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芳芳

作品数:10 被引量:117H指数:5
供职机构: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精神分裂症
  • 6篇分裂症
  • 4篇住院
  • 4篇急性
  • 3篇临床干预
  • 3篇精神分裂症患...
  • 3篇急性精神分裂...
  • 3篇干预
  • 2篇兴奋激越
  • 2篇药物
  • 2篇院前
  • 2篇精神病
  • 2篇患者攻击行为
  • 2篇激越
  • 2篇急性期
  • 2篇苯丙胺
  • 2篇苯丙胺类
  • 2篇丙胺
  • 1篇多次住院
  • 1篇药物所

机构

  • 7篇济宁市精神病...
  • 5篇济宁医学院
  • 4篇新乡医学院
  • 3篇北京大学第六...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济宁医学院附...
  • 1篇镇江市第一人...

作者

  • 10篇徐芳芳
  • 9篇苏中华
  • 4篇王中刚
  • 4篇张明
  • 4篇张怀晨
  • 3篇张鸿燕
  • 2篇郝伟
  • 2篇赵晓丹
  • 1篇冯俊慧
  • 1篇张金响
  • 1篇杨志寅
  • 1篇王会
  • 1篇陈敏

传媒

  • 2篇精神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中国药物依赖...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苯丙胺类药物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脑白质微结构改变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苯丙胺类药物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多个脑区白质纤维微结构的改变及其与精神病性症状的关系。方法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对40例苯丙胺类药物所致精神病性障碍男性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的14个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白质纤维微结构进行扫描,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应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eacting scale,BPRS)评估其精神病性症状,并与DTI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苯丙胺类药物所致精神病性障碍组左侧前额叶白质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 alanisotropy,FA)降低[(0.42±0.12)vs(.0.46±0.08),P<0.05];胼胝体膝部[(0.79±0.06)vs(.0.76±0.05),P<0.01]、双侧顶叶[(0.76±0.09)vs(.0.71±0.04),P<0.01;(0.74±0.08)vs(.0.71±0.05),P<0.05]、右侧海马[(0.86±0.11)vs(.0.80±0.05),P<0.01]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均升高。患者组左侧顶叶(r=0.44,P<0.01;r=0.47,P<0.01;r=0.37,P<0.05)、右侧海马(r=0.36,P<0.05;r=0.46,P<0.01;r=0.39,P<0.05)ADC值分别与BPRS总分、缺乏活力、思维障碍因子分呈正相关,左侧顶叶ADC值亦与敌对猜疑因子分正相关(r=0.33,P<0.05)。结论苯丙胺类药物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前额叶白质、顶叶和海马存在白质微结构完整性和连接性异常,且顶叶和海马微结构改变与精神病性症状相关。
赵晓丹徐芳芳苏中华郝伟
关键词:精神病性障碍各向异性分数
急性期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激越症状与院前冲动攻击行为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探讨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新入院患者兴奋激越症状与入院前冲动攻击行为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151例急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根据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的兴奋激越因子(PANSS-EC)和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分为四组:有激越症状和攻击行为患者组(47例)、有激越症状无攻击行为患者组(11例)、有攻击行为无激越症状患者组(27例)、无攻击行为和激越症状患者组(66例),比较其间的一般人口学和疾病相关特征差异。结果兴奋激越症状检出率为38.4%,入院前一周攻击行为发生率为49%,两者有相关性(P<0.05)。PANSS-EC的四个因子评分与MOAS及其各因子评分呈正相关性(P<0.05)。入院时有激越症状和攻击行为组、有激越症状无攻击行为组、有攻击行为无激越组三组患者攻击风险评分、出走风险评分均高于无攻击行为和激越症状患者组(P<0.05)。入院时PANSS-ES评分有激越症状和攻击行为组高于有激越症状无攻击行为组高于有攻击行为无激越症状组高于无攻击行为和激越症状组(P<0.05);四组既往攻击/暴力行为史、入院前一周服药情况、疾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激越症状和攻击动行为组、有攻击行为无激越组两组患者的MAOS评分高于有激越症状无攻击行为组、无攻击行为和激越症状组(P<0.05)。结论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新入院患者的兴奋激越症状与入院前的攻击行为存在一定的关系。
张怀晨苏中华张明徐芳芳王中刚张鸿燕
关键词: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激越冲动行为
