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慧

作品数:25 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肺癌
  • 8篇细胞
  • 8篇小细胞
  • 8篇非小细胞
  • 6篇肿瘤
  • 6篇细胞肺癌
  • 6篇小细胞肺癌
  • 6篇非小细胞肺癌
  • 5篇食管
  • 5篇食管癌
  • 5篇化疗
  • 4篇整合素
  • 4篇整合素Α5Β...
  • 4篇放化疗
  • 3篇手术
  • 3篇晚期
  • 3篇抗原
  • 3篇肺癌组织
  • 3篇癌组织
  • 3篇肠癌

机构

  • 22篇山东省肿瘤医...
  • 4篇济南大学
  • 4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作者

  • 25篇贾慧
  • 11篇郭其森
  • 9篇宋平平
  • 7篇张百江
  • 5篇于金明
  • 5篇韩明勇
  • 3篇张为迪
  • 2篇宋丽华
  • 2篇张曙光
  • 2篇李广旭
  • 2篇李辉
  • 2篇冯斌
  • 2篇刘希斌
  • 2篇孙雅红
  • 2篇韩大力
  • 2篇仲伟霞
  • 2篇张永明
  • 2篇穆殿斌
  • 1篇刘利胜
  • 1篇孔莉

传媒

  • 4篇山东医药
  • 3篇肿瘤防治杂志
  • 2篇临床肿瘤学杂...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癌症进展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中国肿瘤外科...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第12届ECOO会议非小细胞肺癌内科治疗进展概要被引量:3
2003年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治疗效果差 ,是研究的热点之一。对第 12届欧洲肿瘤大会 (EC CO)
郭其森贾慧
关键词:药物疗法
整合素α_5β_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整合素α5β1 在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3例NSCLC组织及12 例正常肺组织的石蜡标本中α5β1 的表达情况。结果:整合素α5β1 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58. 49%)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 16 .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9;α5β1 的表达与病理分级负相关,高、中、低分化NSCLC 组织α5β1 的阳性率分别是28. 57%、68 .18%和70 .59%,病理分级越低,表达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31;α5β1 表达升高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α5β1 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的NSCLC组织中的表达(67 .50%)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表达(30 .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20,α5β1 在Ⅱ、Ⅲ期NSCLC组织中的表达(64. 29%、75 00%)高于Ⅰ期(30. 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42。结论:α5β1 高表达可能与NSCLC的恶性生物学特性有关,α5β1 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了一定的作用。
贾慧郭其森韩明勇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检测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目前,尚无检测技术可准确判断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微转移。本研究探讨CK19和MAGE-A3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SLN微转移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肿瘤医院胸外科3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Ⅰ~ⅡA期NSCLC患者,术中联合应用染色法(异舒泛蓝溶液)和放射同位素法(99 Tc硫胶体检测)找寻SLN,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LN及非前哨淋巴结(non-sentinel lymph node,non-SLN)中CK19和MAGE-A3抗体的表达。结果 32例患者均检测出SLN,共清除淋巴结598枚,其中SLN 103枚,non-SLN 495枚。平均每例患者清除淋巴结(18.69±8.13)枚,清除SLN(3.22±1.74)枚。免疫组化法检测到20例患者44枚SLN中CK19表达阳性,19例患者31枚SLN中MAGE-A3抗体表达阳性。SLN免疫组化检查阳性率为42.72%,明显高于常规HE染色的阳性率(25.24%),P=0.01。SLN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病理分期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肿瘤大小和肿瘤类型无关,P〉0.05。结论 CK19和MAGE-A3是判断淋巴结微转移较好的分子标志物,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LN中CK19和MAGE-A3表达有助于评估区域淋巴结微转移状况。
宋平平贾慧李广旭刘希斌郝少雨张为迪张永明张百江
关键词: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细胞角蛋白19片段
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动态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动态变化判断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患者疗效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对30例行新辅助放化疗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血清细胞角化素蛋白片段19(CYFRA21-1)、癌胚抗原(CEA)及糖链抗原19-9(CA19-9)水平行动态观察,分析其变化与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治疗前CEA阳性者中位生存期明显短于CEA阴性者,P<0.05;CA19-9阳性者中位生存期短于CA19-9阴性者(但因阳性例数过少,无法行统计学处理);CYFRA21-1阳性与阴性者中位生存期无统计学差异。治疗过程中标志物呈下降趋势者中位生存期长于、有效率高于呈上升趋势者,P均<0.05。结论对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患者血清CYFRA21-1、CEA及CA19-9联合动态及变化趋势检测,可评价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
李广旭宋平平贾慧李浩张曙光张百江
关键词:食管癌新辅助化学治疗糖链抗原19-9
整合素α_5β_1与CD44s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意义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研究整合素α5β1与CD44s在NSCLC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3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中整合素α5β1和CD44s的表达情况,用卡方检验对各指标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分析,用Spearman分析探讨NSCLC组织中整合素α5β1和CD44s表达强度的相关性。结果: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的NSCLC中整合素α5β1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7.50%和30.77%,差异有显著性(P<0.05);CD44s在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腺癌,表达率分别为46.87%和14.29%,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NSCLC组织中CD44s的表达率分别为54.55%和23.00%,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NSCLC组织中整合素α5β1与CD44s表达程度呈正相关(rs=0.502,P<0.001)。结论:整合素α5β1和CD44s在NSCLC的表达呈正相关,是预测NSCLC病人预后的有意义的指标。
韩其政郭其森贾慧亓梅
关键词:细胞黏附分子整合素Α5Β1CD44S
