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泽钧

作品数:89 被引量:615H指数:14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4篇生物学
  • 8篇农业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5篇大熊猫
  • 22篇保护区
  • 21篇自然保护
  • 21篇自然保护区
  • 13篇熊猫
  • 13篇生境
  • 13篇小熊猫
  • 10篇种群
  • 9篇蜂桶寨自然保...
  • 7篇动物
  • 7篇营养
  • 7篇生境选择
  • 7篇食性
  • 7篇佛坪自然保护...
  • 6篇野生大熊猫
  • 6篇头骨
  • 6篇圈养
  • 5篇社鼠
  • 5篇兽类
  • 5篇主食竹

机构

  • 75篇西华师范大学
  • 19篇中国科学院
  • 8篇四川师范学院
  • 5篇教育部
  • 5篇四川省野生动...
  • 4篇珠海市第二中...
  • 4篇唐家河国家级...
  • 2篇西北大学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广州大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涪陵师范学院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绵阳师范学院

作者

  • 89篇张泽钧
  • 38篇胡锦矗
  • 17篇韦伟
  • 17篇魏辅文
  • 16篇袁施彬
  • 15篇洪明生
  • 15篇周宏
  • 9篇李明
  • 8篇母华强
  • 7篇张明春
  • 6篇蒋辉
  • 6篇孙宜然
  • 5篇樊智
  • 4篇杨学贵
  • 4篇黎运喜
  • 3篇古晓东
  • 3篇侯万儒
  • 3篇黄小富
  • 3篇张晋东
  • 3篇杨志松

