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窦国睿

作品数:29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会议论文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4篇机械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5篇血管
  • 14篇新生血管
  • 13篇视网膜
  • 13篇网膜
  • 11篇细胞
  • 10篇视网膜脱离
  • 10篇脉络膜
  • 9篇信号
  • 9篇NOTCH信...
  • 7篇新生血管生成
  • 7篇血管生成
  • 7篇脉络膜新生血...
  • 6篇通路
  • 5篇信号通路
  • 5篇源性
  • 5篇内皮
  • 5篇孔源性
  • 5篇孔源性视网膜...
  • 5篇巩膜
  • 5篇巩膜外垫压

机构

  • 26篇第四军医大学...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29篇窦国睿
  • 23篇王雨生
  • 11篇苏晓娜
  • 10篇田超伟
  • 6篇李曼红
  • 4篇张自峰
  • 3篇蔡岩
  • 3篇李娜
  • 2篇张萍
  • 2篇张朝霞
  • 2篇石圆圆
  • 2篇韩骅
  • 2篇晏贤春
  • 2篇张鹏
  • 1篇李金莲
  • 1篇王海燕
  • 1篇朱燕妮
  • 1篇马吉献
  • 1篇惠延年
  • 1篇侯慧媛

传媒

  • 2篇临床眼科杂志
  • 2篇眼科新进展
  • 2篇中华眼底病杂...
  • 2篇第三届中国眼...
  • 1篇眼科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医院管...
  • 1篇国际眼科纵览
  • 1篇中国科学:生...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陕西省医学会...
  • 1篇第十四届西北...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otch信号通路在脉络膜新生血管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脉络膜新生血管可见于多种眼部疾病,是引起视力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近期多项研究表明,Notch信号在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发生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作为相邻细胞间的信号转导通路,Notch信号途径可参与血管形成中的多个步骤,并与多种细胞及多种信号通路发生交互作用.因此,揭示Notch信号在脉络膜新生血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对该类疾病的发生机制和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李娜窦国睿王雨生
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NOTCH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观察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3年3月间在我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56例(56只眼)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27只眼),女29例(29只眼)。年龄7~77岁,平均47.5岁。病史2 d^6个月。所有视网膜脱离患者均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前视力:光感~指数者34只眼,0.02~<0.1者10只眼,0.1~<0.2者6只眼,0.2~<1.0者6只眼。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分级:PVRB级37只眼,PVRC1~C3级16只眼,PVRD级3只眼。术前26只眼发现明确视网膜裂孔(其中黄斑裂孔或黄斑裂孔合并有周边孔的5只眼,其余21只眼)。33只眼后囊膜完整,23只眼后囊膜不完整或悬韧带离断(4只眼伴有人工晶状体偏移)。行巩膜外垫压(或联合环扎)9只眼,占16.1%。单纯玻璃体内注气1只眼,占1.8%。玻璃体切割手术46只眼,占82.1%,其中硅油填充38只眼(67.9%),长效气体C3F8填充8只眼(14.3%)。玻璃体手术中5只眼术中人工晶状体取出。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2年。最终矫正视力:光感~指数者25只眼,0.02~<0.1者16只眼,0.1~<0.2者8只眼,0.2~<1.0者7只眼。行巩膜外垫压(或联合环扎)的9只眼中8只眼视网膜复位良好,1只眼视网膜复位不良再次行玻璃体手术并硅油填充后复位。单纯玻璃体内注气的1只眼视网膜复位良好。玻璃体手术并硅油填充的38只眼中3只眼术后2周内硅油进入前房,行前房穿刺部分硅油取出后前房仍有硅油滴,3个月后硅油完全取出。最终12只眼取出硅油,其中11只眼视网膜复位良好,1只眼视网膜脱离复发再次硅油注入后视网膜仍复位不良硅油维持。26只未取出硅油者4只眼视网膜复位不良,其余患者硅油未见明显乳化,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玻璃体手术并C3F8填充的8只眼中,7只眼视网膜复位良好,1只眼视网膜复位不良再次硅油填充复位。一次手术后50只眼(89.2%)视网膜复位良
王雨生田超伟窦国睿李曼红张自峰
关键词: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
Notch信号通路在脉络膜新生血管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研究背景】 新生血管生成是眼内新生血管疾病,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
窦国睿
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NOTCH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内皮祖细胞
文献传递
放液在硅油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外垫压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放液在硅油眼复发性视网膜外垫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间在我院住院行巩膜外垫压治疗的27例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后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再次行巩膜外垫压治疗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视...
田超伟王雨生窦国睿苏晓娜
外伤性睫状上皮撕裂并发视网膜脱离六例
