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亮
- 作品数:60 被引量:372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国产ZQL型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4
- 2007年
- 目的评价ZQL型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预防肺动脉血栓栓塞的安全和有效性。方法144例具有下腔静脉滤器植入适应证患者,常规经股静脉(37)或颈静脉(107)置入144枚滤器,滤器置入后定期腹部平片和下腔静脉彩超评价下腔静脉和滤器位置、通畅情况。滤器植入后如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在2周内清除,则取出滤器。取出前分别摄腹部平片及行下腔静脉、肺动脉造影。否则该滤器将作为永久滤器长期留置后并继续进行随访观察。结果144滤器均成功置入预定部位,未发生滤器展开不良。置入技术成功率为100%,一次置入成功率为98.61%,2次植入成功率为100%。随访成功137例(随访率为95.14%),其中43枚滤器于置入后7~14天(中位12天)取出。余94例随访7天~39个月(中位随访期为17个月),未发生滤器移位、倾斜、滤器断裂或滤器穿透静脉壁造成血肿并发症。无下腔静脉闭塞发生,随访期内全部患者未再发生症状性肺动脉栓塞。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ZQL型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预防肺动脉血栓栓塞是安全、有效的。其独特的支架式设计具有稳定性好、捕获效能高、置入与取出容易,符合临床需求的特性。
- 徐克周玉斌王爱林肖亮
-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腔静脉滤器静脉血栓形成
- 髂股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介入开通治疗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髂股动脉闭塞性病变介入开通治疗的策略及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2001年2月~2006年2月我院介入病房收治的42例经DSA证实为髂动脉和/或股动脉闭塞的病人,男30例,女12例,年龄35~82岁。闭塞段长度2~30cm,发病时间10小时~30年。术中分别采用经导管动脉内溶栓、导丝机械开通、PTA、支架置入术等方法,术后给予抗凝及抗炎治疗1周,随访2年。结果:本组中溶栓治疗26例,其中11例术中溶栓后即可见闭塞段开通,7例继续溶栓3~7天后闭塞段血流恢复正常。15例作为机械开通的后续治疗手段。机械开通31例,PTA33例,支架置入31例。术中未出现血管破裂、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所有病人下肢缺血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踝肱指数由术前的0.34±0.14增加至出院前的0.65±0.095(P<0.001)。随访期间1例病人于术后15个月死于急性心肌梗死,另外11例再次出现下肢缺血症状,其余30例症状无复发,血管超声复查提示管腔通畅、血流良好。结论:髂股动脉闭塞性病变介入开通治疗创伤小、疗效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肖亮徐克张曦彤李红
-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放射摄影术介入性髂动脉股动脉
- 耐药VX2肝癌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应用经化疗药物诱导后传代的VX2肿瘤建立移植性耐药肝癌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将 2 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 4组 ,建立肝癌模型。A、B组和C、D组植入肿瘤分别取自常规传代和药物诱导后的传代兔。模型建立 3周后 ,增强CT检查确定肿瘤大小。直视下穿刺肝动脉 ,A、C两组注入阿霉素 (4mg/2ml) ,B、D两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 1周后CT复查 ,比较各组肿瘤倍增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肿瘤凋亡率。结果 模型建立 3周后各组肿瘤大小无明显差异。治疗 1周后增强CT复查 ,各组肿瘤体积均增大。其中 ,A组肿瘤倍增率显著低于其他组 (P <0 .0 5 ) ;C组低于B、D组 ,但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A组肿瘤凋亡率显著高于其他组 (P <0 .0 5 ) ;C组高于B、D组 ,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通过药物诱导建立的移植性兔VX2肝癌模型具有明显耐药特征 ,可作为耐药肝癌模型用于肝癌全身与介入性药物治疗的实验研究。
- 刘瑞宝徐克李枫富宏苏洪英肖亮周玉斌
