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颖

作品数:12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4篇血管
  • 4篇血栓
  • 4篇血栓形成
  • 4篇静脉
  • 4篇静脉血
  • 4篇静脉血栓
  • 4篇静脉血栓形成
  • 4篇成形术
  • 3篇动脉分叉
  • 3篇动脉分叉部
  • 3篇支架成形术
  • 3篇深静脉
  • 3篇深静脉血栓
  • 3篇锁骨
  • 3篇锁骨下
  • 3篇下肢深静脉
  • 3篇下肢深静脉血...
  • 2篇地平
  • 2篇血管内支架

机构

  • 8篇胜利油田中心...
  • 4篇滨州医学院
  • 1篇日照心脏病医...

作者

  • 12篇隋守光
  • 12篇肖颖
  • 10篇施洪峰
  • 7篇孙鹏
  • 4篇张晓飞
  • 4篇李海停
  • 3篇李玮
  • 3篇张晓飞
  • 3篇李玮
  • 2篇张伟
  • 1篇丁彩霞
  • 1篇杭鹏
  • 1篇王建波
  • 1篇郭鹏
  • 1篇钟孟飞
  • 1篇高宗恩
  • 1篇王宁
  • 1篇王宁
  • 1篇杨新国
  • 1篇王玉琦

传媒

  • 6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第十届中国介...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单一支架治疗椎、锁骨下动脉分叉部串联狭窄
孙鹏施洪峰隋守光张伟肖颖李海停张晓飞李玮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与尼莫地平在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对比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初步评价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与尼莫地平在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疗效。方法 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标准的VCI患者40例,经全脑血管造影术或头颈部CT血管成像确诊为脑供血动脉狭窄,并达到血管内治疗标准。将患者分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组(支架组,20例)和口服尼莫地平治疗组(尼莫地平组,20例),接受治疗前行认知功能测定,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并于治疗后6 h内和1、3、6个月分别行认知功能测定,观察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支架组与尼莫地平组比较,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个月支架组MMSE评分较尼莫地平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组患者术后6 h内和1、3、6个月的MMSE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尼莫地平组仅在术后6个月的MMSE评分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和口服尼莫地平治疗VCI均有效。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后认知功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尼莫地平治疗则需较长时间才能改善。
孙鹏隋守光施洪峰肖颖李海停张晓飞李玮王宁
关键词: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支架成形术尼莫地平疗效
经皮单一支架治疗椎、锁骨下动脉分叉部串联狭窄的临床研究
孙鹏施洪峰隋守光王建波丁彩霞杭鹏肖颖
该研究为东营市二〇一〇年科技发展指导性计划项目,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医学研究.后循环缺血性疾病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小脑梗死、脑干梗死等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常见病因是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的狭窄和椎动脉起始...
关键词: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手术治疗
Cook腔静脉滤器回收时机探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腔静脉滤器(VCF)Gunther Tulip和Cook Celcet回收的合适时机。方法 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共为58例患者施行VCF植入术,其中植入Gunther Tulip和Cook Celcet分别为13例和31例,有21例患者遵嘱在3个月内复诊接受回收术。结果 21例患者中19例VCF顺利回收,Gunther Tulip(平均植入54.4 d,最长79 d)顺利回收3例,失败2例;Cook Celcet(平均植入37.6 d,最长67 d)顺利回收16例,回收成功率100%。结论尽管有较多VCF长时间留置仍能安全回收的病例,但尽早行回收术有助于提高VCF回收率。Cook Celcet似乎是更好的选择,但较昂贵。
施洪峰肖颖隋守光邓益民李玮张晓飞钟孟飞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腔静脉滤器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疗进展被引量:2
2018年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是起源于胰腺内分泌部的罕见脾瘤,发病率低,且具有恶变倾向,故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目前主要依据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来诊断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手术是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其他治疗方法包括化疗、肽受体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和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本文结合新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试验,对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郭磊张晓飞肖颖路建宽隋守光
