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檀
- 作品数:22 被引量:158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术前评估与手术治疗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对"恐怖三联征"进行术前评估并采用手术治疗。方法自2002年6月至2010年1月我科收治13例"恐怖三联征"患者,其中男10例,女3例;年龄16~46岁,平均32岁。损伤原因:车祸伤8例,高处坠落伤5例。冠状突骨折按Regan-Morrey分型,型6例,型5例,型2例;桡骨头骨折按Mason分型,型4例,型6例,型3例。肘关节侧方稳定级5例,级5例,级3例。将每项对应相加得出术前评分,预估手术效果,分值越高,效果越差。手术按照McKee等治疗"恐怖三联征"的手术规范进行。术后根据手术情况采用早期或延期功能锻炼。治疗结果按Mayo肘关节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13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8.5个月。手术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6~10个月骨折达临床愈合,平均8.3个月。术后6个月,肘关节屈伸度80°~137°,平均111.5°;旋转度90°~150°,平均120°。按Mayo肘关节评分标准,优4例,良3例,中3例,差3例,优良率53.8%。1例术中行桡骨小头置换,3例术后6~8个月出现异位骨化,未影响功能;1例术后24个月出现严重肘关节疼痛,在院外行关节置换。1例桡骨小头置换术后28个月X线片示桡骨小头半脱位,功能尚满意,未作特殊处理。结论 "恐怖三联征"术前评分可以粗略预测手术效果;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尽可能恢复骨性解剖结构,仔细修复关节周围软组织;术后尽早功能锻炼,最大限度恢复关节功能。
- 王一民江正康黄醒忠巫伟东李中檀林奇生马树强
- 关键词: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术前评估手术治疗
- 原位缝合打包治疗手指末节远端离断伤—附33例报道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一种手指末梢离断伤原位缝合加压打包的治疗方法。方法自2006年7月至2011年9月,对33例手指末梢离断伤患者,采用清创后原位缝合离断组织或同侧腕部游离皮片移植,术后加压打包,12~14d拆除缝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32例患指末梢均一期愈合,一例腕部游离皮片移植出现小部分边缘坏死,换药后愈合。经随访3~12个月,手指外观及两点辨别觉恢复良好,无二期残端修整,无指甲畸形。结论手指末梢离断伤清创原位缝合加压打包是治疗末梢离断伤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 王一民江正康黄醒忠李中檀巫伟东林奇生马树强
- 关键词:离断原位缝合打包
- 关节镜下Fast-Fix修复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实施关节镜下Fast-Fix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2月-2014年9月,在我院采用关节镜下Fast-Fix半月板缝合系统缝合修补半月板损伤随访28例。通过症状、体征和Lysholm评分对半月板缝合修复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28例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5.8个月。手术后均达到临床愈合。术后患者Lysholm评分为(87.51±10.61)分,明显高于术前的(43.51±11.50)分,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t=3.25,P<0.05),治疗优良率为89.29%。并发症包括乱结形成1例、锚合器拔出1例。结论:关节镜下应用Fast-Fix系统修复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固定牢靠等优点,可取得更加理想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林奇生曾瑞芬张宏波王一民李中檀罗福昌黄醒中
- 关键词:关节镜FAST-FIX半月板损伤膝关节
- 单侧与双侧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比较双侧与单侧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2例骨质疏松性单节段椎体压缩性骨折进行PKP,其中单侧入路16例,双侧入路16例。观察2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脊柱后凸Cobb角、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的差异。结果单侧入路组与双侧入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0.1±10.0 min、55.3±12.6 mi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0,P<0.001)。术后随访6个月,未发生骨水泥侧漏至椎体两侧、椎间盘、椎管、椎体周围静脉丛,未出现患者神经症状加重、瘫痪等临床并发症。术后6个月,单侧入路组脊柱后凸Cobb角为4.8±0.5°、显著小于双侧组8.3±0.8°(t=-14.840,P<0.001),且分别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侧入路组与双侧入路组VAS评分分别为2.2±0.3分、2.4±0.3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t=-1.886,P=0.069),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单侧入路组与双侧入路组ADL评分分别为87.6±2.7分、88.0±3.8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t=-0.343,P=0.734)。术后6个月,单侧组与双侧组椎体中部高度分别为17.6±1.5 mm、8.0±1.7 mm,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706,P=0.486)。结论单侧与双侧入路PK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具有快速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矫正脊柱后凸畸形等优点;双侧入路在维持矫正椎体后凸畸形方面更有优势,但单侧入路手术时间短,操作过程简单,手术费用少。
- 林奇生王一民何琼芳张宏波李中檀罗福昌黄醒中
- 关键词:压缩性骨折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
-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兔桡骨小段缺损被引量:3
- 2012年
