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素霞

作品数:81 被引量:40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部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21篇专利
  • 1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1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7篇百合
  • 16篇基因
  • 9篇植物
  • 9篇青花菜
  • 9篇花菜
  • 7篇八仙花
  • 6篇植株
  • 6篇植株再生
  • 6篇甘蓝
  • 5篇性状
  • 5篇岷江百合
  • 5篇小孢子
  • 5篇基因表达
  • 5篇安祖花
  • 5篇DH群体
  • 4篇引物
  • 4篇盆栽
  • 4篇微型盆栽
  • 4篇胁迫
  • 4篇进化

机构

  • 80篇中国农业科学...
  • 10篇南京林业大学
  • 4篇宁夏大学
  • 3篇天津农学院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玉溪市农业科...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南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包头市园林科...
  • 1篇阿坝藏族羌族...
  • 1篇北京市大东流...
  • 1篇江苏美尚生态...

作者

  • 81篇袁素霞
  • 56篇刘春
  • 49篇明军
  • 29篇徐雷锋
  • 16篇袁迎迎
  • 15篇冯慧颖
  • 15篇李雅男
  • 14篇梁云
  • 12篇刘玉梅
  • 12篇方智远
  • 11篇杨丽梅
  • 11篇孙培田
  • 11篇张扬勇
  • 11篇庄木
  • 7篇彭佳佳
  • 7篇李占省
  • 7篇曹雨薇
  • 6篇孙继峰
  • 6篇杨盼盼
  • 5篇刘二艳

