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梅
- 作品数:8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国家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MT重复测量的新优显参数
- 1994年
- 我们在青藏高原北缘建成了当前国内外第一个初具规模的MT监测剖面。根据1988─1992年间所获得的8次5—7级地震前后的MT资料,在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了一种新参数──平均电阻率ρ。结果表明,在相当于大陆多震层深度(10—20km以上)范围内,在伴随强震的大震活动期间,ρ参数在时空双坐标上不仅显示出“下降─上升─恢复稳定至高值”的主体变化特征,而且显示出研究区大范围的“同步─同相”特征和局部区域之间的“超前─滞后”、相对变化幅度随强震震中距增大而衰减的特征。上述这两种特征可能分别对应着构造孕育型大震的地区性场兆和构造运动型强震的区域性场兆。本文对资料进行了误差分析,并对介质导电性的变化原因进行了讨论。ρ参数和视电阻率、扭曲度和主轴方位角─起组成了MT剖面监测的优显参数系统,将为强破坏性地震的震源物理过程和中短期预报提供综合的定量化判据。
- 张云琳刘晓玲安海静蒋梅李志雄司玉兰张五四
- 关键词:大地电磁测探
- 天水地震区深部地温场的有限元计算被引量:4
- 1996年
- 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天水地震区上地壳地温场。结果表明,影响该区浅部(层)地温场的主要因素是基底构造和断裂构造。祁连褶皱系为高热异常区,秦岭褶皱系为低热异常区,西秦岭北缘断裂带为地温梯度带。
- 董治平郭守年蒋梅刘宝勤张立光
-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地下热流
- 民乐盆地和邻近地区MT剖面研究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被引量:1
- 1997年
- 讨论了民乐盆地及邻近地区的历史和现今强震活动的分布、大地电磁测深重复观测与现今强震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视电阻率曲线的系统变化与周围地区强震的发生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 蒋梅侯维荣侯远文
- 关键词:大地电磁测深地震活动性视电阻率
- 天水地震区综合地球物理剖面的建立与壳幔结构被引量:6
- 1997年
- 根据人工地震、重力、大地电磁和地热资料,在天水地震区建立了二个综合地球物理剖面.对这两个剖面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该地区的壳幔结构.结果表明,沿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地壳变薄,低速层、低密层和低阻层同步出现,同时在断裂带附近形成了宽几十到上百公里的相变过渡带,其影响深度可达上地幔.
- 郭守年董治平蒋梅廖泽富
- 关键词:地球物理剖面壳幔结构地震区
- MT重复测量在地震中短期预报中的应用──祁连山中段MT剖面监测研究被引量:19
- 1994年
- 本文研究了青藏高原北缘第一个长约400km的MT监测剖面上所获得的5次5-7级地震前后的资料。着重分析了在相当于大陆多震层深度范围内壳内介质的多种MT参数(视电阻率、相位、主轴方位角、扭曲度等).这些MT参数在大范围内的同步-同相变化和局部区域之间的超前、滞后变化、相对变化幅度随震中距增大而衰减的特征,可能分别对应着构造孕育型大震的地区性场兆和构造运动型强震的区域性场兆,形成了地震活动大背景叠加小背景的一种链式关系。运用"MT监测优显参数"进行择优监测,将可能为大陆地震的震源物理发展过程和中短期预报提供丰富可靠的判据。
- 张云琳刘晓玲安海静司玉兰蒋梅张五四
- 关键词:地震
- 青海共和7.0级地震临震电磁幅射前兆振幅谱的研究被引量:4
- 1993年
- 首次采用高精度、全自动、数字化、含有电磁场5个分量的 MT 测量系统,在中国西北祁连山中段进行剖面式 MT 监测中,获得了较为真实的青海共和7.0级地震(1990年4月)的临震电磁幅射前兆信息.使用全定量化的频谱分析新方法,并且综合剖面多次复测资料,在时间-空间的双度坐标上跟踪分析.结果指出,大震临震电磁幅射前兆谱的特征主要有:(1)呈传导电流为主的同步电场干扰型;(2)频谱分布的窄带性(0.5—20s);(3)振幅的奇异性(电场干扰脉冲幅值为正常值的10~2数量级);(4)一定程度上显示孕震源的方向性;(5)幅射的间发性(临震3天中出现3个高峰时段).更为有意义的是:在高峰期至发震时刻之间约有48小时的相对平静间歇,此间观测者就能够在现场迅速响应,作出临震预报的判据.MT 监测所获得的临震电磁幅射信息主要是传导电流,而地下较为普遍存在的壳内高导层可能为该传导电流回路提供了良好的通道,便于被较远的 MT 监测点所接收.
- 张云琳安海静刘晓玲司玉兰蒋梅张五四
- 关键词:电磁辐射电磁场振幅谱地震临震
- MT剖面监测新“优显参数”的研究
- <正>本文应用大地电磁测深(MT)法,从静态研究的角度出发,勘探地震活动区和稳定区的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及其横向变化特征,为潜在震源危险区的判别提供深部电性指标;同时在地震危险区布设剖面网进行透视,直接取得震源深度范围内...
- 张云琳刘晓玲安海静蒋梅张五四
- 文献传递
- 祁连山中段深部电性结构及潜在震源危险区的研究被引量:7
- 1994年
- 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的祁连山中段是地震十分活跃的地区之一。本课题采用MT重复测量方法,在该区建立的长约400km的剖面上进行监测。本文根据监测所获取的MT参数,从静态的角度探讨了该区深部电性结构及其电性横向变化特征,进而评估了该区的潜在震源区。研究发现,该区深部介质电性的物质特征有:1.部分地带呈现出剧烈的电性横向变化,2.具有极为发育的特殊增厚的壳内高导层地段,3具有高、低热流的过渡边缘地带,4.具有与活动大断裂相交汇的隐伏断裂构造的局部地段。近年来该区地震活动增强,数次中强地震都发生在具有上述特征的地带中,该地带将可能是祁连山中段的强震-大震潜在震源危险区。这四种电性特征将是潜在震源区的判别标志。
- 张云琳刘晓玲安海静司玉兰蒋梅张五四
- 关键词:大地电磁测深潜在震源区电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