传媒

  • 22篇兽类学报
  • 21篇西华师范大学...
  • 9篇四川动物
  • 4篇贵州师范大学...
  • 4篇四川师范学院...
  • 3篇生态学报
  • 3篇四川林业科技
  • 2篇第九届全国野...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Zoolog...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巴蜀史志
  • 1篇普洱学院学报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5
  • 4篇2014
  • 8篇2013
  • 8篇2012
  • 9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3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秦岭产仔大熊猫年龄与下迁时间的关系:对产仔洞穴的占据及其适应意义
产仔洞穴的获得对保障大熊猫初生幼仔的存活至关重要,并进而影响着产仔雌体自身适合度的大小.本文以前人发表的有关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长青自然保护区内产仔雌体年龄与其下迁时间之间的关系.
蒋辉张泽钧
关键词:大熊猫年龄
大熊猫生境选择研究被引量:59
2000年
回顾了大熊猫生境选择研究的历史 ,对不同山系大熊猫生境选择特点进行了横向比较分析 ,并在物种水平上对大熊猫生境选择特点进行了归纳 .
张泽钧胡锦矗
关键词:大熊猫生境选择微生境
历史时期人类侵蚀对大熊猫种群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人为因素影响生物多样性,并已导致世界各地许多动物种群的缩小与灭绝.本文通过对近300年来人口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人口爆发期间(18~19世纪)大熊猫分布区发生了快速收缩.同时,在大熊猫历史分布区,由于政府农业政策和引进新作物的推动,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导致了大熊猫栖息地的急剧丧失和破碎化.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制定有效的大熊猫保护策略,即应积极保护和增加这个标志性物种的栖息地,尤其是已确定为高人类压力的分布区.
朱立峰胡义波张泽钧魏辅文
大熊猫能量和蛋白质营养需要研究进展及策略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在总结和分析大熊猫食性、食物选择、摄食量、组织器官和竹子中养分含量测定、养分消化代谢等研究数据的基础上,推测出大熊猫干物质摄入量、总能、消化能、粗蛋白和可消化粗蛋白需要量以及精料中赖氨酸的推荐水平。结合圈养大熊猫单位的饲喂方式和饲喂效果,该研究策略有助于确定圈养条件下大熊猫饲料的精粗比例、精料养分浓度和各养分之间的比例,为圈养大熊猫饲养标准的确立奠定基础。
袁施彬周明强胡锦矗张泽钧
关键词:大熊猫摄食量粗蛋白必需氨基酸
四川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兽类区系初报被引量:9
2003年
2 0 0 2年 7月在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进行本底调查 ,结合前人有关资料 ,对该地兽类区系进行初步报道。该保护区迄今发现兽类共 110种 ,属一类保护的 5种 ,属二类保护的 19种 ,属四川省重点保护的 8种 ,另有我国特产的兽类达 36种。区系组成以东洋界为主 。
张泽钧胡锦矗杨林
关键词:兽类区系生态系统
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小型兽类的组成与分布被引量:2
2010年
2008年7~8月利用夹日法对位于秦岭山脉中段南坡的佛坪自然保护区小型兽类进行了调查。共设置采集点5个。1248夹日中共捕获小型兽类247只,隶属于3目6科11属20种(另有3只竹鼠和1只鼢鼠系挖洞捕获),总捕获率达19.79%。其中,采集到的小眼姬鼠在佛坪自然保护区属新分布记录。对捕获的20种小型兽类的生态和垂直分布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佛坪自然保护区5个群落的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在1.8608~3.2509之间,Pielou均匀性指数在0.6776~0.8515之间。利用Whittaker指数分析了各群落的相似性,结果表明农耕带和针叶林的相似性指数最低,其余3个群落的相似性指数在60%以上。
韦伟张泽钧孙宜然樊智杨妤胡锦矗聂永刚刘新玉刘小兵
关键词:小型兽类多样性佛坪自然保护区
蜂桶寨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适宜性评价与保护管理对策被引量:11
2015年
对濒危野生动物而言,开展生境质量评价是完善就地保护措施、提高自然保护成效的基础。蜂桶寨自然保护区位于邛崃山系中段,是大熊猫模式标本的采集地。而此前有关该保护区大熊猫生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境的选择上,生境适宜性评价方面的研究尚未开展。本文以海拔、坡度、植被类型、食物来源等4个生态因子为指标,通过构建景观连接度模型对保护区内大熊猫生境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大熊猫不适宜生境面积、较适宜生境面积及最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为223.26、133.67和33.46 km2,分别占保护区总面积的57%、34%和9%。从空间分布来看,最适宜生境和较适宜生境在保护区内的分布较为破碎分散,大熊猫活动痕迹点更多地集中在生境适宜程度较高的区域。为加强该区大熊猫种群的科学保护,应控制敏感区域的人为活动,确保保护区内大熊猫个体在不同生境斑块之间迁移扩散。日常保护管理工作中应重点关注与黄水河自然保护区相连区域,并可适度扩大蜂桶寨自然保护区的管护范围。
戎战磊张晋东洪明生袁施彬张泽钧
关键词:大熊猫生境适宜性蜂桶寨自然保护区
大熊猫生境选择及与小熊猫在生境上的分割被引量:11
2007年
大熊猫生境选择研究是近20年来一个比较活跃的区域,目前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微生境与采食场两个空间尺度上.具有平缓的坡度被广泛认为是大熊猫偏好微生境的特征,而在微生境内对采食场的选择则侧重于具有较多喜食食物的部分,如老笋、新笋等的集中处.大熊猫生境选择的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外来人为干扰可导致大熊猫选择生境的漂移.同域分布的大、小熊猫具有明显不同的生境利用模式,这反映了两种熊猫在生理、生态需求等方面的不同,而非因种间竞争导致的生态调整之结果.
张泽钧魏辅文胡锦矗
关键词:大熊猫小熊猫生境选择
圈养大熊猫主食竹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袁施彬张泽钧屈元元赵金刚侯蓉王海瑞胡锦矗晁娅梅罗丹
关键词:圈养大熊猫觅食策略营养成分
蜂桶寨自然保护区小熊猫巢域初步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2002年5~11月,在蜂桶寨自然保护区利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对6只小熊猫的巢域利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6只戴颈圈个体M1、M2、M3、F1、F2、F3的巢域面积分别为330·26hm^2、135·18hm^2、190·67hm^2、98·23hm^2、141·60hm^2、204·80hm^2;雄性个体平均巢域面积为218·70hm^2,雌性个体为148·21hm^2。小熊猫个体间巢域重叠普遍,平均重叠率达25·33%,其中雄性个体之间为26·00%,雌性个体之间为23·67%,两性个体之间为25·67%。可能受人为干扰的影响,M1在6只监测个体中巢域面积、日均移动距离均为最大。
杨建东张泽钧李明胡锦矗魏辅文
关键词:小熊猫蜂桶寨自然保护区无线电遥测巢域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