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国成

作品数:25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专项课题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梧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3篇化学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正交
  • 7篇正交试验
  • 3篇皂苷
  • 3篇色谱
  • 3篇紫外
  • 3篇可见分光光度...
  • 3篇光度
  • 3篇光度法
  • 3篇分光光度法
  • 3篇薄层
  • 3篇薄层色谱
  • 2篇药理
  • 2篇药药
  • 2篇液相色谱
  • 2篇正交试验法
  • 2篇止痛
  • 2篇色谱法
  • 2篇设计性
  • 2篇湿热
  • 2篇实验教学

机构

  • 21篇广西中医药大...
  • 9篇广西大学
  • 4篇广东药学院
  • 2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广西卫生职业...

作者

  • 25篇梁国成
  • 15篇陈舒茵
  • 7篇黄小鸥
  • 6篇黄敏
  • 5篇方建康
  • 5篇陈壮
  • 4篇周毅生
  • 4篇庞学丰
  • 4篇覃翔
  • 3篇陈斯宁
  • 3篇黄蓓
  • 3篇韦瑀龙
  • 3篇秦辛
  • 3篇韦世民
  • 2篇黄燕琼
  • 2篇吕洁
  • 2篇廖华卫
  • 2篇杨红梅
  • 2篇冯玉青
  • 2篇段文贵

