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宁

作品数:19 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视网膜
  • 10篇网膜
  • 5篇视网膜病
  • 5篇视网膜病变
  • 5篇内障
  • 5篇白内障
  • 5篇病变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细胞
  • 4篇黄斑
  • 3篇单核
  • 3篇单核细胞
  • 3篇单核细胞趋化
  • 3篇单核细胞趋化...
  • 3篇单核细胞趋化...
  • 3篇糖尿病视网膜
  • 3篇糖尿病视网膜...
  • 3篇糖尿病视网膜...
  • 3篇趋化蛋白

机构

  • 10篇北京世纪坛医...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市眼科医...
  • 1篇北京大学第九...

作者

  • 18篇董宁
  • 16篇肖林
  • 9篇褚利群
  • 9篇徐冰
  • 5篇王冰松
  • 3篇汤欣
  • 3篇徐景美
  • 3篇禇利群
  • 2篇畅立斌
  • 2篇张拓红
  • 2篇王风磊
  • 2篇姚晶磊
  • 2篇刘晶
  • 1篇刘括
  • 1篇苏哲
  • 1篇金恩忠
  • 1篇苑晓勇
  • 1篇宋慧
  • 1篇任骁方
  • 1篇李军

传媒

  • 5篇眼科新进展
  • 4篇中华实验眼科...
  • 2篇中华眼科杂志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眼科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北京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周边角膜缘松解术矫正散光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对比Toric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与球面IOL植入联合周边角膜缘松解术(peripheral corneal relaxing incisions,PCRI)矫正散光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共纳入55例(55眼)白内障患者,术前散光1.00~3.00D,随机分为ToricIOL植入组(ToricIOL组,26例26眼)和球面IOL植入联合PCRI组(PCRI组,29例29眼)。术中ToricIOL组植入AcrySof Toric IOL,PCRI组在角膜最陡散光轴处做成对的角膜缘松解切口,植入AcrySof Nature(SN60AT)IOL。术后3个月进行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检查以及IOL-Master测量角膜散光轴向及度数、角膜地形图进行角膜散光测定,同时进行对比敏感度测定。结果 ToricIOL组和PCRI组术后裸眼视力较术前均有明显的改善。术后3个月,ToricIOL组18眼(69.2%)裸眼视力≥20/25,PCRI组16眼(55.2%)裸眼视力裸眼视力≥20/25;且ToricIOL组和PCRI组的散光度数都较术前减少,其中ToricIOL组平均下降1.19D,PCRI组平均下降1.00D,两组间残余散光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1.5c·d-1、3.0c·d-1、6.0c·d-1、12.0c·d-1空间频率时,ToricIOL组和PCRI组患者对比敏感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18.0c·d-1空间频率时,两组对比敏感度(15.21±5.77和10.97±3.2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 ToricIOL植入术与球面IOL植入联合PCRI对低、中度散光矫正都有明确的效果,但ToricIOL植入术具有更加安全、有效、稳定和可预测性好的特点,能使患者获得更加出色的视功能。
徐冰董宁肖林徐景美褚利群马骁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TORIC人工晶状体散光
北京市羊坊店学区两个年级组小学生远视力和眼轴的关系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不同年级小学生远视力和眼轴长度相关性,为近视防治寻找监控点。设计横断面调查。研究对象北京市羊坊店学区全部小学的一年级、四年级学生2970例。方法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测量远视力,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IOLMaster)测量眼轴长度。取右眼测量值统计分析。主要指标远视力,眼轴长度,视力不良比例。结果一年级组(年龄6.44±0.52岁)、四年级组(9.25±0.46岁)眼轴长分别为(22.73±0.72)mm(n=1270)、(23.66±0.93)mm(n=1672)(P=0.000);一年级组、四年级组远视力分别为(1.02±0.26)(n=1282)、(0.86±0.42)(n=1494)(P=0.000)。一年级组眼轴长与远视力无明显相关性(r=0.019,P=0.495);四年级组眼轴长与远视力呈明显负相关性(r=-0.425,P=0.000)。眶轴长>24.00 mm的学生,视力不良率最高。结论小学生视力和眼轴发育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改变,小学生眼轴超过24 mm是近视防治监控点。
王风磊肖林褚利群董宁张拓红
关键词:近视眼学生保健服务视力眼轴
