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平平

作品数:60 被引量:273H指数:9
供职机构:山东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肿瘤
  • 22篇肺癌
  • 19篇细胞
  • 16篇小细胞
  • 15篇非小细胞
  • 13篇淋巴
  • 11篇食管
  • 11篇细胞肺癌
  • 11篇小细胞肺癌
  • 11篇淋巴结
  • 10篇手术
  • 10篇切除
  • 10篇非小细胞肺癌
  • 8篇病理
  • 7篇蛋白
  • 6篇食管癌
  • 6篇切除术
  • 5篇气管
  • 5篇淋巴结转移
  • 5篇免疫

机构

  • 49篇山东省肿瘤医...
  • 18篇济南大学
  • 6篇山东大学
  • 5篇山东省医学科...
  • 4篇山东省职业卫...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哈励逊国际和...

作者

  • 60篇宋平平
  • 47篇张百江
  • 23篇刘希斌
  • 22篇张为迪
  • 14篇李辉
  • 9篇贾慧
  • 8篇张曙光
  • 6篇郭洪波
  • 5篇董印军
  • 5篇李广旭
  • 5篇孙雪梅
  • 5篇张永明
  • 5篇郝少雨
  • 4篇罗景玉
  • 4篇刘曙光
  • 4篇李西西
  • 4篇闫永建
  • 3篇杨瑞森
  • 3篇王国范
  • 3篇蔡红许

传媒

  • 11篇山东医药
  • 8篇中华肿瘤防治...
  • 5篇中国肺癌杂志
  • 4篇肿瘤防治杂志
  • 4篇中华胸心血管...
  • 3篇癌症进展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肿瘤外科...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青岛医药卫生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年份

