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晓丹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苯丙胺
  • 4篇苯丙胺类
  • 4篇丙胺
  • 2篇药物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神经影像
  • 2篇神经影像学
  • 2篇苯丙胺类物质
  • 1篇毒性
  • 1篇毒性作用
  • 1篇药物滥用
  • 1篇药物滥用者
  • 1篇药物所
  • 1篇药物所致
  • 1篇用药
  • 1篇用药物
  • 1篇致精神障碍
  • 1篇神经毒
  • 1篇神经毒性

机构

  • 4篇新乡医学院
  • 4篇济宁医学院附...
  • 3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镇江市第一人...

作者

  • 4篇苏中华
  • 4篇赵晓丹
  • 3篇郝伟
  • 2篇徐芳芳
  • 1篇王会

传媒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第十四次全国...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苯丙胺类物质滥用者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本文阐述了近年来,苯丙胺类物质滥用现象越来越多,可导致严重后果。有研究表明苯丙胺类物质滥用者存在脑结构和功能异常。同时,本文详细综述了近几年来结构型脑神经影像学和功能性脑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并对以上内容进行了总结。
赵晓丹苏中华郝伟
关键词:神经影像学苯丙胺类物质
文献传递
苯丙胺类药物滥用者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2年
近年研究显示,所有滥用药物都具有神经毒性作用,可造成神经细胞形态和结构的改变,进而影响其功能。这种形态、结构和功能损害,甚至是慢性、永久性和不可逆的。苯丙胺类药物主要是指于上世纪末开始出现的以甲基苯丙胺(冰毒)和3、4-亚甲基二氧基苯丙胺(摇头丸)为代表的一类新型毒品,
赵晓丹苏中华
关键词:神经影像学药物滥用者神经毒性作用甲基苯丙胺滥用药物
苯丙胺类药物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脑白质微结构改变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苯丙胺类药物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多个脑区白质纤维微结构的改变及其与精神病性症状的关系。方法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对40例苯丙胺类药物所致精神病性障碍男性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的14个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白质纤维微结构进行扫描,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应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eacting scale,BPRS)评估其精神病性症状,并与DTI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苯丙胺类药物所致精神病性障碍组左侧前额叶白质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 alanisotropy,FA)降低[(0.42±0.12)vs(.0.46±0.08),P<0.05];胼胝体膝部[(0.79±0.06)vs(.0.76±0.05),P<0.01]、双侧顶叶[(0.76±0.09)vs(.0.71±0.04),P<0.01;(0.74±0.08)vs(.0.71±0.05),P<0.05]、右侧海马[(0.86±0.11)vs(.0.80±0.05),P<0.01]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均升高。患者组左侧顶叶(r=0.44,P<0.01;r=0.47,P<0.01;r=0.37,P<0.05)、右侧海马(r=0.36,P<0.05;r=0.46,P<0.01;r=0.39,P<0.05)ADC值分别与BPRS总分、缺乏活力、思维障碍因子分呈正相关,左侧顶叶ADC值亦与敌对猜疑因子分正相关(r=0.33,P<0.05)。结论苯丙胺类药物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前额叶白质、顶叶和海马存在白质微结构完整性和连接性异常,且顶叶和海马微结构改变与精神病性症状相关。
赵晓丹徐芳芳苏中华郝伟
关键词:精神病性障碍各向异性分数
苯丙胺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冲动性和认知决策能力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了解苯丙胺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冲动性特点和认知决策能力,以及抗精神病药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对100例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病例组)进行抗精神病药治疗4周,采用Barratt冲动性量表(BIS)、Buss攻击性量表(BAS)和爱荷华博弈测验(IGT)于治疗前后分别评估其冲动攻击性和认知决策能力,并与100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比较;采用单一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病例组BIS、BAS治疗前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97.01±20.04)分比(62.56±11.59)分,t=13.45,P=0.000;(91.15±20.83)分比(57.78±13.48)分,t=14.88,P=0.000];病例组治疗后评分分别为(68.02±13.17)分和(61.78±13.38)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11.95,P=0.000;t=11.86,P=0.000),但仍高于对照组(t=3.05,P=0.000;t=2.11,P=0.037);(2)病例组治疗后IGT评分优于治疗前(F=22.99,P=0.000),但治疗前后评分均差于对照组(F=23.51,P=0.000;F=24.15,P=0.000)。结论苯丙胺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冲动攻击性较高,决策认知能力较差,抗精神病药治疗后可改善,但仍未达到无药物滥用者水平。
苏中华王会赵晓丹徐芳芳郝伟
关键词:苯丙胺人格障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