104例青年人黄斑色素密度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中国青年人黄斑色素密度(MPOD),以及MPOD与屈光度、性别、吸烟、饮酒、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家族史等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 2007级和2008级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预防医学系学生56人以及社会青年志愿者48人,共计104人,208只眼纳入研究,所有受试者完整回答调查问卷,包括是否有吸烟史、饮酒史、黄斑变性家族史等问题,并进行统一流程的屈光度的检查,所有受试者采用异色闪烁光度测量法进行黄斑色素密度的测量。结果全部受试者共208只眼的MPOD均值为0.625±0.191,对所有男性与女性、主导眼与非主导眼、有吸烟史与无吸烟史和有饮酒史与无饮酒史的MPOD值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有黄斑变性家族史与无家族史的研究者MPOD值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POD值与屈光度无相关性(r=-0.107,P=0.124)。结论有黄斑变性家族史的青年人MPOD值下降。
董宁肖林禇利群王冰松姚晶磊苏哲
关键词:视网膜黄斑黄斑变性
房水和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变化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被引量:9
2012年
背景研究发现,巨噬细胞和白细胞等炎性细胞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生发展,有多种细胞因子在DR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促进作用,但DR患者的房水及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水平的变化与DR病程的关系尚不完全清楚。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房水中MCP-1和MIF的水平与DR病程的关系。方法纳入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在北京世纪坛医院眼科和内分泌科确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白内障并已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或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患者80例,根据眼底情况分为无DR(NDR)组20例、非增生型DR(NPDR)组38例和增生型DR(PDR)组22例,并收集同期的非糖尿病白内障手术患者即对照组26例,各组患者年龄、性别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于术中抽取未稀释的房水0.1ml,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房水中MCP-1和MIF的质量浓度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PDR组、NPDR组、NDR组、对照组房水中平均MCP-1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660.78±562.98)、(1463.26±623.41)、(686.76±186.16)、(494.35±148.59)ng/L,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968,P=0.000),对照组与NDR组以及NPDR组与PDR组房水中MCP-1的质量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69、0.117);NDR组以及NPDR组与PDR组房水中MCP-1的质量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DR组、NPDR组、NDR组、对照组患者房水中平均MIF的质量浓度分别为(6.85±1.99)、(3.56±0.90)、(1.10±0.48)、(0.86±0.46)μg/L,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4.502,P=0.000);对照组与NDR组房水中MIF的质量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5);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所有受检者房水中MCP-1与MIF质量浓度变化呈正相关
褚利群董宁肖林徐冰刘晶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房水
糖尿病患者黄斑色素密度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糖尿病对黄斑色素密度(macular pigment optical density,MPOD)的影响,以及MPOD与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因素的关系。方法:筛选2008-2009年间就诊于我院眼科的已被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54例,分为两组,2型糖尿病不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28例,2型糖尿病伴轻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26例,以及非糖尿病健康志愿者组(NC)25例,所有受试者进行空腹血液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并采用异色闪烁光度测量法测量黄斑色素密度。结果:全部受试者共158只眼的黄斑色素密度均值为0.513±0.128,分别对NC、NDR、NPDR三组中各个组内主导眼和非主导眼的MPOD值进行比较,均P>0.05;分别对三组中主导眼和非主导眼组间的MPOD值分别比较,P值均<0.05;MPOD值与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无相关性,均P>0.05;MPOD值与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r=-0.622,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MPOD下降,MPOD值与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
