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小杨

作品数:80 被引量:279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点攻关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2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1篇医药卫生
  • 6篇经济管理
  • 6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2篇外膜
  • 31篇氧合
  • 26篇体外膜肺氧合
  • 26篇肺氧合
  • 22篇膜肺
  • 19篇衰竭
  • 17篇新生儿
  • 16篇动脉
  • 16篇心肺
  • 15篇儿童
  • 14篇重症
  • 13篇先天
  • 13篇先天性
  • 13篇功能衰竭
  • 11篇心脏
  • 11篇救治
  • 10篇心肺功能
  • 10篇儿科
  • 10篇肺功
  • 10篇肺功能

机构

  • 64篇北京军区总医...
  • 22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大连市儿童医...
  • 1篇上海市儿童医...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武汉亚洲心脏...
  • 1篇西安市儿童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深圳市平湖人...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80篇洪小杨
  • 63篇封志纯
  • 41篇周更须
  • 32篇刘宇航
  • 27篇刘颖悦
  • 18篇王辉
  • 15篇高海涛
  • 14篇许煊
  • 11篇王斌
  • 11篇王辉
  • 10篇付松
  • 9篇张晓娟
  • 9篇杜江
  • 7篇田兆方
  • 5篇杨学勇
  • 5篇孔祥永
  • 5篇殷秀
  • 3篇罗分平
  • 3篇董建英
  • 3篇李爱华

