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成名

作品数:114 被引量:342H指数:9
供职机构:太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9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07篇医药卫生
  • 9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7篇麻醉
  • 22篇细胞
  • 16篇氯胺酮
  • 15篇胶质
  • 15篇胶质细胞
  • 13篇星形
  • 13篇星形胶质
  • 13篇星形胶质细胞
  • 10篇动脉
  • 9篇异丙酚
  • 9篇糖尿
  • 9篇糖尿病
  • 9篇脊髓背角
  • 9篇背角
  • 8篇星状神经节
  • 8篇星状神经节阻...
  • 8篇神经节
  • 8篇神经节阻滞
  • 7篇疼痛
  • 6篇神经阻滞

机构

  • 83篇太和医院
  • 21篇湖北医药学院...
  • 16篇武汉大学
  • 15篇郧阳医学院
  • 6篇十堰市太和医...
  • 2篇贵阳中医学院...
  • 2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贵阳医学院附...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郧县人民医院
  • 1篇东莞市石龙人...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13篇秦成名
  • 64篇刘菊英
  • 40篇王贤裕
  • 32篇李清
  • 22篇向勇
  • 19篇许先成
  • 16篇朱涛
  • 15篇李元涛
  • 14篇罗向红
  • 11篇全守波
  • 9篇龚兴瑞
  • 9篇刘伯毅
  • 7篇柯昌斌
  • 6篇胡云
  • 6篇陈永梅
  • 6篇郑翔
  • 6篇王燕
  • 5篇杨光
  • 5篇周青山
  • 5篇毛山

