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亚楠
- 作品数:64 被引量:184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矿业工程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板框式压滤机的智能监测与优化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板框式压滤机的智能监测与优化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压滤效果的实时监测模块与压滤机的实时优化控制模块;所述压滤效果的实时监测模块包括滤布缺陷监测子系统和工作状态检测子系统;所述实时优化控制模块与工作状态检...
- 王卫东孙美洁崔耀吕子奇涂亚楠徐志强
- 文献传递
- 一种煤气化渣的梯级资源化分质利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气化渣的梯级资源化分质利用方法,通过机械活化‑分选联合工艺对煤气化渣进行炭、灰组分分离分选,得到高炭组分与低炭组分。低炭组分进行磁化焙烧‑磁选工艺,得到纯Fe<Sub>3</Sub>O<Sub>4</S...
- 王卫东高影吕子奇涂亚楠张佳峰齐永心彭振恒卢鹏云
- 基于弱监督学习的机械设备预知性维护系统和维护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弱监督学习的机械设备预知性维护系统和维护方法,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模块对原始工况数据关联分析进行融合,增加数据完整性;数据重构模块结合工况优化数据空间分布,经过特征选择制作弱标签数据集;故障检测模块基于弱...
- 王卫东宋阳范誉瀚吕子奇涂亚楠孙美洁徐志强
- 煤气化细渣综合利用与碳灰分离技术现状被引量:8
- 2023年
- 介绍了煤气化细渣的产生机制及主要特性,综述了近年来细渣用于建材、高附加值材料、掺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明确了细渣中残碳和无定形硅铝氧化物等是煤气化细渣资源化利用和高附加值利用的物质基础,进而分析了预先进行碳灰分离对细渣高值化、深度化加工利用的价值和重要性,讨论了目前泡沫浮选法、重选法、筛分(分级)法等对细渣进行碳灰分离的效果,指出了粒度分布细、孔结构发达,以及残碳与灰渣间相互嵌布、熔融、包覆等是造成细渣综合利用困难、加工成本高、难以规模化利用的主要因素。基于现有研究及应用实践水平,提出优化煤气化工艺过程和相应设备,尽可能提高碳转化效率,减少残碳在固体残渣中的富集是从本质上解决煤气化细渣处理处置难题的途径,而对存量问题宜采用清洁、环保、低成本的填埋技术、土壤修复技术和制备建材技术等已经过规模化验证的方法,并对高效率分离技术、高性能材料制备技术等应通过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示范验证,通过政策、市场引导的方式拓展其利用范畴,从而实现相关优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发展之路,最终解决煤气化细渣的处理处置难题。
- 张瑞梅刘定桦何浩闫舜龙闫昱洁任冠霖涂亚楠
- 关键词:综合利用残碳
- 木质素磺酸钠对水煤浆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论文研究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制的萘系分散剂KY33与两种不同变质程度煤的制浆效果以及添加木质素磺酸钠对水煤浆的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制浆试验,合理选择配比进行制浆,确定KY33的最佳用药量,并通过添加木质素磺酸钠来提高水煤浆的稳定性。利用Turbiscan Lab稳定性分析仪对复配药剂制备的水煤浆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变质程度的煤对应的KY33最佳用药量不同,但添加适量木质素磺酸钠均可有效的提高浆体的稳定性。
- 孙美洁涂亚楠楚天成徐志强范迎新于小波张杰
- 关键词:水煤浆木质素磺酸钠稳定性
- 《矿物加工过程检测与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为了提高《矿物加工过程检测与控制》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总结了该实验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构建了《矿物加工过程检测与控制》的实验教学平台,编写了全新的实验指导教材,实现了与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实验室的建设,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 王卫东涂亚楠张康辉陈炜韬刘思杰杨晓明牛辉耀
- 关键词:实验教学矿物加工
