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德成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鼠模型
  • 3篇小鼠
  • 3篇小鼠模型
  • 2篇葡萄球菌
  • 2篇球菌
  • 2篇耐甲氧西林
  • 2篇耐甲氧西林金...
  • 2篇金黄色葡萄球...
  • 2篇黄色葡萄球菌
  • 2篇甲氧西林
  • 1篇血症
  • 1篇脓肿
  • 1篇皮肤
  • 1篇皮肤脓肿
  • 1篇葡萄球菌肺炎
  • 1篇综合评价
  • 1篇裸鼠
  • 1篇耐甲氧西林金...
  • 1篇结核
  • 1篇结核病

机构

  • 3篇复旦大学
  • 3篇复旦大学上海...
  • 2篇上海市公共卫...

作者

  • 4篇周文江
  • 4篇王德成
  • 3篇王星
  • 3篇高谦
  • 2篇彭秀华
  • 2篇刘芳
  • 2篇杨华
  • 1篇范小勇
  • 1篇秦波音
  • 1篇沈艳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小鼠菌血症感染模型的建立与评估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 本研究采用临床分离鉴定的ST-239型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MRSA)感染BALB/c小鼠,建立菌血症感染模型.方法 从小鼠的临床症状、生存曲线和主要组织器官的病理学变化进行了时相性监测,并用该模型验证万古霉素对小鼠菌血症的治疗效果.结果 ST-239型MRSA感染的小鼠血液中细菌含量较高,小鼠炎症反应严重并伴有心、肺等多组织器官的损伤;对小鼠使用万古霉素后可显著降低血液中的细菌量,动物存活率明显提高,主要组织器官的病理学症状减轻.结论 该模型的建立将为进一步研究临床分离的MRSA的病原特性、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等提供可靠的实验动物模型.
王德成王星周文江彭秀华高谦
关键词:菌血症小鼠模型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脓肿小鼠感染模型的建立与评估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建立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小鼠皮肤脓肿感染模型,观察脓肿形成动态变化及药物对脓肿愈合的影响。方法 45只SPF级裸鼠随机分为PBS对照组、感染组及给药组,用临床分离鉴定的ST-239型MRSA菌株皮下注射感染裸鼠,对脓肿的形成过程进行时相性观察,测定脓肿体积的变化,并通过H.E染色观察皮肤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PBS处理组小鼠皮肤无脓肿形成,显微镜下皮肤各层结构清楚;感染组和给药组可见到典型的脓肿,临床症状的时相性过程明显,感染组小鼠皮肤真皮层的胶原纤维消失,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给药组小鼠的脓肿体积在整个实验周期内低于感染组,且在第5天时与感染组相比有差异。结论成功建立MRSA小鼠皮肤脓肿感染模型,该模型的建立可为进一步研究来源于临床MRSA菌株的病原特性、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等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
王德成王星周文江彭秀华高谦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脓肿裸鼠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小鼠感染模型的建立与评估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本研究采用临床分离鉴定的ST239型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MRSA)感染BALB/c小鼠,建立小鼠肺炎模型,对小鼠的临床症状、肺载菌量与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时相性监测,并用该模型验证万古霉素对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取35只小鼠随机分成MRSA感染组、药物组和对照组,通过滴鼻方式分别滴入50μL细菌(前两组)与PBS(对照组);感染一天后对药物组用同样的方式滴入万古霉素,CT检测肺部的变化,并对肺载菌量和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T和细菌计数等结果表明MRSA感染组和药物组的肺组织有明显的炎症反应,载菌量较高;与感染组相比,药物组小鼠肺部的载菌量明显降低,气管和肺部的组织病理学症状明显减轻。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小鼠MRSA肺炎模型成功建立,并可用于药物疗效的比较评估。该模型的建立,将为进一步研究临床分离的MRSA的病原特性、发病机理、治疗方法等,提供可靠的小动物模型。
王星周文江沈艳刘芳杨华高谦王德成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小鼠模型
气雾攻击法感染结核病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其综合评价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模拟自然感染方式建立结核病小鼠模型,并对其病理变化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通过气雾攻击方式将结核分枝杆菌H37Rv接种至C57BL/6J小鼠体内。在感染后的4周、6周、8周对小鼠进行micro-CT活体动态扫描,无菌分离肺脏和脾脏,肉眼观察病变情况,活菌菌落计数,组织病理检测(HE和抗酸染色)。结果肉眼观察和micro-CT扫描发现,不同时间小鼠肺部感染情况逐渐加重,至感染后第8周时病变弥漫至整个肺部;HE染色肺组织出现弥漫性肉芽肿样实变;抗酸染色可见结核分枝杆菌。结论通过大体病变、病理、影像、菌落计数几个方面对建立的小鼠模型进行综合分析,证明利用气雾攻击法感染的结核病小鼠模型建立成功;该模型在形成病变时与结核患者的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对其完善的综合评价有助于在相关研究中对该小鼠模型的合理应用。
刘芳杨华周文江秦波音范小勇王德成
关键词:结核病小鼠模型综合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