关键词:胰腺肿瘤神经内分泌瘤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经静脉和动脉途径溶栓比较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对比分析经肠系膜上静脉导管溶栓和经肠系膜上动脉导管溶栓治疗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MVT)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收治的32例急性SMVT患者,其中23例接受经皮肝穿刺肠系膜上静脉导管溶栓治疗(经静脉溶栓组),9例接受经皮股动脉穿刺肠系膜上动脉导管溶栓治疗(经动脉溶栓组)。结果 28例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其中经静脉溶栓组患者22例,经动脉溶栓组患者6例。CTA检查显示经静脉溶栓组17例患者肠系膜上静脉血流大部分再通,经动脉溶栓组仅有3例大部分再通。经静脉溶栓组导管溶栓操作时间和曝光时间均明显长于经动脉溶栓组。结论经肠系膜上静脉导管溶栓及经肠系膜上动脉导管溶栓均为治疗急性SMVT的有效方法,前者临床效果更加理想,后者在操作上更为简便。
李玮高宗恩隋守光肖颖施洪峰张晓飞商静
关键词: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溶栓
瑞替普酶、尿激酶经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1
2013年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rPA)与尿激酶(uK)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ADVT)溶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自2008年12月-2012年5月对40例ADVT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0例。2组均采用导管溶栓术(CDT),A组给予rPA每日20Mu,B组给予UK每日50万-60万U溶栓,同时加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观察疗效的临床指标、过敏反应及出血并发症等。结果rPA组溶栓总有效率为100%,UK组总有效率为9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A溶栓起效迅速,较UK具有良好的时效性。两组的过敏反应及出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PA和UK都是治疗ADVT疗效肯定、安全的溶栓药物,rPA溶栓起效迅速,较UK具有良好的时效性。
隋守光王世礼孙鹏肖颖施洪峰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瑞替普酶尿激酶导管溶栓
经皮单一支架治疗椎动脉、锁骨下动脉分叉部串联狭窄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初步评价经皮单一支架治疗椎动脉、锁骨下动脉分叉部串联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9年2月至2010年4月对7例椎动脉、锁骨下动脉分叉部串联狭窄患者,在置入脑保护装置下进行了经皮单一支架治疗椎动脉、锁骨下动脉分叉部2处狭窄。所有患者均作定期随访,以临床症状、多普勒超声评估治疗效果并观察有无再狭窄。结果本组7例患者即时成功率100%,椎动脉和锁骨下动脉残余狭窄均小于10%,无手术相关并发症,3~15个月的临床随访,多普勒超声检查未发现再狭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脑缺血发作及新发脑梗死。结论经皮单一支架治疗椎动脉、锁骨下动脉分叉部串联狭窄技术上是可行的,与其他技术相比,可操作性强,安全性高,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孙鹏隋守光张伟施洪峰肖颖李海停张晓飞
关键词:椎动脉狭窄锁骨下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
O-MAR重组在减少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金属伪影的价值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O-MAR算法重组在减少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金属伪影的效能。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行CT血管造影(CTA)复查的连续性患者28例,19例行颈、脑动脉CTA扫描,9例单纯脑动脉CTA扫描,分别获取颅底至颅顶层面常规迭代重组图像及O-MAR算法重组图像。将常规迭代重组图像设置为A组,O-MAR算法重组图像设置为B组。由一名影像诊断医师对两组图像弹簧圈植入物中间层面,选取3处伪影较重区域进行测量并记录CT值的标准差(SD),取SD平均值,进行配对t检验;由两名影像诊断医师依据弹簧圈本身形态及周围软组织的可识别度,独立对两组图像进行主观评分(4分法),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A组平均SD值108.46±39.74,远高于B组的43.33±18.71,两组图像S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图像质量主观评分:A组(0.76±0.67)分,B组(2.33±0.80)分,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O-MAR算法重组能有效减少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金属伪影。
宋殿行郭鹏王玉琦杨新国肖颖隋守光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颅内栓塞金属伪影
介入治疗髂、股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髂、股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7月至2009年4月,应用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FTA)及支架置入术治疗下肢髂、股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17例17条患肢。结果 13支髂、股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成功行PTA及支架置入术,手术开通率76.5%(13/17),4条患肢行内科保守治疗。术后踝肱指数(ABI)、趾端皮肤温度(TT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ABI、TT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TA及支架置入术是治疗下肢髂、股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的有效方法。
隋守光孙鹏王世礼张伟肖颖施洪峰李玮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血管成形术球囊支架置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