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伯俊

作品数:285 被引量:852H指数:15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9篇期刊文章
  • 1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2篇医药卫生
  • 14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6篇毒性
  • 39篇药物
  • 38篇新药
  • 29篇药理
  • 25篇细胞
  • 23篇药理学
  • 22篇毒性研究
  • 22篇小鼠
  • 22篇长期毒性
  • 18篇毒理
  • 18篇毒理学
  • 15篇教学
  • 15篇安全性评价
  • 14篇新药评价
  • 14篇生物标志
  • 12篇毒性试验
  • 12篇免疫
  • 10篇抗体
  • 9篇神经系
  • 8篇毒性观察

机构

  • 280篇第二军医大学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南京军区南京...
  • 4篇国家食品药品...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苏州华测生物...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上海市杨浦区...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中兴通讯股份...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18...
  • 1篇深圳市药品检...
  • 1篇国家食品药品...
  • 1篇上海市第四人...
  • 1篇上海市食品药...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张江生物...

作者

  • 285篇袁伯俊
  • 215篇陆国才
  • 70篇宗英
  • 46篇张晓冬
  • 40篇马秀娟
  • 36篇毛煜
  • 35篇姜华
  • 33篇佘佳红
  • 29篇弓雪莲
  • 28篇刘俊平
  • 27篇张淑英
  • 26篇黄矛
  • 22篇高婷婷
  • 22篇夏振娜
  • 19篇吴浩
  • 17篇张晓芳
  • 14篇戴益民
  • 14篇朱海
  • 13篇顾长虹
  • 12篇郑杰民

传媒

  • 44篇中国新药杂志
  • 19篇中药新药与临...
  • 16篇第二军医大学...
  • 9篇药学实践杂志
  • 9篇毒理学杂志
  • 8篇第四届药物毒...
  • 8篇中国药理学会...
  • 6篇西北医学教育
  • 6篇2013年(...
  • 5篇中国生化药物...
  • 4篇解放军药学学...
  • 4篇国外医学(药...
  • 4篇2015年(...
  • 3篇卫生职业教育
  • 3篇解剖学杂志
  • 3篇药学服务与研...
  • 2篇中国海洋药物
  • 2篇北京医学
  • 2篇中成药
  • 2篇中草药