传媒

  • 24篇郧阳医学院学...
  • 9篇湖北医药学院...
  • 7篇重庆医学
  • 6篇广东医学
  • 5篇实用医学杂志
  • 4篇浙江临床医学
  • 4篇中华医学教育...
  • 3篇中华麻醉学杂...
  • 3篇颈腰痛杂志
  • 3篇陕西医学杂志
  • 3篇中国医药导刊
  • 2篇中国疼痛医学...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临床麻醉学杂...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1篇2013
  • 5篇2012
  • 11篇2011
  • 9篇2010
  • 13篇2009
  • 16篇2008
  • 11篇2007
  • 7篇2006
  • 8篇2005
  • 6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 2篇1995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网络环境下PBL结合医学模拟教学培养本科生的临床决策能力被引量:5
2011年
现代医学模式下,传统的临床医学教育方式暴露出诸多弊端。以07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发现通过借助网络环境、实施PBL、结合医学模拟教学手段可提升本科生的临床决策能力。
罗向红毛山刘菊英秦成名王贤裕
关键词:本科生临床决策能力PBL医学模拟教学
脊髓小胶质细胞在糖尿病神经痛形成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大鼠糖尿病神经痛模型中脊髓小胶质细胞的活化状态和P物质含量的变化及腹腔注射米诺环素后的效应。方法:48只Wistar雄性大鼠,12只为正常对照组(C组);其余单次腹腔注射STZ制备糖尿病模型。自注射STZ前1 d起,连续29 d,糖尿病大鼠注入米诺环素40 mg/kg(M4组)、20 mg/kg(M2组)、等量PBS(D组)。在注射STZ前1 d、注射STZ后7 d、14 d、21 d、28 d(t1~5)测定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MWT。在t5时处死大鼠取脊髓,免疫组化测定P物质含量,RT-PCR测定小胶质细胞标志性蛋白CR3表达。结果:与C组相比,D组MWT下降,P物质含量降低,CR3 mRNA表达增强(P<0.05);与D组相比,M4组MWT升高,M4组和M2组P物质含量升高,CR3 mRNA表达减弱(P<0.05);与M2组相比,M4组MWT和P物质含量均升高(P<0.05),CR3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神经痛的形成依赖于脊髓内激活的小胶质细胞,P物质在该模型中含量减少,小胶质细胞活化被米诺环素抑制的同时,P物质含量增加并且神经痛得到了改善。
罗向红毛山刘菊英秦成名柯昌斌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米诺环素糖尿病神经痛P物质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炎症痛兔血清白介素-8和间脑c-fos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研究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后福尔马林诱导的兔伤害行为反应、血清白介素-8(IL- 8)的变化和间脑c-fos的表达,旨在探讨SGB对炎症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在兔星状神经节附 近置入导管,一周后,选择恢复健康者24只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A组)、SGB组(B组)和对照组 (C组),每组8只。B组和C组在右前肢足底皮下注射3%福尔马林0.5ml致痛,A组同样部位注射等 量生理盐水。致痛前10min,B组经导管给0.25%布比卡因0.5ml,A和C组给等量生理盐水。致痛前 10min(T0)、致痛后10(T1)、60(T2)和120min(T3)取静脉血,放免法测血清IL-8浓度。致痛2h,灌注固 定,取致痛局部组织和左右侧间脑。采用加权法对伤害行为反应评分,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局部炎症 反应,免疫组化法检测间脑c-fos表达。结果 SGB后福尔马林诱导的Ⅱ期伤害行为反应和局部炎 症反应明显缓解。B组和C组R和T3时点血清IL-8浓度较T0及T1时点显著升高(P<0.01);B组 T2和T3时点血清IL-8浓度明显低于C组同时点(P<0.01)。B组下丘脑c-fos表达明显少于C组(P< 0.01),而B组与C组丘脑c-fos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GB可部分抑制福尔马林诱导 的血清IL-8升高和下丘脑c-fos表达,这可能与其治疗炎症痛的机制有关。
向勇秦成名朱涛刘菊英杨光
关键词:白介素-8
脂氧素受体激动剂BML-111对左向右分流型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压力的影响
2014年
目的观察脂氧素受体激动剂BML-111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压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C组、B1组、B2组,各组大鼠行建立左颈总动脉-颈外静脉吻合,吻合饲养6 w后,B1组每天腹腔注射1 mg·kg-1·d-1BML-111,B2组每天腹腔注射3 mg·kg-1·d-1BML-111,C组每天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4 w。检测平均肺动脉压力(PAMP)、右心室收缩压(RVSP)、右室(RV)/左室(LV)+室间隔(S)、肺小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肺血管纤维化程度比、肺组织和血浆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白介素-8(IL-8)含量。结果 B1组、B2组平均肺动脉压力、右心室收缩压、RV/(LV+S)、肺小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肺小动脉纤维化比ICAM-1和IL-8含量的表达均低于C组(P<0.05)。结论脂氧素受体激动剂BML-111可减轻分流型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压力,可能与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有关。
龚兴瑞陈永梅秦成名许先成王贤裕向勇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压力
