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乃元

作品数:90 被引量:308H指数:13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农业科技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 6篇专利

领域

  • 80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2篇杂交
  • 38篇不育
  • 34篇杂交稻
  • 34篇水稻
  • 26篇不育系
  • 19篇育种
  • 19篇基因
  • 16篇雄性不育
  • 16篇籼稻
  • 15篇性状
  • 15篇选育
  • 11篇细胞质
  • 10篇野生
  • 10篇野生稻
  • 10篇恢复系
  • 9篇育性
  • 8篇核不育
  • 7篇杂种
  • 7篇早籼
  • 7篇细胞质雄性不...

机构

  • 76篇福建农林大学
  • 11篇福建农学院
  • 6篇福建省农业科...
  • 2篇福建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水稻研究...
  • 1篇福建省种子总...
  • 1篇三明市农业科...
  • 1篇泰宁县农业局

作者

  • 89篇王乃元
  • 55篇梁康迳
  • 36篇杨仁崔
  • 28篇李毓
  • 17篇章清杞
  • 16篇仇秀丽
  • 15篇黄荣华
  • 12篇王洪飞
  • 8篇陈启军
  • 6篇杨蜀岚
  • 6篇陈顺辉
  • 5篇胡启亮
  • 5篇陈爱媚
  • 5篇王颖
  • 5篇张书标
  • 5篇庄伟建
  • 4篇周卫营
  • 4篇韦新宇
  • 4篇蔡之军
  • 3篇赵建亚