传媒

  • 12篇中国小儿急救...
  • 6篇中华儿科杂志
  • 5篇中华实用儿科...
  • 4篇临床儿科杂志
  • 4篇中国医师协会...
  • 3篇中国医刊
  • 2篇心肺血管病杂...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体外循环...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8
  • 2篇2017
  • 10篇2016
  • 13篇2015
  • 8篇2014
  • 1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8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0篇2006
  • 1篇2005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外膜氧合(ECMO)在急性心肺功能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本院PICU于2008年12月率先在国内开展ECMO配合呼吸机、血液净化治疗儿童重症肺炎合并顽固性心肺功能衰竭取得成功,为探索体外生命支持系统在儿童重症中的应用走出了关键的一步,目前已临床应用ECMO治疗四例严重的心肺功...
许煊封志纯洪小杨付松周更须殷秀
关键词:体外膜氧合儿童重症
文献传递
中国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应用现状调查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了解中国PICU体外膜肺氧合( ECMO)技术开展及ECMO疗效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2015年3月至2015年8月对全国三级甲等医院PICU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了38家儿童医院或综合医院的PICU,其中儿童医院28家,综合医院10家。10家医院的PICU拥有12台ECMO设备;能开展ECMO技术的单位6家,准备开展ECMO技术的单位14家;接受过ECMO培训的医院8家。共有63例患儿在 PICU 内接受非开胸 ECMO 治疗,成功撤离 ECMO 者49例,有效率77.8%;36例存活,存活率57.1%。儿童患者(大于28 d)51例,其中呼吸系统疾病21例,心脏疾病28例,心肺衰竭2例;存活出院31例,存活率60.8%。新生儿患者12例,呼吸系统疾病10例,心脏疾病2例,存活出院5例,存活率41.7%。结论国内儿科领域ECMO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且发展不均衡,整体上存活率低于国际水平,今后需要进一步增加ECMO技术在儿科领域应用的临床实践,提高国内危重患儿的救治水平。
闫钢风陆国平张晨美洪小杨许煊钱素云王莹刘春峰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儿童重症监护病房问卷调查
数字视频脑电图在儿科重症监护室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儿科重症监护室(NICU、PICU)的患儿常存在各种原因导致脑损伤,数字视频脑电图检查可为病因诊断、病情变化监测、评估、预后等提供帮助,现将数字视频脑电图在 NICU 和 PICU 中常见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温秀芳马秀伟洪小杨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儿童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在呼吸循环衰竭重症患儿救治的应用
:介绍本单位机体外膜肺氧合(EMCO)技术救治出现呼吸循环衰竭重症患儿的经验.方法:回顾总结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本单位利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救治9例出现呼吸循环衰竭重症患儿的临床情况和预后.结果:共进行EMCO...
洪小杨周更须许煊刘宇航刘颖悦王辉高海涛封志纯
关键词:儿童患者体外膜肺氧合技术临床疗效
肺动脉吊带并气管狭窄畸形矫治不干预气管的预后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的分析肺动脉吊带(PAS)并气管狭窄畸形矫治不干预气管的预后,探讨提高该病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5年7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收治的17例合并中度以上气管狭窄PAS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行肺动脉移植术但不干预气管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关系。结果17例患儿Ⅰ期均仅行肺动脉移植术,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均采用早期拔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策略。12例早期顺利撤离呼吸机,痊愈出院。5例患儿因多次撤机失败,围术期行气管干预手术,其中3例行气管支架植入术(1例死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例死于感染及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行气管成形术(均死于感染及气管漏气)。存活患儿出院后随访呼吸道症状均有所减轻甚至消失。气管狭窄指数(气管狭窄段直径/气管狭窄段长度×100%)在有无气管干预的2组患儿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管未干预组(10.14±1.58)%比气管干预组(5.72±1.17)%,t=3.600,P〈0.001],对于气管狭窄指数高于(10.14±1.58)%的PAS患儿,采取单纯肺动脉移植术可获得满意的预后。对于气管狭窄指数低于(5.72±1.17)%的PAS患儿,Ⅰ期单纯行肺动脉移植术预后不良。结论对于大多数合并中度以上气管狭窄的PAS患儿,采取单纯肺动脉移植,避免气管干预是可行的。气管狭窄指数对判断此类患儿是否Ⅰ期行气管干预有指导意义。
刘宇航文平王宁周更须洪小杨陈清
关键词:肺动脉吊带气管狭窄气管成形术预后
人骨髓源性MSCs移植新生大鼠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研究移植人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新生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贴壁选择法分离、培养、扩增人骨髓来源MSCs,并以BrdU标记;10日龄内清洁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A(大剂量)组、B(小剂量)组、C(对照)组3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MSCs 5×104,MSCs 1×104及磷酸盐缓冲液(PBS)。观察注射后GVHD的一般表现情况,3周后处死,ELASA法检测血清TNF-α;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肝脏、脾脏、肺等脏器BrdU积分情况,HE染色观察肝脏、结肠的病理GVHD分级。结果各组大鼠均未见腹泻,弓背,翘毛,精神萎靡及皮肤溃疡等表现。3组大鼠移植前后在体重、肝脏及结肠病理分级评分、血清TNF-α水平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而免疫组化显示对照组各脏器中均未见BrdU阳性染色细胞,两个注射MSCs组在肺、肝脏、脾脏等中均可见BrdU阳性染色细胞。结论腹腔注射MSCs后肺、肝脏、脾脏等脏器均有MSCs定植,在肺部与注射的量相关;新生大鼠移植人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后未发生明显的GVHD。
