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周社

作品数:13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肿瘤
  • 3篇蛋白
  • 3篇显像
  • 3篇分子
  • 2篇动脉
  • 2篇断层显像
  • 2篇血流
  • 2篇抑制剂
  • 2篇异喹啉
  • 2篇正电子
  • 2篇正电子发射
  • 2篇正电子发射断...
  • 2篇正电子发射断...
  • 2篇正电子发射断...
  • 2篇制剂
  • 2篇肿瘤早期
  • 2篇肿瘤早期诊断
  • 2篇组蛋白
  • 2篇喹啉
  • 2篇显像术

机构

  • 5篇北京协和医院
  • 5篇GE医疗集团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通用电气公司

作者

  • 13篇赵周社
  • 3篇李宏利
  • 3篇李方
  • 2篇段小艺
  • 2篇刘宇
  • 2篇李淼
  • 2篇周前
  • 2篇郭佑民
  • 2篇辛军
  • 2篇郭启勇
  • 2篇党永红
  • 2篇霍力
  • 2篇吴文凯
  • 2篇靳晓娜
  • 2篇李詝
  • 1篇于丽娟
  • 1篇钱海利
  • 1篇王鸿雁
  • 1篇贾茜
  • 1篇朱朝晖

传媒

  • 2篇核技术
  • 2篇国际放射医学...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8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核多功能仪首次通过法测定门静脉肝动脉血流的价值及临床意义
1991年
本研究以核多功能仪首次通过法为手段,以门静脉和肝动脉血流百分数、门静脉和肝动脉斜率为肝血流灌注指标,对25例正常人、125例各种慢性肝病患者作了测定。正常人结果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各种肝病的结果与各自的病理变化相吻合;重复检测两次结果无差异。提示本测定方法稳定,结果可靠,具重复性,并有非创伤、简便、快速、价廉之优点;对了解肝病时肝脏的器质性变化及其程度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并有助于各种肝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段仲璧陈周谋赵周社苌新明孟宪文周宏德
关键词:门静脉血流肝动脉血流
一组蛋白激酶A的小分子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组蛋白激酶A的小分子抑制剂,所述小分子抑制剂包括H89异喹啉前体结构,具体分子式为CxHyAzNmOnS,其中,分子式中x为20或21,y为20或22,A为F,z为0或1,m为3或4,n为2或4。本发明还提...
李方霍力党永红李詝靳晓娜刘宇赵周社李宏利
一组蛋白激酶A的小分子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组蛋白激酶A的小分子抑制剂,所述小分子抑制剂包括H89异喹啉前体结构,具体分子式为CxHyAzNmOnS,其中,分子式中x为20或21,y为20或22,A为F,z为0或1,m为3或4,n为2或4。本发明还提...
李方霍力党永红李詝靳晓娜刘宇赵周社李宏利
文献传递
反义寡核苷酸治疗的分子影像技术进展被引量:1
2019年
反义寡核苷酸治疗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同时,反义寡核苷酸治疗药物在生物体内转运至靶点发挥作用过程中也面临许多障碍,并存在一些不可预期的不良反应。分子影像技术可以对反义寡核苷酸治疗的生物进程进行成像,并对治疗效果进行监测,对于优化反义寡核苷酸治疗至关重要。目前,多种分子影像模式已经应用在反义寡核苷酸治疗相关的研究上,每一个成像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同样也有其固有的缺陷,多模态成像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孔繁磊刘思耘张宝平石喻赵相轩赵周社郭启勇
关键词:RNA干扰反义寡核苷酸治疗分子影像
阿尔茨海默病PET正电子药物应用与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阿尔茨海默病(AD)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伴随PET分子成像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针对AD的正电子药物,其中匹兹堡化合物B(PIB)及其衍生物类PET正电子药物研究最为成熟,部分已获准应用于临床,在AD诊断与治疗方面显示出重要价值。随着人们对AD发生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又相继出现了包括蛋白类、受体类以及肽类在内的更多种类AD相关PET正电子药物。该文就此类正电子药物的应用与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段小艺李淼王黎李宏利赵周社郭佑民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正电子药物
放射性核素首次通过法测定肝动脉、门静脉血流量
赵周社
部分容积效应校正技术在PET/CT诊断单发肺结节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采用部分容积效应(PVE)校正技术提高^(18)F-FDG PET/CT 对单发肺结节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采用 Jaszczak 模型,在模型内放置直径分别为24.8,19.7,15.6,12.4,9.85,7.82和4.9 mm 的"热区"小球,每个小球内含^(18)F-FDG 24 kBq/ml,进行 PET/CT 模型扫描,获得恢复系数(RC)后,选择 PET/CT 显像阳性,病灶直径<25 mm 且有病理检查结果的24例单发肺结节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以最大 SUV(SUV_(max)≥2.5为标准,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二维(2D)扫描模式的 RC 值大于三维(3D)扫描模式的 RC 值,表明同等条件下2D 扫描模式 PVE 比3D 扫描模式小。PET/CT 的SUV_(校正)降低了对单发肺结节诊断的假阴性,使其灵敏度和准确性分别由原来的62.5%,62.5%提高为100.0%,87.5%。结论 SUV_(校正)的应用明显提高了 PET/CT 对肺结节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但是对肺结节诊断的特异性并无变化。采用 PVE 校正技术明显提高了 PET/CT 诊断直径<25 mm 的单发肺结节的准确性。
