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宇

作品数:103 被引量:597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神经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4篇医药卫生
  • 9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6篇细胞
  • 23篇蛋白
  • 18篇纤维细胞
  • 18篇成纤维细胞
  • 15篇骨形成
  • 15篇骨形成蛋白
  • 13篇间充质
  • 12篇脊髓
  • 10篇脊髓损伤
  • 10篇干细胞
  • 9篇真皮
  • 9篇外胚间充质细...
  • 9篇细胞培养
  • 9篇间充质细胞
  • 9篇分化
  • 8篇增殖
  • 8篇免疫
  • 8篇口腔
  • 7篇生物学
  • 7篇体外

机构

  • 97篇第四军医大学
  • 8篇第四军医大学...
  • 5篇南京军区福州...
  • 3篇伯明翰大学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广东省口腔医...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福州总医院
  • 2篇解放军451...
  • 2篇西安第四军医...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香港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解放军第32...

作者

  • 102篇赵宇
  • 80篇金岩
  • 60篇刘源
  • 21篇王新文
  • 19篇吕红兵
  • 18篇聂鑫
  • 18篇董蕊
  • 14篇史俊南
  • 14篇鞠躬
  • 13篇邓蔓菁
  • 12篇张勇杰
  • 9篇游思维
  • 9篇李媛
  • 8篇何黎升
  • 8篇傅升
  • 8篇王军琳
  • 7篇沈学锋
  • 6篇董绍忠
  • 6篇刘晓亮
  • 5篇刘惠玲

