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铎

作品数:18 被引量:13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静脉
  • 5篇血栓
  • 5篇血栓形成
  • 5篇静脉血
  • 5篇静脉血栓
  • 5篇静脉血栓形成
  • 5篇肺栓塞
  • 5篇超声
  • 3篇动脉
  • 3篇腔静脉
  • 3篇腔静脉滤器
  • 3篇介入
  • 3篇介入治疗
  • 3篇静脉滤器
  • 3篇癌栓
  • 3篇超声引导
  • 2篇植入
  • 2篇溶栓
  • 2篇深静脉
  • 2篇深静脉血栓

机构

  • 15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鞍山钢铁集团...
  • 1篇中国科学院金...
  • 1篇沈阳二四二医...

作者

  • 17篇洪铎
  • 5篇张曦彤
  • 4篇徐克
  • 4篇苏洪英
  • 3篇夏永辉
  • 2篇董鲜普
  • 2篇安建立
  • 2篇肖亮
  • 2篇王学梅
  • 2篇韩向军
  • 2篇韩洪波
  • 1篇颜廷亭
  • 1篇梁松年
  • 1篇谭丽丽
  • 1篇张洪义
  • 1篇田玉龙
  • 1篇赵广生
  • 1篇张岳林
  • 1篇李海伟
  • 1篇邵海波

