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茅爱华

作品数:161 被引量:364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6篇期刊文章
  • 58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3篇农业科学
  • 14篇生物学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8篇病毒
  • 36篇免疫
  • 36篇杆菌
  • 32篇圆环病毒
  • 27篇猪圆环病毒
  • 24篇链球菌
  • 23篇猪链球菌
  • 19篇肠杆菌
  • 18篇疫苗
  • 16篇基因
  • 16篇出血性大肠杆...
  • 15篇猪链球菌2型
  • 13篇抗体
  • 12篇重组菌
  • 12篇TIR
  • 12篇肠出血性
  • 12篇肠出血性大肠...
  • 12篇肠出血性大肠...
  • 11篇遗传变异分析
  • 11篇猪圆环病毒2...

机构

  • 161篇江苏省农业科...
  • 21篇南京农业大学
  • 5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国家兽用生物...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西藏农牧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西藏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河南牧业经济...
  • 1篇涟水县畜牧兽...
  • 1篇上海海利生物...

作者

  • 161篇茅爱华
  • 140篇何孔旺
  • 119篇俞正玉
  • 119篇倪艳秀
  • 112篇温立斌
  • 102篇张雪寒
  • 98篇周俊明
  • 96篇郭容利
  • 96篇吕立新
  • 93篇李彬
  • 80篇王小敏
  • 41篇汪伟
  • 34篇祝昊丹
  • 26篇周萍
  • 25篇胡屹屹
  • 23篇叶青
  • 22篇沈江萍
  • 20篇张敬峰
  • 20篇赵永前
  • 19篇孙华伟

