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慧敏

作品数:16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肿瘤
  • 7篇卵巢
  • 5篇恶性
  • 4篇恶性肿瘤
  • 3篇子宫
  • 3篇子宫内膜
  • 3篇组织化学
  • 3篇细胞
  • 3篇免疫
  • 3篇免疫组织
  • 3篇免疫组织化学
  • 3篇内膜
  • 3篇宫内
  • 3篇宫内膜
  • 2篇异位症
  • 2篇预后
  • 2篇妊娠
  • 2篇妊娠期
  • 2篇术后
  • 2篇透明细胞

机构

  • 16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中心妇...
  • 1篇大连市妇产医...

作者

  • 16篇王慧敏
  • 12篇林蓓
  • 10篇李潇
  • 9篇谭明子
  • 6篇张丹晔
  • 5篇高一平
  • 5篇刘娟娟
  • 3篇郭瑞江
  • 2篇朱连成
  • 2篇刘大我
  • 2篇郝莹莹
  • 2篇高健
  • 2篇高嵩
  • 2篇齐跃
  • 2篇张嵩
  • 1篇范玲
  • 1篇任芳
  • 1篇胡珍华
  • 1篇王静
  • 1篇聂鑫

传媒

  • 7篇现代肿瘤医学
  • 3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护理教育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ewis y抗原在卵巢透明细胞癌的表达及意义
王慧敏谭明子李潇于冠楠邓璐高一平高嵩刘娟娟刘大我林蓓
老年住院患者不安全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存在的安全隐患,防范和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方法:列举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可能存在的各项不安全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及整改方案。
王慧敏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一例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王慧敏李潇张雪齐跃刘娟娟林蓓
膜联蛋白A2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检测膜联蛋白(annexin A2,ANXA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ANXA2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6例子宫内膜癌、27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16例正常子宫内膜中ANXA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ANXA2在子宫内膜癌组(96.1%)和非典型增生组(96.3%)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62.5%)(P均<0.05)。ANXA2表达随着FIGO分期增加、分化程度减低而逐渐增加(P<0.05),ER、PR阴性组ANXA2阳性率(均为100.0%)明显高于阳性组(分别为87.5%,88.0%)(P均<0.05),而淋巴结转移阳性组ANXA2高表达率(93.8%)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60.0%)(P<0.05)。ANXA2低表达组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更佳(P<0.05)。结论:ANXA2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高,ANXA2可监测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
高一平邓璐王慧敏蔡明博谭明子庄慧宇李潇张嵩高嵩林蓓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膜联蛋白A2免疫组织化学临床病理参数
儿童卵巢恶性肿瘤2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分析总结儿童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12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诊断及治疗的21例儿童卵巢恶性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0年中我院共诊断并治疗儿童卵巢原发性恶性肿瘤21例,院内检出率为0.13‰。平均年龄9.9岁(2-14岁)。其中卵巢生殖细胞肿瘤17例(内胚窦瘤10例,无性细胞瘤3例,双卵巢分别为内胚窦瘤及无性细胞瘤1例,胚胎癌1例,未成熟畸胎瘤2例),性索间质细胞瘤(幼年型颗粒细胞瘤)2例,上皮性肿瘤2例(交界性肿瘤1例,上皮性癌1例)。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I期14例(66.7%),Ⅱ期1例(4.8%),Ⅲ期4例(19.0%),Ⅳ期2例(9.5%)。3例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其余18例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13例术后行系统化疗,其余患儿未行系统化疗。随访患者1-96个月,死亡3例,复发1例,失访3例,余14例均存活至今,无肿瘤复发证据,无生长发育异常。结论:儿童卵巢恶性肿瘤以生殖细胞肿瘤为主,期别偏早,预后较好,重在早期发现及以手术治疗为主、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治疗过程中需充分考虑患儿的生育功能。
张丹晔谭明子王慧敏李潇高一平郭瑞江林蓓
关键词:儿童卵巢恶性肿瘤
PINK1在黏液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中表达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线粒体蛋白PINK1在黏液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8例黏液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及15例正常卵巢石蜡标本中PINK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在恶性及交界性黏液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中,PINK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43%,62.5%,有统计学差异。且均明显高于良性黏液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14.29%)和正常卵巢组(13.33%)。采用Kruskal-Wallis H Test比较四组间PINK1表达强度,P<0.0001,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INK1的表达强度在不同分期、不同分化程度及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243、0.483、0.144。结论:PINK1与恶性黏液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的发生相关,与分期、分化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无关。
刘川王华芹王慧敏胡珍华英焕春林蓓
关键词:PINK1免疫组织化学
