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雨生

作品数:678 被引量:2,078H指数:21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1篇期刊文章
  • 25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43篇医药卫生
  • 8篇机械工程
  • 8篇文化科学
  • 5篇生物学
  • 4篇电子电信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77篇网膜
  • 276篇视网膜
  • 183篇血管
  • 169篇细胞
  • 134篇新生血管
  • 131篇脉络膜
  • 110篇病变
  • 97篇上皮
  • 94篇视网膜病
  • 92篇视网膜病变
  • 91篇色素上皮
  • 89篇脉络膜新生血...
  • 84篇视网膜色素
  • 79篇网膜色素上皮
  • 78篇视网膜色素上...
  • 67篇上皮细胞
  • 60篇玻璃体
  • 58篇色素上皮细胞
  • 57篇黄斑
  • 54篇视网膜色素上...

机构

  • 660篇第四军医大学...
  • 27篇第四军医大学
  • 11篇西安市北方医...
  • 7篇第四军医大学...
  • 5篇温州医学院
  • 5篇西安市第四医...
  • 4篇华西医科大学...
  • 4篇南京军区南京...
  • 4篇榆林市第一医...
  • 3篇北京化工大学
  • 3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商洛市中心医...
  • 3篇武警湖南总队...
  • 2篇北京军区总医...
  • 2篇华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解放军第45...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72篇王雨生
  • 168篇惠延年
  • 123篇张鹏
  • 97篇胡丹
  • 95篇王海燕
  • 84篇张自峰
  • 63篇马吉献
  • 53篇赵炜
  • 50篇李曼红
  • 50篇苏晓娜
  • 45篇蔡莉
  • 45篇郭长梅
  • 37篇田超伟
  • 34篇侯慧媛
  • 34篇朱洁
  • 33篇杜红俊
  • 29篇李夏
  • 26篇杨秀梅
  • 24篇李蓉
  • 23篇窦国睿

