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凯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外
  • 2篇GD-DTP...
  • 1篇在体
  • 1篇在体研究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点
  • 1篇十二井
  • 1篇十二井穴
  • 1篇示踪
  • 1篇示踪法
  • 1篇手十二井穴
  • 1篇手十二井穴刺...
  • 1篇卒中
  • 1篇组织间液
  • 1篇组织液
  • 1篇脑卒中
  • 1篇脑组织
  • 1篇脑组织液
  • 1篇井穴

机构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2篇韩鸿宾
  • 2篇朱凯
  • 1篇李凯
  • 1篇和清源
  • 1篇傅瑜
  • 1篇闫军浩

传媒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科学:生...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应用MRI示踪法在体研究大鼠脑组织间液的生物学特点被引量:1
2012年
脑组织间液(brain interstitial fluid,ISF)流动性的定量分析与测量一直是脑微循环研究领域的难题.之前关于脑ISF引流的研究多为离体实验,并且无法提供ISF所在细胞外间隙(brain extracellular space,ECS)的空间结构信息.本研究应用钆-二乙三胺五乙酸(gadolinium-diethylene triaminepentaacetic acid,Gd-DTPA)作为示踪剂,利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实现了同时对脑ISF和ECS的在体成像和定量测量.将微量Gd-DTPA(2μL,10mmol/L)缓慢导入雄性成年SD大鼠尾状核(n=8)后,进行脑MRI动态扫描(1,2,3,4,6,9,12h).结果显示,脑ISF由尾状核向额顶区皮层方向分布,3h扩散至脑皮层区后进入蛛网膜下腔.根据数学经典扩散模型计算得到,示踪分子的扩散和清除速率常数分别为(3.38±1.07)×10?4mm2/s和(7.60±4.18)×10?5/s,证实ISF在ECS内的分布引流是扩散和总体流动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应用本研究提供的新方法可以实现对脑ECS和ISF在体定量测量和可视化分析研究,将为经脑间质给药治疗脑病提供理论基础,为给药方案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韩鸿宾李凯闫军浩朱凯傅瑜
关键词:GD-DTPA组织间液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后脑卒中好发区组织液流动速率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应用MRI示踪技术,定量分析与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后脑卒中好发脑区(丘脑及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细胞外间隙的解剖与组织液流动速率的变化规律,探讨该法对脑卒中神经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丘脑放血组、丘脑对照组、尾状核放血组、尾状核对照组,每组各8只。丘脑放血组及尾状核放血组接受手十二井穴放血后,将2μL 10 mmol/L GD-DTPA分别导入成年大鼠丘脑区及尾状核区,在导入前后分别进行脑MRI动态扫描(0,15 min、30 min、1 h、2 h、3 h、4 h、5 h、6 h、7 h),利用图像后处理技术,定量分析丘脑区及尾状核区脑组织液引流以及脑细胞周围间隙迂曲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丘脑放血组脑组织液流动速率下降,清除时间延长,半衰期达(1.34±0.19)h,长于丘脑区对照组(0.51±0.1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微观清除率为(7.60±4.18)×10-5/s,明显小于丘脑对照组[(14.40±4.50)×10-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丘脑放血组丘脑区脑细胞周围间隙迂曲度为(1.29±0.32),与丘脑对照组(1.28±0.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尾状核放血组及对照组之间的各项参数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井穴刺络放血可明显改变丘脑区组织液流速,但对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脑组织液引流速率没有明显影响。由于刺络放血后丘脑区细胞外间隙的迂曲度没有明显变化,因此,其流速下降应与神经元代谢水平的下调有关,而代谢水平的下调可能是卒中时该法神经保护的机制。
朱凯和清源韩鸿宾
关键词:GD-DTPA脑组织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