传媒

  • 29篇江苏农业学报
  • 13篇华北农学报
  • 8篇江苏农业科学
  • 8篇Agricu...
  • 7篇养猪
  • 5篇中国兽医学报
  • 4篇畜牧与兽医
  • 3篇猪业科学
  • 2篇内蒙古农业科...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1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8篇2018
  • 10篇2017
  • 14篇2016
  • 28篇2015
  • 17篇2014
  • 26篇2013
  • 13篇2012
  • 18篇2011
  • 8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1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某规模猪场猪瘟抗体水平的监测与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为监测分析生产母猪群的猪瘟抗体水平,合理制定猪瘟疫苗免疫方案,对某规模猪场1栋29头断奶母猪在猪瘟疫苗免疫前、免疫后30 d的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免疫前、后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5.9%、93.1%,大部分生产母猪在疫苗免疫30 d后抗体水平有所提升,但仍有6.9%的生产母猪在加强免疫后,抗体水平仍为阴性;对采样血清进行猪瘟病原检测,PCR检测结果表明:加强免疫后抗体为阴性的2份血清为阳性,其余血清全部为阴性。
赵永前左建新孙华伟茅爱华蒋晨慧张敬峰
关键词:猪瘟抗体免疫
O157:H7增强粘膜免疫多价融合型重组菌及疫苗
本发明涉及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增强粘膜免疫多价融合型重组菌、重组蛋白制备方法及基因工程疫苗,属于生物制药领域。分别扩增出EHEC O157:H7的志贺毒素1和2的B亚基(Stx1B和Stx2B)、转位紧密素受体...
张雪寒何孔旺卢维彩赵攀登温立斌郭容利李彬王小敏倪艳秀吕立新周俊明俞正玉茅爱华周萍沈江萍
PCV2、P1和TTV混合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2012年我国部分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PCV2)、类猪圆环病毒P1和猪输血传播病毒(TTV)混合感染的情况。【方法】采用PCR方法对采集自我国江苏、安徽和浙江3省的108份组织和血清样品进行PCV2、P1和TTV检测。【结果】PCV2感染率为64.81%,P1感染率为12.96%,TTV1感染率为33.33%,TTV2感染率为51.85%,其中8份样品表现为PCV2和P1的混合感染,42份样品表现为PCV2和TTV的混合感染,4份样品表现为PCV2、P1和TTV的混合感染,分别占样品总数的7.41%、38.89%和3.7%。【结论】猪群中PCV2和TTV的感染比较普遍,P1的感染率较低,PCV2和TTV的混合感染率较高,混合感染种类复杂,加重了疫病防控的难度。
王小敏何孔旺王东田周忠涛茅爱华俞正玉汪伟倪艳秀温立斌
关键词:猪圆环病毒2型
Taqman探针实时定量PCR检测猪伪狂犬病毒被引量:10
2008年
选取猪伪狂犬病毒(PRV)基因组中gE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 an探针,利用实时定量PCR来定量检测PRV。利用PCR技术扩增猪伪狂犬病毒gE基因80 bp片段,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阳性重组质粒命名为pgE80。pgE80质粒进行10倍系列稀释,作为荧光PCR检测的标准模板,定量拷贝数,并绘制标准曲线。以提取的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细小病毒(PPV)、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病毒(PRRSV)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的DNA作为模板,进行特异性检测。该实时定量PCR方法,标准曲线斜率为-0.37,R2=0.992,可以检测到20个拷贝数。PRV能被扩增出S型荧光曲线,而其它病毒均未能扩出。用PRV强毒肌肉注射仔猪,定量PCR比普通PCR更能灵敏而特异地检出呼吸道排毒和血液带毒。建立的实时定量PCR方法可用于临床样品快捷、准确、方便地检测。
张雪寒何孔旺缪文凯茅爱华俞正玉
关键词:猪伪狂犬病毒实时定量PCRTAQMAN探针
猪圆环病毒2型密码子优化的ORF2基因的重组病毒样粒子
本发明涉及猪圆环病毒(PCV)2型密码子优化的ORF2基因重组杆状病毒病毒样粒子,属于生物制药领域。将所有PCV2 ORF2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得到人工合成的密码子优化的PCV2 ORF2序列,命名为YHsfORF2。将Y...
王小敏何孔旺汪伟周忠涛俞正玉倪艳秀温立斌张雪寒郭容利吕立新李彬周俊明茅爱华叶青周萍沈江萍
文献传递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多价fliC-hcpA-tir-eae重组菌及疫苗
本发明涉及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多价fliC-hcpA-tir-eae重组菌及疫苗,属于生物制药领域。分别扩增出EHECO157:H7的H7鞭毛(<I>fliC</I>)基因、菌毛(<I>hcpA</I>)基因、...
张雪寒何孔旺叶青栾晓婷倪艳秀温立斌郭容利李彬周俊明王小敏吕立新俞正玉茅爱华
文献传递
猪瘟病毒E2蛋白主要抗原区的原核表达及其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5
2012年
采用RT-PCR方法扩增猪瘟病毒(CSFV)E2蛋白主要抗原区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构建重组表达菌,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目的蛋白得到成功表达。利用纯化的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ELISA抗原最适包被浓度为0.5μg/mL(0.05μg/孔),最佳封闭液为5g/L BSA,待检血清最适稀释度为1∶100,作用时间为1h,酶标抗体最适稀释度为1∶2 000,最适作用时间为45min,室温显色10min。用该方法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伪狂犬病病毒(PRV)阳性血清结果均为阴性;批内和批间重复试验变异系数分别<5%和<8%,表明本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应用△E2-ELISA对350份血清样品进行检测,阳性率为77.71%,高于IDEXX试剂盒检测阳性率(67.14%),与IDEXX试剂盒阳性符合率91.06%,阴性符合率50%,总符合率77.43%。表明本试验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适于临床CSFV血清抗体的检测。
李文良毛立江杰元李彬茅爱华甘源
关键词:猪瘟病毒E2原核表达间接ELISA
猪链球菌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致病性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研究丝氨酸/苏氨酸磷激酶(STK)在猪链球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利用大肠杆菌-猪链球菌穿梭质粒p SET4s构建STK基因缺失株△stk。结果显示,stk基因缺失后,缺失株△stk易形成长链状结构;缺失株的半致死剂量(LD50)较亲本株高7倍,对CD1小鼠的致病能力降低;体内定植试验结果表明缺失株△stk在小鼠体内各器官的定植能力显著降低。这些数据表明STK与猪链球菌2型(SS2)的致病性相关。
祝昊丹倪艳秀周俊明俞正玉茅爱华吕立新何孔旺
关键词:猪链球菌2型毒力
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对猪链球菌2型GN061215生物学特性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了解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MPDH)对猪链球菌2型GN061215致病力的影响机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敲除猪链球菌2型GN061215的impdh基因,重组后的GN061215命名为GN061215(△IMPDH),比较GN061215与GN061215(△IMPDH)培养特性、生化特性、致病力以及基因转录水平差异。结果显示impdh基因敲除后,引起GN061215生长曲线迟缓期延长,降低了GN061215生长曲线平台期OD600峰值,同时截短了GN061215菌株成链长度;GN061215、GN061215(△IMPDH)对46种代谢底物利用能力一致,对2种代谢底物利用存在差异;GN061215(△IMPDH)对Balb/c小鼠的致病力较GN061215菌株有一定程度的下降。SDS-PAGE显示GN061215(△IMPDH)菌体的粗提蛋白质条带较GN061215有显著减少;基因芯片比较GN061215、GN061215(△IMPDH)基因转录差异发现,下调基因中存在36个关联核糖体大、小亚基合成的基因,而在上调基因中不存在该类基因,表明impdh基因的丢失影响了GN061215菌株核糖体大、小亚基的合成,进而显著减少了GN061215菌株菌体蛋白质的表达,这可能与GN061215菌株毒力的下降有关。
周俊明何孔旺倪艳秀张雪寒杨志彪祝昊丹温立斌俞正玉茅爱华吕立新
关键词:猪链球菌2型核糖体蛋白质表达谱芯片
猪链球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多重PCR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猪链球菌(SS)、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和副猪嗜血杆菌(HPS)是猪呼吸道常见的重要病原,引起的临床症状很难区分.多重感染也给传统的细菌学诊断方法带来困难,所以有必要建立一种快速鉴别这三种细菌的多重PCR 方法....
孙学飞倪艳秀茅爱华何孔旺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