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庆勇

作品数:315 被引量:1,162H指数:21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6篇期刊文章
  • 92篇会议论文
  • 6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3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0篇水稻
  • 100篇粳稻
  • 91篇基因
  • 56篇食味
  • 44篇分子标记
  • 41篇育种
  • 38篇淀粉
  • 38篇性状
  • 32篇高产
  • 28篇叶枯病
  • 28篇优良食味
  • 28篇直链淀粉
  • 27篇淀粉含量
  • 27篇直链淀粉含量
  • 26篇食味品质
  • 25篇稻米
  • 25篇选育
  • 24篇杂交
  • 24篇栽培
  • 24篇抗性

机构

  • 313篇江苏省农业科...
  • 23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扬州大学
  • 3篇南京林业大学
  • 3篇江苏神农大丰...
  • 2篇江苏大学
  • 2篇西藏农牧学院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夸祖鲁-纳塔...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沿海地区...
  • 1篇江苏省农垦农...
  • 1篇江苏大丰华丰...
  • 1篇江苏明天种业...

作者

  • 315篇赵庆勇
  • 308篇王才林
  • 303篇张亚东
  • 300篇朱镇
  • 297篇陈涛
  • 274篇周丽慧
  • 253篇姚姝
  • 237篇赵凌
  • 167篇赵春芳
  • 100篇于新
  • 66篇梁文化
  • 21篇李余生
  • 16篇刘燕清
  • 13篇魏晓东
  • 12篇董少玲
  • 12篇张颖慧
  • 12篇林静
  • 11篇张巧凤
  • 10篇许凌
  • 10篇黄胜东