  • 3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8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10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6篇2004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东省内职业病的诊断和患者住院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山东省内职业病的诊断情况和患者住院情况,为进一步推动职业病临床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形式进行现况调查,利用SPSS17.0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获得有效问卷104份,其中职业病专科医院4家,综合医院38家,疾病...
罗英男李西西宋平平闫永建
关键词:职业病住院
文献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D_(44)V_6mRNA表达与微转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CD_(44)V_6mRNA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外周血微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及其与CK19 mRNA在外周血中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NSCLC癌组织中CD_(44)V_6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外周血中CD_(44)V_6mRNA与CK19 mRNA的表达情况。采集2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正常肺组织和外周血作对照。结果 CD_(44)V_6mRNA在NSCLC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良性病变正常肺组织(P﹤0.001),其阳性表达率在各病理分期间、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各病理类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CLC患者外周血中CD_(44)V_6mRNA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阳性表达率在各病理分期间、有无淋巴结转移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_(44)V_6mRNA在NSCLC组织中表达与外周血中表达呈正相关,NSCLC外周血中CD_(44)V_6mRNA与CK19mRNA表达呈正相关;CD_(44)V_6mRNA与CK19 mRNA联合检测灵敏度为75.0%,优于单基因检测(P﹤0.05)。结论NSCLC外周血中CD_(44)V_6mRNA的高表达与其侵袭转移有关,CD_(44)V_6mRNA可作为检测NSCLC外周血微转移的分子肿瘤标志物,并有望成为判定NSCLC预后的分子标志物;CD_(44)V_6mRNA与CK19 mRNA联合检测可提高NSCLC血行微转移诊断的敏感度。
李子海贾慧宋平平李辉刘希斌郭洪波张永明张百江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微转移
改良前外侧小切口在肺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8
2006年
张为迪宋平平刘希斌李辉罗景玉张百江
关键词:前外侧小切口肺癌患者手术中全肺切除术
后纵隔支气管囊肿二例报告被引量:4
2012年
病例1:女,50岁。凶咳嗽、咳痰3个月于2011-01-05人院.无发热.无夜间憋喘。查体未见异常。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入院后CT检查示,左肺下l叶近脊桂旁示一类椭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大小约2.8cm×2.0cm×4.0cm,与隔肌胸膜关系密切.边界清,其内可见点状及斑片状致密影,CT值20~40HU。
郝少雨张百江宋平平刘希斌
关键词:支气管囊肿误诊纵隔肿瘤
FDG PET-CT靶区勾画方法在食管癌中的比较及病理对照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比较3种FDG PET-CT勾画方法在食管癌GTV勾画中的差别,寻找GTV勾画的最佳SUV阈值,探讨FDG PET-CT在淋巴结检测中的作用。方法接受根治性食管癌切除术患者33例入组,除常规检查外均行PET-CT扫描。采用肉眼法、SUV2.5和40%SUVmax3种方法勾画肿瘤GTV,测量其纵轴长度后分别记为Lvis、L2.5和L40%。术后测量病理标本的长度,记为Lpath,并与PET-CT测量的长度比较。术后对PET重新阅片,采用不同的SUVmax百分数勾画GTV,当长度与Lpath一致时,该值为最佳SUV阈值。根据术后病理验证PET-CT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诊断结果。结果病理长度(Lpath)为(5.52±2.00)cm,21个肿瘤长度≥5cm,12个肿瘤〈5cm。Lvis、L2.5和L40%值分别为(5.16±1.97)、(5.55±1.81)和(4.42±1.60)cm,与Lpath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7、0.877和0.863。L40%显著小于Lpath(P〈0.001)。在所有肿瘤中最佳SUV阈值为24.30%±10.96%,在长度≥5cm的肿瘤中为21.14%±9.06%,〈5cm的为29.83%±12.15%。最佳SUV阈值与L/B比值和Lpath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30、-0.515。对淋巴结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7.8%、95.2%和92.3%。结论不同方法勾画的肿瘤长度不同。L2.5勾画的结果与病理长度一致性最好。最佳SUV阈值与L/B比值和肿瘤长度呈负相关。FDG PET-CT能够较准确地检测转移淋巴结。
钟小军于金明张百江穆殿斌韩安勤宋平平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型大体肿瘤体积
佳代胞对肺癌术后免疫功能调节的临床观察
2004年
30例肺癌术后胸腔内注射假单胞菌 (pseudomonasjinanensisvaccine ,PJV) ,对照组 2 9例 ,分别于手术前、后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 (CD3 + 、CD4+ 、CD8+ 、CD19+ )、自然杀伤细胞 (NK)、血清免疫球蛋白 (IgG、IgA、IgM )含量 ,对比观察变化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与术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无显著变化 ;实验组术后的CD3 + 、CD4+ 、CD19+ 分别为 68 93 %、3 9 0 7%、12 5 4% ,高于对照组 66 86%、3 4 68%、10 0 9% ;CD8+ 为 3 0 92 % ,低于对照组 3 7 9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术前ⅢA期与Ⅰ、Ⅱ期比较 ,CD4+ 、CD19+ 、NK分别为 3 3 2 4%、8 2 5 %、12 2 9% ,有下降趋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淋巴结转移N1组与N0 组比较 ,CD4+ 、CD8和CD1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不同病理类型组的T细胞亚群、NK细胞无论在术前还是术后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杨瑞森宋平平李辉余小冬
关键词:假单胞菌属手术后期间免疫球蛋白类
胃管内引流在治疗食管癌术后胸内局限性纵隔瘘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6年
在食管胃吻合口瘘中,以胸内纵隔瘘的处理最为棘手,是导致食管癌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病情发展可将其分为局限性吻合口瘘与非吻合口瘘。而相关文献的诊疗多围绕后者。随着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重视度提高和相关辅助检查的进步,在早期吻合口瘘阶段即可做出诊断,而关于前者诊疗的文献却寥寥无几,本研究不同于传统引流方法:(1)胃管无需插入吻合口,避免了扩大吻合口的风险;(2)经改进的胃管同样可对脓液进行充分引流;
代小探李子海张百江宋平平刘希斌
关键词:内引流肠内营养管口服造影剂颈部食管空肠造瘘管
冷冻治疗原发性肺癌的临床研究
2004年
为研究冷冻治疗对原发性肺癌的治疗效果 ,对 97例原发性周围型肺癌进行了冷冻外科治疗 ,其中I期 7例 ,Ⅱ期 18例 ,Ⅲ期 66例 ,Ⅳ期 6例 ,无手术死亡。随访结果为局部复发 9例 ,中位生存期 2 9 2 8个月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88 0 4%、18 12 %、1 13 %。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肺癌的冷冻外科治疗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手术方法。
张百江杨瑞森刘萍王国范宋平平
关键词:冷冻外科手术
^99Tc^m-depreotide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99Tc^m-地普奥肽(depreotide)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52例肺部肿瘤患者[小细胞肺癌(SCLC)8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38例,良性结节6例]静脉注射^99Tc^m-depreotide(740±60)MBq后行平面及胸部SPECT显像,并勾画感兴趣区(ROI),计算肿瘤和对侧正常肺组织的放射性(T/N)比值,所有病灶均经病理检查证实。采用SPSS 11.5软件,行两样本t检验。结果^99Tc^m-depreotide显像诊断52例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3.5%(43/46)、5/6和92.3%(48/52);假阴性3例,假阳性1例。3例假阴性分别为2例鳞癌、1例腺癌,1例假阳性为炎性假瘤。SCLC和NSCLC组T/N比值分别为1.948±0.282和1.280±0.160。SCLC对^99Tc^m-depreotide的摄取明显高于NSCLC(t=0.130,P〈0.05)。结论^99Tc^m-depreotide生长抑素受体显像是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简便的检查方法,对肺癌尤其是SCLC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邢加强杨国仁张百江胡旭东霍宗伟宋平平
关键词:受体生长抑素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低度恶性型肺黏液表皮样癌5例分析
2011年
目的:分析低度恶性肺黏液表皮样癌的诊断、发病年龄、影像学特点、临床特点、外科治疗、随访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总结5例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行肺叶切除术3例,肺叶切除加支气管袖状切除1例,肺楔形切除1例,并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5例术前经影像学检查均确诊为恶性肿瘤,3例中央型术前行纤支镜检查,其中1例考虑肺黏液细胞癌,l例查出癌细胞,1例未查出癌细胞。4例完全切除病例均未发现淋巴结转移。术后随访l、3、5年生存率均为100%。结论:低度恶性肺黏液表皮样癌经彻底手术切除可获治愈。
蔡红许宋平平张百江
关键词:肺肿瘤黏液表皮样癌预后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