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登高

作品数:72 被引量:211H指数:8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8篇电磁辐射
  • 8篇氨基酸
  • 7篇蛋白
  • 7篇混合氨基酸
  • 6篇微波
  • 6篇小脑
  • 6篇海马
  • 5篇配合物
  • 5篇微波辐射
  • 5篇稀土
  • 5篇稀土配合物
  • 5篇细胞
  • 4篇蛋白质
  • 4篇毒性
  • 4篇受体
  • 4篇微波辐照
  • 4篇免疫
  • 4篇家兔
  • 4篇白质
  • 4篇大鼠海马

机构

  • 64篇第三军医大学
  • 10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西南师范大学
  • 3篇济南军区联勤...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第一军医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南充市卫生防...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济南军区疾病...

作者

  • 71篇王登高
  • 16篇宁竹之
  • 13篇卢晓翠
  • 10篇钟敏
  • 10篇余争平
  • 10篇石凯
  • 8篇索玉兰
  • 7篇张广斌
  • 7篇张彦文
  • 7篇林青
  • 6篇王勇
  • 5篇邓朝晖
  • 5篇王勇
  • 5篇刘乔堡
  • 4篇王颖莹
  • 4篇黄蔚初
  • 4篇张伟
  • 3篇李锋
  • 3篇周文
  • 3篇杨学森

