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臻

作品数:530 被引量:2,337H指数:2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89篇期刊文章
  • 123篇会议论文
  • 10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5篇医药卫生
  • 20篇生物学
  • 14篇机械工程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经济管理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4篇肿瘤
  • 127篇细胞
  • 103篇骨肿瘤
  • 77篇关节
  • 70篇手术
  • 65篇肉瘤
  • 52篇切除
  • 51篇骨肉瘤
  • 50篇外科
  • 48篇缺损
  • 47篇细胞瘤
  • 46篇巨细胞
  • 46篇巨细胞瘤
  • 44篇骨巨细胞瘤
  • 38篇骨缺损
  • 37篇异体
  • 35篇骨移植
  • 34篇膝关节
  • 31篇假体
  • 26篇人工骨

机构

  • 446篇第四军医大学...
  • 81篇西安交通大学
  • 64篇第四军医大学
  • 22篇济南军区总医...
  • 16篇天津医院
  • 11篇南京军区南京...
  • 9篇中国科学院
  • 9篇浙江大学医学...
  • 8篇天津医科大学
  • 8篇解放军总医院...
  • 7篇温州医学院附...
  • 7篇兰州军区乌鲁...
  • 7篇西安市红十字...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兰州军区兰州...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北京军区总医...
  • 3篇海南省人民医...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解放军第17...

作者

  • 525篇王臻
  • 165篇郭征
  • 96篇李靖
  • 91篇栗向东
  • 73篇李涤尘
  • 72篇范宏斌
  • 69篇付军
  • 56篇陈国景
  • 54篇胡蕴玉
  • 35篇彭磊
  • 33篇王林
  • 32篇刘继中
  • 31篇卢秉恒
  • 28篇黄耀添
  • 28篇桑宏勋
  • 28篇石磊
  • 26篇裴延军
  • 22篇李明全
  • 21篇吕荣
  • 19篇滕勇

