淦宇
- 作品数:11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胰管结石的诊断及治疗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50例胰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7例,女13例;年龄36~70岁,平均49岁。病程7d~10年,平均6.8年。46例出现腹正中及左上腹间歇疼痛,伴腰背部放射痛。50例均行B型超声和CT检查,诊断阳性率分别为90%(45/50)和96%(48/50);27例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诊断阳性率为92.6%(25/27)。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8例;胰管切开取石、胰空肠Roux-Y吻合术42例,同时行胆囊切除术12例,Oddi括约肌切开、T管引流术6例,胆肠Roux-Y吻合术2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取出胰管结石,结石大小为0.2~2.0cm,结石数目为1~50枚。1例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经积极抗感染及伤口换药处理后治愈。46例治愈出院,2例好转出院,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死亡。术后40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48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期间2例胰管结石伴胰头癌患者因术后胰头癌复发死亡。余38例中有8例术后胰管结石复发,再次行手术治疗后治愈;其中有2例术后仍有腹痛,但较术前有明显好转。结论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胰管结石的重要手段,准确率高,一旦诊断应根据合并症和胰管扩张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 淦宇李宁鲁稳柱陈建宇
- 关键词:胰腺疾病结石
- 灵芪蠲肝胶囊含药血清对活化大鼠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灵芪蠲肝胶囊含药血清对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诱导的活化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凋亡的作用,并观察其对凋亡基因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抗肝纤维化机制。方法首先制备含药血清: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生理盐水(A组,10mL/kg),复方鳖甲软肝片药液(B组,1.5g/kg),灵芪蠲肝胶囊药液(C组,4.25g/kg)灌胃7d,每日1次。经腹主动脉采血,静置、离心、灭活、过滤,取得含药血清。以PDGF 10ng/mL刺激活化HSC-T6。将各组含药血清按200mL/L分别作用于HSC-T6。0、12、24、48h后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HSC-T6凋亡情况以及Bcl-2、Bax的表达。结果 B、C组含药血清作用于HSC-T6细胞12、24、48h,细胞凋亡率较A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除A组外,B、C组在不同时间点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细胞凋亡率随时间的延长出现明显上升(P<0.05)。含药血清作用于HSC-T6细胞12、24、48h,B组、C组Bcl-2的表达较A组明显下降,Bax的表达出现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C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A组外,B组和C组在不同时间点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蛋白的表达在0h最高,随时间的延长表现为下降趋势(P<0.05),Bax蛋白的表达随着时间的延长,整体表现为上调趋势(P<0.05)。结论灵芪蠲肝胶囊可以诱导活化的HSC-T6凋亡,其机制可能为影响Bcl-2/Bax表达失衡,从而发挥其抗纤维化作用。
- 秦文邓存良陈文淦宇
- 关键词:血清药理学凋亡BCL-2BAX
- B7-H1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B7-H1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肝癌Hep G2细胞增殖能力和凋亡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肝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B7-H1的表达情况。采用Lonza电转染的方法转染si-B7-H1-1和si-B7-H1-2进入肝癌Hep G2细胞,并通过RTPCR和Weatern印迹方法检测肝癌Hep G2细胞中B7-H1的表达情况。敲低肝癌Hep G2细胞中B7-H1的表达后,采用MTT方法检测肝癌Hep G2细胞的增殖情况,并采用Annexin V/7-AAD双染的方法检测肝癌Hep G2细胞的凋亡水平。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肝癌组织中B7-H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采用Lonza电转染的方法转染si-B7-H1-1和si-B7-H1-2进入肝癌Hep G2细胞后,肝癌Hep G2细胞中-B7-H1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转染si-B7-H1-1和si-B7-H1-2敲低肝癌Hep G2细胞中B7-H1表达后,肝癌Hep G2细胞的增殖能力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转染si-B7-H1-1和si-B7-H1-2敲低肝癌Hep G2细胞中B7-H1表达后,肝癌Hep G2细胞的凋亡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肝癌组织中B7-H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B7-H1可促进肝癌Hep G2细胞的增殖能力,并抑制肝癌Hep G2细胞的凋亡水平,提示肝癌组织中高表达的B7-H1与肝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 黎靖陈红雷正明付文广淦宇蒋禹温剑李秋李波
- 关键词:肝癌B7-H1增殖凋亡
- 放射性粒子125^I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应用放射性粒子125^I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自2006年6月-2007年4月采用放射性粒子125^I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肝癌10例,其中5例为原发性肝癌患者,5例为肝癌术后复发患者。在治疗计划指导下,利用放射性粒子125^I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进行治疗。结果1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患者术后未发生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部分患者肝功能出现损害,经常规保肝治疗后恢复。术后经腹部摄片证实放射性粒子的位置无变化,于术后1、3、6月作CT复查肿瘤体积变化,提示肿瘤不同程度缩小。术后1月存活8例,术后3月存活7例,术后6月存活5例,术后1年存活2例。随访3—18个月,其中最短存活1个月,最长存活22个月,有2例患者现仍然存活。其余患者死于术后全身广泛转移。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和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应用具有安全、微创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是综合治疗肝癌的有效手段之一。
- 淦宇李宁潘明志
-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肝癌
-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诊治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uxtapapillary duodenal diverticulum,JPDD)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近12年来我院收治的17例JPDD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资料。结果 17例JPDD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发热、黄疸或者胆道感染的病史,其中9例复发胆总管结石在第一次手术后0.5~3年(平均为1.2年)即再次出现胆道结石或胆道感染的症状。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治愈出院。术后随访率为76.47%(13/17)。中位随访时间为26个月(3~78个月)。胆总管切开取石的4例随访患者中2例恢复良好,2例患者偶有胆管感染症状发作,经消炎、利胆等治疗后缓解。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8例随访患者中2例患者偶感上腹部不适,经对症治疗后缓解,其余患者随访情况良好。结论胆总管结石形成、复发与JPDD有密切联系。胆总管结石的诊治过程中应考虑合并存在JPDD的可能,切忌只顾取石而忽视胆管末端狭窄和畸形的处理。对合并存在JPDD的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胆囊切除、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可获得较好疗效。
- 付文广黎靖温剑莫利峰叶明新李秋淦宇蒋禹雷正明
- 关键词: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胆总管结石
- 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癌的预后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十二指肠乳头癌在临床上较少见,不足胃肠肿瘤的1%,但在壶腹周围癌中其发病率占第二位。我院收治经病理诊断证实的十二指肠乳头癌34例,现就其临床表现及预后因素进行探讨如下。
- 淦宇李宁鲁稳柱
- 关键词:十二指肠乳头癌预后分析壶腹周围癌胃肠肿瘤病理诊断预后因素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胆囊病例的临床体会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胆囊病例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268例复杂胆囊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59例成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例行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2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加T管引流。全组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复杂胆囊病例的良好选择。
- 李秋叶明新淦宇
- 关键词:胆囊切除腹腔镜胆囊疾病
- 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癌的诊断及治疗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经手术治疗的54例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行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37例,行ERCP检查35例,准确率均为100%。44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0例行姑息性减黄手术。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出现胰漏6例,腹腔及切口感染2例,出血2例,肺部感染1例,漏胆1例。患者术后1、3及5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8%、50%及29%。结论纤维十二指肠镜及ERCP是诊断十二指肠乳头肿瘤最有效的检查方法,早期诊断、早期选择合理的根治性切除手术是治疗的关键。
- 淦宇李宁鲁稳柱
- 关键词:生存率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