儿童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1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儿童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03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7例14岁以下(包括14岁)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患儿均经手术病理确诊,其中内胚窦瘤10例,无性细胞瘤3例,双卵巢分别内胚窦瘤及无性细胞瘤1例,胚胎癌1例,未成熟畸胎瘤2例。14例(Ⅰa期5例,Ⅰc期6例,Ⅱb期1例,Ⅲc期1例,Ⅳ期1例)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3例行肿瘤细胞减灭术(Ⅰa期1例,Ⅳ期1例,Ⅲc期1例)。11例术后行系统化疗,1例行放疗,3例未行后续治疗,2例不详。随访8~96个月,死亡2例,失访2例,复发1例(二次手术行肿瘤细胞减灭术),余12例患儿均存活至今,无肿瘤复发证据,无生长发育异常。结论儿童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在保证手术彻底的前提下,应尽量保留正常的卵巢组织,进而保留生育功能,对于早期肿瘤,可适当缩小手术范围,减少副损伤。
张丹晔谭明子王慧敏李潇高一平郭瑞江林蓓
关键词:儿童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阴道断端半开放缝合对淋巴结清扫术后盆腔淋巴囊肿预防作用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阴道断端半开放缝合对淋巴结清扫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预防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术中同时行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的子宫内膜癌及宫颈癌患者348例。根据阴道断端处理方式不同,将348例患者分为半开放组102例与闭合组246例。回顾性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个数、术后引流时间、术后白蛋白含量及血红蛋白含量上的差异,淋巴囊肿发生率及症状型淋巴囊肿发生率。结果半开放组与闭合组在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个数、术后引流时间、术后白蛋白含量及血红蛋白含量上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均>0.05),半开放组术后淋巴囊肿发生率及症状型淋巴囊肿发生率分别为35.3%、3.9%,均明显低于闭合组(79.3%、19.5%);形成淋巴囊肿平均直径4.1cm也明显低于闭合组5.9c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淋巴结清扫术后半开放缝合阴道断端是预防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形成的有效途径,方法简单、效果可靠,无手术难度,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王珮瑶张丹晔刘娟娟齐跃朱连成任芳王慧敏林蓓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盆腔淋巴囊肿
过氧化物酶1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检测过氧化物酶1(peroxiredoxin 1,PRDX1)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癌中的表达,探讨并预测PRDX1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5例卵巢上皮性浆液性乳头状癌、11例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21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以及15例正常卵巢组织中PRDX1的表达情况,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其与卵巢上皮性浆液性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收集374个卵巢癌样本,并对PRDX1进行基因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结果:PRDX1以胞浆着色为主。PRDX1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乳头状癌中的阳性率(96.36%)明显高于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72.72%)、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57.14%)及正常卵巢组织(20%)(P均<0.05)。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乳头状癌中,PRDX1表达随FIGO分期增加而增加(P<0.05),PRDX1为影响卵巢上皮性浆液性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因富集分析发现PRDX1高表达样本富集到氧化磷酸化基因集,PRDX1低表达样本富集到Wnt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癌症信号通路、黏附桥接等基因集。结论:PRDX1参与调控肿瘤Wnt、ErbB、细胞黏附、氧化应激等信号通路,其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可作为卵巢癌预后的标记物。
郑明军高玲玲王慧敏李潇勾睿郭骞聂鑫王静刘娟娟林蓓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CD44、CD47和c-met在卵巢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CD44、CD47和c-met在卵巢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86例卵巢透明细胞癌组织中CD44、CD47和c-met的表达,进一步分析其与卵巢透明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分析三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卵巢透明细胞癌组织中CD44、CD47和c-met呈过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7%、91.9%、94.2%,CD44、CD47的强阳性表达均与卵巢透明细胞癌的分期晚、化疗耐药及预后不良相关(P均<0.05),c-met的强阳性表达均与化疗耐药及预后不良相关(P<0.05),CD44、CD47的强阳性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无关。COX分析表明临床分期晚及CD44、CD47和c-met高表达是卵巢透明细胞癌预后独立风险因素(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D44与CD47、c-met及CD47与c-met间的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rs分别为0.783、0.776、0.835,P均<0.01)。结论 CD44、CD47和c-met在卵巢透明细胞癌中高表达且两两相关,是其不良预后独立危险因素。
王慧敏谭明子张嵩李潇高健张丹晔郝莹莹高嵩刘娟娟林蓓
关键词:卵巢透明细胞癌CD44CD47C-MET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