传媒

  • 84篇国际眼科杂志
  • 78篇中华眼底病杂...
  • 75篇眼科新进展
  • 27篇陕西省医学会...
  • 22篇国际眼科纵览
  • 2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9篇第四军医大学...
  • 19篇中国眼底病论...
  • 17篇眼科研究
  • 15篇中华实验眼科...
  • 14篇眼科
  • 13篇临床眼科杂志
  • 10篇第三届中国眼...
  • 9篇中华眼视光学...
  • 9篇第十四届西北...
  • 8篇中华医学会第...
  • 6篇眼外伤职业眼...
  • 6篇中国实用眼科...
  • 4篇西北医学教育
  • 4篇中国眼底病论...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18
  • 18篇2017
  • 40篇2016
  • 26篇2015
  • 37篇2014
  • 48篇2013
  • 34篇2012
  • 71篇2011
  • 40篇2010
  • 73篇2009
  • 43篇2008
  • 59篇2007
  • 50篇2006
  • 29篇2005
  • 26篇2004
  • 21篇2003
  • 4篇2002
  • 9篇2001
6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电镜原位包埋的改良方法被引量:3
1997年
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电镜原位包埋的改良方法王雨生严密杨果利用电子显微镜研究培养细胞的超微结构,是了解细胞正常形态、各种因素的对细胞的影响以及细胞鉴定的重要手段之一。常规固定包埋技术已广泛应用,但不适宜于单层培养细胞[1]。我们在实验中摸索出一...
王雨生严密杨果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电镜包埋
整合素在脉络膜新生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2009年
整合素是一类异二聚体家族,作为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受体,选择性表达于激活的内皮细胞的有腔和无腔表面,参与内皮细胞的移行、增生、分化和毛细血管样管腔结构的形成,并最终形成新生血管。在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整合素与多种细胞因子如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等,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协同作用,介导细胞向细胞间和ECM的移行和黏附,并调控细胞周期。整合素及其ECM配体的结合引发一系列复杂的胞内级联信号,包括黏着斑激酶的酪氨酸磷酸化、细胞内钙离子水平增加、细胞周期蛋白合成以及早期基因表达等;阻断整合素及其配体的作用能抑制细胞生长或诱导细胞凋亡。已有的研究结果提示,整合素可能是未来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有效靶点之一。
张楚王雨生
关键词:整合素脉络膜新生血管细胞外基质
60例儿童眼球穿通伤的临床治疗观察
李曼红张自峰王雨生
Notch信号通路在脉络膜新生血管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脉络膜新生血管可见于多种眼部疾病,是引起视力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近期多项研究表明,Notch信号在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发生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作为相邻细胞间的信号转导通路,Notch信号途径可参与血管形成中的多个步骤,并与多种细胞及多种信号通路发生交互作用.因此,揭示Notch信号在脉络膜新生血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对该类疾病的发生机制和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李娜窦国睿王雨生
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NOTCH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重视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疗法在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治疗应用中的问题被引量:6
2010年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疗法的应用是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治疗中的重大突破,但作为一种新兴疗法,其疗效持久性、药物副作用、药物选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正逐步显现。充分认识该疗法的局限性以及应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副作用,加强临床监测,提倡个体化治疗,以提高其疗效和安全性是值得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王雨生侯慧媛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贝伐单抗眼液对兔眼角膜新生血管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Avastin)滴眼液对兔眼碱烧伤或缝线诱导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 54只家兔分别以碱烧伤法(27只)和缝线法(27只)诱导角膜新生血管模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再分为3组:Avastin眼液组、复方硫酸新霉素眼液组和生理盐水组。各组均于诱导后第7天给予相应药物滴眼,4次.d-1,共14d。造模后第7天、第21天、第28天、第56天计算角膜新生血管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角膜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角膜组织中VEGF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房水内VEGF蛋白表达。结果碱烧伤后第21天、第28天、第56天Avastin眼液组和复方硫酸新霉素眼液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明显较生理盐水组短而稀疏,其中3个不同时间点Avastin眼液组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分别为(26.16±7.02)mm2、(29.71±10.43)mm2、(26.10±10.72)mm2,均明显小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缝线后第21天、第28天、第56天时Avastin眼液组新生血管面积分别为(18.26±3.88)mm2、(37.24±3.16)mm2、(40.16±3.38)mm2,均明显小于复方硫酸新霉素眼液组和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碱烧伤或缝线诱导后第21天,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Avastin眼液组角膜上皮层VEGF蛋白表达较生理盐水组均减弱,基质层新生血管较少;RT-PCR显示造模后第21天和第28天时,Avastin眼液组兔角膜组织内VEGFmRNA的表达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而造模后第56天时,Avastin眼液组和复方硫酸新霉素眼液组VEGFmRNA的表达均较生理盐水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LISA结果显示Avastin眼液组在碱烧伤和缝线诱导后第21天,房水VEGF蛋白含量分别为(81.0±8.7)ng.L-1、(110.0±9.0)ng.L-1,均明显低于复方硫酸新霉素眼液组和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 Avastin滴眼液能有效地抑制兔眼�
常岩蔡莉王雨生王海燕李曼红
关键词:贝伐单抗角膜新生血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观察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3年3月间在我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56例(56只眼)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27只眼),女29例(29只眼)。年龄7~77岁,平均47.5岁。病史2 d^6个月。所有视网膜脱离患者均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前视力:光感~指数者34只眼,0.02~<0.1者10只眼,0.1~<0.2者6只眼,0.2~<1.0者6只眼。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分级:PVRB级37只眼,PVRC1~C3级16只眼,PVRD级3只眼。术前26只眼发现明确视网膜裂孔(其中黄斑裂孔或黄斑裂孔合并有周边孔的5只眼,其余21只眼)。33只眼后囊膜完整,23只眼后囊膜不完整或悬韧带离断(4只眼伴有人工晶状体偏移)。行巩膜外垫压(或联合环扎)9只眼,占16.1%。单纯玻璃体内注气1只眼,占1.8%。玻璃体切割手术46只眼,占82.1%,其中硅油填充38只眼(67.9%),长效气体C3F8填充8只眼(14.3%)。玻璃体手术中5只眼术中人工晶状体取出。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2年。最终矫正视力:光感~指数者25只眼,0.02~<0.1者16只眼,0.1~<0.2者8只眼,0.2~<1.0者7只眼。行巩膜外垫压(或联合环扎)的9只眼中8只眼视网膜复位良好,1只眼视网膜复位不良再次行玻璃体手术并硅油填充后复位。单纯玻璃体内注气的1只眼视网膜复位良好。玻璃体手术并硅油填充的38只眼中3只眼术后2周内硅油进入前房,行前房穿刺部分硅油取出后前房仍有硅油滴,3个月后硅油完全取出。最终12只眼取出硅油,其中11只眼视网膜复位良好,1只眼视网膜脱离复发再次硅油注入后视网膜仍复位不良硅油维持。26只未取出硅油者4只眼视网膜复位不良,其余患者硅油未见明显乳化,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玻璃体手术并C3F8填充的8只眼中,7只眼视网膜复位良好,1只眼视网膜复位不良再次硅油填充复位。一次手术后50只眼(89.2%)视网膜复位良
王雨生田超伟窦国睿李曼红张自峰
关键词: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
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治疗观察被引量:26
2004年
目的:分析综合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连续收治的真菌性角膜溃疡76例(76眼),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病灶刮除、100g/L碘酊烧灼、结膜瓣覆盖和穿透性角膜移植等方法综合治疗。随访3mo,依角膜病灶变化判定疗效。结果:治愈64例(84%),显效7例(9%),有效2例(3%),无效3例(4%),总有效率96%。结论:应用药物治疗为主,辅以其它综合治疗,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安全、有效。
张红王雨生惠延年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溃疡病灶刮除碘酊烧灼
内皮素刺激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自分泌被引量:3
2007年
以往实验发现,在人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液中和检测出内皮素(ET-1)的含量增生膜中的表达,说明ET-1参与了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形成。ET-1可以刺激自身的分泌,是一种正反馈调节,可以激活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级联反应途径转录ET-1 mRNA。我们对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经ET-1的刺激,观察其自身的分泌和调节,现报告如下。
王建洲惠延年王雨生张鹏侯旭马吉献1
关键词:内皮缩血管肽1
低剂量甲氨蝶呤联合糖皮质激素疗法对复发性葡萄膜炎患者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蔡莉王雨生高玮
共6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