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新

作品数:157 被引量:1,943H指数:2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6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5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6篇经济管理
  • 112篇社会学
  • 15篇政治法律
  • 9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9篇人口
  • 19篇生育政策
  • 16篇中国人口
  • 16篇健康
  • 15篇老年
  • 15篇老年人
  • 13篇人口结构
  • 13篇生育率
  • 11篇老年人口
  • 11篇计划生育
  • 10篇生育
  • 9篇人口问题
  • 9篇生育水平
  • 9篇生育意愿
  • 8篇人口普查
  • 8篇年龄
  • 7篇渔业
  • 7篇人口政策
  • 7篇民族
  • 6篇低生育

机构

  • 154篇北京大学
  • 7篇中国社会科学...
  • 5篇中国人民大学
  • 4篇宁波大学
  • 4篇中国人民公安...
  • 4篇中国人口信息...
  • 3篇香港中文大学
  • 3篇中国人口与发...
  • 2篇新疆大学
  • 1篇北方民族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湘潭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青海民族大学
  • 1篇香港科技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作者

  • 154篇李建新
  • 8篇陆杰华
  • 8篇王广州
  • 5篇骆为祥
  • 4篇倪海儿
  • 4篇张新辉
  • 4篇蔡文媚
  • 4篇张浩
  • 4篇夏翠翠
  • 3篇乔晓春
  • 3篇刘保中
  • 3篇常庆玲
  • 2篇蒋耒文
  • 2篇李春华
  • 2篇彭云亮
  • 2篇胡雯
  • 2篇郭牧琦
  • 2篇童玉芬
  • 2篇王小龙
  • 1篇丁立军

