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燕

作品数:31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太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麻醉
  • 6篇硬膜
  • 6篇硬膜外
  • 6篇镇痛
  • 5篇手术
  • 5篇氯胺酮
  • 4篇导管
  • 4篇术后
  • 4篇子宫
  • 4篇细胞
  • 3篇凋亡
  • 3篇神经元
  • 3篇苏醒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糖尿病神经
  • 3篇切除
  • 3篇全麻
  • 3篇麻醉效果
  • 3篇脊髓

机构

  • 24篇太和医院
  • 5篇湖北医药学院...
  • 3篇武汉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29篇王燕
  • 9篇李元涛
  • 8篇刘菊英
  • 7篇熊良志
  • 6篇秦成名
  • 5篇许先成
  • 4篇杨京利
  • 3篇柯昌斌
  • 3篇胡云
  • 3篇肖峰
  • 3篇罗向红
  • 2篇冯慧
  • 2篇冯慧
  • 2篇周青山
  • 2篇马国平
  • 2篇周龙
  • 2篇孙艳玲
  • 2篇王贤裕
  • 2篇邓子英
  • 2篇邓琼

传媒

  • 4篇郧阳医学院学...
  • 3篇中华麻醉学杂...
  • 3篇现代医学
  • 2篇淮海医药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广东医学
  • 2篇四川医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陕西中医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在链脲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方法雌性Wistar大鼠31只,3月龄,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n=10)、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组(D组,n=11)和p38MAPK抑制剂组(Ⅰ组,n=10)。D组、Ⅰ组单次腹腔注射链脲菌素65mg/kg制备糖尿病模型。糖尿病模型制备成功后,Ⅰ组尾静脉注射p38MAPK抑制剂SB203580 0.5mg/kg,1次/周,连续4周;C组和D组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4周后,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WT)、左侧坐骨神经传导速率(NCV)、背根神经节(DRG)和脊髓的磷酸化p38MAPK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D组、Ⅰ组MWT下降,NCV减慢,伴有脱髓鞘现象,DRG和脊髓的磷酸化p38MAPK水平升高;与D组比较,Ⅰ组MWT升高,NCV增快,脱髓鞘程度减轻,DRG和脊髓的磷酸化p38MAPK水平下降。结论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形成。
柯昌斌周青山刘菊英许先成王燕
关键词: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糖尿病神经病变神经痛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婴幼儿手术
2003年
目的 :将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婴幼儿手术 ,通过观察患儿呼吸和循环的变化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 ,以评价其用于婴幼儿手术麻醉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拟行浅表手术的婴幼儿3 0例 ,术前 3 0min肌注东茛菪碱 0 .0 0 6mg/kg ,苯巴比妥钠 2mg/kg ,入室前肌注氯胺酮 5mg/kg基础麻醉 ,麻醉首次负荷量异丙酚 2 .5mg/kg ,氯胺酮 1.2 5mg/kg ,麻醉维持用异丙酚 6mg·kg- 1·h- 1,氯胺酮 3mg·kg- 1·h- 1,术中刺激患儿有疼痛反应 ,则追加异丙酚 2 .5mg/kg ,氯胺酮 1.2 5mg/kg。监测静脉应用异丙酚和氯胺酮前后以及术毕停药后心率 (HR)、血压 (BP)、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 )和呼吸频率 (RR)的变化 ,并记录术中及术后发生的并发症。结果 :静脉应用异丙酚和氯胺酮后 1、3、5min平均动脉压 (MAP)明显低于用药前 ,用药后心率减慢 ,除手术开始时切皮刺激心率增快 ,与用药前比较无显著意义外 ,其他时间均明显低于用药前 ,但整个麻醉期间血压和心率仍维持在正常范围 ,无需处理。在持续吸氧条件下 ,围麻醉期SpO2 和RR维持平稳 ,患儿保持自主呼吸 ,不需气管内插管。除 2例术前存在上呼吸道感染未完全控制致术中出现刺激性咳嗽和部分呼吸道梗阻外 ,术中和术后未观察到由麻醉药引起的并发症。?
陈传义刘培斌王燕
关键词:异丙酚氯胺酮婴幼儿静脉麻醉
二种镇痛方法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评价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无痛术的应用也日益增多。现将我院妇产科门诊自 2003年7月1日至12月30日间妇产科门诊用镇痛方法行人工流产术600例效果评价报道如下: 1 宫颈、宫体神经阻滞麻醉 1.1 神经阻滞麻醉(b...
