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亮

作品数:42 被引量:168H指数:8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3篇乳腺
  • 14篇肿瘤
  • 14篇腺癌
  • 13篇乳腺癌
  • 11篇乳腺肿
  • 11篇乳腺肿瘤
  • 11篇腺肿瘤
  • 9篇细胞
  • 6篇蛋白
  • 4篇凋亡
  • 4篇乳头
  • 4篇乳腺疾病
  • 4篇热休克
  • 4篇热休克蛋白
  • 4篇化疗
  • 4篇谷氨酰胺
  • 3篇新辅助化疗
  • 3篇溢液
  • 3篇预后
  • 3篇乳房

机构

  • 30篇山东大学第二...
  • 15篇山东大学
  • 4篇济南市妇幼保...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山东省医学科...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北京朝阳医院

作者

  • 41篇李亮
  • 24篇余之刚
  • 18篇张强
  • 17篇高德宗
  • 14篇李玉阳
  • 9篇马忠兵
  • 9篇张丽
  • 7篇王斐
  • 6篇周飞
  • 6篇傅勤烨
  • 6篇唐鲁兵
  • 5篇于理想
  • 4篇刘丽媛
  • 4篇周长青
  • 4篇孟凡青
  • 3篇李东亮
  • 3篇王春玲
  • 3篇王峰
  • 3篇王焕亮
  • 3篇类维富