- 吡啶对褐煤水煤浆流变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煤化工废水成分复杂,处理困难。为了揭示煤化工废水中的典型组分吡啶对褐煤水煤浆流变性的影响规律,在添加0~1.3%的吡啶下,测试了褐煤水煤浆的浓度、黏度及浆体流体特性,采用单组分吸附和双组分吸附试验,通过对褐煤颗粒在吸附吡啶和分散剂前后的Zeta电位、接触角、表面官能团分布和数量的变化、亲疏水性强度的变化、颗粒分散团聚行为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解释流变性变化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吡啶添加量增大,褐煤水煤浆的浓度变化不大,但黏度从1050 mPa·s增大到1250 mPa·s,浆体屈服应力从29 Pa增大到40.28 Pa,流动性指数从0.686增大到0.976,假塑性降低,吡啶吸附量最高达到10.5 mg/g,分散剂吸附量则从5 mg/g减小到3.5 mg/g。褐煤吸附分散剂后的Zeta电位绝对值与分散剂浓度成正比关系,而吡啶有所增大,但当分散剂和吡啶同时存在时,Zeta电位绝对值从27.9 mV增大到42 mV左右。吸附吡啶前后褐煤颗粒的接触角也从55.4°降到35.8°。主要是因为吡啶吸附在褐煤颗粒表面,使得Zeta电位减小,接触角降低,从而增强了表面负电性及静电排斥作用,且吡啶与分散剂形成竞争吸附,导致褐煤对分散剂的吸附量显著降低,从而引起分散剂对褐煤颗粒的分散降黏效果降低,黏度升高,表面官能团分析发现,褐煤吸附分散剂、吡啶,都是发生了物理吸附过程。双组分吸附时,由于吡啶的加入,也会使得原有的分散剂吸附褐煤颗粒所形成水化膜中的自由水量减少,从而使得褐煤水煤浆的黏度升高,假塑性降低。
- 郑剑平刘凯林薛继峰李高辉张立峰涂亚楠
- 关键词:褐煤水煤浆吡啶流变性
- 离心力场中瘦煤水煤浆的沉降失稳特性被引量:2
- 2018年
- 将离心加速沉降和Turbiscan背散射光稳定性检测技术联合用于水煤浆稳定性分析,研究了一种瘦煤水煤浆经不同离心转速和离心时间处理后的沉降失稳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水煤浆在静置状态下的失稳过程表现出显著的分层特征,而离心状态下主要表现出体系压缩过程而没有显著分层现象。但无论是静置还是离心处理,主导水煤浆失稳的核心因素均是颗粒的聚并和体系沉降。其中,颗粒的聚并主导了中部沉降区和底部沉淀区的演化过程,而体系的整体沉降则主导了表层的析水过程。研究发现,通过分析样品底部5 mm区域的稳定性指标可以辨析样品出现软沉淀的时刻及其演化期,以及硬沉淀开始生成的时间。这个发现为快速、定量和准确表征水煤浆稳定性提供了参考。
- 涂亚楠王卫东李峰徐志强邵帅
- 关键词:水煤浆稳定性离心沉降
- 等堆积效率条件下水层厚度对浆体特性变化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在已有的堆积效率评估模型基础上,引入颗粒膨胀率这一参数,提出了颗粒外围水层厚度,并进行理论计算。利用该方法,通过控制一种长焰煤的粒度分布,得到等堆积效率但水层厚度不等的四种样品,进行了水煤浆制备试验,并考察了其制浆浓度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堆积效率评估指标为84. 61±0. 05%条件下,可制浆浓度随水层厚度的增大而呈现线性增加的趋势,但其值均分布在59. 95±0. 3%内,表明利用堆积评估指标指导制浆过程仍然有效;背散射光谱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由于水层厚度的增大,水煤浆体系中形成的煤、水、分散剂的三维空间结构中所包含的自由水就越多,导致析水率增大,而体系内颗粒的迁移范围增加使得体系整体的聚沉现象加重,稳定性下降。
- 徐志强郑剑平郑剑平王磊涂亚楠
- 关键词:水煤浆稳定性
- 基于多重光散射原理的水煤浆稳定性分析研究被引量:22
- 2015年
- 利用Turbiscan Lab稳定性分析仪的多重光散射技术研究了萘系与木质素系分散剂对水煤浆中煤颗粒的沉降及浆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煤颗粒间的聚结是引起差异沉降的直接因素,进而影响水煤浆的稳定性,各浆体在7 d内背散射光通量BS的变化均低于0.9%,未产生硬沉淀,浆体中煤颗粒团聚体的平均粒径随着静置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静置初期与分散剂配比之间的变化规律不明显,1 d后随木质素系分散剂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TSI值呈梯度递减趋势,稳定性逐渐增加,进一步证实了煤颗粒间的聚结是水煤浆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Turbiscan Lab稳定性分析仪可以实现对水煤浆稳定性及沉降过程的实时分析,为分散剂的种类及用量的选择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 孙美洁徐志强涂亚楠郑剑平楚天成王浩
- 关键词:水煤浆分散剂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