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结石
  • 7篇胆结石
  • 7篇胆囊
  • 6篇胆囊结石
  • 6篇结石形成
  • 5篇胆囊结石形成
  • 3篇免疫复合物
  • 3篇红霉素
  • 2篇胆道
  • 2篇胆囊组织
  • 2篇胆色素
  • 2篇胆色素结石
  • 2篇胆石
  • 2篇动力学
  • 2篇色素结石
  • 2篇消炎
  • 2篇消炎痛
  • 2篇家兔
  • 2篇肝外
  • 2篇肝外胆道

机构

  • 10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广州军区广州...
  • 2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解放军第45...
  • 1篇解放军452...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2篇杨可桢
  • 10篇韩本立
  • 7篇张继红
  • 5篇别平
  • 3篇冉崇福
  • 2篇段恒春
  • 2篇黄志强
  • 2篇李昆
  • 1篇陈国忠
  • 1篇彭志明
  • 1篇王敖川
  • 1篇刘冬生
  • 1篇王加文

传媒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普外基础与临...

年份

  • 1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体胆囊结石时胆囊组织PGE、PGI2、LTC4的含量被引量:5
1995年
本文测定非结石组(n=16)与结石组(n=47)人体胆囊粘膜内前列腺素E(PGE)、前列环素(PGI2)白三烯04(LTC4)的含量及磷脂酶A2(PLA2)的活性,发现结石组四者的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非结石组。提示可能由于脂类代谢紊乱,胆囊组织的PLA2活性增加.致使PGs、LTs水平增高,引起胆囊上皮细胞活化,合成分泌粘蛋白功能亢进,从而参与促进结石的形成。
别平黄志强韩本立杨可桢王加文李昆尹国清
关键词:白三烯C4胆囊结石
红霉素预防家兔胆囊结石形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目前研究表明,胆囊排空障碍在胆囊结石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发生于成石前。红霉素有促进胆囊收缩,减低健康人和胆囊结石病人空腹及餐后胆囊容积,促进胆囊排空的作用。但应用红霉素能否防止胆囊结石形成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实验旨在研究红霉素预防胆囊结石形成的效果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上防治胆囊结石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分组与饲养:选用健康成熟家兔37只,体重1.9~2.5kg,雌雄不拘,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3只。
张继红杨可桢韩本立
关键词:胆结石红霉素
兔胆汁、血清中lC、lgG、CH_(50)的动态研究及回归分析
2002年
目的:探讨兔胆色素结石(PS)形成过程中,血清胆汁中的免疫复合物(IC)、IgG,总补体含量(CH50)的变化情况。方法:选用实验家兔20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应用“导管胆肠皮下转流法”制作动态研究动物模型及胆色素结石动物模型,于术后每隔日采取胆汁及血液标本至18d止,动态检测IC、IgG、CH50含量,并作回归分析。结果:胆汁血清中IC、IgG于术后逐渐升高,CH50渐低,并于术后第12d-14d达到最高和最低,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Y=0.164-0.050x1+0.282X2.0.001X3-0.002X4 R2 0.784。结论:在PS形成过程中,胆汁血清中IC、IgG、CH50显著改变的时间段与实验性PS形成的时间基本一致,进一步表明IC可能是Ps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冉崇福刘冬生杨可桢韩本立别平
关键词:免疫复合物胆石症
消炎痛、动力散预防家兔胆囊结石形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消炎痛、动力散预防胆囊结石形成机制。方法 :以高胆固醇饲料致家兔胆囊结石动物模型为基础 ,选用家兔 47只随机分为 4组 :(1)对照组 (n =13) :给予标准家兔饲料 ;(2 )高胆固醇组 (n =14 ) :给予含1 2 %胆固醇的高胆固醇饲料 ;(3)高胆固醇 +消炎痛组 (n =10 ) :给予高胆固醇饲料加消炎痛 ;(4)高胆固醇 +动力散组 (n =10 ) :给予高胆固醇饲料加能促进胆囊收缩的动力散。饲养 4周后检测成石情况、餐后胆囊排空率、胆囊阻力胆汁中胆固醇和粘蛋白、胆囊管病理组织学等指标。结果 :正常对照组 13只中无 1只形成结石 ,高胆固醇组14只中 12只形成结石 ,高胆固醇 +消炎痛组 10只中 4只形成结石 ,高胆固醇 +动力散组 10只中 2只形成结石。 1组与 2组 (P <0 0 1) ,2组与 3组、4组比较成石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P <0 0 1)。高胆固醇组胆汁中胆固醇和粘蛋白浓度、胆囊管阻力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 ,胆囊排空率显著下降 ;高胆固醇 +消炎痛组胆汁粘蛋白浓度、胆囊管阻力均较高胆固醇组显著降低 ,胆囊排空率无显著改变 ;高胆固醇 +动力散组胆汁中粘蛋白含量均较高胆固醇组显著下降 ,胆囊管阻力显著降低 ,胆囊排空率显著增加 ;后 3组间胆汁中胆固醇浓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张继红杨可桢韩本立别平