传媒

  • 8篇福建农学院学...
  • 7篇福建农业大学...
  • 6篇作物学报
  • 6篇核农学报
  • 6篇福建农林大学...
  • 5篇福建农业科技
  • 5篇福建农业学报
  • 5篇福建稻麦科技
  • 4篇杂交水稻
  • 3篇中国水稻科学
  • 2篇中国种业
  • 2篇热带作物学报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学会水...
  • 2篇全国植物分子...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福建农业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5
  • 5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6篇2001
  • 2篇2000
  • 5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 3篇1996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杂交稻野败胞质对稻瘟病菌、白叶枯病菌感病性的研究被引量:14
1989年
选用3个水稻野败胞质不育系及相应的保持系,3个恢复系及它们相应的野败胞质代换系,这些不育系、保持系同恢复系配组的18个 F_1,分别在秧苗期接种属我国7个稻瘟病生理小种群的21个菌株;在成株期接种15个白叶枯病菌株。结果表明,野败胞质较之正常胞质表现对这两种病菌感病稍轻;这种差异在多数保持系的基因型背景下达到显著水准,而在恢复系或育性完全恢复的 F_1基因型背景下,差异不显著。对杂交稻育种中胞质多样化的重要性亦作了讨论。
杨仁崔卢浩然张学博夏怡厚李维明梁康迳王乃元陈青华
关键词:杂交稻瘟病菌白叶枯病菌
水稻隐花色素基因Cry1a/Cry2/Cry1b RNAi表达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研究
2011年
构建一个包含3个水稻隐花色素基因片段的RNAi表达载体pSC1301-347-Cry1aCry2Cry1b并转化水稻,以期导致Cry1a、Cry1b与Cry2集体沉默,观察它们对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基因水稻开花期显著延迟,结实率骤降,株高增加,剑叶变短,谷粒变长、变宽;而剑叶宽、穗长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李毓戴飞王乃元杨小飞庄伟建仇秀丽
关键词:水稻RNAI
新质源CMS-FA杂交稻系统的亲本资源筛选被引量:9
2008年
用新质源雄性不育系金农1A(CMS-FA)作母本,分别与来自10个国家和国内13个省份的220个水稻品种组配成杂交种,考察F1代的花粉染色率、套袋结实率和自然结实率。在F1代中,当这3项育性指标均≤10%时,显示父本品种具有雄性不育保持能力,因而将其划分为保持系资源;当3项育性指标均≥80%时,显示父本品种具有雄性不育恢复能力,将其划分为恢复系资源;此外的其他父本品种,即3项育性指标中任何一项指标>10%或<80%,既不能作为保持系,也不能作为恢复系,被划分为非杂交稻亲本资源。在220个水稻品种中,可作为金农1A保持系的有122个,占55.5%;未发现恢复系亲本;非杂交稻亲本品种有98个,占44.5%。CMS-FA型的杂交稻亲本资源利用率为55.5%。对照野败型不育系珍汕97A(CMS-WA)的保持系亲本品种有44个,占20.0%;恢复系亲本品种42个,占19.1%;非杂交稻亲本品种134个,占60.9%。CMS-WA型的杂交稻亲本资源利用率为39.1%。CMS-FA系统比CMS-WA系统的亲本稻种资源利用率高16.4个百分点,尤其是保持系资源利用率高35.5个百分点(近1.8倍)。国外品种的育性普遍低于国内品种。
王乃元梁康迳李毓王颖王洪飞仇秀丽韦新宇张瑛英柯蓓赵建亚
关键词:保持系
金早6号雄性不育性的遗传以及在早籼胞质背景的遗传表达
2004年
金早 6号雄性不育材料杂交后代的遗传观察表明 ,金早 6号雄性不育性属单基因隐性遗传。雄性不育性与褐色颖壳两个性状属独立遗传。用金早 6号雄性不育株与可育株杂交F1 植株为父本 ,10个早籼品种为母本 ,配制 10个复交组合。F1 代正常可育。F2 代 10个早籼胞质的组合都分离出雄性不育株。
王乃元
关键词:遗传育种
早籼杂交稻汕优89组合的选育被引量:3
1996年
本研究是以改良IR24恢复系的早熟性、稻瘟病抗性、白叶枯病抗性为育种目标,通过以IR50为供体亲本,用IR24杂交和2次回交(IR50/IR243),逐代鉴定、选择等方法,育成恢复系早恢89,使早恢89同时获得3个目标性状有关的表达基因,又保留了IR24良好株叶形态、丰产性、性复系和好米质,基本达到预期育种目标.
王乃元梁康迳陈启军陈启军陈青华陈顺辉
关键词:早籼杂交水稻汕优89杂交组合
野生稻在种间杂交育种中利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9年
野生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拥有了极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许多优良特性,是水稻育种重要的基因库,对解决粮食安全与维护人类生存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野生稻与栽培稻种间杂交,可以把野生稻的优异基因转移到栽培稻中,提高栽培稻的育种和生产水平。本文综述了野生稻资源在种间杂交育种上的成就、野生稻利用的主要途径、稻种间杂交的困难、解决方法及今后的研究展望。
仇秀丽王洪飞王乃元
关键词:野生稻资源种间杂交水稻育种
两系法杂交稻的改良途径
一种利用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的两系法杂交稻改良方法,选用光(温)敏不育系或5460S作母本同其它品种相组配,在高温、长日环境中配制杂交F<Sub>1</Sub>,用杂交F<Sub>1</Sub>繁殖大田,用杂种F<Sub...
杨仁崔王乃元梁康迳
文献传递
在人工控制光温条件下早籼光敏核不育系的育性反应被引量:21
1991年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研究了早籼光敏核不育系W6154S、安农S-1、5460S和87N123S的育性反应特性,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供试材料育性表达的主导因素之一,日平均温度29.8℃(最高33℃/最低28℃)导致不育或育性很低,25.8℃(29/24℃)时育性提高,21.8℃(25/20℃)使育性再次下降:在29.8℃与21.8℃时,光周期(150或12.0h/d)对育性的影响不明显;在25.8℃时,短日处理的育性显著高于长日处理的育性。作者还讨论了这些灿型光敏核不育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制、繁种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孙宗修程式华斯华敏杨仁崔梁康迳王乃元
关键词:灿稻育性表达
杂交籼稻恢复系恢复基因的遗传及等位分析被引量:9
1990年
以黑染花粉率辅以稻株形态观察作为鉴定育性的指标,对野败胞质杂交籼稻的5个恢复系进行恢复基因遗传分析.结果表明,IR_(24),IR_(30),圭630,印尼矮禾,泰引1号均具有2对独立主效显性恢复基因 Rf_1Rf_1Rf_2Rf_2,其中 Rf_1基因的作用大于 Rf_2;F_2分离模式为13:2:1.等位测验表明,5个恢复系的 Rf_1基因互为等位.同时,讨论了恢复基因在育种计划中的利用.
梁康迳王乃元杨仁崔
关键词:籼稻杂交稻恢复系基因
提高杂交稻稻米品质的若干思考
2007年
分析了影响杂交稻稻米品质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提高杂交稻稻米品质的若干途径:1、重视开发利用两系法杂交稻和新质源杂交稻,可以避免野败型保持系高垩白粒率、高垩白度、高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局限,大幅度提高杂交稻稻米品质.2、布局高纬度、高海拔、秋季等相对不高的气温条件下抽穗灌浆,有助于提高食用杂交稻稻米外观和食用品质.3、拟用单位面积产值和市场利润衡量杂交稻组合,有利于客观公正地评价杂交稻组合的优劣.4、制定更加符合市场要求的稻米品质标准.
王乃元
关键词:杂交稻组合野败型垩白粒率高直链淀粉垩白度市场利润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