传媒

  • 18篇人口学刊
  • 16篇人口研究
  • 14篇人口与经济
  • 12篇西北民族研究
  • 8篇中国人口科学
  • 6篇探索与争鸣
  • 5篇西北人口
  • 4篇学海
  • 4篇社会科学
  • 4篇人口与发展
  • 4篇老龄科学研究
  • 2篇市场与人口分...
  • 2篇晋阳学刊
  • 2篇社会学研究
  • 2篇南京人口管理...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云南民族大学...
  • 2篇社会学评论
  • 2篇中国研究
  • 2篇第二届中国人...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9篇2019
  • 7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11篇2015
  • 9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9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1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育动机的世代与性别差异分析基于CFPS2020数据被引量:2
2023年
当前中国的低生育率问题已成为公认的事实,其中,生育观念的转变具有关键性影响。生育动机是生育观念的重要构成部分,本文聚焦“为什么要生养子女”这一问题,考察生育动机的世代与性别差异。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20年(CFPS2020)的数据,本研究将生育动机划分为“低意愿与消极”“个体导向为主”“双导向情感型”“家庭导向为主”四类。研究发现,超过一半的中国居民仍具有家庭导向为主的生育动机,但存在世代差异,且已发生根本性的代际转变。在“80后”“90后”中,以家庭导向为主的生育动机逐渐丧失主导地位,个体导向为主的生育动机大幅度增加。另外,男性的生育动机比女性更加传统。随着出生世代的变化,男女在生育动机上的差异存在扩大的趋势,本研究从教育获得变迁的角度对此提供了可能的解释。
盛禾李建新
关键词:性别教育
新疆各民族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变动研究被引量:27
2001年
本文应用地理学中的罗伦斯曲线及定量方法,对新疆不同民族人口的空间分布状况、集中与分散程度以及各个民族在空间上积聚状况的变动等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分析,显示了不同民族空间分布的基本格局、集中化程度以及变动趋势,指出新疆大多数民族人口自90年代以来的空间分布呈现分散分布的趋势,这对于新疆和西部的开发、民族的团结、边疆的稳定等是有益的.
童玉芬李建新
关键词:人口人口地理学
社会经济地位对中老年人口慢性疾病患病的影响分析——以心脑血管疾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例被引量:19
2018年
慢性病逐渐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类型。本文使用CHARLS 2013年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和KHB分解的方法研究社会经济地位对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较高教育水平、在政府或事业单位工作、在企业工作的群体相比务农人群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更高,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可能性更低。我们对其中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解,结果显示地位较高的群体饮酒比例更高、肥胖指数更高,这些不利因素导致了他们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较高;然而,地位高的群体有更好的生活条件、较少吸烟,因此他们更不容易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研究结果与国外研究形成了对比和呼应,在中国并非社会经济地位高的群体慢性病患病风险更低,其关系因不同的慢性病类型而异。此外,研究结果对于有效识别慢性病易感群体、积极干预及预防慢性病提供了理论支持。本研究提出对不同社会群体应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针对较高社会阶层的易感人群应倡导良好、规律的生活方式;针对较低社会阶层的易感人群则需要通过医疗卫生政策、公共卫生服务、生活环境改善等多方面进行干预。
夏翠翠李建新
关键词:慢性病
低生育率的社会学后果研究被引量:18
2001年
李建新
关键词:低生育率人文发展指数人口结构
新疆穆斯林人口现状与家庭生殖健康服务的新模式被引量:9
2007年
新疆是多民族、多文化宗教的少数民族地区。在新疆百分之六十多的少数民族人口中,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人口占绝对优势。新疆是全国穆斯林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在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提出的“生殖健康”新理念的影响下,国家人口计划生育有关部门于1999年至2004年在新疆穆斯林人口聚居地区开展了“生殖健康教育宣传”项目试点。本文在描述和分析新疆穆斯林人口及其社会经济和宗教信仰的基本状况的基础上,考察了新疆穆斯林人口聚居地区实施“生殖健康”项目的情况,并对成功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展示了项目实施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
李建新
关键词:生殖健康
城乡社会“断裂”与“人口逆淘汰”再思被引量:2
2010年
"人口逆淘汰"问题在人口学研究中已有明确的结论,但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仍有进一步思考的余地。在梳理人口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从城乡社会"断裂"的社会学角度,对"人口逆淘汰"问题进行再分析、再思考。城乡人口素质差异等"社会统计事实"背后,是城乡社会"断裂"的现实。制度因素如户籍制度和教育健康资源占有与配置等结构因素深刻影响了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
李建新
关键词:人口逆淘汰城乡二元结构人口素质
健康变化对中国老年人自评生活质量的影响——基于CLHLS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被引量:22
2015年
以往研究发现,老年人健康状况与自评生活质量之间密切相关。但这些研究一般采用截面数据进行分析,对健康的测量也往往选择单维的指标。本文以"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调查"(CLHLS)的跟踪数据为基础,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从肌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自评健康三个方面分析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改变对他们自评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肌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自评健康的改善,均能够提高老年人自评生活质量的水平,但是三者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同时,心理健康和自评健康在肌体健康和老年人自评生活质量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
李建新刘保中
关键词:老年人健康固定效应模型
风险社会与中国人口结构安全被引量:3
2005年
本文以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为视角,分析了中国人口安全和风险问题。与传统的风险概念不同,现代风险社会中风险多是被"制造出来"的,是人为风险。在解决人口数量与人口结构问题上,我们越是强调人口数量问题重要,我们越是"制造"出更多的人口结构问题。本文着重讨论的是人口结构风险问题,这些由于只顾控制人口数量而引发的人口结构的变化不仅已经带来了许多社会经济的负效应,更是为未来的社会埋下了隐患、留下了风险。我们需要站在人口安全和人口战略的高度认识我国的人口结构问题,调整我国现行人口政策,实现"以人为本",促进实现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李建新
关键词:风险社会人口结构人口安全
中国人口数量问题的“建构与误导”——中国人口发展战略再思考
<正>一引言2007年初,随着《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发表,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颁布,历时两年多由上百名专家学者参与的中...
李建新
文献传递
我国人口少子老龄化过程趋势、风险与对策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七普数据显示我国人口仍处在低惯性增长阶段,但人口少子老龄化已开始明显加速。通过描述和分析1953—2050年中国人口少子老龄化过程和趋势可见,未来中国少子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阶段性特征显著、少子老龄化态势的不确定性风险和机遇并存;国际比较发现,中国少子老龄化速度和程度不亚于高度发达的日本,且两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明显差距;相比追赶目标的美国和竞争对手的印度,中国人口形势更为严峻。文章从人口学自身发展角度出发,以树立应对老龄化的现代理念为基础,提出了“无中生有”与“有中生有”的对策建议。
李建新秋丽雅
关键词:生育政策老年人力资源健康老龄化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