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逢春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印第安纳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神经纤维
  • 2篇神经纤维瘤
  • 2篇神经纤维瘤病
  • 2篇破骨
  • 2篇破骨细胞
  • 2篇细胞
  • 2篇纤维瘤
  • 2篇纤维瘤病
  • 2篇小鼠
  • 2篇骨细胞
  • 1篇蛋白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型
  • 1篇基质
  • 1篇基质蛋白
  • 1篇骨量
  • 1篇骨量减少
  • 1篇骨桥
  • 1篇骨桥蛋白
  • 1篇骨质

机构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印第安纳大学
  • 1篇美国印第安纳...

作者

  • 2篇杨逢春
  • 2篇李会杰
  • 2篇井永敏
  • 2篇张英泽
  • 2篇刘亚玲
  • 1篇宋朝晖
  • 1篇闫金城

传媒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骨桥蛋白对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小鼠破骨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I)患者有明显的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我们报道了神经纤维瘤病破骨细胞功能增强是引起骨改变的机制之一。骨桥蛋白(OPN)具有细胞因子和基质蛋白两种性质,能影响骨代谢平衡,造成骨质疏松。
李会杰刘亚玲井永敏张英泽杨逢春
关键词:骨桥蛋白小鼠骨量减少基质蛋白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基因型小鼠的破骨细胞功能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基因型小鼠的破骨细胞功能变化,探讨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引起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神经纤维瘤病基因杂合型(Nf1+/-)和野生型(Nf1+/+)小鼠为研究对象,取胫骨干骺端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比较两组小鼠骨内破骨细胞含量。体外实验取两种基因型小鼠的骨髓单核细胞,观察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诱导下的破骨细胞分化能力,测定两组破骨细胞形成、分化、贴附、迁移和骨吸收功能。结果Nf1+/-小鼠骨内成熟破骨细胞数量比Nf1+/+增多,细胞体积明显增大(TRAP阳性区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为Nf1+/+,(0.8800±0.0014)%;Nf1+/-,(2.3300±0.001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外培养的Nf1+/-破骨细胞形成增多,(每1×10^5骨髓单核细胞形成的破骨细胞数分别为Nf1+/+,41.75±13.14;Nf1+/-,61.17±18.1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外诱导培养的破骨细胞的黏附、迁移、骨吸收功能强(黏附细胞数量Nf1+/+,53.00±11.08;Nf1+/-,108.00±11.67,P〈0.01;迁移细胞数量Nf1+/+,88.33±12.40;Nf1+/-,239.83±67.77,P〈0.01骨吸收面积百分比Nf1+/+,18.37%±0.0367;Nf1+/-,(40.4400±0.1052)%,P〈0.0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破骨细胞增多,功能增强是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引起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之一。
李会杰刘亚玲闫金城宋朝晖井永敏杨逢春张英泽
关键词:神经纤维瘤病破骨细胞骨质疏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