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金蕾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5篇孤独
  • 4篇百年孤独
  • 4篇《百年孤独》
  • 3篇文化
  • 2篇自我
  • 2篇宗教
  • 1篇叙事
  • 1篇叙事学
  • 1篇叙事学理论
  • 1篇殖民主义
  • 1篇上路
  • 1篇神圣
  • 1篇神圣性
  • 1篇权力
  • 1篇权力关系
  • 1篇宗教文化
  • 1篇宗教意识
  • 1篇文化认同
  • 1篇小说
  • 1篇小说创作

机构

  • 4篇暨南大学
  • 2篇南阳师范学院
  • 1篇绵阳师范学院

作者

  • 6篇张金蕾
  • 1篇熊晓霜
  • 1篇黄汉平

传媒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绵阳师范学院...
  • 1篇芒种(下半月...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4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宗教殖民:《百年孤独》宗教意识的解读被引量:2
2005年
这里试图通过解读小说中的三个人物:尼康诺·莱茵纳神父、菲兰达和菲兰达的儿子霍·阿卡蒂奥,探析西方基督教是如何对拉丁美洲人民进行精神殖民,从而揭示出在拉丁美洲多元混合的文化传统中,西方的殖民文化对拉美本土文化的冲击和颠覆,并逐渐与其本土文化融合,形成了拉丁美洲特有的文化风格和艺术魅力。
张金蕾黄汉平
关键词:《百年孤独》文化
孤独的上路——简析《在路上》的多重结构被引量:2
2011年
从问世到今天,《在路上》一直保持了其对青年的独一无二的吸引力,甚至产生了蔓延全球的"上路"文化现象。《在路上》既具有西方文化的"热"传统,乐观疯狂;同时又容纳了东方文化的"冷"精神,寂寥忧伤。小说通过在路上与不在路上截然不同的生活构成了一个多重的文本结构,其中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和反抗,又有对人生虚无的宿命思考,这些不同的思想融合产生了凯鲁亚克式的人生哲学。凯鲁亚克式的人生哲学是"垮掉的一代"上路精神的出发点,它所投射出来的综合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单纯的反叛,而是对生命的拷问。
熊晓霜张金蕾
关键词:《在路上》
从《创世纪》看古希伯来人的原始婚姻观被引量:1
2005年
《创世纪》再现了原始希伯来人的社会关系及婚姻习俗,表现了原始婚姻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婚姻缔结的神圣性、夫妻权力关系的主从性和原始婚俗的目的性,表明古希伯来人的原始婚姻是源于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家庭财产的需要。
张金蕾
关键词:《创世纪》婚姻观神圣性权力关系目的性
在冲突与融合中寻找个性的“自我” ——从《百年孤独》宗教殖民看拉美的文化认同心理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宗教既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又是社会文化心理在精神领域的反映。本文以《百年孤独》的宗教殖民过程为分析对象,提出小说中有关宗教殖民的描写,实则反映了拉丁美洲文化殖民的现实,进一步表现了拉美人民在...
张金蕾
关键词:《百年孤独》文化认同
在冲突与融合中寻找个性的“自我”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宗教既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又是社会文化心理在精神领域的反映。本文以《百年孤独》的宗教殖民过程为分析对象,提出小说中有关宗教殖民的描写,实则反映了拉丁美洲文化殖民的现实,进一步表现了拉美人民在...
张金蕾
关键词:《百年孤独》拉丁美洲文学小说创作宗教文化
文献传递
《百年孤独》战争现象探析
2013年
1982年,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引起世人的关注。"所有第三世界的文本均带有寓言性和特殊性:我们应该把这些文本当做民族寓言来阅读,特别是当它们的形式是从占主导地位的西方表达形式的机制——例如小说——上发展起来的。"
张金蕾
关键词:《百年孤独》马尔克斯《白鹿原》叙事学理论《尘埃落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