传媒

  • 29篇江苏农业学报
  • 26篇中国水稻科学
  • 24篇江苏农业科学
  • 11篇Agricu...
  • 10篇现代分子植物...
  • 9篇华北农学报
  • 9篇西南农业学报
  • 7篇中国稻米
  • 7篇中国作物学会...
  • 6篇作物学报
  • 6篇中国遗传学会...
  • 5篇杂交水稻
  • 5篇植物遗传资源...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江西农业学报
  • 4篇江苏省遗传学...
  • 3篇2012作物...
  • 3篇2010中国...
  • 2篇农业科技通讯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1篇2024
  • 10篇2023
  • 16篇2022
  • 13篇2021
  • 15篇2020
  • 20篇2019
  • 5篇2018
  • 9篇2017
  • 28篇2016
  • 40篇2015
  • 35篇2014
  • 29篇2013
  • 24篇2012
  • 30篇2011
  • 20篇2010
  • 6篇2009
  • 8篇2008
  • 6篇2007
3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优良食味、低谷蛋白香粳稻新品系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选育低谷蛋白新品种是功能性水稻育种的一个重要方向。为满足肾脏病患者对人体健康和稻米品质的需求,迫切需要在育种中加强对功能性和食味品质的协同改良。【方法】以具有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Wxmp和香味基因fgr的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南粳46与含低谷蛋白基因Lgc1的日本粳稻品种LGC-1杂交、回交,利用与目标基因共分离的分子标记进行跟踪检测并结合田间选择,在BC2F6获得5个新品系。以亲本南粳46和LGC-1为对照,对新品系的农艺、产量、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与LGC-1相比,新品系的谷蛋白含量和可吸收蛋白含量相当,食味品质得到显著提升,且综合性状优良,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潜力,适宜在江苏不同稻区进行种植。【结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作为一种快速、准确、有效的方法,与常规育种技术紧密结合,能够显著提高优质、高产、低谷蛋白水稻品种的选育效率。
陈涛赵庆勇赵庆勇朱镇赵凌姚姝周丽慧赵春芳张亚东
关键词:粳稻优良食味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杂交粳稻食味品质的遗传及相关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以9个新育成的BT型粳稻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为亲本,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配制45个杂交组合,对其F1代食味品质性状进行遗传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食味品质性状同时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影响;食味值与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在产量性状方面,食味值与实粒数、结实率极显著相关,各产量性状对食味品质性状均存在较大的影响;关于叶型对食味品质的影响主要是倒1叶的长宽、倒3叶的宽度以及倒1叶、倒2叶的基角开角,而叶片厚度、倒2叶长宽、倒3叶的基角开角的影响微弱。
朱镇赵庆勇张巧凤张亚东赵凌王才林
关键词:杂交粳稻食味品质食味值农艺性状
极大粒水稻TD70粒重形成的遗传机理
水稻的粒形是衡量水稻外观品质和影响粒重的重要指标,其包括粒长,粒宽,粒厚等因素.已有的研究利用各种群体定位到很多的粒形相关QTL位点,其中精细克隆的基因包括正调控基因GS5和GW8以及负调控基因GS3,GW2,qSW5和...
郑佳张亚东赵春芳陈涛周丽慧于新朱镇赵庆勇王才林
关键词:粒形基因克隆
20个水稻引进资源的花药开裂及苗期耐热性评价被引量:3
2017年
对20个从USDA引进的水稻资源进行了苗期耐热性鉴定和与开花期耐热性紧密相关的花药开裂性状测定。鉴定结果表明,20个资源苗期高温处理后恢复7 d的相对幼苗成活率为83.23%~100%,恢复10 d的相对幼苗成活率为68.18%~100%。其中N22、AD-1140、IR 9403-3-1-1和IR 4427-51-6-3具有较强的苗期耐热性。引进资源的花药基部开裂长度为234.9~559.0μm,花药总长度为1570.0~2351.7μm,其中IR 2006-p-P12-12-3-2和N22的花药基部开裂长度分别最短和最长。20个资源的花药基部开裂长度和高温胁迫后恢复7 d及10 d的相对幼苗成活率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花药长度和高温胁迫后恢复7 d及10 d的相对幼苗成活率没有相关性。系谱分析表明,部分引进资源间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花药基部开裂长度作为水稻耐热性的评价指标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赵凌赵春芳王建陈涛赵庆勇姚姝王才林
关键词:水稻
南粳3908生育后期剑叶PSⅡ荧光日变化特性及叶绿体超微结构观察
2022年
为了探明高产优良食味粳稻的光合特性和优势,总结其高产规律,以南粳5055、淮稻5号为对照,研究南粳3908从孕穗期到花后35 d剑叶SPAD值、净光合速率及孕穗期、花后21 d、花后35 d剑叶光系统Ⅱ(PSⅡ)在不同时间段的光化学特性、核心天线蛋白表达量变化、叶绿体超微结构特性等。结果表明,南粳3908剑叶具有持续较长时间的高净光合速率,剑叶PSⅡ光化学活性与南粳5055相当,显著高于淮稻5号,其光系统核心天线蛋白的调节能力优于对照品种,叶绿体中类囊体基粒的垛叠程度较高,叶绿体膜脂的过氧化程度较轻,结构相对稳定。由于南粳3908具有较强的PSⅡ光化学活性、稳定的光合蛋白及叶绿体结构,光合性能优良,可为籽粒灌浆提供充足的光合产物。
魏晓东张亚东宋雪梅陈涛朱镇赵庆勇赵凌路凯梁文化赫磊黄胜东谢寅峰王才林
关键词:荧光特性叶绿体超微结构
一种鉴定稻瘟病抗性基因Pi-ta和Pi-b的多重PCR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鉴定稻瘟病抗性基因Pi-ta和Pi-b的多重PCR方法,属于水稻遗传改良与农业生物技术应用领域。根据Pi-ta和Pi-b基因抗、感等位基因的差异,开展了分子标记引物的改良、PCR反应组分的摸索以及循环参数的...
姚姝陈涛王才林刘燕清张亚东朱镇赵庆勇周丽慧赵凌于新赵春芳
文献传递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水稻Pi-ta、Pi-b和Wx-mq基因
选育同时具备抗稻瘟病和籽粒低直链淀粉含量特性的水稻品种,既能解决稻瘟病对当前水稻生产的严重威胁,又能满足人们对优质稻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是现代水稻育种的目标之一.以同时携带稻瘟病抗性基因Pi-ta和Pi-b的江苏抗病、...
姚姝陈涛张亚东朱镇赵庆勇周丽慧赵凌赵春芳王才林
关键词:水稻穗颈瘟低直链淀粉含量
利用染色体片段置换系分析主穗着粒密度相关性状QTL
改良对水稻产量潜力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穗作为主要经济器官也是今后水稻株型改良的重要对象,主穗相关性状是反映水稻穗型及产量的重要性状.
周丽慧王才林张亚东朱镇赵凌林静陈涛赵庆勇
关键词:MAINSPIKEGRAINGRAINNUMBERMAINSPIKEGRAINNUMBER
利用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技术检测水稻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Wx-mq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稻米食味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表明,直链淀粉含量是决定米饭质地和食味品质的重要因素。低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其米饭表面光泽透亮,综合了糯米的柔软性和粳米的弹性,适口性好,食味品质佳...
陈涛骆名瑞张亚东朱镇赵凌赵庆勇周丽慧姚姝王才林
关键词:水稻低直链淀粉含量
优质籼型三系不育系宁籼2A的选育被引量:1
2015年
宁籼2A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武香2B/金23B杂交F4代中优良单株与金23A测交并连续成对回交,采取边选择边回交转育的方法育成的野败型籼稻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花粉败育彻底、株型好、异交习性优良、配合力好、米质较优等特点,于2014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所配组合宁籼优8号(宁籼2A/R08)于2015年5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
张亚东朱镇陈涛赵庆勇周丽慧姚姝赵凌赵春芳王才林
关键词:籼稻三系不育系选育
共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