年份

  • 2篇2018
  • 5篇2017
  • 16篇2016
  • 27篇2015
  • 15篇2014
  • 30篇2013
  • 6篇2012
  • 35篇2011
  • 12篇2010
  • 3篇2009
  • 8篇2008
  • 15篇2007
  • 18篇2006
  • 7篇2005
  • 11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 7篇2001
  • 7篇2000
  • 5篇1999
2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实验汇集、统计与分析
目的探讨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实验数据汇集、实验结果统计与实验结论分析的方法。方法实验数据汇集时进行质量控制和数据管理,应用统计学原则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并选择对应的统计检验方法,通过量效时效反应关系、正常值范围以及相关参数...
张晓冬毛煜陆国才黄矛袁伯俊
重组基因工程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长期毒性实验的骨髓及血细胞观察被引量:4
1996年
主要观察了重组基因工程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腹腔注射对大鼠长期毒性实验中血细胞和骨髓的刺激作用.实验分四组即溶剂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重组基因工程人红细胞生成素小剂量和大剂量组.连续给药3个月(每月测抗体1次)后,分别检测各组动物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和骨髓等ll项指标.结果发现大.小剂量组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均非常显著增高,骨髓中红系增生明显活跃,以早、中、晚幼有核红细胞为主,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 ),双核及核分裂多见.血小板增高,粒系增生相对受抑.停药30天后除部分骨髓象没有恢复正常外,血象指标均转为正常.
张淑英袁伯俊顾长虹陆国才刘俊平
关键词:基因工程红细胞生成素骨髓血液学毒性试验
非临床优良实验研究规范(GLP)与新药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1GLP促进新药研究非临床优良实验研究规范(GoodLaboratoryPracticeforNonclinicalLaboratoryStudies,简称GLP)就是对从事实验研究的规划设计、执行实施、管理监督和记录报告的实验室的组织管理、工作方法...
袁伯俊陆国才
关键词:GLP新药药事法规
基于NLRP3炎症小体的马齿苋水提物抗疲劳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马齿苋是一种常见的天然药材,现代研究表明马齿苋具有广泛的抗炎、抗疲劳作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马齿苋水提物在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疲劳模型中抗疲劳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材料和方法】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
张子腾马秀娟刘延刚宗英张晓冬袁伯俊陆国才
关键词:马齿苋抗疲劳
文献传递
生物技术专业新药评价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被引量:4
2006年
针对生物技术专业特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教学内容方面从精编教材、突出重点、反映前沿着手;教学方法方面主要运用归纳展开法,同时结合系统教学、综合教学等方法,并寓药事法规、医学科研道德教育、动物福利思想教育等于新药评价教学中。
陆国才袁伯俊姜华佘佳红
关键词:新药评价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纤维蛋白胶腹腔注射对Beagle犬长期毒性试验
<正>目的本实验观察了Beagle犬连续腹腔注射(ip)纤维蛋白胶15天的毒性反应,以及停药30天的恢复情况。方法24条健康Beagle犬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溶媒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6条,雌雄各半。...
姜华戴小宇朱海戴益民张淑英袁伯俊陆国才
文献传递
复方氨基酸冲剂(肝氨要素)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1991年
以四氯化碳诱发大鼠慢性肝损伤致肝纤维化为动物模型,观察了复方氨基酸冲剂(肝氨要素)对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复方氨基酸冲剂能防止肝纤维化动物的体重和食量下降及血清转氨酶活性升高,阻止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降低,提高血清BCAA/AAA比值,纠正氨基酸谱紊乱,减轻肝组织变性、坏死和纤维增生程度。结果提示,复方氨基酸冲剂对肝纤维化有明显保护作用。
郭俊生赵法伋陈洪章孙伟邱璐袁伯俊
关键词:复方氨基酸肝纤维化
创新药物安评研究探讨
首先,定义了创新药物和创新药物研究这两个名词,确定了FDA和SFDA对创新药物的分类,概述了创新药物投入高、周期长、风险大、成功少和回报丰厚的研发特点,未知性、复杂性、阶段性、整体性和系统件的安评特点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袁伯俊陆国才张晓芳
关键词:创新药物GLP
欧美及我国对生物类似药免疫原性研究的要求
2007年,欧洲药品管理局的人用药品委员会(CHMP )发布了针对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治疗性蛋白质免疫原性测定的指南,对欧洲药品审评局对免疫原性研究的指导原则要求及指南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阐述。2002年,FDA颁布了“IN...
宗英高婷婷张子腾朱海袁伯俊陆国才
关键词:免疫原性安全性评价
文献传递
rhLFA-3:Fc融合蛋白连续静脉注射对食蟹猴长期毒性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评价食蟹猴静脉注射重复给予rhLFA-3:Fc融合蛋白的安全性。方法:将食蟹猴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rhLFA-3:Fc融合蛋白低、中和高剂量组(1,5和20 mg.kg-1),每组6只,静脉注射给药,每周2次,连续90 d,恢复期180 d,进行各项毒理学指标检测。结果:rhLFA-3:Fc融合蛋白使各剂量组食蟹猴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下降,各剂量组动物给药后免疫学指标发生一定改变,表现为CD2+,CD3+,CD4+及CD8+淋巴细胞下降,发生迟发性变态反应的动物数及反应强度降低。给药组部分食蟹猴脾脏的绝对重量和相对重量偏大,而恢复期时未发现类似情况。组织病理学结果提示rhLFA-3:Fc融合蛋白的靶器官为脾脏和淋巴结,表现为脾脏淋巴滤泡及淋巴结皮质区以次级淋巴滤泡结构为主,大多生发中心明显肥大,B淋巴细胞增生活跃,核分裂像相对数量较多。其余指标包括一般症状、体重、摄食量、呼吸、体温、瞳孔、尿液、心电图、生化指标、骨髓象等未见明显与供试品相关的异常。结论:rhLFA-3:Fc融合蛋白iv 90 d(每周2次)毒性作用位点为免疫系统,靶器官为脾脏和淋巴结。rhLFA-3:Fc融合蛋白iv对食蟹猴的安全剂量为20 mg.kg-1。建议临床使用时应密切注意rhLFA-3:Fc融合蛋白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张晓芳佘佳红李先平陆国才张晓冬姜华陈黛影戴益民张淑英袁伯俊
关键词:FC融合蛋白食蟹猴毒性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