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聂鑫

作品数:125 被引量:533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7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6篇医药卫生
  • 8篇生物学
  • 7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8篇细胞
  • 18篇干细胞
  • 17篇间充质
  • 13篇分化
  • 12篇牙本质
  • 12篇间充质干细胞
  • 12篇充质干细胞
  • 11篇蛋白
  • 11篇缺损
  • 10篇转化生长因子
  • 10篇外胚间充质干...
  • 10篇化生
  • 10篇骨折
  • 9篇神经再生
  • 8篇雪旺细胞
  • 8篇牙胚
  • 8篇成牙
  • 7篇诱导分化
  • 7篇外胚间充质细...
  • 7篇间充质细胞

机构

  • 7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9篇第三军医大学...
  • 9篇第四军医大学...
  • 6篇香港大学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四川大学华西...
  • 4篇伯明翰大学
  • 4篇四川大学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武警陕西总队...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兰州军区兰州...
  • 2篇延边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红安县人民医...
  • 2篇眉山市中医医...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124篇聂鑫
  • 74篇金岩
  • 24篇张勇杰
  • 21篇邓蔓菁
  • 19篇刘源
  • 18篇赵宇
  • 15篇温秀杰
  • 14篇刘鲁川
  • 11篇史俊南
  • 11篇杨茂进
  • 9篇董蕊
  • 8篇秦瑞峰
  • 7篇柴鉴深
  • 7篇田卫东
  • 7篇赵守亮
  • 7篇张纯妍
  • 5篇沈楠
  • 5篇张光东
  • 5篇张莉
  • 5篇张超

传媒

  • 14篇牙体牙髓牙周...
  • 10篇现代生物医学...
  • 8篇临床口腔医学...
  • 8篇实用口腔医学...
  • 7篇中国修复重建...
  • 6篇创伤外科杂志
  • 5篇重庆医学
  • 4篇西北医学教育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口腔医学研究
  • 3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口腔医学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解剖学报

