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艳
- 作品数:44 被引量:129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直接MAIPA对免疫性和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鉴别诊断价值的研究
- 目的:检测免疫性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评价该方法在免疫性和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各种血小板减少症患者145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89例,年龄19~63岁(...
- 秦平侯明孙建芝芦璐石艳朱媛媛李丽珍彭军张茂宏
- 文献传递
- 直接MAIPA对免疫性和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鉴别诊断被引量:19
- 2005年
- 目的 检测免疫性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评价该方法在免疫性和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改良直接单克隆抗体俘获血小板抗原技术(MAIPA)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GPⅠb和GPⅠa/Ⅱa)特异性自身抗体。结果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自身抗体阳性率 ( 76. 4% )显著高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3. 6% ) (P<0. 05)。直接MAIPA诊断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敏感性为 76. 4%,特异性为 96. 4%,阳性预测值为 97. 1% 。GPⅡb/Ⅲa特异性自身抗体阳性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计数与自身抗体吸光度比值呈显著负相关(r=-0.338,P<0. 05)。结论 直接MAIPA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对于鉴别免疫性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有一定意义。
- 秦平侯明孙建芝芦璐石艳朱媛媛李丽珍张茂宏
-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异性自身抗体血小板膜糖蛋白
- 核苷酸剪切修复酶XPD基因多态性与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风险的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本研究探讨核苷酸剪切修复基因XPD基因多态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发病风险的关系。以309名NHL患者和305名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技术检测XPDG23591A、A35931C位点的基因多态,并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不同基因型与NHL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表明,XPDG23591A和A35931C基因多态性与NHL发生无显著相关性。进一步将NHL分为滤泡性淋巴瘤(FL)、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其他B细胞-NHL和T细胞-NHL4大类分析显示,在4类NHL中XPD23591位点变异基因型GA+AA型频率分别为16.3%、18.0%、10.5%、18.4%,对照组为12.5%。携带A变异基因型者发生各类NHL危险度(OR值)分别约为每GG型的1.43、1.58、0.89和1.50倍,但各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4类NHL中XPD35931位点变异基因型AC+CC型频率分别约为15.2%、15.8%、18.4%、12.5%,与对照组11.5%相比,变异基因型频率有所增加,携带C变异基因型者发生各类NHL危险度分别约为AA型的1.41、1.48、1.75和1.12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中国山东地区汉族人群中XPDG23591A、G35931C位点基因多态性与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无关。
- 宋宝祝敬燕刘杰王哲海石艳吕丽燕郑燕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XPD基因基因多态性单核苷酸
- 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关抗体的研究被引量:13
- 2003年
- 目的 探索对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AITP)诊断特异和敏感的实验方法。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俘获血小板抗原技术 (MAIPA技术 )并加以改进 ,对比检测血小板洗脱液和血浆中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结果 AITP患者血浆游离抗血小板膜糖蛋白 (GPⅡb Ⅲa、GPⅠb Ⅸ )抗体总阳性率为 38.89%(5 4例中 2 1例 ) ,洗脱血小板表面抗血小板膜糖蛋白 (GPⅡb Ⅲa、GPⅠb Ⅸ )抗体总阳性率为 6 8.5 2 %(5 4例中 37例 )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校正 χ2 =19.39,P <0 .0 0 5 )。原发AITP组血浆游离及洗脱血小板表面抗血小板糖蛋白 (GPⅡb Ⅲa、GPⅠb Ⅸ )特异性抗体总阳性率与继发性AITP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AITP患者血小板数量与自身抗体滴度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MAIPA法检测血小板洗脱液中抗血小板糖蛋白抗体在AITP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高度特异性 ,且敏感性较血浆抗体检测显著提高。
- 芦璐侯明石艳秦平彭军朱媛媛张茂宏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FcγRs在ITP中的表达及大剂量地塞米松对其调控作用研究
- 研究背景:ITP是最经典的一种FcγRs介导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迄今为止,尚未有HD-DXM对ITP患者FcγRs系统影响的报道。目的:检测初诊活动性ITP患者HD-DXM治疗前后、健康对照单核细胞FcγRI、II(...
- 刘新光马士卉孙琳朱媛媛石艳秦平侯明彭军
- 文献传递
- 难治性ITP合并美罗华相关血清病反应一例
- 目的 青年女性,反复皮肤瘀斑并月经增多六年,当地诊断为ITP,曾应用大剂量地塞米松、IVIG、rhTPO、美罗华、小剂量地西他滨等药物治疗,仅美罗华治疗后达PR,疗效维持3 个月后复发,转来我院.2、入院后检查:血常规:...
- 王琳张晓琳石艳宋强侯明
- 霉酚酸酯治疗激素耐药的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初步研究
-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在激素耐药的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选取21例激素耐药的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年龄22~65岁,平均31岁)入试验组。霉酚酸酯每日口服1.5~2g,至少口服12周。...
- 冀学斌侯明彭军石艳张春青赵川莉秦平张茂宏
- 文献传递
- 霉酚酸酯治疗激素耐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和机制研究被引量:14
- 2003年
- 侯明冀学斌彭军张春青李杰赵川莉秦平石艳张茂宏
-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激素霉酚酸酯免疫抑制剂
- 地西他滨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失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的疗效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评估地西他滨(DAC)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失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5年11月至2021年6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液科接受DAC治疗(5 mg·m^(-2)·d^(-1)×3 d静脉滴注,至少应用3个疗程,每疗程间隔3~4周)的61例糖皮质激素治疗失败ITP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1例患者中,男20例,女41例。中位年龄45(15~81)岁。糖皮质激素依赖43例,无效18例。DAC治疗后,12例(19.67%)患者获得完全反应(CR),16例(26.23%)有效(R),总有效(OR)率为45.90%(28/61)。DAC治疗OR组(28例)与无效组(NR,33例)比较,糖皮质激素的反应性(依赖或无效)、治疗前血小板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789,P=0.003;z=-2.416,P=0.016)。糖皮质激素依赖组与糖皮质激素无效组比较,DAC治疗2、3疗程后血小板计数较高(P=0.032、0.024);DAC治疗1、2、3疗程OR率比较,糖皮质激素依赖组均高于糖皮质激素无效组(P=0.042,P=0.012,P=0.029)。糖皮质激素依赖与DAC疗效具有明显相关性(OR=9.213,95%CI 1.937~43.820,P=0.005)。结论 DAC对于部分糖皮质激素治疗失败的ITP患者具有确切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糖皮质激素依赖、治疗前血小板计数高的患者DAC疗效较好。
- 杨均蕙薛美娟张先雷韦之琛邵琳琳石艳侯明
- 关键词:地西他滨疗效影响因素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被引量:1
- 2007年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罕见的微血管血栓一出血综合征,临床上以30~40岁女性多见,主要表现为发热、出血、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肾损害和神经精神症状,称为TTP五联征,有前三者称为三联征。因Moschcowrtz于1925年首先报道此病,因此该病又称为Moschcowrtz综合征。
- 石艳
-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神经精神症状微血管血栓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