传媒

  • 21篇实用口腔医学...
  • 20篇牙体牙髓牙周...
  • 8篇第四军医大学...
  • 7篇中国修复重建...
  • 7篇中国临床康复
  • 6篇神经解剖学杂...
  • 3篇临床口腔医学...
  • 3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口腔医学
  • 2篇华西口腔医学...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福州总医院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7篇2006
  • 7篇2005
  • 16篇2004
  • 21篇2003
  • 18篇2002
  • 8篇2001
  • 3篇2000
  • 6篇1999
  • 1篇1997
10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鼠脊髓损伤后microRNA的表达变化及miR-124低表达和高表达转基因小鼠的建立
脊髓损伤是一种致残率高、愈后差的疾病,患者多伴有终身残疾。近年来我国脊髓损伤的发病率呈明显逐年递增趋势,每年新增脊髓损伤患者超过6万人,但是临床上针对脊髓损伤病人却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脊髓损伤后神经纤...
赵宇
关键词:脊髓损伤MIRNA
文献传递
组织工程全层皮肤的制备方法
一种组织工程全层皮肤的制备方法,属于一种可以移植的含活细胞基质的全层人工皮肤制备领域。它包括胶原凝胶的准备、防止胶原凝胶的收缩、全层皮肤的培养和真皮、表皮分离后用胶原酶的消化。通过本发明制备的全层皮肤在组织学结构和超微结...
金岩刘源吕红兵赵宇聂鑫
文献传递
人疱疹病毒6型感染与口腔鳞癌相关性的研究
2004年
目的 :研究人疱疹病毒 6型 (HHV 6)感染与口腔鳞癌的关系。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及聚合酶链反应 ,分别检测口腔鳞癌和对照组患者血清中抗HHV 6IgG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HV 6DNA序列 ;用免疫组化染色法 ,检测口腔鳞癌组织标本中HHV 6抗原。结果 :16例口腔鳞癌患者和 16例其他口腔疾病患者血清中抗HHV 6IgG的阳性率分别为 10 0 .0 %和 75 .0 % ,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 1∶118和 1∶64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上述 2组患者HHV 6DNA的检出率分别为 62 .5 %和 12 .5 % (P <0 .0 5 )。其中 12例口腔鳞癌组织标本经免疫组化染色检测 ,9例 ( 75 % )HHV 6抗原阳性 ,而 8例对应癌旁组织中 ,阳性者仅 2例( 2 5 % ) ,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HHV 6可能是口腔鳞癌发生的诱因 。
刘军连徐志凯金岩赵宇陆斌姚堃牛忠英
关键词:人疱疹病毒6型口腔鳞状细胞癌
rhBMP-2对舌癌细胞Tca8113增殖能力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人重组骨形成蛋白 2 (recombinanthumanbonemorphogeneticprotein 2 ,rhBMP 2 )对舌癌细胞Tca8113增殖能力的影响 ,以深入了解口腔舌癌的恶变机制。方法 :用含 10 0ml/L胎牛血清的RMPI 164 0培养基 ,加入 5 0 μg/L的rhBMP 2培养舌癌细胞Tca8113 ,通过细胞生长曲线、MTT检测、流式细胞仪分析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 ,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 4(cyclin dependent kinases 4,CDK 4)的表达来观察细胞的周期变化。 结果 :5 0 μg/L的rhBMP 2能显著增进Tca8113细胞的增殖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周期蛋白CDK 4的表达增强。结论 :5 0 μg/L的rhBMP 2能显著促进Tca8113细胞的增殖 ,并上调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 ,说明BMP 2可能在舌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王军琳刘源金岩王新文赵宇
关键词:RHBMP-2舌癌TCA8113癌细胞人重组骨形成蛋白-2
构建无外源性支架材料组织工程真皮的研究
2005年
目的:探讨运用组织工程方法构建不含有任何外源性支架材料的组织工程真皮组织。方法:以青少年包皮环切术后皮肤组织作为细胞来源,用消化法获得真皮成纤维细胞,用本实验室设计的组织工程皮肤培养系统构建组织工程真皮:在培养液中加入10 ng/ml的bFGF和50 ug/ml的Vitamin C,持续培养4周即形成组织工程真皮。免疫组化检测构建的真皮中细胞外基质(Ⅰ型胶原)的形成情况。结果:所构建的组织工程真皮含有多层细胞,细胞状态良好,染色结果显示形成了大量成熟的细胞外基质,Ⅰ型胶原呈强阳性表达。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不含外源性的组织工程真皮组织,可以用于下一步构建含有表皮的全层皮肤和动物实验。
姚远刘源金岩王新文赵宇李媛
关键词:皮肤真皮成纤维细胞
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2
2004年
目的 :探讨以简单有效的方法获取大鼠微血管内皮细胞 ,为构建含有血管的组织工程产品提供种子细胞。方法 :用出生 1d的SD仔鼠的肺组织进行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组织块培养。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组织工程中心设计的方法对其进行纯化 ,用经优化处理的内皮细胞培养液扩大培养。通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透射电镜鉴定其来源。结果 :用此法进行的原代培养 ,血细胞在换液和传代过程中被去除 ,成纤维细胞污染可经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组织工程中心设计的方案纯化去除。经鉴定获得的血管内皮细胞纯度较高 ,生长状态良好。结论 :由此获得的血管内皮细胞纯度高 ,生长状态良好 。
姜明金岩刘源赵宇刘鹏董蕊
关键词:肺微血管细胞培养血管内皮细胞
大鼠上下颌突未分化外胚间充质细胞的体外培养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建立体外培养大鼠上下颌突未分化外胚间充质细胞的方法。方法 :于饲养层细胞上用组织块培养法作原代培养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细胞来源。结果 :培养的细胞呈单层贴壁生长 ,细胞起源鉴定为外胚间充质细胞。结论 :建立了一种简便培养大鼠未分化外胚间充质细胞的方法 ,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陆怀秀赵宇肖明振牛忠英郭红延
关键词:细胞培养外胚间充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饲养层
三种组织工程鼓膜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被引量:4
2008年
背景:自体组织修复鼓膜穿孔存在增加手术创伤、取材有限等缺点,构建组织工程鼓膜是鼓膜穿孔治疗的发展方向。目的:构建3种不同材料的组织工程鼓膜支架材料,并评价其生物相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细胞学体内观察,于2004-08/2005-02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组织工程中心完成。材料:将健康小猪的硬脑膜、真皮及人羊膜进行脱细胞处理。方法:将预先培养的豚鼠鼓膜成纤维细胞种植于3种材料表面,观察成纤维细胞的生长状态;18只豚鼠随机分为3组,于右侧背皮下分别埋植制备的脱细胞硬脑膜、真皮及人羊膜。主要观察指标:3种脱细胞生物支架材料的显微结构及组织相容性。结果:3种脱细胞材料均为网状结构,无任何细胞及细胞残核存在;豚鼠鼓膜成纤维细胞能够很好地贴附于3种脱细胞材料生长,无细胞毒性;将3种组织材料分别埋植于豚鼠皮下后,无埋植材料排出现象,1周时植入材料周围有较明显炎症反应,其中以脱细胞真皮周围组织反应较轻,4周时炎症反应消失。结论:通过脱细胞方法可以成功建立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组织工程鼓膜支架材料;3种材料中以脱细胞猪真皮的生物相容性最佳。
邓志宏田勇胜金岩王锦玲邱建华刘源赵宇
关键词:鼓膜脱细胞基质硬脑膜真皮人羊膜生物相容性
NO供体亚硝基化合物-18对大鼠成骨细胞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NO供体亚硝基化合物-18(NOC-18)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和骨组织块法联合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颅骨成骨细胞,然后将不同浓度的.NOC-18作用于大鼠成骨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测定细胞ALP活性。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观察NOC-18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 NOC-18可显著促进大鼠成骨细胞增殖,提高成骨细胞ALP活性和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论 适量浓度的NOC-18可通过刺激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骨形成,为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王治伦王丽娟金岩刘源赵宇庞炜周扬吴劲谭希旺
关键词:成骨细胞骨质疏松碱性磷酸酶
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的建立被引量:9
2005年
目前用于脊髓全横断的动物模型,常遗有部分未损脊髓组织,局部脊髓损伤范围很大,尤其是破坏了的血运扩大了继发性变性,造成了复杂的局部病理变化,致使难以分析治疗性脊髓伤区内移植的疗效。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还原论式的脊髓横断模型,本实验设计了一种切割辅以吸除的方法,可以在局部造成平均约0.6mm的清洁横断区,同时保存脊髓腹、背动脉及脊髓背静脉的大鼠脊髓横断模型,并用H.E.染色法、神经丝(NF)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生物素化的葡萄糖胺(BDA)的追踪方法检验损伤区及其两侧脊髓的组织反应。
刘锐游思维刘惠玲沈学锋赵宇鞠躬
关键词:脊髓全横断损伤动物模型免疫组织化学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