传媒

  • 5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腹股沟淋巴结穿刺淋巴管造影诊断和治疗乳糜漏6例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评价经腹股沟淋巴结穿刺淋巴管造影诊断和治疗乳糜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保守治疗失败的乳糜漏患者资料。患者在超声和DSA导引下,接受经双侧腹股沟淋巴结穿刺、碘化油行淋巴管造影术。观察手术技术成功率、检测淋巴管漏点的能效、术后淋巴液引流量变化、碘化油封堵作用对乳糜漏治愈时间、手术并发症。结果 6例患者均完成经腹股沟淋巴结穿刺淋巴管造影术,技术成功率为100%。手术时间为(2.7±0.5)h。5例患者发现淋巴管漏点,有效率为5/6。术后24 h淋巴液引流量由术前(810.0±708.4)mL减少至(355.0±388.3)mL,(12.4±7.5)d后乳糜漏消失。1例患者出现碘化油肺栓塞,经对症处理后相关症状消失。结论 经腹股沟淋巴结穿刺淋巴管造影诊断乳糜漏具有微创、相对安全、较为有效的特点,同时兼具治疗乳糜漏作用。
白旭包晗黄媛丹洪铎苏洪英韩向军
关键词:乳糜漏碘化油
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触诊分度与高频超声探查精索蔓状静脉丛内径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触诊分度与高频超声探查精索蔓状静脉丛(PPV)内径的相关性。方法:2011-2012年在我院经泌尿外科诊断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55例(共76条曲张静脉),根据WHO触诊分级将其分为Ⅰ,Ⅱ,Ⅲ度,...
洪铎董鲜普王学梅
文献传递
碘125粒子植入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疗效及生存分析被引量:23
2018年
目的目前国际上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诊疗仍未达成共识。本研究旨在研究碘125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肝癌合并Ⅱ型或Ⅲ型PVTT近期及远期疗效,并进一步探究不同分型PVTT患者接受治疗后生存获益差异。方法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放射科2013-01-01-2017-12-31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PVTT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接受超声引导下PVTT碘125粒子植入术,或经皮门静脉支架及碘125粒子植入术联合TACE治疗的患者为联合组(n=41);仅接受TACE治疗的患者为单纯组(n=39)。对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短期疗效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进行比较,并对OS差异进行多因素分析。接着再进一步分析不同分型PVTT患者生存获益的差别。结果首次术后1个月复查发现,联合组PVTT有效率(response rate,RR)为43.8%(18/41),单纯组RR为6.9%(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57,P=0.002。联合组和单纯组OS分别为13.25和8.26个月,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个月和6个月,χ2=9.235,P=0.002。Ⅲ型PVTT(HR=1.840,95%CI:1.097~3.085,P=0.021)以及无远处转移(HR=0.346,95%CI:0.133~0.900,P=0.030)是OS独立影响因素。Ⅱ型患者中,联合组和单纯组OS分别为13.61和10.24个月,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和7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75,P=0.259。而Ⅲ型患者中,联合组和单纯组OS分别为12.60和5.94个月,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和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37,P<0.001。结论碘125粒子植入联合TACE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短期疗效并延长晚期肝癌患者OS。接受经皮门静脉支架及碘125粒子植入术的肝癌合并Ⅲ型PVTT患者比肝癌合并Ⅱ型PVTT患者生存获益更大。
周熠苏洪英洪铎韩向军
关键词: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化疗栓塞碘125粒子
超声诊断附睾网状改变对精子密度及活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超声提示附睾网状改变对精液常规中重要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2年2月间在我院行常规睾丸附睾高频超声检查并发现附睾网状改变的男性患者43例,行精液常规检查。对其密度(17.37±12.29/m1)...
洪铎董鲜普王学梅
文献传递
可回收式滤器在上腔静脉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Tulip可回收滤器在上腔静脉内植入的安全性及预防肺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0例急性或亚急性上肢、头颈部深静脉血栓和肺动脉栓塞患者。在上腔静脉内置入滤器后,配合上肢、头颈部静脉局部置管溶栓治疗。术后观察上肢、头颈静脉症状,有无肺动脉栓塞以及滤器形态、位置变化。结果 10例滤器均置入成功。滤器均无移位、倾斜,上肢、头颈部肿胀明显好转,无症状性肺动脉栓塞发生。4例经股静脉成功回收滤器。结论 Tulip滤器可安全植入上腔静脉中并可成功回收,有效配合导管溶栓及预防肺栓塞。
田玉龙张曦彤洪铎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腔静脉滤器
超声引导下经皮I-125植入治疗肝细胞癌门静脉分支癌栓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I-125 植入治疗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分支癌栓(PVBT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共纳入2013 年6 月至2018 年8 月69 例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分支癌栓患者。按照门静脉癌...
洪铎苏洪英
关键词: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
下腔静脉滤器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10年
作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发生PE的主要措施之一,下腔静脉滤器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从滤器种类、适应证、并发症、应用现状等方面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的应用现况及其意义。
洪铎张曦彤
关键词:腔静脉滤器肺栓塞静脉血栓形成
可回收式滤器在静脉血栓-栓塞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评价两种可回收式滤器在静脉血栓-栓塞病变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急性和亚急性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其中肺栓塞62例)接受经导管局部溶栓的同时,置入可回收式滤器(OptEase72例,Tulip28例)。对局部溶栓效果较好者考虑进行滤器回收。结果两种滤器均成功置入下腔静脉(98例)和上腔静脉(2例),无滤器移位。除1例滤器回收失败外,24枚滤器置入后7~50天(平均18.0天)经颈静脉(Tulip滤器15例)或经股静脉(OptEase滤器9例)回收成功。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发生肺栓塞加重。10例穿刺部位出现较大血肿,2例发生脑出血,4例出现肉眼血尿。结论可回收式滤器可安全用于DVT的介入治疗,防止致命性肺栓塞的发生;回收简便、安全。
张曦彤安建立王毅堂杨东炜任东铭韩洪波洪铎肖亮夏永辉徐克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溶栓治疗腔静脉滤器
可降解AZ31镁合金支架在兔腹主动脉的降解性能研究被引量:31
2010年
目的初步评价可降解AZ31镁合金支架在兔主动脉的降解性能。方法将12枚可降解AZ31镁合金支架置入12只新西兰大白兔腹主动脉中。分别于术后1个月(n=3)、2个月(n=3)、3个月(n=3)及4个月(n=3)处死动物。对支架段血管进行X线照相及病理检查。结果12只实验兔在随访期存活良好。X线照相及病理显示1个月时支架形态完整,扩张完全;2个月时支架部分支杆降解断裂,失去支撑作用;3个月时大部分支架支杆降解,4个月时所有支架完全降解。支架在兔主动脉中完全降解所需时间为104.5 d。结论可降解AZ31镁合金支架在兔主动脉中2个月内失去支撑作用,延长支撑时间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李海伟徐克杨柯刘静张炳春夏永辉郑丰韩洪波谭丽丽洪铎颜廷亭
关键词:降解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的支架置入与药物溶栓近、中期疗效分析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比较支架置入与药物溶栓治疗急性肠系膜卜动脉缺血的近、中期疗效。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肠系膜上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急性肠缺血住院患者35例。其中,支架置入12例(介入治疗组),外周药物溶栓23例(药物溶栓组)。介入治疗组采用球囊扩张及支架置人并辅以抗凝、祛聚及扩血管治疗,药物溶栓组采川尿激酶配合抗凝、祛聚及扩血管治疗。两组患者出院后均口服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并进行随访。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分析两组疗效差异的显著性。结果 药物溶栓组临床有效7例,无效16例(加重或死亡7例,治疗失败行部分肠切除9例)。介入治疗组10例置入支架(1例术后第3灭死于急性心肌梗死亡),2例开通失败。随访1~48(15±12)个月。药物溶栓组1例病情平稳,6例死于再发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支架置入组7例病情平稳,1例术后20个月死于急性心肌梗死(无肠缺血症状),l例术后28个月再发肠缺血,经肠系膜动脉置管溶栓后症状消失。结论支架置入在改善肠系膜上动脉闭寒引起肠缺血及提高患者生存率方面均显著优于药物保守治疗,为尚未出现肠坏死患者的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可靠依据。
张曦彤张洪义张伟洪铎安建立夏永辉徐克
关键词: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溶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