传媒

  • 4篇中国中医药现...
  • 3篇大众科技
  • 3篇风湿病与关节...
  • 2篇广东药学院学...
  • 2篇西部中医药
  • 1篇河北医药
  • 1篇蛇志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现代中药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正交试验法研究湿热消颗粒的成型工艺
2019年
目的:优选湿热消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以软材综合评分和颗粒成型率百分比为指标,考察浸膏用量、蔗糖用量、糊精用量以及95%酒精用量四个关键因素对颗粒制备工艺的影响。结果:优选的最佳工艺为1倍量的浸膏(以0.1%酒精调和)、1.5倍量的蔗糖和2.5倍量的糊精制软材,再制粒、干燥和整粒;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软材平均评分为9.5分,RSD=1.94%,平均成型率为96.72%,RSD=2.57%。结论:优选的该制剂成型工艺可行、工艺稳定,可用于湿热消颗粒的扩大化实际生产。
梁国成陈舒茵陈舒茵黄小鸥方建康覃翔
关键词:正交试验
寒痹康缓释片中挥发油提取及包合工艺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优化寒痹康缓释片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及其β-环糊精包合工艺,确定适合于本制剂挥发油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总挥发油总量为指标,考察制剂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以包合后β-环糊精挥发油得率及β-环糊精中挥发油含量为指标,考察β-环糊精包合工艺。结果优化的挥发油提取工艺及其β-环糊精包合工艺达到预期目的,提取工艺为用12倍量溶剂,提取1次,提取时间5 h;包合工艺为在挥发油:β-环糊精=1∶9时,在温度为40℃下,以150 r/min的速度搅拌2 h。工艺简便、稳定。结论优选出的工艺合理、简便稳定,可操作性强,结果满意。
黄敏梁国成庞学丰陈壮韦瑀龙黄燕琼
关键词:挥发油包合工艺
利金颗粒的制备工艺及质量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优选利金颗粒的制备工艺并进行相关质量研究。方法以软材性状、颗粒成型率等为指标,进行混合辅料的筛选;考察颗粒的性状、溶化性以及相关含量测定等,对制剂进行质量研究。结果优选的最佳辅料为浸膏粉∶甘露醇∶乳糖=33.3∶13.42∶53.28,以75%乙醇制软材,所得颗粒质量稳定,黄芪甲苷平均含量0.036%,RSD为2.08%。结论优选出的制备工艺以及质量研究简单合理,工艺稳定,可操作性强,结果满意。
陈斯宁陈舒茵梁国成冯原潘玲
三味板蓝根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研究医院制剂三味板蓝根颗粒的质量标准,提升该制剂的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对三味板蓝根颗粒进行原药材的定性鉴别研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ltraviolet and 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UV-Vis)对该制剂的总有效成分之一的多糖进行含量测定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该制剂的活性成分(R,S)-告依春进行含量测定研究。结果:经TLC法进行定性鉴别研究,三味板蓝根颗粒中板蓝根、山芝麻均与相应的对照药材及对照品在同一位置呈相同斑点,且阴性无干扰;经UV-Vis法测定,该制剂的多糖含量为6.31%,RSD为0.67%;经HPLC法测定,该制剂中(R,S)-告依春的含量为0.0355 mg/g,RSD为5.98%。结论:与三味板蓝根颗粒原有的质量标准相比,本研究增加了TLC、UV-Vis和HPLC法进行研究,研究方法简便快速、稳定可靠,可纳入医院制剂三味板蓝根颗粒的质量标准,为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提供依据。
梁国成陈斯宁陈斯宁陈舒茵杨红梅黄小鸥秦辛秦辛
关键词:薄层色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壮药前列舒外洗剂质量标准研究
2023年
目的:建立壮药前列舒外洗剂质量标准,并进行洗剂的常规检查。方法:对壮药前列舒外洗剂进行最低装量及微生物限度检查;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壮药前列舒外洗剂中姜黄、三叉苦;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壮药前列舒外洗剂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壮药前列舒外洗剂最低装量、微生物限度检查均符合2020年版《中国药典》的相关规定;薄层色谱中,姜黄、三叉苦的特征斑点显色清晰,分离效果好,阴性对照无干扰;以HCl-Mg法显色,芦丁为对照品,282 nm波长条件下测定,芦丁在22.18~133.08μg/mL浓度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好(R^(2)=0.9995,n=6),样品平均回收率98.14%(RSD=1.04%,n=6)。结论:所建立的质量标准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用于壮药前列舒外洗剂的质量控制。
黄蓓符军黄鸿敖梁国成韦世民
关键词:薄层色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秦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20年
秦艽是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经典中药,可以通过对炎性细胞因子进行调控、抑制转录因子及信号转导通路等获得较好的疗效,同时祛风湿,通络止痛,退虚热,清湿热,止筋脉拘挛、关节屈伸不利,标本兼治,疗效显著,故对秦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现代药理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梁国成段文贵段文贵陈舒茵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秦艽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止痛祛风胶囊中总黄酮含量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止痛祛风胶囊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超声提取总黄酮,以芒果苷为对照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止痛祛风胶囊中的总黄酮含量,检测波长380 nm。结果:芒果苷在0.001 15~0.009 2 m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86.14%,RSD为4.99%。结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止痛祛风胶囊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作为止痛祛风胶囊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
庞学丰梁国成方建康陈舒茵江丽芬陈壮冯玉青李玉玲唐丽萍黄政治廖家瑜
关键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总黄酮
青风藤的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现状被引量:12
2022年
青风藤为临床常用药材,近年来关注度一直较高。青风藤中主要含生物碱类、三萜类、挥发油类和菲醌蒽醌及酚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炎镇痛、免疫抑制、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其临床常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等。文中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对青风藤近15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青风藤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陈舒茵梁国成秦辛
关键词:青风藤本草考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复方黄根颗粒的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优化复方黄根颗粒的提取工艺,确定适合于本制剂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根据对方中各药材成分和作用的阐述,在提取中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各影响因素。结果根据水提醇沉工艺正交试验数据结果,最佳方案为A2B2C2D3,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可进行规模生产。
方建康梁国成陈舒茵
关键词:水提工艺
三味板蓝根颗粒浸膏制备工艺改良研究
2023年
目的改良医院制剂三味板蓝根颗粒浸膏中间体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L_(9)(3^(4))正交试验优选浸膏提取工艺的关键参数,再以单因素和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浸膏醇沉工艺。结果正交试验优选的浸膏最佳提取工艺为:以10倍量水(初次浸泡0.5 h),沸腾提取3次,每次提取1.5 h。经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浸膏最佳醇沉工艺为:将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80℃),以95%乙醇将药液的终点醇浓度调至65%,醇沉静置时间48 h。结论采用L_(9)(3^(4))正交试验联合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医院制剂三味板蓝根颗粒的提取和醇沉工艺,达到预期效果,可为实际扩大化生产提供参考。
陈斯宁陈舒茵梁国成杨红梅杨红梅覃翔
关键词:单因素实验醇沉工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