田兆方杜江王斌洪小杨封志纯
关键词:骨髓GVHD
体外心肺复苏在中国心搏骤停患儿中应用的现况调查
2023年
目的了解体外心肺复苏(ECPR)在心搏骤停患儿中的应用现况及实施困难。方法横断面调查35家医院,设计“儿童ECPR信息调查表”(简称调查表),共收集33家医院385例进行ECPR患儿的信息,对中国儿童ECPR技术开展情况、体外膜氧合(ECMO)机器管理、ECPR指征把控、ECPR实施困难等进行现况调查。根据进行ECPR患儿年龄、调查单位地区分布及调查单位性质进行分组比较撤机、出院存活率。采用χ^(2)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使用LSD法进行事后检验,两两比较使用Bonferroni法进行检验水准调整。结果385例进行ECPR患儿中男224例、女161例。撤机存活185例(48.1%),出院存活157例(40.8%)。因心脏疾病行ECPR的患儿最多为324例(84.2%),因呼吸衰竭行ECPR的患儿为27例(7.0%)。进行ECPR患儿首要的死亡原因为循环衰竭82例(35.9%),其次为脑功能衰竭80例(35.0%)。ECPR最常见实施地点仍为重症监护病房(ICU)(278例,72.2%),ECPR时置管多为切开置管(327例,84.9%)。32家(91.4%)医院已设立ECMO应急小组,ECMO机器共有125台,主要分布于ICU(89台,71.2%),绝大多数医院(32家,91.4%)未备有提前预充的环路。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及不同性质医院间进行ECPR患儿的撤机存活率及出院存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ICU环境下没有配备ECMO机器(16次)、心肺复苏下置管有难度(15次)、从CPR到ECMO转流时间间隔过长(13次)、没有常规配备备用的ECMO环路(10次)、ECMO应急团队无法快速到达现场(5次)被认为是排在前5位的非ICU环境下ECPR实施的难点。结论ECPR已在我国儿科领域逐步开展,需要进一步规范化操作与管理,非ICU环境下的ECPR仍是难点。
杨雪程晔洪小杨郭予雄王旭杨寅愉楚建平靳有鹏成怡冰张育才陆国平
关键词:心肺复苏术心脏停搏导管插入术
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诊治体会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总结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婴幼儿的临床特征、手术过程、围术期处理与转归。术前支气管肺炎并发心力衰竭需要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2例,需要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辅助呼吸4例。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方式为结扎34例,从肺动脉腔内缝闭2例(术前漏诊)。结果:无住院死亡病例。ICU停留时间3~20 d,平均5 d。术后住院时间为8~25 d,平均10 d。并发症为灌注肺1例,肺不张6例,气胸3例,肺出血1例。术后3个月复查,发现室间隔缺损残余漏1例。结论: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临床上易与单纯室间隔缺损相混淆,术前容易漏诊而导致灌注肺,应加强术前诊断及术中探查。术前支气管肺炎并发心力衰竭需要呼吸机支持,不是手术禁忌证,只要加强围术期管理,仍可取得良好疗效。手术均可以正中切口一期完成,并行循环下游离结扎动脉导管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明显优于经肺动脉腔内缝合。
杨学勇周更须洪小杨付松刘宇航王辉封志纯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
2012年度~2015年度单中心33例儿科ECMO临床回顾分析
目的:总结本单位近2012年至2015年体外膜肺在儿科心肺功能支持中应用经验。方法:回顾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本单位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
洪小杨封志纯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心肺功能衰竭儿科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重症新生儿临床综合救治策略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总结内外科联合救治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重症新生儿的经验。方法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NICU、小儿心脏专科联合救治17例TGA危重新生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救治情况。结果TGA患儿共17例。男14例,女3例;手术年龄1~45d;体质量2.7~4.6kg;9例合并VSD,3例接受前列腺素E治疗,2例入院时存在难以纠正休克、严重低氧血症,急诊大动脉调转术(ASO)治疗;8例为室间隔完整型TGA,全部接受前列腺素E治疗;4例未明显好转,急诊ASO治疗;术后共12例延迟关胸,其中5例为急诊手术患儿;术后腹膜透析6例,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1例;胸骨愈合不良6例,急诊ASO患儿均胸骨愈合不良,13例患儿顺利出院,死亡4例,其中l例死于术后手术切口感染并发脓毒症,肺动脉吻合处心包补片感染不愈合,肺动脉大出血死亡。1例术中发现合并有体静脉畸形引流,术后出现严重低心排综合征,手术次13死亡。1例术后手术切口感染,愈合不良,死于脓毒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例由于术中冠状动脉畸形,冠状动脉移植困难,主动脉开放后心脏心肌供血不良死亡。结论NICU中TGA重症新生儿,术前处理的目的是增加EC—MO,避免急诊手术;如持续存在无法纠正低氧血症或心力衰竭,及时急诊ASO是救治生命的有效手段。
洪小杨周更须许煊刘宇航王辉刘颖悦封志纯
关键词: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新生儿新生儿监护室大动脉调转术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