传媒

  • 14篇职业卫生与病...
  • 9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解放军预防医...
  • 4篇中国公共卫生...
  • 4篇解放军医院管...
  • 3篇癌变.畸变....
  • 3篇中华劳动卫生...
  • 3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华医院管理...
  • 2篇中国辐射卫生
  • 2篇医学教育研究
  • 1篇卫生毒理学杂...
  • 1篇生命科学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解放军健康
  • 1篇国外医学(卫...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5篇2000
  • 2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4篇1995
  • 6篇1994
  • 5篇1993
  • 4篇1992
  • 3篇1991
  • 2篇1990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波对TIL及其IL-2Rα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1996年
应用2450MHzCW微波,以不同剂量、不同时段辐照荷瘤鼠,观察微波对TIL细胞及其亚群和IL-2Rα作用。结果发现:不同的微波辐照剂量,其对抗肿瘤免疫作用不尽相同。0.2mw·cm-2微波辐照,属非热效应的剂量,对抗肿瘤免疫无明显作用;2mw·cm-2微波辐照,可使抗肿瘤免疫滞后增强;20mw·cm-2微波辐照,对肿瘤细胞具杀伤作用,但连续辐照8d以上时,则出现抗肿瘤免疫的抑制,提示微波应用于肿瘤治疗时,采用20mw·cm-2微波定量辐照应少于8d。
刘本禄钟敏宁竹之王登高
关键词:微波抗肿瘤免疫IL-2RΑ
电磁辐射对大鼠海马PKC转位和激活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电磁辐射对PKC转位和激活的影响.方法以峰值功率密度为5W/cm^2的微波持续辐照大鼠1,3,5,10,15d,用改良的Takai法检测海马PKC活性,用Western-blot法检测海马AMPA受体磷酸化程度.结果微波辐照后,大鼠海马中的PKC被激活,时间为3~5d,随着辐照时间增加,这种激活形式一直延续至辐照15d;对照组和辐照组各个时相点的AMPA Glu2-Ser880位点的磷酸化程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峰值功率密度为5W/cm^2的微波辐照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可能不涉及PKC-AMPA途径的功能变化.
邓朝晖王登高张蕾钟敏张彦文余争平
关键词:电磁辐射海马蛋白激酶C
神经细胞粘附分子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被引量:6
2004年
神经细胞粘附分子是一类调节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粘附作用的膜表面糖蛋白,主要有NCAM-180、NCAM-140、NCAM-120三种形式,多与PSA结合在一起。在神经系统中,NCAM的表达具有时间和空间特异性,最主要的作用为调节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PSA-NCAM对AMPA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调节蛋白激酶的表达和细胞内Ca2+浓度来实现的。
邓朝晖余争平王登高
关键词:神经细胞粘附分子AMPA受体
HPM辐照后大鼠海马内HSF1功能的辩证变化
目的:提示高功率微波(HPM)辐照对大鼠海马细胞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的影响.方法:以不同剂量HPM辐照大鼠及海马原代培养细胞,并以RF-PCR及免疫组化方法进行检测.结果:不同剂量HPM辐照均不同程度降低HSF ...
张伟王颖莹王登高
关键词:高功率微波微波辐射
文献传递
雷达兵日常作业训练的行为学效应被引量:1
1992年
雷达站存在微波、二氧化碳、通风不良、低照度等有害的环境因子。雷达作业是一种高度紧张的脑体劳动作业。为此,作者采用WHO推荐的行为测试组合和主诉症状调查表观察了23名雷达工作人员的行为变化。累积作业时间大于500h组,出现明显的焦虑紧张情绪状态(P<0.05);错误率显著增加(P<0.001);工效行为明显降低(P<0.05)。接触时间少于200h组,心理行为和功效行为有失常趋向,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雷达兵的行为学效应与雷达操作员的微波作业环境因素和特定的作业性质有关。长期暴露有可能导致行为改变。此外,作者还讨论了WHO推荐的行为测试组合与普通健康调查表在人群非特异症状调查中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行为测试组合较健康调查表更为敏感、可靠和客观。
刘乔堡宁竹之钟敏王登高卢晓翠
关键词:职业卫生微波
氨基酸稀土混配物九十天喂饲对大白鼠繁殖的影响被引量:7
1994年
氨基酸稀土混配物九十天喂饲对大白鼠繁殖的影响卢晓翠,王登高,林青氨基酸稀土混配物(下称混配物)富含氨基酸,对农作物具明显的防病促长效果。以往研究表明混配物对小鼠经口LD50为4284mg/kg,属低毒物质,经28天连续灌胃未见蓄积毒性,也未发现对雄性...
卢晓翠王登高林青
关键词:氨基酸喂饲大白鼠
雷达兵作业训练中增强PWC_(170)机能的研究
1992年
雷达兵因雷达车内空间小、夏热、冬冷、低照度、噪声、微波以及不良微小气候的影响加上工作处于高度紧张状况,易产生脑体疲劳。为此,专门设计了一套“综合锻炼方案”,选取某雷达部队健康青年战士61名,分为三组。测定锻炼6周前后观察组PWC_170值等。结果观察组本底值偏低,锻炼后PWC_170提高了70.5kg.m/min,证明“锻炼方案”经济、实用、易推广,有一定的抗作业脑、体疲劳的能力,受到了雷达部队官兵的欢迎。
石凯王登高王勇林青宁竹之
关键词:PWC170雷达兵
混合氨基酸稀土配合物对大鼠的繁殖与致畸试验
1993年
实验以混合氨基酸稀土配合物(MAR)1428、714、357mg/Kg三个剂量组对大鼠进行90天喂养与繁殖试验,各组的受孕率、产仔总数、出生仔鼠存活率等各项指标均与对照组接近;反映肝功能的生化酶与生化指标都在正常范围;病理切片未见异常。致畸试验结果指示,1428mg/kg剂量组的孕鼠体重增长滞缓,胚胎吸收和死胎率明显增加,仔鼠骨化程度显著低于对照,说明该浓度的MAR对大鼠具有一定的“母体毒性”和“胚胎毒性”效应,714和357mg/kg剂量组在试验中无异常发现。
王登高卢晓翠石凯钟敏索玉兰黎植昌刘炽清宁竹之
关键词:繁殖致畸试验
混合氨基酸稀土配合物的致突性研究被引量:8
1995年
本文采用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微核试验及啤酒酵母菌D7株突变试验研究了农药MAR的致突性,0.8,0.4,0.2LD50各剂量组精子畸变率与阴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MAR对生殖细胞无诱变性。
卢晓翠王登高林青
关键词:配合物致突变性卫生毒理
敢为人先 科学发展保打赢被引量:8
2007年
本文回顾了"十五"以来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建设发展的实践,认为应以解放思想引领科学发展,靠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将技术领先作为发展之本,用管理创新提升发展效益,把保障打赢作为发展归宿。
王登高
关键词:卫勤准备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