北太平洋低纬区Baja California外海的PC14柱状样进行了有机地球化学分析,重建了过去14ka来这一地区百年尺度的海水表面温度及生产力变化,发现其存在明显的B/A(Bling-Aller)和YD(Younger Drays)事件,但B/A和YD事件温度变化幅度小于中纬度地区。与中纬度加利福尼亚流系早中全新世温度降低不同,PC14全新世温度无明显变化趋势。这些结果表明了东太平洋低纬地区对高纬地区的气候响应以及沿岸上升流和ENSO现象对加利福尼亚流系中纬和低纬地区的影响不同。从冰消期到全新世,PC14生产力呈现阶段上升趋势,指示了由E1 Ni?o气候向La Ni?a气候的转化以及沿岸上升流加强的总体趋势。在全新世中后期(6.5—3.8ka)生产力的降低,则可能是受ENSO加强的影响。在B/A暖期,PC14生产力增加不多,但氧最小层强度增加,这表明生产力变化不是东太平洋边缘海的氧最小层强化的控制因素。
邢磊丁玲赵美训张荣平Alexander van GeenJoseph D.Ortiz
关键词:海水表面温度B/AYDENSO
南黄海表层沉积物中钙质超微化石的分布被引量:9
2011年
对南黄海地区4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钙质超微化石分析。结果表明,该区超微化石组合主要以Emiliania huxleyi和Gephyrocapsa oceanica占优势。钙质超微化石总丰度分布不一,主要受水深和黄海暖流的控制。E.huxleyi和G.oceanica两个优势种的平面分布规律也各不相同,E.huxleyi百分含量分布总体上来说与超微化石总丰度分布特征一致:在近岸浅水区含量较低,中央地带丰度较高;G.oceanica百分含量则在靠近南黄海西岸含量较高,离岸较远含量反而变低,反映了其独特的生态习性。
芮晓庆刘传联梁丹赵美训
关键词:钙质超微化石表层沉积物南黄海
亚南极塔斯曼海隆200万年来的有孔虫稳定同位素和温度变化历史
王汝建向霏丁晓辉成鑫荣赵美训
关键词:有孔虫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