传媒

  • 7篇山东大学学报...
  • 6篇中华麻醉学杂...
  • 6篇中华普通外科...
  • 4篇中国现代普通...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山东卫生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乳腺病杂...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山东抗癌协会...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癌癌前病变大鼠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建立乳腺癌癌前病变的动物模型,为深入探讨其发病原因和机制提供研究基础,为提出效果良好的预防措施提供可信、可行依据。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Ⅰ组:空白对照组,6只;Ⅱ组:二甲基苯蒽(7,12-dimethylbenz anthracene,DMBA)+雌孕激素序贯5d组,8只;Ⅲ组:DMBA+雌孕激素序贯30d组8只;Ⅳ组:DMBA单独用药组,8只。60d后处死,记录乳腺大体形态变化和光学显微镜下病理改变,对照分析各组的状况。结果:Ⅱ、Ⅲ、Ⅳ组的乳腺组织经病理诊断癌前病变率分别为66.67%、42.86%、28.57%,Ⅱ组癌前病变发生率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MBA+雌孕激素序贯5d方法优于DMBA+雌孕激素序贯30d方法和单纯DMBA方法,是建立乳腺癌癌前病变模型较好的方法。
王峰马忠兵方允治李亮张强李玉阳高德宗余之刚
关键词:乳腺肿瘤癌前病变DMBA雌激素类孕激素类
EZH2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女性乳腺癌易感性的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Zeste同源物增强子2(EZH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乳腺癌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在全国22家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1039例乳腺癌患者和1040例对照者。检测3个EZH2基因SNPs位点(rs2302427 C>G、rs12670401 T>C和rs6464926 C>T)的基因型分布情况以及不同基因型与乳腺癌发生风险的相关性。使用数据库乳腺癌数据分析EZH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EZH2 rs6464926 CC基因型与TT基因型(OR=1.362,P=0.015)和显性模型(OR=1.22,P=0.045)乳腺癌发病风险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表明,在BMI≥24 kg/m^(2)的女性中,与野生型相比,rs6464926位点TC基因型(P=0.050)、TT基因型(P=0.025)和显性模型(TC+TT,P=0.021)患乳腺癌风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s6464926位点与EZH2基因表达具有相关性(P=6.89E-47)。EZH2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P<0.001),并且EZH2基因高表达的患者预后与较短的总生存期(HR=1.27,P=0.013)、无远处转移生存期(HR=1.37,P<0.01)和无复发生存期(HR=1.44,P<0.01)相关。结论EZH2 rs6464926多态性位点与中国女性乳腺癌易感性有关,其可能通过影响EZH2表达参与影响乳腺癌的发生和预后。
赵林枫于理想郑超黄淑亚刘丽媛相玉娟王斐周飞周文重叶春淼李亮马忠兵张强傅勤烨余之刚
关键词:乳腺肿瘤疾病易感性基因多态性
多西他赛每周给药联合长春瑞滨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2007年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远处转移是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对术后转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仍是最佳选择。近年来,随着多西他赛的问世,乳腺癌化疗疗效明显提高,已成为乳腺癌辅助化疗的一线用药。国外报道多西他赛联合长春瑞滨作为一线治疗用药的有效率为60%~89%。我科联合应用多西他赛加长春瑞滨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患者2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李亮张强郭秀会李玉阳唐鲁兵高德宗余之刚
关键词:肿瘤转移多西他赛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脂多糖受体簇和大电导Ca2+激活K+通道在脂多糖信号识别中的作用
2012年
背景细菌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LPS)可激活细胞合成和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导致全身炎症反应。LPS识别及跨膜信号转导是引起细胞效应的关键,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目的对新近提出的“LPS受体簇”理论和大电导Ca2+激活K+通道(MaxiK)在LPS信号识别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内容LPS与CDl4结合后,不同的信号分子在脂质筏内聚集,LPS被释放到脂质双分子层,并与由多种受体分子组成的受体簇相互作用。根据不同的细胞类型和细菌刺激,形成了不同的LPS受体簇。MaxiK通道在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信号转导过程的早期即被激活。并且以IKB-α/NF-κB为中心的促炎症反应依赖MaxiK的功能。趋向需要进一步研究来阐明LPS受体簇在细胞膜特定区域内形成的确切分子机制,以及组成受体簇的几种蛋白分子在刺激识别和信号转导过程中的作用。
李亮王焕亮李东亮张丽类维富
关键词:脂多糖脂多糖受体
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增生症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相关风险因素分布。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12家医院就诊的乳腺增生症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查体、影像及病理资料,分为25-44岁青年组和45-75岁中老年组,比较两组差异。结果乳腺增生症患者3684例,青年组2291例和中老年组1393例,青年组及老年组患者临床分型均以乳痛型(50.3%比42.7%,P<0.001)多见,病理表现均以腺病为主(67.9%比61.7%,P<0.001).中老年组乳腺癌检出率高于青年组,肿块型患者为著(9.4%比4.2%,P<0.001)。两组间生育特征、生活习惯及疲劳焦虑抑郁等相关风险因素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乳腺增生症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相关风险因素分布因年龄不同而存在差异.
王斐申朔豪刘丽媛王顽蒋宏传滕理送范志民耿翠芝金锋唐利立张建国王翔王殊段学宁于理想周飞相玉娟黄淑亚郑超傅勤烨高德宗李亮马忠兵张强余之刚
关键词:乳腺疾病年龄
Basal—like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分析Basal-like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方法收集25例Basal-like乳腺癌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此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5年无瘤生存率与总生存率,并与同期收治的34例CerbB+型、37例ER+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asal-1ike乳腺癌占同期乳腺癌的15.7%,与CerbB2+型和ER+型乳腺癌相比,Basal-like乳腺癌患者年龄相对较大,≥50岁的患者占56.0%,而CerbB2+型仅占29.4%,ER+型占35.1%(P〈0.05);Basal.1ike乳腺癌与ER+型比,体积相对较大(P〈0.05),但Basal-like型与CerbB2+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直径大于3.0cm的比率分别为64.0%和70.6%;Basal-like乳腺癌组织学分级较高,Ⅲ级占56.0%,而CerbB2+型、ER+型相对较低,Ⅰ、Ⅱ级分别占82.4%、83.8%(P〈0.01);同时,三型乳腺癌在腋窝淋巴结转移方面也存在差别,CerbB2+型与ER+型的腋窝淋巴结阳性率高于Basal.1ike型,前两型腋窝淋巴结阳性率分别是64.7%、64.9%,而Basal-like型为40.0%(P〈0.05);Basal.1ike型和CerbB2+型内脏转移率较高,ER+型多为局部淋巴结转移和骨转移;在预后方面,Basal.1ike型与CerbB2+型的5年总生存率低于ER+型,分别为48.5%、44.1%及83.8%,而三型乳腺癌的5年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2.7%、40.4%及58.3%。结论Basal-like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与CerbB2+型相似,但是明显差于ER+型乳腺癌。
高德宗余之刚唐鲁兵张强李玉阳李亮
关键词:乳腺肿瘤预后
体重指数与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评价体重指数(BMI)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72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及随访信息,根据BMI分为超重肥胖组(BMI≥25.0 kg/m2)与正常组(BMI<25.0 kg/m^2)。Kaplan-Me ie r法比较两组生存差异,非条件Logis tic回归分析不同BMI分组乳腺癌OS的相关因素。结果:456例患者纳入分析,超重肥胖组(286例)与正常组(170例)一般临床病理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随访60.9个月,两组无病生存时间(DFS)及总生存时间(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7、0.336)。年龄、月经状态、ER及HER2等与不同BMI分类乳腺癌的OS无关。BMI分类不影响新辅助化疗病理性完全缓解(pCR)率,但与新辅助化疗ER阳性乳腺癌的DFS(P=0.013)及OS(P=0.022)有关。超重肥胖组生存较差(OR=0.16,95%CI:0.03~0.93,P=0.042)。内分泌治疗亚组中超重肥胖组病例生存风险降低(OR=0.077,95%CI:0.08~0.714,P=0.024)。结论:BMI≥25.0 kg/m^2是ER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DFS和OS的危险因素,可能与内分泌治疗获益不足有关。
王斐刘丽媛王永久于理想周飞申朔豪李亮马忠兵余之刚
关键词:乳腺肿瘤体重指数新辅助化疗预后
Ⅰ期假体植入乳房再造在保留乳头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Ⅰ期假体植入乳房再造在保留乳头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2005年2月至2009年4月对2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留乳头的乳腺癌改良根治加Ⅰ期假体植入乳房再造术。按自愿原则采用假体植入Ⅰ期乳房再造,术后治疗按常规进行。结果再造手术均取得成功,经过6~56个月随访,全部病例均未发现复发和转移,再造乳房形态自然,美容效果好,术后外观评价优良率90.9%,差者9.1%。其中2例乳头乳晕部分皮肤发生缺血坏死,通过换药愈合;2例术后出现轻度假体移位。结论保留乳头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Ⅰ期假体植入乳房再造美容效果满意,手术操作简单易行,是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高德宗张强李亮李玉阳余之刚
关键词: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乳房再造硅凝胶乳房假体
一种麻醉蒸发器控制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麻醉蒸发器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及与所述的中央处理器连接的加热单元、气阀控制单元、气体浓度测量单元、温度补偿单元、压力补偿单元、电子医疗信息单元、远程诊疗单元;气体浓度检测单元包括运放加法器、激光驱动单...
李东亮张丽周长青张兆航王春玲李亮董平张希艳杨博
文献传递
纤维乳管内视镜在乳头溢液性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纤维乳管内视镜在乳头溢液性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 2004年2月-2005年2月在我院进行纤维乳管内视镜检查的45例乳头溢液患者资料,观察溢液导管及其分支的管腔和管壁结构,确定病灶位置,记录病变形...
余之刚张强李亮李玉阳唐鲁兵高德宗
关键词:乳腺疾病纤维乳管镜乳头溢液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