院前具有攻击行为的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住院治疗特点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 了解院前发生攻击行为的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治疗的临床干预措施和治疗效果的特点.方法 以151例急性精神分裂症新入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疾病信息调查表收集疾病相关信息,应用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的兴奋因子(PANSS-EC)、行为活动评定量表(BARS)、风险评估量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估其精神病理症状、护理风险和治疗效果,根据MOAS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攻击行为患者组和无攻击行为患者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1)151例患者中,入院前一周内有攻击行为者74例,无攻击行为者77例.(2)相对于无攻击行为患者组,攻击行为患者组既往有暴力/攻击史者比例较高,入院前1周未服药比例较高;入院时疾病严重程度较重,PANSS-EC、BARS和MOAS评分均较高;攻击风险和防攻击护理医嘱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入院时医生处方口服药物均为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使用比例为68.9%,其次为奥氮平(13.2%)、喹硫平(5.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攻击行为患者组氟哌啶醇注射率和保护性约束使用率明显高于无攻击行为患者组(P<0.05);(4)出院时,两组患者疾病严重程度、PANSS-EC评分、MOAS评分和出院疗效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发生攻击行为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对于无攻击行为者,住院治疗疗效相当,但入院时病情较重,较为兴奋激越,攻击风险和出走风险较高,住院期间肌肉注射抗精神病药物和保护性约束等措施应用较多.
苏中华徐芳芳张怀晨王中刚张明张鸿燕
关键词:急性精神分裂症临床干预
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患者苯二氮类药物应用调查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障碍患者苯二氮类(benzodiazepines,BZDs)药物使用情况,为其规范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调查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2017年出院1068例的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自编住院精神障碍患者苯二氮类药物使用资料收集表收集患者BZDs使用信息,分析其使用模式。结果:调查患者中758例使用了苯二氮类药物,即BZDs使用率为71.0%,且在各种精神障碍中均有使用,使用率较高者先后为抑郁障碍(90.2%)、轻性精神疾病(87.3%)、分离和转换性障碍(77.3%)、双相抑郁障碍(75.4%),最低者为儿童精神障碍(37.5%)。BZDs使用的目的主要是抗焦虑治疗(43.9%)和改善睡眠(53.9%),平均使用时间为26.7天,占平均住院天数的比例为77.2%;平均使用3.2地西泮5mg当量。在BZDs中,地西泮和阿普唑仑使用率最高,分别为51.5%和47.1%,其中地西泮静脉注射使用率高达96.4%,主要用于抗焦虑治疗,入住开放式病房患者地西泮使用率高于入住封闭式病房患者(58.5%:16.0%)。结论:被调查单位精神障碍住院患者苯二氮类药物使用较为普遍、使用的疾病范围较广、时间较长,需理性看待苯二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
张欢冯俊慧徐芳芳蒋贤飞苏中华
关键词:精神卫生机构精神障碍患者
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研究
背景 近年来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既往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是神经生物学、精神症状学和社会心理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神经生物学研究不易实施,影响因素长期不易改变,既...
徐芳芳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文献传递
伴激越症状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治疗比较
目的 了解伴兴奋激越症状的急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临床干预措施、治疗效果与不伴兴奋激越症状者的差异.方法 以151例连续入院的急性精神分裂症新入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和疾病信息调查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
苏中华张明张怀晨徐芳芳王中刚张鸿艳
关键词:急性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临床干预
双相情感障碍多次住院649例心境发作模式调查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了解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多次住院时抑郁发作、躁狂发作及混合发作等不同心境发作的时相规律,以加深对双相情感障碍临床发作特征的认识。方法选取649例多次住院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时相分为双相躁狂组(355例)、双相抑郁组(230例)、双相混合组(64例),应用自编双相情感障碍住院患者心境发作模式资料收集表采集患者多次住院的心境发作临床相,计算历次住院时相一致率、时相转换率、延迟诊断率、延迟诊断时间和误诊率等。结果三组住院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抑郁组多于双相躁狂组(P<0.05)。三组时相一致率、时相转换率、诊断延迟率、误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相躁狂组时相一致率高于双相抑郁组、双相混合组(P<0.01);双相抑郁组时相转换率高于双相躁狂组、双相混合组(P<0.01),双相混合组时相转换率高于双相躁狂组(P<0.01);双相躁狂组诊断延迟率低于双相抑郁组、双相混合组(P<0.01);双相混合组误诊率高于双相抑郁组、双相躁狂组(P<0.01)。结论研究单位双相障碍患者历次住院的心境发作时相比较复杂,近60%的患者历次住院均以同一临床相入院,其中以双相躁狂者更为常见;近40%的患者出现时相转换、延迟诊断及误诊,其中双相抑郁者更容易出现延迟诊断,双相混合者更容易出现误诊。