- 关键词:肿瘤大小耐药VX2肝癌肝癌模型凋亡率大耳白兔
- 主动脉-髂动脉闭塞介入重建术的中期随访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评价主动脉-髂动脉闭塞介入治疗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介入治疗的腹主动脉-双侧髂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30例中男24例、女6例,年龄35~75岁,平均(55±10)岁。采用导丝开通、导管溶栓、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等介入方法治疗,出院后通过电话、信函、门诊复查等方式随访。结果26例腹主动脉-双侧髂动脉重建成功;3例分别因1条髂动脉开通失败仅腹主动脉-单侧髂动脉重建成功;1例主动脉-髂动脉重建失败。髂动脉破裂1例行WallGraft支架修补。术中发生远端动脉栓塞2例。1例一侧患肢缺血加重接受截肢。27例随访1-112个月,平均(41±9)个月。术后6个月髂动脉闭塞1例未能开通;25个月后双侧髂动脉闭塞1例,经球囊导管扩张治疗后3个月再闭塞,行双侧髂动脉支架置入。23例患肢均无症状再发或加重。结论主动脉.髂动脉介入重建术可有效恢复下肢血供,中期疗效良好。
- 张曦彤钟红珊肖亮张洪义李红徐克
-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主动脉髂动脉血栓溶解疗法
- 髂-股静脉血栓性闭塞的综合性介入治疗(附10例报告)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探讨综合应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血管内溶栓术、血栓清除术、血管成形术及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髂 股静脉血栓性闭塞的疗效。方法 10例髂 股静脉血栓性闭塞患者均先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9例为永久性滤器 ,1例为暂时性滤器 ;滤器置入后依次行血管内溶栓术、血栓清除术、血管成形术和内支架置入术 ,直至取得满意疗效。结果 静脉滤器置入成功率 10 0 %。并用血管内溶栓术、血栓清除术及内支架置入术 9例闭塞血管再通 ,临床疗效满意。 1例因导丝不能穿过阻塞静脉未进行继续治疗。总有效率达 90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 3~ 32 (平均13.5 )个月 ,9例置入永久滤器者均无肺梗塞发生。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保证了髂股静脉血栓性疾病治疗的安全性。多种介入技术的综合运用可明显提高疗效。
- 苏洪英冯博赵钟春肖亮徐克
- 关键词:髂股静脉血栓性闭塞介入性放射学
- 经皮经腔内膜剥脱法主动脉夹层模型的制备及影像学评价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索经皮经腔内膜剥脱法制备主动脉夹层动物模型的可行性及主动脉造影、CT影像的评价。方法15条健康杂种犬,分别采用自制金属倒钩或带针尖导管等器械行经皮经主动脉腔内膜损伤、剥脱法制备主动脉夹层模型,随后进行主动脉造影及CT增强扫描,观察动物模型制备的成功率、预后,获取标本,分析图像。结果15条犬中,形成主动脉夹层模型4例,技术成功率26.7%(4/15),其余11条犬均发生主动脉破裂、穿孔、死亡。主动脉造影发现2例主动脉夹层,CT扫描发现3例主动脉夹层。结论经皮经腔内膜剥脱法制备主动脉夹层的难度大,成功率偏低,需进一步积累经验。
- 肖亮徐克于世平王少雷邵海波卢涛王强郭敏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腔内操作主动脉造影X线计算机
- Budd—Chiari综合征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18
- 2009年
- 目的评价不同类型Budd—Chiari综合征(BCS)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经超声和选择性静脉造影确诊的BC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147例资料完整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根据新的影像学分型,147例患者中,13.6%(20例)为单纯肝静脉阻塞型,66.0%(97例)为下腔静脉膜性阻塞型,6.1%(9例)为下腔静脉膜性闭塞伴远端腔内巨大血栓形成型,14.3%(21例)为下腔静脉节段性阻塞型。根据病变类型分别对147例BCS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包括经导管局部溶栓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VIA)、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和改良式经皮经肝门体静脉分流术(MTIPS)等。术中根据静脉造影图像判断肝静脉回流改善情况。