董宁禇利群肖林王冰松姚晶磊苏哲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色素密度
不同剂量曲安奈德前房注射抑制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后前葡萄膜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前房注射抑制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后前葡萄膜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8例(88眼),由同一医师进行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TA1组、TA2组、TA3组,NC组患者术毕结膜下注射2.5m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通过辅助切口分别给TA1组、TA2组、TA3组患者前房注射TA0.5mg、1.0mg、2.0mg。观察4组患者术后1d、3d、5d最佳矫正视力、前房反应、眼压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TA2组恢复最佳,术后5d0.4~0.6占12/22(54.6%),>0.8占7/22(31.8%)。术后各时间点TA1组、TA2组、TA3组前房反应明显低于NC组,术后3d、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NC组、TA1组、TA2组、TA3组术后5d眼压分别为(14.69±5.13)mmHg(1kPa=7.5mmHg)、(12.78±4.89)mmHg、(13.21±4.63)mmHg、(14.16±5.33)mmHg,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23,P=0.485)。术后所有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都在正常范围,4组间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中前房内注射0.5mg、1.0mg、2.0mg不同剂量的TA,术后都能极好地抑制前房反应,无明显不良反应,但注射1.0mgTA能够在术后短期取得更好的最佳矫正视力。
徐冰董宁肖林褚利群徐景美王冰松
关键词:曲安奈德前房小梁切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单眼弱视患者双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Meta分析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 评价单眼弱视人群双眼黄斑厚度差异,为应用OCT探讨弱视发病机制及指导弱视诊断提供线索.方法 Meta分析.检索万方、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并通过Google Scholar搜索引擎进行文献补充,对有关单眼弱视对象双眼黄斑区OCT检查的临床研究进行筛选、评估和数据提取,将弱视患者双眼黄斑中心凹最小厚度、黄斑中心凹1 mm直径区域厚度纳入研究.应用RevMan5.0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应用时域OCT的研究纳入4篇文献,纳入对象均为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黄斑中心凹最小厚度仅纳入1项研究,弱视眼比对侧眼厚(P =0.045);Meta分析结果提示弱视眼黄斑中心凹1 mm直径区域比对侧眼厚6.82 μm(P<0.05,95%可信区间为2.81~10.83).应用频域OCT的研究纳入5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提示弱视眼与对侧眼黄斑中心凹最小厚度差异及各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弱视眼黄斑中心凹1 mm直径区域厚度高于对侧眼7.38 μm(P<0.05,95%可信区间为3.13 ~11.63),亚组分析提示屈光参差性弱视亚组弱视眼高于对侧眼而斜视性弱视亚组双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眼弱视患者弱视眼黄斑中心区域厚度高于对侧非弱视眼,提示弱视患者黄斑厚度研究可以为弱视发病的外周机制提供佐证.
陈思刘括董宁肖林金恩忠任骁方
关键词:弱视黄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META分析人体测量术
短波长单色光干预形觉剥夺性近视发展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不同波长的光刺激对眼球的生长发育有不同的影响,其中短波长的蓝光发挥抑制作用.研究能否用蓝光刺激来干扰近视的进展对近视的防治研究有重要意义. 目的 观察短波长蓝光照射对豚鼠单眼形觉剥夺性近视(FDM)模型眼各生物学参数变化及巩膜组织改变的作用.方法 将36只2周龄豚鼠饲养在白光环境中,右眼用面罩遮盖法建立FDM模型,然后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豚鼠分为去剥夺+蓝光照射组、单纯去剥夺组和持续剥夺组.其中去剥夺+蓝光照射组16只豚鼠每日定时右眼解除遮盖1h,去剥夺期间,给予波长430 nm蓝光照射;单纯去剥夺组12只豚鼠,每日定时右眼解除遮盖1h;持续剥夺组8只豚鼠饲养在白光环境中.实验后4周用A型超声测量各组豚鼠的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及玻璃体腔深度(VCD),在扩瞳状态下用检影法测量豚鼠眼屈光度.实验结束时各组取2只豚鼠,质量分数10%水合氯醛麻醉后摘除眼球,制作视网膜病理标本.其他豚鼠麻醉后迅速取鼻侧距视神经根部1 mm处巩膜,称量并计算巩膜干质量.