黄雨虹郭栋梁蒋贤飞徐芳芳苏中华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误诊率
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7
2014年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入院1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前有无攻击行为分为攻击组和无攻击组,两组分别从年龄、性别、文化、病程、既往攻击行为等一般情况、简明精神病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方面进行单因素对照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1)经单因素分析,攻击组病程[(7.73±6.67)年]显著长于非攻击组[(5.22±5.47)年](t=2.631,P<0.01);攻击组BPRS中的敌对猜疑因子得分[(13.73±3.098)分]高于非攻击组[(11.47±3.93)分](f=4.063,P<0.01),焦虑因子得分[(7.18±3.583)分]低于非攻击组[(8.70±3.89)分](t=2.679,P<0.01);EPQ的E量表分攻击组[(11.99±4.340)分]显著高于非攻击组[(10.67±4.293)分](t=1.990,P<0.01);攻击组既往有攻击行为的患者所占比例(71.1%)显著高于非攻击组(16%)(x2=39.082,P<0.01).(2) 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BPRS中的敌对猜疑因子和既往攻击行为史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主要与其精神症状和既往攻击行为史有关,应积极治疗,控制症状并防止病情反复.
徐芳芳张金响陈敏苏中华杨志寅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苯丙胺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冲动性和认知决策能力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了解苯丙胺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冲动性特点和认知决策能力,以及抗精神病药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对100例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病例组)进行抗精神病药治疗4周,采用Barratt冲动性量表(BIS)、Buss攻击性量表(BAS)和爱荷华博弈测验(IGT)于治疗前后分别评估其冲动攻击性和认知决策能力,并与100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比较;采用单一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病例组BIS、BAS治疗前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97.01±20.04)分比(62.56±11.59)分,t=13.45,P=0.000;(91.15±20.83)分比(57.78±13.48)分,t=14.88,P=0.000];病例组治疗后评分分别为(68.02±13.17)分和(61.78±13.38)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11.95,P=0.000;t=11.86,P=0.000),但仍高于对照组(t=3.05,P=0.000;t=2.11,P=0.037);(2)病例组治疗后IGT评分优于治疗前(F=22.99,P=0.000),但治疗前后评分均差于对照组(F=23.51,P=0.000;F=24.15,P=0.000)。结论苯丙胺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冲动攻击性较高,决策认知能力较差,抗精神病药治疗后可改善,但仍未达到无药物滥用者水平。
苏中华王会赵晓丹徐芳芳郝伟
关键词:苯丙胺人格障碍
伴激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住院干预措施和治疗结局被引量:41
2016年
目的:了解伴激越症状和不伴激越症状的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之间的临床特点、住院治疗全过程所采用的临床干预措施和出院时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以151例连续入院的符合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新入院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自编一般情况和疾病信息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收集疾病信息、评估精神病理症状、院外攻击行为和疾病严重程度,根据PANSS中兴奋激越因子评分≥15分将研究对象分为伴激越患者组和不伴激越患者组,然后组间比较上述收集和评估的信息变量。结果:伴激越患者组58例,不伴激越患者组93例;伴激越患者组入院时疾病严重程度、M OAS总分、平均既往住院次数、既往暴力/攻击史均高于不伴激越患者组(均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医生处方口服药物均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使用比例为68.9%,其后为奥氮平(13.2%)、喹硫平(5.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伴激越患者组氟哌啶醇注射和保护性约束使用率明显高于不伴激越患者组(79.3%vs.44.1%,34.5%vs.10.8%,均P<0.05),出院时平均住院时间长于不伴激越患者组[(69.2±48.4)vs.(53.1±34.7),P<0.05]。结论:急性期精神分裂症伴激越患者的病情较重,攻击暴力行为较多,住院期间肌肉注射抗精神病药物和保护性约束等措施应用较多,住院时间较长。
苏中华张明张怀晨徐芳芳王中刚张鸿燕
关键词:急性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临床干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