年份

  • 2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8篇2009
  • 4篇2008
  • 8篇2007
  • 16篇2006
  • 13篇2005
  • 15篇2004
  • 10篇2003
  • 12篇2002
  • 3篇2001
1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化学萃取异种组织工程化神经支架的方法及组织学研究
目的研究新的化学萃取方法,清除成年兔坐骨神经中的细胞和髓鞘,建立成年兔坐骨神经的化学萃取方法,获得去细胞同种异神经体移植物。方法切取健康成年兔双侧坐骨神经,以triton X—100和脱氧胆酸钠溶液按一定浓度和程序进行化...
国生辉金岩张勇杰刘鹏聂鑫董蕊
关键词:神经移植异种周围神经
文献传递
研究生组织工程学科教育及其特点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组织工程学是一门涵盖内容多、知识范围广的新兴学科。在生源结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作者通过在第四军医大学《组织工程》学科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对组织工程学科教育的特点进行分析,调整相应教学模式和实施方案,并提出课程实施过程中研究生医学伦理与科技道德理念培养。
聂鑫刘鲁川杨茂进邓蔓菁金岩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教学模式
面突外胚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的自发分化
2004年
目的 :探讨无人为抗分化因素干扰下 ,具干细胞特性的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在体外自发分化的方向。方法 :取第 4代外胚间充质干细胞 ,去除抑制分化的白血病抑制因子 (LIF) ,2d、2周爬片 ,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分化情况。结果 :去除LIF ,细胞形态发生改变 ,由成纤维样变得多样化 ,随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去除LIF 2d ,细胞不再表达HNK - 1、NSE、S - 10 0 ,约 6 5 %细胞表达a-SMA ,I型胶原出现表达。去除LIF2周 ,约 1%细胞表达NF ,零星细胞表达GFAP。结论 :外胚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出现自发分化 。
邓蔓菁金岩史俊南董蕊何大为张光东聂鑫
关键词:外胚间充质干细胞体外
牙源性上皮在外胚间充质细胞向牙齿样结构形成中的作用
2010年
目的探讨颌突上皮和成釉器上皮在E12.5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牙齿样结构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切取E12.5大鼠下颌突,将纯化的外胚间充质细胞(A组)、颌突上皮细胞+外胚间充质细胞(B组)、成釉器上皮+外胚间充质细胞(C组)、成釉器上皮(D组)与明胶海绵支架复合,分别植入大鼠肾被膜下,4周后收获移植物,对移植物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种植4周,颌突上皮+外胚间充质细胞在肾被膜下体积长大,形成牙本质-牙髓复合体样结构。成釉器上皮+外胚间充质细胞在肾被膜下体积增大,形成含牙釉质、牙本质-牙髓复合体样结构。成釉器上皮形成类骨样结构,纯化的外胚间充质细胞团植入肾被膜下后不能生长,细胞团块被吸收消失。结论牙源性上皮(颌突上皮和成釉器上皮)在E12.5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牙齿样结构形成中起决定作用,晚期牙源性上皮(成釉器上皮)可能仍蕴含成牙信息。
邓蔓菁陈小红孙雅娟聂鑫刘鲁川安建平
关键词:外胚间充质细胞
不同种属真皮成纤维细胞在不同血清浓度培养基中生长的比较观察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 :探讨作为皮肤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不同种属动物成纤维细胞在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状态 ,以获得最佳生长状态的种子细胞。方法 :分别配制体积分数为 10 0、50、2 0ml/L血清和 2 0ml/L血清 +牛垂体提取物 (BPE ,0 .0 2 5g/L) 4种培养基来培养人、York猪、SD鼠的真皮成纤维细胞 ,通过MTT比色和BrdU检测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结果 :成纤维细胞在 4种培养基中的生长状态有所不同 :人成纤维细胞在 10 0、50ml/L血清和 2 0ml/L血清 +BPE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 ,York猪成纤维细胞在 50ml/L血清和 2 0ml/L血清 +BPE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 ,SD鼠成纤维细胞只有在 2 0ml/L血清 +BPE的培养基中生长状态好 ,增殖快。结论 :不同浓度血清的培养液对真皮成纤维细胞的生长都有影响 ,血清体积分数为 2 0ml/L(含BPE ,0 .0 2 5g/L)的培养液对3种真皮成纤维的生长都适合 ,血清体积分数为 10 0ml/L和 50ml/L的培养液也分别适合于人。
刘鹏金岩刘源聂鑫赵宇姜明刘小英
关键词:真皮成纤维细胞血清培养基
组织工程牙胚异体异位发育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比较组织工程牙胚在体内不同部位移植的生长与发育情况,为进一步明确组织工程化牙齿的体内构建探寻合适的生长环境。方法采用出生后大鼠/猪第一磨牙牙胚为种子细胞,与不同生物材料相复合构建组织工程牙胚,分别植入裸鼠皮下、猪肠系膜内、SD成年大鼠肾被膜下,特定时间点取材,HE染色观察移植牙胚的发育情况。结果移植于裸鼠皮下、肠系膜内的移植物未见进一步发育趋势,皮下构建的组织工程牙胚部分从皮肤脱落而丧失,在肠系膜内可见大量浸润的淋巴细胞;而移植于大鼠肾被膜下的牙胚生长良好,可见釉质和牙本质-牙髓复合体。结论肾被膜下的种植环境有利于异体组织工程牙胚的生长,可为牙齿体内组织工程化方式及进一步发育提供良好的微环境。
聂鑫金岩龙洁吴凌敬伟林云锋田卫东
关键词:牙胚发育异体移植物
体外组织培养模式的构建及转化生长因子促进牙髓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通过构建体外组织培养模式,观察牙髓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诱导分化的潜力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促进作用。方法获取人第三磨牙牙髓组织,剪碎后与牙本质陶瓷粉(CDP)及2μg/mL TGF-β1混合,将混合物以骨基质明胶(BMG)为载体构建牙髓组织培养模型,在培养3、7、14和21 d后,通过HE和组织特异性染色鉴定有无骨-牙本质基质成分形成,免疫组化检测细胞有无牙本质特异性蛋白——牙本质涎蛋白(DSP)的表达。结果牙髓组织经TGF-β1诱导培养后可进一步矿化,甲苯胺蓝和Mallory染色表明在牙髓组织的中心出现骨-牙本质样基质的沉积,免疫组化检测牙髓细胞开始出现DSP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体外牙髓组织培养模型,该模型能维持牙髓细胞的生长和存活,可用于体外对牙髓细胞的诱导分化观察;该模型模式下TGF-β1可明显促进牙髓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的分化诱导潜能。
聂鑫金岩龙洁吴凌敬伟林云锋田卫东
关键词:器官培养牙髓细胞
大鼠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三维诱导模型的建立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探讨大鼠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的机制。方法 :以胶原作为支架 ,建立外胚间充质细胞三维培养模型 ,并在培养液中加入 10ng/mlbFGF和 (或 ) 10 0ng/mlIGF 1等生长因子 ,观察和检测细胞表型的变化。结果 :经bFGF和IGF 1诱导 4d后 ,在胶原的周边细胞出现平行排列的具有细长单极突起的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 ,通过免疫组化抗DSP抗体染色阳性。而其余组细胞排列较紊乱 ,抗DSP染色阴性。结论 :含有bFGF和IGF 1的三维诱导模型可诱导大鼠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分化 。
张光东金岩史俊南聂鑫邓蔓菁张勇杰刘源赵宇
关键词:外胚间充质细胞成牙本质细胞
SD大鼠面突未分化外胚间充质细胞的体外培养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建立SD大鼠面突未分化外胚间充质细胞的体外培养模型。方法 采用消化贴壁法培养SD大鼠外胚间充质细胞 ;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特性 ;用免疫组化法鉴定细胞来源。结果 细胞呈纤维样细胞生长 ,生长稳定。免疫组化染色 ,抗HNK -1和抗VIM为阳性 ,抗CK为阴性。结论 培养的细胞为外胚间充质细胞 。
张光东金岩史俊南邓蔓菁聂鑫
关键词:外胚间充质细胞体外培养免疫组化
微波热凝结合造袋术治疗舌下腺囊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2009年
目的:探讨微波热凝结合造袋术治疗舌下腺囊肿的疗效。方法:81例经微波热凝结合造袋术治疗,术后1个月、3个月复查疗效,如复发可再行治疗,2次治疗未愈认为手术失败,同期采用63例舌下腺及囊肿摘除术治疗作为对照,2者的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1例微波热凝结合造袋术治疗后,囊肿壁组织即凝固坏死成痂皮状白斑,逐渐脱落,周围黏膜组织随即覆盖创面,统计学分析总有效率为97.5%,与手术方法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微波热凝结合造袋术安全有效,避免了手术方式摘除舌下腺的缺点,减少了患者的痛苦、达到了微创目的。
张纯妍袁润林聂鑫李延雷
关键词:微波造袋术舌下腺囊肿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