邓子英邓琼王燕
文献传递
硬膜外导管通畅度与子宫切除术患者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关系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硬膜外导管通畅度与子宫切除术患者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关系。方法择期行子宫切除术患者100例,于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头向置管4cm成功后,按满足"从导管注入2ml空气无阻力,且可立即回抽约等量气体"两项条件的不同情况,即不同的硬膜外导管通畅度将患者分为3组:通畅组(A组43例)、基本通畅组(B组32例)、不通畅组(C组25例)。3组均硬膜外给予2%利多卡因5ml,5min后注入混合液14ml。观察患者感觉和运动阻滞效应及麻醉效果。结果3组间感觉阻滞达最高平面所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A组至C组,感觉、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逐渐延长,感觉阻滞所达最高平面逐渐降低;3组间运动阻滞程度、腹部肌肉松弛程度及麻醉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优于B组,B组优于C组。结论硬膜外导管通畅度可预测硬膜外麻醉效果。
熊良志王燕肖峰李元涛秦成名
关键词:硬膜外导管麻醉硬膜外
红藤汤配合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类中药配合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湿热下注型、气滞血瘀型、下焦寒湿型,给予红藤汤(红藤、败酱草、蒲公英、当归、丹参等),加庆大霉素16万单位,地塞米松10mg保留灌肠。结果:痊愈占42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100%。结论:红藤汤保留灌肠配合西药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有协同作用,可提高疗效。
张亚风王燕
氯胺酮对糖尿病大鼠神经功能及神经病理痛的作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氯胺酮对糖尿病大鼠神经功能及神经病理痛的疼痛作用。方法雌性Wistar大鼠24只,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3组(n=8):正常组(N组)、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组(D组)、氯胺酮组(K组)。D组、K组腹腔注射链脲菌素65mg/kg制作糖尿病神经病理痛模型,大鼠自由进食饮水饲养4周。自第5周开始,K组大鼠腹腔注射10mg/kg氯胺酮,1次/d,持续4周。随后测定各组大鼠机械痛阈值(MWT)、神经传导速度(NCV)。并用砂罗铬花青法行神经髓鞘染色和缓冲亚甲蓝法进行尼氏体染色。应用ELISA法测定脊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D组脊髓和DRG神经元的尼氏体体积减小,并且有尼氏体的脱失和溶解。坐骨神经的髓鞘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肿,空泡样变性,结构紊乱和局灶性脱失。K组髓鞘及尼氏体病变明显减轻。与N组比较,D、K组大鼠MWT、NCV、SOD降低,MDA升高(P<0.05);与D组比较,K组大鼠MWT、NCV、SOD升高,MDA降低(P<0.05)。结论氯胺酮通过抗氧化对糖尿病神经病理痛大鼠有神经保护及疼痛治疗作用。
王燕柯昌斌周小峰罗向红李元涛
关键词:糖尿病神经病变疼痛氯胺酮
鞘内注射氯胺酮对坐骨神经结扎大鼠脊髓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IT)氯胺酮对坐骨神经结扎大鼠(CCI)脊髓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6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n=6)仅暴露坐骨神经而不结扎,IT生理盐水20μL;余采用CCI模型。对照组(C组,n=30)IT生理盐水20μL;氯胺酮组(K组,n=30),IT氯胺酮50μg;于术前1d、术后1、3、5、7、14d分别测定抬足和甩尾潜伏期。取L4~6脊髓,采用TUNEL法观察脊髓神经元凋亡。结果坐骨神经结扎后1d可诱发出大鼠机械性触诱发痛和热痛觉过敏。C组、K组术后1d脊髓中开始有少量凋亡神经元出现,凋亡指数于术后3d开始迅速增加,术后5d达峰值,与S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相比较C组,K组大鼠各相应时间点脊髓神经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1),与机械性触诱发痛和热痛觉过敏的减轻相一致(P<0.01)。结论脊髓神经元凋亡参与了CCI大鼠痛敏的形成,此过程与NMDA受体有关。
杨京利马国平罗向红王燕刘菊英
关键词:神经源性痛凋亡氯胺酮鞘内注射
氯胺酮联合吗啡、可乐定用于晚期癌痛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
2009年