传媒

  • 19篇园艺学报
  • 4篇中国农业科技...
  • 3篇生物技术通报
  • 3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植物学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国蔬菜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西南林学院学...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2010年中...
  • 1篇中国园艺学会...
  • 1篇中国园艺学会...
  • 1篇中国园艺学会...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9篇2016
  • 3篇2015
  • 9篇2014
  • 13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百合部分种及品种系统进化关系的EST-SSR标记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从新开发的百合 EST-SSR 标记引物中筛选了 19 对多态性较高的引物,对百合 22 个原生种和 74 个品种进行了标记分析,依据各样品间的 Jaccard’s遗传距离,用 MEGA 5.05 构建系统树,并用主坐标分析对试验样品进行类群划分。系统树显示:原产中国的原生种首先分化为两个类群:类群Ⅰ包括卷丹(Lilium lancifolium)、渥丹(L. concolor)、毛百合(L. dauricum)、川百合(L. davidii)、大花卷丹(L.leichtlinii var. maximowiczii)、大花百合(L. concolor var. megalanthum)、淡黄花百合(L. sulphureum)、山丹(L. pumilum)、百合(L. brownii var. viridulum)、兰州百合(L. davidi var. unicdor)等,其中一些为亚洲百合杂种系的起源亲本及麝香百合杂种系的亲本,推测由这些种杂交衍生出亚洲百合杂种系、麝香百合杂种系及 LA 系;类群Ⅱ包括宜昌百合(L. leucanthum)、湖北百合(L. henryi)、岷江百合(L. regale)等喇叭百合杂种系及东方百合杂种系的亲本,分别衍生出喇叭百合杂种系、东方百合杂种系及 OT 系,与已有文献记载基本相符。用 NTSYS-pc 2.11a 作主坐标分析,结果将供试材料分为亚洲百合杂种系、东方百合杂种系、OT 系、LA 系、原生种等类群,与已知分类关系基本相符。
葛亮袁素霞王春城单宏臣杨春起冯慧颖梁云徐雷锋刘春明军
关键词:百合EST-SSR系统树亲缘关系
野生百合快速繁殖的组织培养方法
本发明涉及野生百合快速繁殖的组织培养方法,属于花卉培养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采用百合的蕾期花梗作为百合组培的外植体,同时在培养前,对花梗作了彻底的消毒,在培养基中除采用6-BA、NAA、IBA作为生长素或激素外,还添加ME...
明军袁素霞刘春徐雷锋
文献传递
百合肌动蛋白基因lilyActin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20
2013年
为了在百合功能基因表达研究中选择一个理想内参基因,依据岷江百合cDNA文库所获得的百合肌动蛋白(Actin)基因的EST序列,采用RACE技术进行该基因cDNA全长克隆,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获得百合肌动蛋白基因cDNA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JX826390),命名为lilyActin。该基因cDNA全长1367bp,其中,5′非编码区91bp,3′非编码区233bp,开放读码框1134bp,编码377个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该基因与其它15种植物肌动蛋白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均在80%以上,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达98%。进化分析显示,百合肌动蛋白与郁金香肌动蛋白的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该基因在百合的花蕾、叶片和鳞片组织中恒定表达,表明相对于其他物种的内参基因,lilyActin更适宜作为百合属植物的内参基因。
梁云袁素霞冯慧颖徐雷锋袁迎迎刘春明军
关键词:百合ACTIN基因基因克隆内参基因
铝离子对八仙花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2023年
八仙花是极具观赏价值的铝积累植物。铝离子对其生长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阐述了铝离子对八仙花花色形成、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八仙花耐铝机制等方面相关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展望,为今后八仙花的生产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褚志云袁素霞祁惠张盖天任志雨刘春
关键词:八仙花铝离子生长发育花色
快速检测百合灰霉病致病病原菌灰葡萄孢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病原真菌技术鉴定领域,它涉及基于PCR分子检测灰霉病病原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的特异性引物对。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特异性扩增引物对采用分子鉴定方法,快速检测百合灰霉病病原菌灰葡萄孢...
明军袁素霞曹雨薇徐雷锋杨盼盼
文献传递
甘蓝和青花菜小孢子培养及早期胚胎形成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甘蓝(B. oleracea var. capitata)和青花菜(B. oleracea var. italica)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种植面积较广,深受人们的喜爱。杂交育种是其主要的育种方式。但甘蓝和青花菜为异花授粉...
袁素霞
关键词:小孢子培养倍性鉴定染色体加倍基因表达分析
文献传递
利用免疫磁性分离-PCR检测安祖花细菌性枯萎病病原菌被引量:3
2013年
根据地毯草黄单胞菌花叶万年青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dieffenbachiae)的RAPD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并对羧基化磁珠的结合性能进行检验,从而建立和优化了免疫磁性分离–PCR体系,对安祖花细菌性枯萎病进行早期检测。结果表明:1mg磁珠对多克隆抗体最大吸附值为0.268mg,进行免疫磁性捕获时免疫磁珠的最佳浓度是0.566~0.741mg·mL-1。免疫磁性分离–PCR可以减少PCR反应中的抑制物质,对X.axonopodispv.dieffenbachiae的检测灵敏度可以达到10~100cfu·mL-1,比常规PCR检测灵敏至少100倍。
王钊储丽红赵凯彭佳佳明军袁素霞刘春
关键词:安祖花
岷江百合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植株再生被引量:11
2011年
以岷江百合(Lilium regale Wils.)颗粒细小、结构松散的乳白色愈伤组织为起始材料,接种在MS(NH4NO3含量减半)+2.0mg·L-1 picloram+30g·L-1蔗糖液体培养基上,在25℃黑暗条件下振荡(100r·min-1)培养10~20d,建立分散性好、均匀、生长迅速的悬浮细胞系。在悬浮细胞系培养过程中研究了不同参数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0mL培养液中接种量为0.5g(鲜样质量),18d继代1次,继代时保留1/3体积的旧培养液有利于其细胞增殖。将悬浮细胞转移到1/2MS+30g·L-1蔗糖的再生培养基上成功获得再生植株。
姜新超刘春明军穆鼎袁素霞
关键词:百合岷江百合悬浮细胞系植株再生
青花菜相同亲本的DH与F_2群体遗传多样性的比较被引量:5
2012年
以表型差异明显的两个青花菜(Brassica oleracea var.italica)高代自交系为材料杂交获得F1,通过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和人工自交方法,分别构建了由176个DH系组成的DH群体和由176个单株组成的F2群体。采用性状分离分析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对两个群体13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平均值、变异系数及性状分离区间等遗传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个主要农艺性状均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在DH群体和F2群体中均发现了正向和负向两个方向的超亲基因型,两群体的平均变异系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相近。可见,通过DH技术育种不仅可以加快亲本的纯化进程,而且可获得广泛分离的育种资源,从而提高育种效率。
孙继峰刘玉梅方智远刘二艳袁素霞李占省杨丽梅庄木张扬勇孙培田
关键词:青花菜DH群体F2群体性状分离
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安祖花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被引量:8
2012年
以安祖花(Anthurium andraeanum)抗逆性较强的品种‘Pink Champion’为母本,主栽品种‘Dakota’为父本,杂交得到F1代,从该杂种F1代中随机选出94个单株为作图群体,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并运用JoinMap4.0软件的CP作图模型构建了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覆盖基因组长1 689.5 cM,共254个标记,定位于19个连锁群上,标记间平均距离为6.65 cM。各连锁群长度在7.6~187.2 cM范围内,每个连锁群包含3~43个标记。
于翠金茂勇张宝珠明军袁素霞王钊储丽红刘春
关键词:安祖花SRAP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