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潇云
-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历史地理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中国牡丹的传统利用价值及其当代文化创新被引量:6
- 2016年
- 牡丹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花卉植物,其利用价值主要表现在观赏审美、药用保健和饮食等方面。历代人们对牡丹的审美偏好有所不同,其象征意蕴也随时代而发生变化。在长期的牡丹观赏与利用过程中,古人以牡丹园艺、牡丹文学、牡丹民俗民艺等形式所积累的牡丹文化流传至今,具有重要的遗产保护价值。在当今强调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背景下.牡丹文化可以通过创意产业等方式更好地继承和创新。
- 李潇云何彦超
- 关键词:文化创意
- 自行车慢行系统应用于桠溪国际慢城研究综述被引量:2
- 2013年
- 自2011年南京高淳桠溪镇成为中国首个国际慢城以来,其旅游开发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以自行车慢行为切入点,通过对国内外慢城发展研究、自行车系统的应用以及乡村旅游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综述,希望找到三者的契合点,提出在桠溪镇引入自行车系统的设想。最后对在桠溪镇建设自行车慢行系统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和高淳旅游规划开发提供参考和启示。
- 李潇云
- 关键词:乡村旅游可行性
- 中国古代牡丹文化史论略被引量:2
- 2016年
- 中国古代的牡丹栽培及观赏大致经历了晋唐、宋元、明清等几个历史阶段。晋唐时期,牡丹栽培以京城长安为中心,宫廷及民间的观赏活动兴盛一时,牡丹诗歌大量涌现;分株移植、嫁接等栽培技术均已具备。两宋时期,洛阳牡丹天下第一,牡丹成为谱录撰著的重要素材,牡丹新品、名品辈出,牡丹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明清时期,亳州、曹州成为牡丹栽培中心,与其他栽种地形成牡丹分布多中心现象,并出现多部牡丹专书;此时牡丹种子繁育措施的运用以及熏花法的完善最值得称道。
- 李潇云惠富平
- 关键词:牡丹文化
- 国内绒花传统手工艺研究综述被引量:7
- 2016年
- 指出了绒花是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品,用天然蚕丝制作而成,常常作为民间节事习俗中使用的装饰花。经过兴衰起伏的发展历程,绒花在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受到了专家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归纳,可以发现有关绒花的学术研究内容较为丰富,主要集中在绒花的历史文化、绒花的制作技艺与造型艺术、不同地区的绒花以及绒花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几个方面。提出了今后的探索可以从更深入的考证和跨学科的角度思考,促进绒花学术研究的日益推进。
- 李潇云田海涛
- 关键词:绒花历史文化
- 唐朝牡丹传入日本考论
- 2015年
- 中国牡丹于唐朝时期传入日本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相传是由空海大师带入日本,但此说法并无史料支撑。考证相关文献可发现,该观点在传入时间或传入者中存在讹误。促成牡丹在唐朝传入日本的原因除唐朝种植牡丹之风盛行外,唐朝与日本的频繁交流和寺庙多种牡丹也是影响因素之一。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望能对中日牡丹交流研究提供参考。
- 李潇云
- 唐人游赏牡丹考述
- 2016年
- 赏牡丹在唐代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游赏活动。由于唐代社会开放、种植条件完备,牡丹得到大范围栽种,从皇室、士族到普通百姓,各阶层的人们纷纷钟情于此花卉,造就了适合不同人群的游赏方式,如都市游宴、郊游踏青、节庆事项等。游赏牡丹逐渐形成一种风俗,对唐代社会的经济、文化等领域带来了深厚的影响。
- 李潇云惠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