传媒

  • 40篇中国矫形外科...
  • 39篇中华骨科杂志
  • 30篇第四军医大学...
  • 24篇中国临床康复
  • 16篇中国修复重建...
  • 16篇中国骨肿瘤骨...
  • 15篇中国骨与关节...
  • 13篇中华外科杂志
  • 1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0篇中华实验外科...
  • 10篇第十五届全国...
  • 8篇现代生物医学...
  • 7篇临床肿瘤学杂...
  • 6篇中国机械工程
  • 5篇机械工程学报
  • 5篇中国脊柱脊髓...
  • 5篇中国组织工程...
  • 5篇中国骨与关节...
  • 5篇第五届全国肿...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6篇2017
  • 28篇2016
  • 34篇2015
  • 27篇2014
  • 25篇2013
  • 16篇2012
  • 20篇2011
  • 18篇2010
  • 21篇2009
  • 35篇2008
  • 31篇2007
  • 31篇2006
  • 34篇2005
  • 30篇2004
  • 20篇2003
  • 36篇2002
  • 40篇2001
5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盆肿瘤切除与重建方法的选择
<正>目的评价不同类型骨盆原发性恶性及转移性骨肿瘤外科治疗效果及骨盆环稳定性重建的方法。方法 1996年3月至2006年3月,93例骨盆肿瘤采用en bloc方法进行切除,同时应用不同的技术进行骨盆环稳定性重建。患者中男...
郭征王臻李靖孟国林王哲王海强
文献传递
复合人工骨半膝关节系统的仿生制造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狗股骨下段为实验对象,应用自主开发的图像格式软件处理CT数据,经矢量化后,重建人工关节面、股骨下段三维模型。同时在股骨模型内设计微结构,设计完成后生成STL文件并输入快速成型机加工,关节面树脂模型经精密铸造,获得钛合金假体。人工骨模具内灌装磷酸三钙后烧结,即得到带有微循环系统的人工骨,然后进行动物实验。采用CT扫描资料建立起来的三维模型,形态准确,在这种模型的基础上,研制的复合人工骨半膝关节与周围组织匹配良好,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人工骨具有良好的内部结构,其微管大小220~250μm,微孔大小250~300μm,孔内连接大小50~100μm,保证了其生物活性。提示基于快速成型技术可以快捷地制造出复合大段人工骨的个体化半膝关节系统,其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生物活性,可以进一步进行临床应用研究。
张涛王臻尹庆水张余李涤尘贺健康
关键词:人工骨三维模型仿生制造
钙通道阻滞剂对体外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4
2003年
目的 探讨钙通道阻滞剂对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对照组为不加药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结果 扫描电镜显示维拉帕米可使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变细、变短 ;透射电镜下维拉帕米可以使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核仁缩小 ,内质网萎缩 ,微丝排列改变。结论 维拉帕米可以影响与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及增殖相关的细胞超微结构。
王臻鲁开化郭树忠张琳西黄小锋
关键词:钙通道阻滞剂体外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维拉帕米
恶性骨肿瘤切除骨关节重建术后感染分析被引量:6
1998年
目的控制骨肿瘤切除骨关节重建术的感染。方法对110例四肢恶性骨肿瘤切除骨关节重建术后感染的可能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6种术式术后感染率为11.8%,其中液氮灭活瘤段再植术后感染率最高,达26%,第二高发者为同种异体骨关节置换术,为11.1%,其感染主要表现为慢性感染。结论肢体抢救术式、患者免疫功能状态、抗生素的合理预防应用、排异反应及高质量的护理与术后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
熊文渊王臻段宝玲
关键词:骨肿瘤肿瘤切除关节重建术后感染
内锁髓内钉并异体骨植骨治疗肱骨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 :评价肱骨内锁髓内钉复合异体骨段 (关节 )移植重建肱骨恶性肿瘤所致的大段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肱骨内锁髓内钉复合异体半关节或骨段移植治疗肱骨恶性骨肿瘤 11例 ,随访时间 11~ 3 8个月。结果 :8例植骨愈合 ,2例骨不连 ,1例肿瘤局部复发后截肢。术后总评优良率 63 .6%。植骨延迟愈合及肩关节无力是主要的并发症。结论 :肱骨内锁髓内钉固定牢固 ,复合异体骨段 (关节 )移植允许患者早期活动 ,值得推荐。
刘继中王臻胡蕴玉于会东
关键词:肱骨内锁髓内钉骨重建肱骨肿瘤
正常组织和瘢痕组织中黑色素细胞超微结构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观察正常组织和瘢痕组织中黑色素细胞超微结构的区别 ,探讨在烧 (创 )伤后黑色素细胞在瘢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用 JEM2 0 0 0 - EX型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正常组织和瘢痕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 .结果 透射电镜下可见瘢痕组织中黑色素细胞有较多的黑素小体 ,基底层细胞多为黑色素细胞 ,而且角质细胞内有大量的黑素颗粒 .正常组织中基底层黑色素细胞较少 ,且角质细胞嗜取的黑素颗粒也较少 .透射电镜下培养的瘢痕黑素细胞内有大量的 2~ 3期黑素小体 ,而正常黑色素细胞的黑素颗粒较少 .其它细胞器结构两者无明显差别 .结论 烧 (创 )伤后 ,黑色素细胞生存的微环境发生改变 ,引起黑色素细胞增生、迁移、大量分泌黑素 ,促进瘢痕形成及皮肤色素沉着 .