目的:探讨吗啡+氯胺酮+可乐定对晚期癌痛的自控镇痛效果。方法:60例三阶梯疗法欠佳的晚期癌症疼痛病人随机均分4组,分别配制吗啡、吗啡+氯胺酮、吗啡+可乐定、吗啡+氯胺酮+可乐定镇痛液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记录第1、3、6、10、15、17、20 d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测量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并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治疗前后的抑郁情绪评估,记录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结果:吗啡+氯胺酮+可乐定组VAS评分和HAMD评分均较其他3组低、不良反应次数最少。结论:吗啡+氯胺酮+可乐定用于晚期癌症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少,安全性高。
王燕李清秦成名刘菊英
关键词:吗啡氯胺酮晚期癌痛硬膜外自控镇痛术
下腹部手术术后不同镇痛方式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2006年
目的:围术期有很多因素抑制机体免疫功能,术后疼痛是其中主要因素之一,比较3种不同的术后镇痛技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2004-01/2005-01下腹部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3组:阿片类药组,自控静脉镇痛组和自控硬膜外镇痛组,每组40例。阿片类药组按需给杜冷丁75mg。自控静脉镇痛组术后立即给予负荷量吗啡3.0~4.0mg,泵设定为:每次按压静脉注射吗啡1mg,锁定时间6~8min。自控硬膜外镇痛组术后连接镇痛泵设定为:每次按压给3mL混和液(1g/L布比卡因注射液+2mg/L芬太尼)锁定时间10min,背景持续给药6mL/h。在术前、术后4,12,24和48h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对患者休息和咳嗽时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0分为无痛,10为极痛。于术后24,48和72h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6浓度。结果:12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目测类比评分比较:术后4,12,24h休息和咳嗽时,自控硬膜外镇痛组目测类比评分均明显低于阿片类药组(P<0.05),术后4h休息和咳嗽时自控硬膜外镇痛组评分明显低于自控静脉镇痛组[(2.8±0.7)和(5.4±1.2)分,(4.8±1.6)和(7.1±1.9)分,q=6.12,7.11,P<0.01]。②各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6含量比较:术后24,48h时,自控硬膜外镇痛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浓度明显低于阿片类药组和自控静脉镇痛组[(2.69±0.67),(3.14±0.78)ng/L比(15.48±3.97),(7.83±1.88)ng/L和(13.29±3.84),(7.65±1.72)ng/L,q=5.18~6.30,P<0.01];术后24,48和72h时,自控硬膜外镇痛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浓度明显低于阿片类药组和自控静脉镇痛组(q=5.11~8.45,P<0.01)。结论: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给药方式镇痛效果较好,而且能抑制血清白介素1和白介素6的水平,对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改善作用。
胡云王燕李元涛
关键词:硬膜外镇痛镇痛方式免疫系统下腹部手术
罗哌卡因分别复合布托啡诺、芬太尼或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比较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分别复合布托啡诺、芬太尼或吗啡用于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应和副作用。方法:120例择期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罗哌卡因+布托啡诺),芬太尼组(罗哌卡因+芬太尼)和吗啡组(罗哌卡因+吗啡),采用LCP模式行PCEA,记录三组患者镇痛药用量、PCA总次数和有效次数、视觉模拟评分(VAS)、下肢运动阻滞评分。结果:与芬太尼、吗啡组相比,布托啡诺组镇痛药用量、PCA总次数和有效次数均降低(P<0.05),术后4、8和12 h VAS评分下降(P<0.05),而芬太尼组和吗啡组间无差异(P>0.05)。三组间运动阻滞评分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布托啡诺组瘙痒、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的发生率低于芬太尼和吗啡组(P<0.05或P<0.01)。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用于PCEA效果良好,副作用少,具良好临床使用价值。
王燕熊良志肖峰周龙王宇
关键词:罗哌卡因布托啡诺芬太尼吗啡自控镇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