结果 实验开始时3个组间豚鼠右眼的屈光度、ACD、LT及VCD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4周后,去剥夺+蓝光照射组、单纯去剥夺组和持续剥夺组豚鼠右眼的屈光度分别为(+1.11±0.17)、(+0.90±0.1 5)和(-2.73±0.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445.470,P=0.000);VCD分别为(3.70±0.09)、(3.78±0.11)和(3.91±0.08)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243,P<0.01);3个组豚鼠的巩膜干质量分别为(0.61±0.09)、(0.54±0.08)和(0.43±0.07) 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58,P<0.01);而3个组间ACD、L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203、0.084,P>0.05).实验开始时,3个组间豚鼠左眼屈光度、ACD、LT及VCD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4周后,3个组间左眼屈光度的差异有统计
刘鹏飞肖林畅立斌褚利群董宁
关键词:短波长形觉剥夺性近视眼球发育巩膜
北京市羊坊店学区两个年级组小学生AL/CR分布情况的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比较眼轴长度与角膜曲率半径比值(AL/CR)>3的人数在不同人群中所占比例的差异,探寻近视防治的监控点。方法:选择北京市羊坊店学区全部小学的一年级、四年级学生2970例。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测量远视力(DVA),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IOL Master)测量眼轴长度(AL)及角膜曲率半径(CR)。取有眼测量值统计分析。结果:一年级组1 282例,年龄6.44±0.52岁;四年级组1688例,年龄9.25±0.46岁。一年级组与四年级组相比,AL明显较短(P=0.000);DVA明显较好(P=0.000);AL/CR明显较小(P=0.000);角膜曲率半径值(CR)无显著性差异(P=0.31)。男性与女性相比,AL明显较长(P=0.000);DVA较好(P=0.01);AL/CR明显较大(P=0.000);CR明显较长(P=0.000)。四年级组AL/CR>3人数的比例显著高于一年级组(x^2=644.929,P=0.000)。高龄组中AL/CR>3人数的比例显著高于低龄组(x^2=644.807,P=0.000)。随着远视力的下降,一年级组与四年级组中AL/CR>3人数的比例均显著增高(x^2=82.914,x^2=297.236;P=0.000)。结论:不同学龄组小学生眼球生物学参数的对比分析表明学龄的延长影响学生的视力和眼轴发育。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远视力的下降,存在近视患病危险因素的人数比例增加,群体中近视患病的危险性也相应增加。在对大规模样本进行的眼科研究活动中,应用IOL Master测量眼球的生物学参数具有显著优势。
王风磊肖林褚利群董宁张拓红
关键词:学龄期近视防治IOLMASTER
TAK1促进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体外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活化蛋白激酶1(TAK1)在LEC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研究.构建TAK1-pcDNA3和转化生长因子活化蛋白激酶1结合蛋白1(TAB1)-pcDNA3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介导转染技术将TAK1-pcDNA3和TAB 1-pcDNA3表达载体瞬时转染入人LEC系人晶状体上皮(HLE)B-3细胞中,免疫印迹法测定验证过表达效果.免疫印迹法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LEC中TAK1、磷酸化的TAK1、E-cadherin和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分析LEC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的表达.计量资料比较采用Student'st检验、单样本的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LSD检验).结果 通过构建人TAK1-pcDNA3和TAB1-pcDNA3表达载体获得TAK1和TAB1共同过表达的HLE B-3细胞.免疫印迹法测定TAK1蛋白表达量,TAK1-pcDNA3过表达组(1.00±0.03)与对照组(0.19±0.09)对比:t=8.02,P<0.01;TAB1蛋白表达量,TAB1-pcDNA过表达组(1.00±0.02)与对照组(0.22±0.08)对比:t=7.63,P<0.01.TAK1和TAB1共同过表达促使HLE B-3细胞内的E-cadherin表达下调:免疫印迹法测定E-cadherin蛋白表达量/Beta-actin,对照组、TAK1和TAB1共同过表达组、TAK1过表达组、TAB1过表达组分别为1.00±0.02、0.12±0.03、0.98±0.09、0.92±0.08(F=31.03,P<0.01);而纤维连接蛋白表达上调:免疫印迹法测定纤维连接蛋白表达量/Beta-actin,对照组、TAK1和TAB1共同过表达组、TAK1过表达组、TAB1过表达组分别为0.11±0.03、1.00±0.05、0.16±0.04、0.21±0.05(F=35.12,P<0.01),TAK1和TAB1共同过表达使LEC发生上皮间质转化.HLE B-3细胞在TGF-β2的刺激下明显发生上皮间质转化,但这种效果被TAK1 siRNA和TAK1化学抑制剂所抑制.结论 TAK1可诱导HLE B-3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
董宁汤欣苑晓勇宋慧李军
关键词: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