2013年
睫状上皮撕裂并发的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脱离中的少见类型,以外伤多见,由于裂孔部位隐匿,且部分病例合并眼部复杂体征,术前诊断困难,常常因裂孔不明确易被误诊为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而贻误治疗时机。本文回顾性分析了6例(6眼)外伤性睫状上皮撕裂并发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特征及治疗效果。
田超伟王雨生窦国睿卢毅娜朱燕妮苏晓娜
关键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伤性并发术前诊断
内皮细胞中Notch信号参与调控脉络膜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及机制
常天芳窦国睿孙嘉星李曼红王雨生韩骅
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在神经系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5年
窦国睿刘涛李金莲
关键词:神经系统PAG特异性标记物谷氨酰胺酶兴奋性神经递质抑制性神经递质
临床技能竞赛对军医学员眼科实践培训的启示被引量:3
2015年
目前许多军队教学医院承担着军医学员临床实习及规范化培训的任务。眼科专业特点导致军医学员在眼科临床实践中存在一定程度主动性不强。加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逐渐不适应我国当前的医疗体制和医学教学需求,而临床技能竞赛成为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本院眼科自2012年即采用传统眼科教学与临床技能竞赛教学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学员在竞赛中屡获佳绩的同时,临床教学质量得到提高。通过介绍本院以临床技能竞赛为契机逐渐形成的眼科学临床实践培训模式,以期为新形势下对军医学员眼科实习的教学提供借鉴。
窦国睿蔡莉王雨生
关键词:眼科学医学教学
内皮细胞靶向的可溶性人源Delta-like 4抑制生理性与病理性眼部血管新生被引量:1
2015年
Notch信号通路在血管新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治疗病理性血管新生的关键靶标.Notch信号通路的激活与抑制均可阻抑血管新生,但由于体内长期抑制Notch信号通路会导致血管瘤等严重毒副反应,通过激活Notch信号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可能更具临床应用价值.然而,目前缺乏可在体内高效活化Notch信号通路的Notch配体.在众多的Notch配体中,Delta-like4(Dll4)特异性表达于血管内皮组织,对血管新生具有关键调控作用.本研究表达并纯化了新型可溶性人源Notch配体h D4R,其由人源Delta-Serrate-Lag-2片段和内皮细胞靶向的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基序组成.实验证实,h D4R可通过其RGD基序与内皮细胞结合,并可有效激活内皮细胞中的Notch信号.平面管腔形成实验和微球萌出实验显示,h D4R能在体外显著抑制血管新生.更为重要的是,h D4R能在体内有效抑制新生鼠视网膜血管新生和激光诱导的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综上所述,本研究发明了一种能显著抑制体内外血管生成的可溶性Notch配体h D4R,为治疗过度血管新生性相关疾病提供了新的手段.
晏贤春杨子岩陈衍张毓飞王莉李娜窦国睿刘瑗段娟丽冯蕾韩骅张萍
关键词:血管新生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
整合素αvβ3在SDF-1/CXCR4介导的脉络膜新生血管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表达的整合素αvβ3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derived factor-1,SDF-1)/趋势化因子受体4(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调控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生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1)体内动物实验:采用激光诱导C57BL/6J小鼠CNV模型,实验分为4组:单纯CNV组(对照组)、CNV后立即玻璃体内注射SDF-1组(SDF-1组)、CNV后立即玻璃体内注射SDF-1+CXCR4抑制剂AMD3100组(SDF-1+AMD3100组)和CNV后立即玻璃体内注射SDF-1+αvβ3抑制剂SB273005组(SDF-1+SB273005组)。实时定量PCR观察小鼠激光诱发CNV后1 d、3 d、5 d、7 d、10 d、14 d CXCR4和αvβ3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观察4组处理后CNV局部及内皮细胞上αvβ3的表达;OCT观察4组处理后CNV中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层隆起高度。(2)体外细胞实验:Western blot检测正常对照组、Si-CXCR4敲减组和Si-NC模拟敲减组RF/6A细胞中CXCR4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对照组、SDF-1组、SDF-1+AMD3100组、SDF-1+Si-NC组和SDF-1+Si-CXCR4组中整合素αvβ3蛋白的表达。Transwell检测正常对照组、SDF-1组、SDF-1+AMD3100组和SDF-1+SB273005组的细胞迁移能力。结果 (1)体内动物实验:实时定量PCR显示随着CNV诱导后时间的增加,CXCR4 mRNA和整合素亚基β3 mRNA表达开始增加,CXCR4 mRNA在CNV后3 d表达量最高(4.263±0.464),β3 mRNA在CNV后7 d表达量最高(3.678±0.364),随后开始下降。免疫荧光结果显示:SDF-1组β3荧光强度显著增加,β3/CD31比率也明显增加,显著高于CNV对照组(P<0.01);而SDF-1+AMD3100组和SDF-1+SB273005组β3荧光强度和β3/CD31比率显著减弱(P<0.05)。OCT显示SDF-1组RPE层的隆起明显升高(135.503±10.301)μm,显著高于CNV对照组(94.443±12.156)μm(P<0.05);而SDF-1+AMD3100组和SDF-1+SB273005组RPE隆起的高度显著降低(95.283±20.062)μm和(99.807±10.403)μm(P<0.05)。(2)体外细胞实验:SDF-1组和SDF-1+Si-NC组整合素亚基β3蛋白的表达均升高(1.301±0.043)、(
吕洋王雨生窦国睿李曼红常天芳孙嘉星徐文芹胡至察程子芳
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SDF-1/CXCR4整合素ΑVΒ3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