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锋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管仿生人工骨对犬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研究不同微管结构仿生人工骨对犬骨髓基质细胞(BM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仿生人工骨分为正交结构(A组)和同心结构(B组),以磷酸钙骨水泥(CPC)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C组)、单纯CPC(D组)为对照组。梯度密度离心法获取犬骨髓单个核细胞,取第3代与人工骨复合培养。通过荧光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人工骨表面附壁和生长情况;以MTT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检测BMSCs的成骨活性。[结果]细胞在各组人工骨表面黏附、生长,以A、B组数量较多;MTT法检测显示A、B、C组吸光度(A)值大于D组(P<0.05),A、B、C组A值相似(P>0.05);ALP测定显示ALP活性A、B组>C组>D组(P<0.05),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管结构仿生人工骨与犬BMSCs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BMP的良好缓释载体,可以促进犬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方向分化。
- 李爱民王臻连芩李涤尘王超锋张涌泉白峰
- 关键词:磷酸钙骨水泥骨髓基质细胞骨形成蛋白人工骨
- 微管结构仿生人工骨对犬腔隙性松质骨缺损的修复
- 2007年
- 目的建立一种新型松质骨缺损动物模型,同时评价应用纤维增强微管结构仿生人工骨修复该骨缺损的性能。方法成年犬双侧股骨下段分别制备2处直径10mm、深20mm腔隙性松质骨缺损,以正交结构(A)组、同心结构(B)组仿生人工骨修复,设立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C)组、空白(D)组为对照,术后6、12、24周进行影像学、组织学、形态计量学观察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未经治疗的骨缺损不能自行愈合;人工骨修复组6周新生骨开始长人,6、12、24周时A、B、C组的成骨面积比(%)分别为(4.09±0.96)、(6.78±1.27)、(3.10±0.83),(8.98±2.45)、(15.38±2.33)、(4.25±1.03),(19.86±4.57)、(38.25±6.79)、(4.97±0.90);相应各组CPC残留面积比(%)为83.19±3.69、81.93±3.80、86.87±4.48,68.14±5.39、34.59±5.50、75.83±4.51,38.55±4.78、22.20±3.46、62.89±4.31;各组新生骨面积比(%)B>A>C(P<0.01),CPC残留面积比(%)C>A>B(P<0.01)。结论该骨缺损模型稳定、可靠;微管结构仿生人工骨在促进成骨、加快CPC降解速度上优于不具有微管结构的人工骨,同心结构具有最佳成骨和促CPC降解作用。
- 李爱民王臻连芩李涤尘王超锋白峰卢建熙
- 关键词:骨缺损人工骨磷酸钙
- DiI荧光标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与支架材料复合后观察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通过DiI荧光标记后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与β-磷酸三钙(β-TCP)支架复合后的镜下观察,找到一种大块支架材料上活细胞观察的新方法。为组织工程骨的研究提供新的可行性方法。取犬的第3代BMSC消化后分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DiI标记,另一组正常细胞不标记,测定生长曲线。另以相同数量两组细胞同β-TCP材料复合后培养,测定两组细胞贴附率,在第3、7、14天时,测其在β-TCP材料上的增值情况,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连续观察标记后的BMSC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生长曲线基本吻合,两组之间各时间点的细胞计数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细胞与β-TCP材料复合三维共培养后,第3、7、14天细胞增值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荧光显微镜观察染色后的BMSC细胞可见细胞胞膜发出红色荧光呈环状,胞核未着色,显现良好。DiI荧光标记后的BMSC生长增殖,可在荧光显微镜下活体连续观察,在大段不透明支架材料上的细胞观察能作为一种较好的新方法来研究种子细胞与支架材料的相互作用,可以成为组织工程骨研究中的新观察方法推广应用。
- 王超锋王臻徐尚龙李涤尘李爱民白峰
-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DIIΒ-磷酸三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