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飞远

作品数:20 被引量:118H指数:7
供职机构: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中医管理局重点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血液
  • 5篇血液透析
  • 5篇肾病
  • 5篇疗效
  • 4篇血液净化
  • 3篇血液净化治疗
  • 3篇中毒
  • 3篇综合征
  • 2篇血清
  • 2篇炎症
  • 2篇炎症因子
  • 2篇沙坦
  • 2篇砷化氢
  • 2篇砷化氢中毒
  • 2篇肾病综合征
  • 2篇肾功能
  • 2篇肾损
  • 2篇肾炎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机构

  • 10篇凉山彝族自治...
  • 4篇凉山州第一人...
  • 3篇泸州医学院
  • 1篇凉山州第二人...

作者

  • 17篇袁飞远
  • 5篇冷彦飞
  • 5篇曹昉
  • 4篇陈晖
  • 3篇李列平
  • 3篇李雄
  • 3篇李雄
  • 3篇陈晖
  • 2篇安克润
  • 2篇邱发麒
  • 2篇马艳
  • 2篇曹力生
  • 2篇王露
  • 2篇李磊
  • 2篇严斌
  • 1篇宋光彩
  • 1篇邱发麒
  • 1篇雷景萍
  • 1篇马艳
  • 1篇严斌

传媒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医疗装备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药业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4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3月~2010年8月笔者所在科住院的126例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予以缬沙坦(缬沙坦组)、依那普利(依那普利组)以及依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应用(联合组),治疗前后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UAE)、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钾、血压等。结果三组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12周后,SCr及BUN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E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用药组治疗后UAE水平明显低于依那普利组和缬沙坦组(P<0.05)。三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优于单一用药,且不良反应少。
袁飞远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依那普利
急性砷化氢中毒及其血液净化治疗—附5例临床报告被引量:7
2003年
李雄袁飞远邱发麒李列平曹力生马艳
关键词:砷化氢急性中毒血液净化血液透析
41例维持性血透患者死因分析
目的:本文通过对我院2011年1月-2016年7月期间死亡的4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材料与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一2016年7月期间死亡的41例血液透析患者的病历资料进...
王若霜曹□冷彦飞袁飞远严斌陈晖李磊王露鄢成静
脓毒血症AKI患者采用CRRT治疗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分析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因脓毒血症AKI住院治疗的患者共9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予以CRRT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 d后的生命体征、血清学指标、7 d及28 d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 d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尿量和氧饱和度(Sp O2)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3 d后的SBP、DBP、MAP、尿量和Sp 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3 d后的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降钙素原(PCT)、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3 d后的hs CRP、PCT、SCr、BUN和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7 d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28 d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脓毒血症AKI患者早期行CRRT治疗,可有效消除炎症介质,改善肾功能,提高患者存活率。
曹昉冷彦飞严斌王若霜李磊袁飞远陈晖鄢成静安克润
关键词: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急性砷化氢中毒及其血液净化治疗(附5例临床报告)
我科于2003年4月收治急性砷化氢(AsH3)中毒病员5人,其中重度中毒3人。经予血液净化及适量输血,配合激素、碱化尿液、利尿及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治疗后,4人治愈,1人死亡。现结合文献复习, 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
李雄袁飞远邱发麒李列平曹力生马艳
文献传递
恩替卡韦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疗效评价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收治的HBVGN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予恩替卡韦联合醋酸泼尼松龙,观察组予恩替卡韦联合吗替麦考酚酯。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65%,高于对照组的75.86%(P<0.05)。两组患者HBV-DNA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及血肌酐较前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蛋白较前明显上升,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较前明显下降(P<0.05),而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HBVGN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良好。
袁飞远
关键词:恩替卡韦吗替麦考酚酯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安全性
血液净化治疗毒鼠强中毒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对毒鼠强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毒鼠强中毒患者32例,男13例,女19例。分为血液净化组与非血液净化组,两组其它治疗一致,比较其疗效的差异。结果血液净化组疗效优于非血液净化组。结论毒鼠强中毒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采用血液净化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
曹昉安克润袁飞远马艳
关键词:中毒毒鼠强血液净化
尿毒症患者首次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临床研究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探讨首次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建立和使用情况,研究影响建立血管通路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建立血液透析通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间本院进行首次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使用的血管通路种类、血管通路转归以及替代治疗方式的转换进行整理、记录和分析。结果入选24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透析初始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平均(6.55±3.44)ml/min,首次透析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的25例,中心静脉导管的215例,包括184例(85.6%)无袖套导管和31例(14.4%)带袖套导管。随访6个月,血液透析后6个月中,随访的224例患者最终有11例患者接受了肾移植,14例改为腹膜透析,其余199例患者继续血液透析治疗,其中141例患者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47例患者使用带袖套导管作为血管通路。透析时患者GFR小于5ml/min均为首次血液透析时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的危险因素。结论尿毒症患者在首次血液透析时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比例较低,但最终大多数患者使用其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长期血管通路。提高计划性通路建立的比例,增加开始血液透析时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比例,仍是临床目前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梅艳李雄袁飞远
关键词:尿毒症血液透析血管通路自体动静脉内瘘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抢救热射病致多器官功能障碍2例被引量:3
2016年
1病例1患者男性,战士,19岁,因剧烈活动后晕厥20多小时入院。入院前20多小时,患者高温环境下剧烈活动(跑步10多公里)突发晕厥,当时无头昏、头痛、呕吐、抽搐、二便失禁、口吐白沫等,立即送往附近卫生所,给予快速补液20多分钟后患者苏醒,醒后对发生事情不能回忆,无肢体活动障碍,但神志恍惚,伴发热,测体温最高39℃,小便量较平日减少(具体量不详),不伴颜面及双下肢水肿。
严斌曹昉冷彦飞陈晖袁飞远李磊王若霜鄢诚静王露
关键词:CRRT多器官功能障碍肢体活动障碍二便失禁间断血液透析血液净化方式
吡格列酮对糖尿病肾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2010年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60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12周,治疗前及治疗12周时取外周静脉血及24h尿,采用放射免疫法测IL-6、IL-18、TNF-α.水平和尿白蛋白含量。CRP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尿蛋白均有所下降(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经吡格列酮治疗12周后,血清IL-6、IL-18、TNF-α和CRP,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能降低DN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尿蛋白排泄,具有抗炎、保护肾脏作用。
袁飞远
关键词:吡格列酮糖尿病肾病炎症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