于丽娟吴文凯赵周社
关键词:肺肿瘤部分容积效应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在PET/CT全身扫描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 采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技术提高PET/CT全身扫描低剂量CT的图像质量.方法 采用CT性能模型测量CT值准确度和噪声,对模型进行两次扫描,扫描条件分别为:120 kV、120 mA和120 kV、300 mA.另随机选取行PET/CT扫描的受检者30例,按体重静脉注射18F-FDG 3.70 MBq,PET/CT全身扫描条件为:PET采用三维+飞行时间+点扩展函数重建技术,1.5 min/床位;CT采用螺旋扫描,120 kV,自动曝光控制技术(30~210 mA,噪声指数25).模型图像和患者全身扫描CT图像分别按照常规方法和40% ASiR方法进行重建.结果 模型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ASiR方法获得的模型CT值标准差较常规CT图像重建方法降低了33.0%(t=27.76,P<0.01),正常组织(脑、肺、纵隔、肝脏和椎体)和病灶(脑、肺、纵隔、肝脏和椎体)CT值标准差平均分别降低了21.08%(t=23.35,P<0.01)和24.43%(t=16.15,P<0.01),而肝脏正常组织和肝脏病灶分别降低了51.33%(t=34.21,P<0.01)和49.54%(t=15.21,P<0.01).结论 采用ASiR技术明显降低了PET/CT全身扫描低剂量CT图像的噪音,提高了CT图像质量,使其适用于定量分析研究和临床应用.
辛军赵周社李红陆喆吴文凯郭启勇
关键词:肿瘤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肿瘤/肝脏比值在^(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在肺癌病灶的检测能力以及肿瘤/肝脏比值对肺部良恶性病灶及胸部小病灶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4月期间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的肺癌疑诊患者41例CT测量肺部原发病灶最大直径4.16±2.81厘米(最小直径1.3厘米,最大直径16厘米),以病理结果作为判断标准,通过t检验及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研究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对肺部病灶、肺及纵膈小病灶的诊断价值。结果: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肺部良恶性病灶的肿瘤/肌肉(T/N)、肿瘤/肝脏(T/L)比值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T/L比值在肺部良恶性病灶和肺及纵膈最大横径小于3 cm的病灶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7、0.810,均大于T/N比值相应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5、0.760)。T/N=3.5为界值时,诊断肺部病灶的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71.4%,准确度为0.614;诊断最大横径小于3 cm病灶的灵敏度为70%,特异度为80%,准确度为0.50。T/L=2.3时诊断肺部病灶的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85.7%,准确度为0.657。T/L=1.6时诊断最大横径小于3 cm病灶的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80%,准确度为0.70。结论:T/N=3.5为界值时,对于肺部病灶及肺及最大横径小于3 cm病灶良恶性的鉴别能力较好。T/L比值对于肺部良恶性病灶和肺及纵膈最大横径小于3 cm的病灶诊断价值均高于传统常用的T/N比值,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良好的应用于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对肺癌的诊断中。
贾茜薛建军高蕊邓惠兴张芬茹王鸿雁赵周社杨爱民
关键词:18F-FDG肺癌诊断肿瘤肝脏
SPECT图像三种散射校正方法的比较
1993年
对SPECT图像的单能窗、双能窗及多能窗加权采集三种散射校正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模型实验及临床试验结果均为单能窗(对称窗)采集时对比度及FSD%(标准差分数百分值)最小,多能窗加权采集时对比度及FSD%均最大,双能窗采集时对比度和FSD%介于二者之间。虽然多能窗加权采集法从对比度和FSD%综合考虑明显优于单能窗及双能窗采集法,但是该方法计算过程复杂、占用内存大。双能窗采集法相对简单、结果可靠,更适合于临床常规应用。
赵周社周前
关键词:SPECT康普顿散射图象处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