^(18)F-FDGPET/CT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监测的价值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早期诊断对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有突出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18 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监测中的价值,探讨结直肠癌术后检测的最佳方案。方法收集2008-01-10-2013-12-25山东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117例,所有病例均经常规检查疑诊为复发转移,并于1周内接受^(18)F-PDG PET/CT检查及增强CT(contrast-enhanced computerized tomography,ce CT)扫描和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检测。按病例和按病灶分别统计18 F-FDG PET/CT和ce CT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比较PET/CT与ce CT的诊断效率的差异,分析PET/CT诊断效率在CEA正常组和升高组的差别,研究18 F-FDG PET/CT对复发转移结直肠癌治疗策略的影响。结果在全组患者中,按病例分析18 F-FDG PET/CT的灵敏度为95.6%(86/90),明显优于CT的78.4%(69/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26,P=0.002;18 F-FDG PET/CT的特异度为81.5%(22/27),优于CT的72.4%(21/29);^(18)F-FDG PET/CT的准确度为92.3%(108/117),明显优于CT的76.9%(90/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36,P=0.001。按病灶分析,^(18)F-FDG PET/CT的灵敏度为95.0%(151/159),明显优于CT的83.9%(125/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35,P=0.001;18 F-FDG PET/CT特异度为83.3%(45/54),明显优于CT的73.8%(31/42);^(18)F-FDG PET/CT准确度为92.0%(196/213),明显优于CT的81.7%(156/191),χ~2=9.607,P=0.002。CEA升高组,按病例分析^(18)F-FDG PET/CT的灵敏度为97.3%(71/73),特异度为80.0%(12/15),准确度为96.5%(83/86),与CEA正常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病灶分析,18 F-FDG PET/CT在CEA升高组的灵敏度为96.6%(141/146),特异度为80.6%(25/31),准确度为93.8%(166/177),其中灵敏度(χ~2=4.319,P=0.038)和准确度(χ~2=5.166,P=0.023)与CEA正常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18 F-F
张燕张国丽贾慧付正孔莉于金明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癌胚抗原氟脱氧葡萄糖复发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D_(44)V_6mRNA表达与微转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CD_(44)V_6mRNA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外周血微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及其与CK19 mRNA在外周血中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NSCLC癌组织中CD_(44)V_6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外周血中CD_(44)V_6mRNA与CK19 mRNA的表达情况。采集2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正常肺组织和外周血作对照。结果 CD_(44)V_6mRNA在NSCLC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良性病变正常肺组织(P﹤0.001),其阳性表达率在各病理分期间、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各病理类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CLC患者外周血中CD_(44)V_6mRNA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阳性表达率在各病理分期间、有无淋巴结转移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_(44)V_6mRNA在NSCLC组织中表达与外周血中表达呈正相关,NSCLC外周血中CD_(44)V_6mRNA与CK19mRNA表达呈正相关;CD_(44)V_6mRNA与CK19 mRNA联合检测灵敏度为75.0%,优于单基因检测(P﹤0.05)。结论NSCLC外周血中CD_(44)V_6mRNA的高表达与其侵袭转移有关,CD_(44)V_6mRNA可作为检测NSCLC外周血微转移的分子肿瘤标志物,并有望成为判定NSCLC预后的分子标志物;CD_(44)V_6mRNA与CK19 mRNA联合检测可提高NSCLC血行微转移诊断的敏感度。
李子海贾慧宋平平李辉刘希斌郭洪波张永明张百江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微转移
原发膈肌支气管囊肿一例被引量:1
2004年
宋平平张百江贾慧钟小军
关键词:胸部CT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整合素α_5 β_1和上皮钙黏连素的表达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研究整合素α5β1和上皮钙黏连素(E-CD)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3例NSCLC组织及12例正常肺组织的石蜡标本中α5β1及E-CD的表达情况。结果整合素α5β1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58.5%)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16.7%),E-CD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32.1%)显著低于对照组(91.7%)。整合素α5β1表达与病理分级(P=0.021)、淋巴结转移(P=0.006)、临床分期(P= 0.002)相关。整合素α5β1阳性表达组患者3年生存率(23.0%)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组(40.6%, P=0.041)。E-CD的表达与病理分级(P=0.010)、淋巴结转移(P=0.002)呈负相关。E-CD阴性表达组3年生存率(19.9%)低于阳性表达组(41.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合素α5β1表达与E-CD表达呈负相关。结论整合素α5β1高表达促进了NSCLC的侵袭、转移, E-CD高表达抑制淋巴结转移,两者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了相反的作用。
郭其森贾慧韩明勇于金明仲伟霞穆殿斌
关键词:整合素Α5Β1
非小细胞肺癌中E-CD、CD44s和VEGF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上皮型钙粘附素(E-CD)、标准型CD44(CD44s)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NSCLC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3例NSCLC组织中E-CD、CD44s和VEGF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上述3项被检测物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E-CD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肺组织(P<0.01),E-CD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CD44s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CD44s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0.05);VEGF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且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E-CD、CD44s和VEGF在NSCLC中淋巴结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及靶向治疗的靶点。
刘卓星郭其森贾慧
关键词:上皮型钙粘附素非小细胞肺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