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成
- 作品数:11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一带一路”的中印共识:机遇与困局被引量:8
- 2015年
- 伴随《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发布,"一带一路"倡议进入实施阶段。得益于地缘位置优势与可观的发展前景,印度支配印度洋的意图愈发显著,在"一带一路"构图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中印两国在维护周边安全稳定、共享地区发展机遇与维护印度洋航线安全等方面有共同利益关系,但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地缘矛盾制约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合作。唯有求同存异、凝聚共识,才能促使印度成为"一带一路"上畅通的一环。
- 葛成
- 财政支出缩减收入分配差距的经验研究——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被引量:2
- 2013年
- 财政转移支付通常被认为是调节收入分配的有效手段,基于这一认知,本文分析和验证了我国财政支出与居民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从理论分析来看,不论是对全国总体收入分配差距,或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结构,财政支出都应起到负向(缩小)调节作用。然而,经验研究(向量自回归模型与脉冲响应分析)显示,虽然总体上的调节作用得到体现,但其效果并不显著,尤其是财政支出对城乡差距的调节未能通过检验。这一结果既体现出财政支出在历史上对农村地区关注度偏低,也给我们调整财政支出以改善收入分配的努力带来启示。
- 葛成
- 关键词:公共财政收入分配向量自回归模型
- 日本发展思路转变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2012年
- 2010年,中日两国经济总量的对比发生历史性变化,在这一变化的背后,是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两国经济发展的相似历程。虽然处于完全不同的发展阶段,但两国发展思路与面临的主要问题却存在共通之处。通过对日本经济发展思路、政策实践以及经济外部效应的分析与梳理,其面临着转变发展思路与调整经济结构的任务,这与中国当前面临的经济发展任务多有相似之处,因此日本在这些问题上的经历与探索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葛成
- 关键词:经济发展
- 东盟国家的战略两难与中国之对策被引量:4
- 2014年
- 伴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实施,日本和菲律宾与美国密切配合,越南在南海问题上态度强硬,缅甸成为西方国家的拉拢对象,印度乘机推进其"向东"政策,欧盟和俄罗斯也开始将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美国和欧盟更是加快了推进TPP和TTIP谈判步伐。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中韩自贸区谈判、东盟主导的"10+3"和"10+6"自贸区谈判乃至"10+1"自贸协定现在看来都有可能出现不确定性。中国与东盟经济关系总体良好,但投资形势却不容乐观,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受融资规模和缺乏政策引导等因素限制,发展相对迟缓。中国此时应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采取一系列有效的财政政策引导民间资本充分融入中国—东盟经济整合进程之中,为对冲与化解目前东盟可能出现的变局发挥积极作用。
- 胡必亮葛成
- 关键词:中国-东盟关系财政政策
- 论日本灾后重建中的硬实力与外部效应
- 2012年
- 2011年3月发生的大地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日本经济地位变化的独特视角,震后实体经济的迅速恢复体现了日本作为发达工业国的优势,但世界市场的迅速恢复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日本经济外部效应持续下滑的现实。自20世纪90年代"去杠杆化"过程开始以来,日本经济的对外辐射能力持续下降,其在国际经济秩序中的作用与影响力与当年亦不可同日而语。从未来的发展上看,在世界经济失衡的大背景下,能否及时有效地调整政策与发展战略,给日本经济提出了严峻挑战。
- 葛成
- 关键词:经济地位
-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美日战略的分与合被引量:2
- 2015年
- 在东亚战略格局动态变化与中国快速崛起背景下,美日战略利益的契合面十分可观。这也是为什么两国断然加入TPP,并将其列为本国在区内各种经济一体化安排中优先选项的首要原因。同时,美日迟迟未能就具体条款达成妥协,反映双方存在显著战略分歧:在战略格局、战略紧迫性、国内形势及经济利益方面,两国都存在明显差异。
- 葛成
- 关键词:契合分歧
- “逆全球化”时代的中印经济合作展望被引量:5
- 2016年
- 在"逆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对外战略必然依托自身发展优势,服务于国家崛起根本目标。利用自身市场优势、投资优势构建符合中国利益的对外经济合作体系在所必行,"一带一路"就是其中最显著的例子。而得益于地缘位置优势与可观的发展前景,印度在"一带一路"构图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中印经济合作受制于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地缘矛盾而进展迟缓,但结合中国优势推进合作战略与恰当的双边政策安排,完全可以推动中印经济合作在新时期更进一步。
- 葛成杨晓萍
- 关键词:中印合作
- 印度区域合作重心东移的诉求与制约被引量:2
- 2013年
- 近年来,"东向"政策在印度区域合作战略中的分量加重,印度区域合作战略重心"东移"态势明显。这一方面源于对外经济合作以及贸易发展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则与中国快速崛起高度相关。在战略重心东移过程中,政治与安全利益诉求相较于经济利益诉求而言重要性不断提高,体现印度与其合作伙伴在制衡中国的目标上高度一致性。另一方面,印度区域合作战略东移仍受国家实力、国内经济政治形势、中美印战略互动以及南亚地区形势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其未来发展尚有待观察。
- 葛成
- 美印视角下的“印太战略”:政策限度及中国的应对被引量:6
- 2018年
- 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政以来,秉持美国优先的现实主义原则,重拾"印太战略"以应对中国崛起。同一时期,印度出于平衡"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影响力需要,对印太概念采取迎合姿态,美印两国在印太框架下的合作已成为现实。然而,美印两国的战略目标大相径庭,两国与中国的博弈难以形成合力,且美国优先与"印太战略"对资源投入的要求存在矛盾,制约了美印合作的空间。对中国来说,通过加强互信化解对抗思维,加强中印基础设施与金融合作拉近两国距离,并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抗衡逆全球化思潮,可以有效抵消"印太战略"的潜在遏制举动与围堵意图。
- 葛成沈铭辉
- 关键词:中印关系
- 印度国家实力的要素评估与前景展望被引量:2
- 2017年
- 国家实力是一国国际地位与战略选择的基础。当前对于印度国力与发展趋势的研判,存在两种相反观点,这值得在分析框架和因果联系上进行再论述。在静态国家资源上,印度存在"结构性"不足,与中国差距巨大,不是中国的战略竞争对手;而莫迪的改革,有可能通过对内结构性改革,对外调整战略关系,更有效地整合国家资源,从而提升印度国家实力。在最终结果上,将取决于两点,一是系列改革措施在邦的层面及精英阶层观念层面的实际效果;二是印度如何平衡其经济发展利益与地缘政治需求间的内在矛盾。中期来看,印度经济实力上与中国的差距不会大幅缩小;军事力量上对中国的威慑性会有所提升;在战略选择上,过度与美走近,反而会增加印度的地缘风险,不利于印度国家力量的整体提升。
- 杨晓萍葛成
- 关键词:国家资源战略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