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林祥

作品数:97 被引量:330H指数:10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6篇文化科学
  • 5篇历史地理
  • 4篇文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语言文字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军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9篇语文
  • 37篇文教
  • 32篇教育
  • 24篇课程
  • 23篇语文教育
  • 22篇教学
  • 13篇语言
  • 11篇语文课
  • 11篇语文课程
  • 10篇学科
  • 9篇美育
  • 9篇教育研究
  • 8篇学语
  • 8篇刘熙载
  • 7篇语文教学
  • 6篇新中国
  • 6篇语文学
  • 6篇教科书
  • 5篇新中国成立
  • 5篇语文教育研究

机构

  • 87篇扬州大学
  • 8篇宿迁学院
  • 4篇中国高等教育...
  • 3篇安徽大学
  • 3篇赣南师范大学
  • 3篇江苏省扬州中...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江苏省教育科...
  • 1篇江苏教育学院

作者

  • 90篇徐林祥
  • 15篇郑昀
  • 10篇屠锦红
  • 3篇闫淑惠
  • 3篇朱敏
  • 2篇苏肖肖
  • 1篇杨九俊
  • 1篇许艳
  • 1篇张立兵
  • 1篇刘宸

传媒

  • 9篇语文建设
  • 6篇课程.教材....
  • 6篇中小学课堂教...
  • 5篇中学语文教学
  • 5篇语文教学通讯...
  • 5篇七彩语文(教...
  • 3篇语文教学通讯...
  • 3篇教育研究与评...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语文教学通讯...
  • 2篇安徽史学
  • 2篇江苏教育
  • 2篇写作
  • 2篇语文学习
  • 2篇中学语文教学...
  • 2篇江苏第二师范...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中学语文(教...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0篇2019
  • 10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1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1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文言文也是教文立人的好“例子”
2014年
当前中学文言文教学出现了严重的应试化、功利化倾向,可谓紧跟高考,甚至以高考倒逼教学。从生活化理念出发,审视当前中学(尤其是高中)的文言文教学,探寻矫治文言文教学中应试化、功利化倾向的途径和策略,是中学文言文教学返本归真、走出误区的一种理想选择。"生活化"将在文言文教学返本归真、走出误区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有益的作用。
徐林祥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生活化
台湾香港刘熙载文艺美学思想研究述评被引量:5
2003年
近20年台湾、香港地区学者在对晚清学者刘熙载的词曲论、诗论、文论、书论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若干重要研究成果,然而有关刘熙载的文艺美学思想仍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在刘熙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刘熙载经学思想与其文艺美学思想的关系、刘熙载文艺观及其与各艺术门类美学思想的关系、刘熙载文艺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等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薄弱。为此有必要加强两岸三地的学术交流和合作,使刘熙载文艺美学思想研究得到更一步深化。
徐林祥
关键词:刘熙载文艺美学《艺概》晚清
关于语文课程目标百年嬗变的反思被引量:19
2012年
自晚清语文独立设科以来,语文课程目标问题是人们一直在讨论而始终没有达成共识的老大难问题。尽管如此,人们对语文课程目标的认识不断趋向成熟,对语文课程目标体系的建设不断趋向完善,对语文课程目标的表述也不断趋向科学。回顾与反思近百年来关于语文课程目标的规定与讨论的历史,梳理语文课程目标论争的主要观点,探究语文课程目标嬗变的根本原因,对于我们认定语文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构成要素和表达方式无疑是有益的。
徐林祥杨九俊
关键词:语文课程课程目标
语文美育研究的概况
2018年
蔡元培不仅是中国近现代美育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最早论述学校各学科美育的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语文美育的探索分为两类研究路径。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语文美育研究主要有四种情况:一是仍停留在将美学理论引入语文教学的水平,多侧重论证语文教材中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的美学特征和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识字写字教学中的美学特点。二是将语文美育作为教育美学的一个分支,着重阐释语文教育美学现象,揭示语文教育的美学规律。三是注重探讨语文美育理论及与语文美育相关的问题。四是专门探讨语文美育心理和写作教学美育等问题。近30年语文美育研究的持续开展,丰富了语文美育的理论,推动了语文美育的实践。
郑昀徐林祥
关键词:语文美育
顾黄初先生的语文教育“三生观”被引量:4
2009年
1996年,顾黄初先生在《关于语文教育研究》一文中,将自己多年关于语文教育的思考,概括为三个基本观点:语文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奠基工程,语文教育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是“贴近生活”,语文教育必须走民族化与科学化相结合的道路。2003年,顾黄初先生以70高龄退休后,仍然坚持读书写作,关心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顾先生的语文教育“三生观”即是他晚年对自己上述三个基本观点重新思考的结果。所谓语文教育“三生观”,
徐林祥朱敏
关键词:语文教育研究语文教育改革全民族素质
语文美育学科的创新
2019年
以往的语文美育研究在理论的引入上多少带有主观随意性,在实践的操作上大多未能全方位关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习的内容。当前语文美育学科的创新特别要关注三个方面。第一,真正将语文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研究,注重语文美育学自身的特点,尝试在更为广阔的学术视野下,建构本学科的理论基础。第二,完善对以往美育目的和任务的表述,重新概括语文美育的目的和任务。第三,从语文美育学的视角出发,全面考察语文美育学科诸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审美主体、审美对象、审美活动、审美环境、教师的审美修养等方面。
郑昀徐林祥
关键词:语文美育学科
新课改下语文学科“有效教学”缺失的原因及对策被引量:3
2009年
公允地讲,自语文独立设科始,人们对语文学科“有效教学”的探寻从未停止过;而自从1978年吕叔湘痛斥语文教学“少、慢、差、费”以来,无疑这种探寻愈发显得积极、主动。21世纪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育虽有了若干方面的改进,但实际的教学效率、效果、效益并不理想。近年来,语文学科的“有效教学”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话题。
屠锦红徐林祥
关键词:语文学科有效教学新课改新课程改革语文教育教学效率
浮躁:当前语文教育研究中的不良倾向——以张毅先生的文章为例
2014年
最近读到大同大学张毅先生的几篇诠释“语文”与“母语课程”及相关概念的文章,在欣赏张毅先生创新意识和商榷勇气的同时,也发现张毅先生的文章存在概念混乱、史实错误、自相矛盾、误读曲解等问题.为防以讹传讹,特撰此文,以正视听.一、张文概念混乱举隅先看张毅先生在《六十年“语文”史论(1887-1950)》中的论述:我国母语课程的内容包括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的三个部分:语文(口语+文字+文章)、文学和文化,或者说包含了“一语四文”,如此,以“语文”一词作母语课程名称来包“语文”“文学”“文化”显然并不合适……(《教育学报》2013年第6期第124页)
徐林祥
关键词:语文教育研究浮躁母语课程
关于语文课程性质与特点的反思被引量:3
2014年
语文课程性质与特点的问题,是语文教育的基本问题,也是建同以来反复讨论始终未能达成共识的老问题。本文拟从语文的含义、语文课程的含义、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的特点四个方面,对此作一梳理。
徐林祥
关键词:语文课程性质语文教育
刍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2014年
所谓理念,是指一种观念、一种思想,也是指一种信念、一种追求、一种精神。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首次提出语文课程的四条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2011年印发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坚持了这四条理念的同时,对这四条理念的解说作了个别文字的修改。
徐林祥
关键词:课程标准语言内容语言规则言语技能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