脂氧素受体激动剂BML-111对野百合碱诱导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压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脂氧素受体激动剂BML-111对野百合碱(MCT)诱导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压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C组、PH组、B组,PH组和B组大鼠行皮下注射野百合碱50μg/g,C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自野百合碱注射的当日起,B组每天腹腔注射1 mg.kg-1.d-1BML-111连续4周。实验测量指标: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右心室收缩压(RVSP)、右心室(RV)[左室(LV)+室间隔(S)]、肺组织匀浆炎性因子白介素-8(IL-8)、内皮间粘附分子(I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的水平。结果:PH组、B组MPAP、RVSP、RV/(LV+S)、IL-8、ICAM-1、MCP-1的水平高于C组(P<0.05);B组MPAP、RVSP、RV/(LV+S)、IL-8、ICAM-1、MCP-1低于PH组(P<0.05)。结论:脂氧素受体激动剂BML-111可减轻野百合碱诱导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压力,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肺周围组织炎症反应有关。
龚兴瑞秦成名王贤裕许先成向勇
关键词:野百合碱肺动脉高压
硬膜外导管调整对子宫切除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硬膜外导管调整对子宫切除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0例择期行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于L_(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头向置管4cm。对照组直接固定,实验组按照满足"从导管注入2ml空气无阻力,且可立即回抽回约等量气体"两项条件的不同情况评价导管通畅度,如不通畅则调整导管,将导营逐次拔出1cm后(至少保留2cm)重新评价,使导管尽量通畅后固定。两组均硬膜外给予2%利多卡因5ml,5min后注入混合液14ml。观察患者感觉和运动阻滞效应及麻醉效果。结果:两组间感觉阻滞达最高平面所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所达最高平面、运动阻滞程度、腹部肌肉松弛程度及麻醉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导管调整可改善麻醉效果。
许先成熊良志王燕秦成名
关键词:硬膜外导管麻醉麻醉效果
长托宁与曲马多预防经皮肾镜碎石术中寒战反应的效果比较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比较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和曲马多在预防经皮肾镜碎石术中寒战反应的临床效果,探讨两种药物用于经皮肾镜碎石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75例择期行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曲马多组:采用盐酸曲马多1 mg/kg静脉注射;长托宁组:采用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0.5 mg静脉注射;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溶液5 mL静脉注射。3组药物均于硬膜外穿刺前10 min静脉注射。记录各组患者用药前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寒战发生率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者的MAP、HR、SpO2在给药前后无明显差异;曲马多组与长托宁组寒战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曲马多组与长托宁组寒战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曲马多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长托宁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长托宁、曲马多均可有效预防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寒战反应,但长托宁不良反应少,更加安全。
龚小芳赵翔李昊秦成名
关键词:曲马多寒战反应
麻醉恢复室常见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处理
2011年
麻醉后恢复期是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的高发期。随着麻醉技术的提高,术后苏醒期患者的并发症及其处理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为提高患者在麻醉恢复期的安全性,
王贤裕王小平冯慧许先成秦成名刘菊英
关键词:麻醉后恢复室并发症
全麻苏醒期负压性肺水肿1例
2013年
患者,男,21岁,体重52 kg,因上腹痛3 d,加重10 h于2013年5月1日来院就诊.患者既往无心肺疾病史;入院体格检查:全腹腹肌紧张,上腹部压痛、反跳痛明显;腹部立位X线片提示:膈下游离气体,诊断:上消化道穿孔,拟行腹腔镜下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麻醉采用静脉快速诱导,术中泵注丙泊酚加瑞芬太尼,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术中平稳,手术历时1.5 h,共输入平衡液1 000 mL,琥珀酰明胶500 mL.术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意识尚未清醒,患者烦躁不安,呛咳反射活跃,难以耐管,常规吸痰后拔出气管导管.
肖俊伟龚兴瑞罗向红曾文静秦成名
关键词:负压性肺水肿全麻苏醒期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膈下游离气体维持麻醉琥珀酰明胶
急性阿片类药物耐受对大鼠脊髓背角PKA和p-CREB表达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致急性阿片类药物耐受时大鼠脊髓背角PKA和pCREB水平的变化。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80~320g,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n=6)、吗啡组(M组,n=6)、低剂量瑞芬太尼组(R1组,n=6)、高剂量瑞芬太尼组(R2组,n=6)、M组腹腔注射吗啡0.6μg/(kg.min),R1组和R2组分别腹腔注射瑞芬太尼0.8、1.6μg/(kg.min),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时间均为120min。分别在给药前(基础状态)、给药30、60、90、120min时和停药后15、30、45、60min时测定热刺激甩尾潜伏期,并予停药60min后处死,取L4-5脊髓,测定PKA和p-CREB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基础值比较,给药期间M组、R1组和R2组热刺激甩尾潜伏期延长,M组停药后15min时热刺激甩尾潜伏期延长,R1组停药后45min时热刺激甩尾潜伏期缩短,R2组停药后30、45min时热刺激甩尾潜伏期缩短(P<0.05,P<0.01)。与C组相比,M组、R1组和R2组停药60min时PKA水平升高,p-CREB水平升高。(P<0.05,P<0.01)。结论腹腔注射瑞芬太尼可诱发大鼠痛觉过敏,导致急性阿片类药物耐受,其机制可能与p-CREB表达上调有关。
刘勇攀秦成名刘菊英王焱林王贤裕
关键词:吗啡环AMP依赖性蛋白激酶类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