对147例患者平均随访了(67.3±9.0)个月(16h至104个月),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的症状、体征、肝功能检查结果和超声检查结果,评价介入治疗的首次开通率与再次治疗开通率,同时对所有患者的肝功能水平进行Child—Pugh评分与分级。术前与末次随访评分差异用配对样本均数t检验进行统计学评估。结果PTA的首次治疗开通率为65.6%(86/131),再次治疗开通率为96.9%(124/128)。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的首次开通率为78.9%(15/19),再次开通率为92.3%(24/26)。1例Ⅲa型BCS患者在下腔静脉开通后72h死于不明原因的咯血、1例Ⅰb型BCS患者MTIPS术后16h死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例Ⅳb型BCS患者在接受MTIPS术后13个月死于肝功能衰竭。另有12例患者分别在术后7—79个月死于与介入治疗无关的其他原因。末次随访,存活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平均Child—Pugh评分由术前的8分降低至5分(t=2.017,P〈0.05)。结论应用多种血管介入技术治疗BCS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钟红珊徐克肖亮
- 关键词:肝静脉血栓形成放射学介入性
- 恶性肿瘤静脉血管并发症的介入治疗
- 2011年
-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静脉血管并发症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问题。方法 2001年10月至2009年9月于我院就治的恶性肿瘤静脉血管并发症患者49例,受累部位:颈静脉3例,上肢静脉8例,上腔静脉24例,下腔静脉5例,门静脉癌栓4例,髂静脉5例。分别采用腔静脉滤器置入及静脉置管溶栓术、静脉球囊成形及支架置入术进行治疗。术后给予抗凝、抗炎治疗5~7 d。随访3~12个月。结果 49例患者中,13例行滤器置入及静脉置管溶栓术,技术成功率100%;平均静脉置管溶栓时间7.38 d;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1例,明显好转2例。36例患者行静脉球囊成形及支架置入术,技术成功率为94%;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1例,明显好转13例,无明显变化2例。术中无出现血管穿孔、破裂等介入操作相关并发症。术后未出现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随访47例,13例患者因原有肿瘤进展而死亡,3例再次出现临床症状,31例患者血管超声提示治疗部位静脉血流通畅。结论介入技术治疗恶性肿瘤静脉血管并发症创伤小、耐受性好、症状改善明显、技术成功率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肖亮申景童家杰解世洋魏东升
- 关键词:肿瘤静脉
- 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68例,经股静脉或经右颈内静脉置入腔静脉滤器后,均行静脉置管溶栓治疗,溶栓治疗结束前复查肺动脉造影及下肢静脉造影,术后6个月复查血管超声。【结果】置入腔静脉滤器168枚均一次性释放成功,释放过程平均耗时1.9min。168例患者溶栓成功率100%,平均溶栓时间9.68d;98.8%(166/168)。患者肢体肿胀、疼痛症状消失或减轻;血栓直径消融75%~100%91例;血栓直径消融50%~75%47例;血栓直径消融小于50%30例,随访期间下肢静脉血栓直径与溶栓治疗结束时相比无增大。【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及下肢深静脉置管溶栓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介入操作技术成功率较高、症状改善明显、血栓消融程度高、损伤小、安全性好的优点。
- 肖亮童家杰申景李海伟徐克
- 腔内修复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远期疗效评价被引量:12
- 2008年
- 目的探讨腔内修复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中远期疗效。方法2000年11月至2006年2月,行腔内修复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56例。所有患者随访21~84个月,平均(52±8)个月,术后1周及术后每年均行螺旋CT检查,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55例(98.2%)临床成功,2例(3.6%)术后出现一过性肾功能不全,术后30d内1例(1.8%)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随访期间1例(1.8%)死于脑出血。结论腔内修复术创伤小,痊愈快,并发症少,应视为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 徐克吴瑕陈冉肖亮张曦彤辛士杰
- 关键词:腔内修复术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