关键词:消炎痛家兔胆囊结石形成
人胆囊组织内巨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IL-1的含量变化与胆结石的关系被引量:5
1995年
收集人体胆囊63份,其中16份无结石为非结石组,47份为有胆固醇结石之胆囊为结石组。测定胆囊组织巨噬细胞(M)数量、胆囊粘膜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IL-1)的含量。结果:结石组胆囊组织内M数量明显高于非结石组(分别为4101.90±295.72、572.13±30.07AU,P<0.01);结石组胆囊粘膜TNF、IL-1的含量亦显著高于非结石组(TNF分别为18.12±2.03、4.45±0.39ng/mg,P<0.001。IL-1分别为102.42±7.84、66.75±9.50u/mg蛋白,P<0.05)。结果提示:胆囊组织M中的活化及其释放的TNF、IL-1与胆囊组织炎症反应和胆囊结石的形成有内在联系。
别平黄志强韩本立王敖川杨可桢彭志明段恒春李昆
关键词:IL-1非结石肿瘤坏死因子巨噬细胞胆结石
胆囊结石形成的动力学机制被引量:43
2001年
目的 进一步探讨胆囊结石形成的动力学机制。方法 选用家兔 5 7只 ,随机分为5组 :(1)正常对照组 (13只 ) ,给予标准家兔饲料 ;(2 )高胆固醇组 (14只 ) ,给予含 1 2 %胆固醇的高胆固醇饲料 ;(3)高胆固醇 +消炎痛组 (10只 ) ,给予高胆固醇饲料加消炎痛 ;(4 )高胆固醇 +红霉素组(10只 ) ,给予高胆固醇饲料加能促进胆囊收缩的红霉素 ;(5 )高胆固醇 +动力散组 (10只 ) ,给予高胆固醇饲料加能促进胆囊收缩的动力散。结果 第 1至第 5组生成结石者分别为 0只、12只、4只、0只及 2只 ,第 2组动物胆汁中胆固醇和粘蛋白浓度、胆囊管阻力、胆总管压力均较第 1组显著增高(P <0 0 1) ,胆囊排空率下降 (P <0 0 1) ;第 3组胆汁粘蛋白浓度、胆囊管阻力、胆总管压力较第 2组显著降低 (P <0 0 5 )。第 4组和第 5组与第 2组相比 ,胆汁中粘蛋白含量及胆囊管阻力低 (P <0 .0 1) ,胆囊排空率高 (P <0 .0 5 )。结论 除胆汁成分异常外 。
张继红杨可桢韩本立
关键词:胆囊结石胆囊排空动力学动物实验替代试验
消炎痛、红霉素预防胆囊结石形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1998年
为进一步探讨胆汁成份异常、胆囊动力学变化和胆囊结石形成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家兔胆囊结石动物模型进行了胆囊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除胆汁成份异常外,胆囊动力学变化参与了胆囊结石形成。消炎痛能减少胆汁粘蛋白含量抑制胆固醇成核过程而防止胆囊结石形成;而红霉素能通过促进胆囊收缩同时减少胆汁粘蛋白含量和促进胆囊排空,从而更有效地防止胆囊结石形成。提示:改善致石胆汁引起的胆囊动力学变化较改变胆汁成分更有利于防止胆囊结石形成。
张继红杨可桢韩本立
关键词:胆囊动力学消炎痛红霉素胆结石
肝外胆道动力学因素在胆囊结石形成中的作用被引量:8
1998年
目的:探讨肝外胆道动力学因素在胆囊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用家兔47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13),成石组(n=14),消炎痛组(n=10),红霉素组(n=10)。饲养4周后检测成石情况、胆总管压力等指标。结果:成石组12/14只形成结石,消炎痛组4/10只形成结石,红霉素组无一只形成结石。成石组胆汁中胆固醇和粘蛋白含量显著增高,胆囊管阻力和胆总管压力显著增高,胆囊排空率显著降低。消炎痛组较成石组胆汁中粘蛋白浓度降低,胆囊管阻力下降,胆总管压力下降,胆囊排空率无显著改善。红霉素组较成石组胆汁粘蛋白含量下降,胆囊管阻力下降,胆囊排空率增加而胆总管压力无显著变化。结论:除胆汁成分异常外,肝外胆道动力学因素参与了胆囊结石形成,改变肝外胆道动力学因素以促进胆囊排空。
张继红杨可桢韩本立
关键词:胆囊结石吲哚美辛红霉素
免疫复合物与家兔胆色素结石成因研究被引量:4
1996年
以胆色素结石(PS)动物模型为基础选用家兔40只,随机分4组,每组10只。观察不同组别成石率;胆汁、血清中免疫复合物(IC)、特异性IgG含量;以及各组成石率与其胆汁血清中IC、IgG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死菌活菌组都有很高的成石率,而^(60)Co照射组成石率显著降低,各组成石率与其胆汁血清中IC、IgG含量呈非常显著正相关。因此,IC形成及其抗原抗体亲和力等免疫学机制可能是PS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冉崇福杨可桢韩本立段恒春别平
关键词:免疫复合物胆结石病因
兔胆色素结石中Ag、特异性IgG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8
1999年
目的探讨兔胆色素结石(PS)中是否含有抗原、特异性抗体及PS成因间的关系。方法选用家兔20只,随机分成两组(10×2),做胆石模型,胆道注人125I标记的灭活E.coli为实验组,而注人等量未标记的灭活E.coli为对照组,计算成石率,对实验组胆汁、胆石进行40秒γ计数,胆石切片作抗3360E.coli特异IgG荧光抗体染色,测定光强度。结果兔PS中有Ag及特异性IgG存在。结论PS中的Ag及特异性IgG可以形成免疫复合物(IC),而IC可能是PS的雏形,Ag-Ab亲和力可能是兔PS形成的力学机制之一。
冉崇福杨可桢韩本立彭志明
关键词:免疫复合物胆色素结石胆结石IGGAG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