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瑜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机械工程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发动机
  • 3篇神经网
  • 3篇神经网络
  • 3篇煤层气发动机
  • 2篇感器
  • 2篇传感
  • 2篇传感器
  • 1篇电控
  • 1篇电控系统
  • 1篇调速
  • 1篇调速器
  • 1篇调速系统
  • 1篇压力传感器
  • 1篇气体燃料
  • 1篇气体燃料发动...
  • 1篇燃料
  • 1篇燃料发动机
  • 1篇热线式空气流...
  • 1篇稳态
  • 1篇系统辨识

机构

  • 7篇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

  • 7篇杨瑜
  • 6篇滕勤
  • 3篇谈建
  • 2篇王雪翠
  • 2篇左承基
  • 1篇王馨
  • 1篇谈健
  • 1篇徐天玉
  • 1篇陈利明
  • 1篇李盛

传媒

  • 1篇车用发动机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山东内燃机
  • 1篇内燃机与动力...
  • 1篇中国内燃机学...
  • 1篇中国内燃机学...

年份

  • 1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一种热线式空气流量传感器非线性静态模型辨识被引量:2
2005年
根据在流量计标定试验台上对一种热线式空气流量传感器静态标定的数据,用解析建模法和数值建模法建立了热线式传感器的非线性静态模型。文中对比分析了几种模型的辨识精度。结果表明,基于多项式最小二乘和FLANN网络的模型基本相同,能够满足测量的要求,而基于BP网络的模型有着更高的辨识精度。
杨瑜滕勤谈建李盛
关键词:热线式空气流量传感器静态特性神经网络
煤层气发动机混合气充量系数模型的辨识被引量:10
2007年
将充量系数作为预混合点燃式煤层气发动机转速和进气歧管压力的函数,根据实验数据,应用系统辨识方法,建立了基于多项式、BP神经网络和自适应神经网络模糊推理系统(ANFIS)的混合气充量系数模型,比较了各种模型的建模效果。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将所建充量系数模型分别嵌入煤层气发动机平均值模型,对平均值模型的估计值和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检验结果表明,充量系数的非参数模型比多项式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适合作为系统仿真的子模型。
滕勤杨瑜左承基谈建
关键词:煤层气发动机充量系数神经网络
热膜式空气质量流量计的动态标定实验研究
本文通过自行设计的动态标定实验台对热膜式空气质量流量传感器进行动态标定,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验研究,得到该传感器的动态时域特性及动态频域特性,再对实验数据采用ARX模型建模并验证,发现该传感器存在着明显的非线性特性.
王馨滕勤杨瑜王雪翠
关键词:空气质量流量传感器ARX模型
文献传递
发动机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的标定与建模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介绍了发动机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的标定系统和传感器静、动态标定方法。根据试验数据,利用回归分析和系统辨识方法,得到了传感器静、动态数学模型,通过试验和仿真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
滕勤陈利明徐天玉杨瑜
关键词: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系统辨识
煤层气发动机调速系统动态调节过程建模
本文为了实现煤层气发动机动态空燃比的精确控制,保证混合比的调节与混合气量的调节达到最佳匹配,研究了煤层气发动机调速器的稳态和动态调节特性.通过将发动机任一工况的调速器齿条位移与油门开度和发动机转速联系起来,基于量化共轭梯...
杨瑜滕勤左承基谈健
关键词:煤层气发动机调速器神经网络
文献传递
煤层气发动机稳态排放预测模型的辨识建模研究
2006年
基于排放测量数据,采用量化共扼梯度法(SCG)建立了煤层气发动机的BP神经网络排放预测模型,检验结果证实了模型的准确性。为全面了解煤层气发动机的排放特性和制定合理的排放控制策略,借助于该模型,通过模拟研究对发动机的排放性能进行了预测,并分析了预测结果。
王雪翠滕勤谈建杨瑜
关键词:煤层气发动机废气排放
预混点燃式气体燃料发动机建模及仿真研究
开发气体燃料发动机电控系统对于充分利用能源,改善能源结构,保护全球环境,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开发适用于预混点燃式气体燃料发动机的电控仿真系统,可以为基于模型的控制策略的研究及其电控系统的开发提供一个平台。本文采用机理分析...
杨瑜
关键词:气体燃料发动机电控系统仿真系统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