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立兵

作品数:17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历史地理
  • 1篇艺术

主题

  • 5篇文学
  • 3篇文体
  • 2篇代文
  • 2篇语文
  • 2篇源流
  • 2篇韵文
  • 2篇先秦
  • 2篇毛诗
  • 2篇毛诗正义
  • 2篇《毛诗正义》
  • 2篇辨正
  • 1篇大学语文
  • 1篇代语
  • 1篇新语
  • 1篇学史
  • 1篇学习语言
  • 1篇学语
  • 1篇颜师古
  • 1篇演进
  • 1篇样式

机构

  • 15篇扬州大学

作者

  • 15篇张立兵
  • 1篇徐林祥

传媒

  • 2篇孔子研究
  • 2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文学遗产
  • 1篇写作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电影评介
  • 1篇语文教学通讯...
  • 1篇怀化学院学报
  • 1篇淮北职业技术...
  • 1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鲁东大学学报...
  • 1篇扬州文化研究...
  • 1篇2013·国...

年份

  • 2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先秦文体从韵文到散文演进的早期历程探析
2013年
韵文是散文的先导,文字出现后,诗歌等韵文的口头记事功能逐渐减弱,到后来主要以抒情功能为主,文本的记事功能则主要由散文来承担。散文由诗歌中分化出来,《周易》卦爻辞中散语和韵文并存,应是文体由韵文向散文的过渡形态。较早的散文可追溯到甲骨卜辞中的叙事之辞,这是散文的萌芽。金文出现后,散文书写的物质载体比甲骨时期有了很大进步,散文的篇幅增长,叙事也稍具规模,散文有了进一步发展。简策的出现为长篇散文著作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先秦的历史散文产生之后,散文的叙事技巧渐趋成熟,至春秋末期诸子散文兴起,散文的文体基本定型,散文进入的成熟期。
张立兵
关键词:韵文散文文体演进
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性质、目标、内容及课程资源等问题的再探讨
2013年
大学语文课程的根本属性是工具性,同时也应兼顾人文性与应用性。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对母语的运用能力。不同学校应根据自身特点遴选大学语文教材,并主动开发大学语文课程资源,这样才可以保持这门课程鲜活的生命力。
张立兵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资源
回归读书与写作的本真:生命·生活·生态
2014年
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在做好教学实践的同时,还应是一个教育理论的思考者和探索者。实践证明,语文教师在教学和教研方面的成长离不开专家的引领。著名的现代语文教育家顾黄初先生就是一位语文教师的领路人,在他60年的教育生涯中,他用自己的语文教育思想影响了无数的一线语文教师,引导他们从普通教师成长为特级教师、名师。
张立兵
关键词:现代语文教育学习语言母语环境教材文本思考者
对史载汉初孔子后裔世系的一点辨正
2009年
在孔子后裔世系中,孔鲋、孔腾、孔安国等的世次问题在史书中的记载颇有歧异,《汉书》、《元和姓纂》、《宋史》、《阙里文献考》及《孔子世家谱》等文献在记载孔子世系时有明显的因承关系,后面的史书还出现了因误解前人的记述而致误的情况。本文考辨孔鲋、孔腾、孔安国等的世次,并考辨史载孔子世系的因承关系,分析《元和姓纂》、《宋史》等书的致误原因。
张立兵
关键词:孔安国考辨
先秦至唐代“发愤说”内涵及源流考索被引量:3
2013年
"发愤说"中的"愤"在唐代以前专指作家创作前情感郁结于心的憋闷心理状态,这种状态既可由愤怒等否定性情感引起,也可由创作主体极度快乐的情绪造成;"发愤"则是指作家通过文学创作来解除郁积在内心的憋闷情绪。"发愤说"很好地解释了作家进入正式创作前创作动力之所由的问题。"发愤说"滥觞于先秦的屈原,历经汉代的《淮南子》、司马迁、王逸的发展,降及有唐,孔颖达、韩愈等对其进行了新的诠释,使之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学创作理论。
张立兵
关键词:文学创作理论唐代文学
“说书人”与“小城”的一曲挽歌——师陀《说书人》解读被引量:8
2014年
《说书人》是现代作家师陀1942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收入师陀的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说书人"是小说的主人公,他是社会最底层的人物,境遇十分悲惨。"我"是小说中的另外一个人物,看到的更多的是闭塞落后的小城的衰败与凋敝。小说中环境描写不多,但每次描写都有寓意在里面。小说中体现出一种孤独感,主人公"说书人"的一生是孤独的。《说书人》作为小说,在人物刻画方面精致圆熟,在文体方面又具有散文的特点。
张立兵徐林祥
关键词:挽歌情节主题
孔鲋、孔腾世次辨正
本文考辨孔鲋、孔腾的世次,并详细考辨史载孔子世系的因承关系及其致误原因.指出史书中对孔鲋、孔腾的世次记载颇有歧异,《汉书》、《元和姓纂》、《宋史》、《阙里文献考》及《孔子世家谱》等1930—1937孔子世系时有明显的因承...
张立兵
文献传递
论《毛诗正义》的“诗教”理论被引量:1
2013年
《毛诗正义》广泛继承了先秦两汉的"诗教"思想,并对毛诗派的教化理论做了进一步的严密化和体系化。它将《诗经》视为以教化的积渐为主线、按教化展开的顺序精心编排的体现教化之道的书;认为《诗经》是教百姓"礼义"、传播儒家道德伦理思想的载体;揭示出诗教和乐教发生的机制就是"移人性情",诗教、乐教归本于情教;诗教的最终目的在于使人民性情中和、温柔敦厚。《毛诗正义》对"诗教"理论的突出贡献是引入了"性情说",从形而上探讨了教化发生作用的根本原理,这也是理论体系深化的标志性成果。
张立兵
关键词:《毛诗正义》
评伍大福著《扬州才子李涵秋文学研究》
2011年
近日读了伍大福著《扬州才子李涵秋文学研究》(下文简称本书为《研究》,共六章,29万字,于2010年12月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有一些感想,聊发议论,就正于方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鸳鸯蝴蝶派'逐渐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对于李涵秋的文学研究在两岸三地甚至国外逐渐形成热点。许多著作都有专章或专节评介李涵秋的作品。
张立兵
关键词:文学两岸三地才子
赞的源流初探被引量:9
2008年
赞文体发源很早,在古代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唐代曾以赞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之一。赞在文体形式上对其他文学样式发生过影响,如汉代史传在篇末附赞一首,后来变文中的唱颂诗、弹词和鼓词中的唱的部分、章回小说每章结尾的赞诗等即是采用了这种形式。但赞的研究未引起学界重视,笔者著文旨在引发学者的深入研究。
张立兵
关键词:源流文体形式古代文学史文学样式颂诗史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