张琳西郭树忠王臻马显杰黄梅
关键词:黑素细胞超微结构
儿童保留骨骺椎体肿瘤切除手术的临床初步研究
目的 基于我科前期对于儿童四肢及骨盆髋臼"Y"型软骨保留骨骺治疗儿童及青少年骨肿瘤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保留脊柱椎体骨骺切除椎体肿瘤的手术方法,并讨论肿瘤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及脊柱畸形.方法 2005年...
石磊王臻郭征栗向东李靖范宏斌付军李晓康陈国景吴智钢朱皓东
376例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 总结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GCT)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骨巨细胞瘤协作组(天津医院、济南军区总医院、西京医院、浙医二院、南京军区总医院)2000年3月至2014年7月间所有膝关节周围GC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按性别、年龄、发生部位、Campanacci分级、Ennecking分期、周围软组织受侵袭情况、病理性骨折程度和手术方式分别进行统计,分析膝关节周围GCT的临床特征.结果 共收集376例GCT患者,原发302例,复发74例;男198例,女178例;发病年龄12~78岁,平均(35.6±12.8)岁,男性发病平均年龄(37.4±13.2)岁,女性发病平均年龄(33.5±12.0)岁,女性发病年龄明显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膝关节175例(46.5%)、右膝关节201例(5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股骨远端202例(53.7%)、胫骨近端174例(4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瘤体破坏偏心性304例(80.9%),中心性72例(19.1%).未发生骨折261例(69.4%),简单骨折73例(19.4%),复杂骨折42例(11.2%).结论 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点在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间存在差异,Campanacci影像学分级越高,其病理性骨折的发生率、囊外病变比例及采取边缘切除方式的比例就越高.
赵立明徐明胡永成于秀淳王臻叶招明吴苏稼郭军王景华林秾张慧林陈晓鹏
关键词:膝关节骨巨细胞瘤多中心研究
幼儿期骨纤维结构不良的生物学特点被引量:1
1996年
讨论骨纤维结构不良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本文报道16例8岁以下幼儿期骨纤维结构不良,大部分为单灶性,发生于长骨骨干,研究其临床、X 线、组织学表现和组织培养及各种治疗方法。经6个月~12年(6.2年)随访,治愈13例,复发率70%。骨纤维结构不良病变组织增生活跃、复发率高,浸润性生长,具有真性肿瘤特征。同时还根据病变纤维组织增生和化生骨化等病理过程的差别,将该病分为静止型和进展型。幼儿期骨纤维结构不良更具增生活性,多为进展型,应积极处理。
赵金康王臻黄耀添梁戈雷伟晏培松马福成王剑波杜晓川
关键词:骨疾病组织细胞纤维结构不良生物学
骨盆骨巨细胞瘤临床治疗的系统文献综述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分析骨盆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GCT)的好发年龄、发病部位、不同治疗方式的复发率及并发症.方法 在医学常用外文数据库检索“giant cell tumor,pelvis”,在医学常用中文数据库检索“骨巨细胞瘤,骨盆”,时间选取1949至2012年,所有被检索的文献及参考文献均被用于分析,经文题、摘要、全文内容二次筛选,共筛选出38篇文献,将所涉及的骨盆GC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删除重复报告的病例;收集每例入选患者的发病年龄、发病部位、手术方式、随访时间、并发症、复发率及死亡率等.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项研究.结果 筛选出的38篇文献中共165例骨盆GCT患者纳入研究进行系统分析,发病年龄14~73岁,平均33.2岁,高发年龄21~40岁;男、女比例为1∶1.7.发病部位:髂骨区(A区)48例,髋臼区(B区)60例,耻、坐骨区(C区)31例.随访时间1.5~35年,平均9.5年.27例(32.5%,27/83)患者出现治疗并发症,以病灶外整块切除方式进行治疗的患者(13/28)发生率最高;常见并发症为切口内感染、切口延迟愈合.9例(45.0%,9/20)接受单纯病灶放疗的患者术后复发,24例(33.3%,24/72)接受病灶内手术的患者术后复发,5例(35.7%,5/14)接受病灶内手术联合放疗或冷疗的患者术后复发,1例(2.0%,1/51)接受病灶外手术的患者术后复发,总复发率为24.6%(39/158),死亡率为3.2%(5/158).结论 骨盆GCT临床少见,常累及髋臼区(B区),高发年龄为21~40岁,病灶外整块切除术后并发症最为常见,但术后复发率最低,骨盆GCT总体复发率较高,死亡率较低.
郑凯于秀淳胡永成王臻吴苏稼叶招明许宋锋徐明
关键词:骨盆骨巨细胞瘤
共5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