- 背景:生长激素可直接作用于外周组织如软骨、骨及脂肪组织等,对骨折应有促愈合作用。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对兔桡骨小段骨缺损的治疗作用。方法:1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双前臂骨缺损模型,所有模型兔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造模后第1天开始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连续14d;对照组同样方法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结果与结论:治疗组骨痂生长及细胞形态分化与钙质沉着均比对照组快;血糖治疗期间略升高,治疗结束后迅速恢复正常。说明重组人生长激素有促进骨痂生长、加快骨折愈合作用,表明该药可用于骨折及小范围骨缺损的治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 王一民江正康林奇生马树强巫伟东李中檀黄醒忠
- 关键词:重组人生长激素桡骨骨缺损兔模型骨痂
- 脱水程度不同的同种异体骨螺钉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 2008年
- 目的研究不同脱水程度的同种异体骨螺钉生物力学。方法制作120根同种异体骨螺钉,按脱水程度分为A、B、C、D4组,进行生物力学参数测定。结果A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生物力学参数无差异;B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生物力学参数存在差异;C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生物力学参数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冻干8h(含水量5%)的同种异体骨螺钉,生物力学强度良好。
- 罗福昌彭建强蔡汉周周经颖李中檀
- 关键词:生物力学参数参数测定
- 小切口加可吸收线缝合治疗闭合性跟腱断裂
- 目的 探讨治疗闭合性跟腱断裂手术新方法,减少术后发生皮肤坏死.方法 采用小切口加可吸收线(1-0普迪斯)在跟腱近侧断端行Bunnell缝合、远端行腱皮缝合,治疗39例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结果 39例中3例发生少许皮肤坏死...
- 彭建强张江蔡汉周韩卫东李中檀周经颖邹庆宝
- 关键词:跟腱断裂可吸收线皮肤坏死
- 交锁髓内钉与经皮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疗效比较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与经皮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因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根据内固定方式将90例患者分为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固定组(钢板组)和交锁髓内钉固定组(髓内钉组),每组45例。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Johner-Wruhs胫骨干骨折疗效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髓内钉组手术时间(64.0±10.1)min,骨折愈合时间(29.5±7.6)周;钢板组手术时间(68.0±12.1)min,骨折愈合时间(31.6±10.3)周,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组优良率[95.6%(43/45)]及并发症发生率^([13.3%(6/45)]与髓内钉组[分别为93.3%(42/45)、6.7%(3/4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交锁髓内钉及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均能达到良好治疗效果,在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
- 李中檀马树强张宏波黄爱军林昆王一民
- 关键词:骨折胫骨腓骨交锁髓内钉
- 不取钉的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骨不连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探讨和总结不取钉的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疗效。方法采用不取钉的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15例。结果随访6-15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不取钉的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胫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良好选择,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的优点。
- 巫伟东江正康马树强李中檀王一民
- 关键词:胫骨骨折髓内钉骨不连锁定钢板内固定
- 传统后路与附加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比较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比较传统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与附加经伤椎椎体内植骨及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2月-2009年8月,将24例新鲜胸腰段脊椎Gertzbein A3型骨折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采用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减压复位、椎板植骨融合术(A组)及采用附加经伤椎固定椎体内植骨、减压复位、椎板植骨融合术(B组)。分别于术后3,6,9,12个月对两组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随访。比较测量手术前后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和椎管占位率。结果两组安全完成手术,切口Ⅰ期愈合。随访14~42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A、B组Cobb’s角分别矫正至4.2°和3.8°;椎体前缘高度分别恢复至85.4%和86.8%;平均椎管占位率分别为4.8%和4.4%,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组Cobb’s角为5.5°,B组为3.9°;椎体前缘高度A组为恢复至73.3%,B组为恢复至86.1%;平均椎管占位率A组为5.1%,B组为4.4%。末次随访时A组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和椎管占位率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2例在末次随访时后凸角丢失>10°,1例内固定失败。结论经伤椎置钉能有效地恢复椎体前缘高度,伤椎椎体内植骨可有效维持复位,减少后凸畸形矫正丢失及内固定失败。
- 江正康林奇生王一民马树强李中檀巫伟东
- 关键词:胸腰椎植骨后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